“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方法与结构

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决定了本书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方式。

由于“现代”对“未知”的探索涉及形式广泛的写作,对有关作品的分析也需要一个局部的“科学认知图”作为参照,因此本书的讨论对象不限于小说。例如,傅兰雅所译的《治心免病法》和谭嗣同所著的《仁学》是近代“心力”论的重要构成,后者更促成了梁启超对《世界末日记》的翻译,因此它们都将在本书中得到深入讨论。再如,为了理解晚清小说界对催眠术的兴趣,需要了解这一技术在当时的传播情况,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稀少。因此,本书第四章的开头将通过调查相关资料来尽可能地还原这一知识背景。换言之,为了探查一个小说细节,往往要牵连出更大的历史脉络。

这也就意味着,本书无力去处理所有有价值的晚清科幻小说,在讨论某一思想议题时,也难以覆盖与之相关的所有作品。这里有必要考虑吴岩的意见:在科技变革的时代,“边缘人”通过科幻来表达对“主流”的抗争,以此缓和现代世界造成的心理失衡。在这种视野里,“全球化落伍者”也被视为一种“边缘人”。1 这启发我们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去考量晚清科幻:尽管这些小说在艺术上颇为粗糙,但却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在面对巨大的历史挫败时做出的挣扎和抗衡,是他们在生死存亡之际采取的行动。换言之,幻想与写作本就是一种实践和斗争。因此,本书将以几部具体的作品为线索,尽可能还原它们的作者、译者置身其中的时代,以体悟他们当时面临的困境和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这种组织方式允许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考证和充分的细读,并辅以适度的理论阐释。无疑,理论是提出问题的前提,但如果不能紧扣文本,理论便导向虚假的提问。因此,本书将以一个充分理性化了的当代读者的眼光,去仔细搜寻文本中那些显得怪异的细节、不合逻辑的表述、超乎寻常的设计,试图去理解作者在当时为何可以如此自然地制造出这些“异常”,以及它们是否形成冲突,是否可以由此印证或反驳那些已有的解读,进而呈现当事人在新旧、中西冲撞的时代,努力用新的眼光去感知和把握世界时的种种艰难与努力。

综上所述,本书采取了“缩小”与“深化”的策略:将研究范围缩小至“晚清科幻”的局部,以点带面地展开一些深度讨论。具体来说,第一章将考察晚清科幻的开启者梁启超,分析“现代”意识与“未知”时空在中国小说中的初遇。第二章将讨论晚清科幻的最高成就《新石头记》。我们将看到,吴趼人这位重要的清末小说家,如何向位于“现代”视野核心处的“文明—野蛮”话语发起挑战,这种挑战不但借人物之口直接道出,更体现为叙事中层层套嵌的“镜—像”关系,由此,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得以互相质询。第三章将讨论“现代”视野对未知时空的探寻,展示小说家们在叙述未来大同和星际探险时的兴奋和困顿。第四章将讨论“现代”认知者们对自我的探寻:对外部世界的征服看来永无止境,“心”之力似乎才是人类幸福的根本所在,这种期待既激活了本土迷信,也为后来者“文学救心”的努力留下了伏笔。

通过这些讨论,本书希望能提供一些略有价值的新发现、新思路、新见解,为将来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晚清科幻奠定一点坚实的基础。不论结果是否如愿,这一探究过程本身也许已经足够。每一次对历史的研究也都是对它的改写,而在遗忘和回忆的魔术中,我们将重新理解和想象自己的命运。

1 吴岩:《科幻文学论纲》,第1—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