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误诊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误诊研究的历史
误诊现象是伴随着临床诊疗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临床诊断就开始有误诊现象的发生。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误诊现象的存在,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扁鹊过虢,虢太子死……”的故事,所谓“虢太子死”就是误诊,幸而扁鹊路过及时发现,指出“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而《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徵四失论》两篇更是指出医者易犯的过失并以为惩戒的专篇。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误诊”一词,但其中数十处提到了“误治”,分析了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如“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伤寒论》第29条)。
“失败乃成功之母”,从这一角度出发,诊断学的发展和完善是建立在对误诊误治的不断总结基础上的。中医诊断以“证”为中心,从整体上认识疾病,对于诊断与误诊的界限虽然没有西医学那么明确,但是,古代医学家在研究诊断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误诊的避免,在有些古代医案中也常能见到临床误诊记载。在此过程中,误诊学伴随诊断学而存在,如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法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其中均有不少关于误诊误治的论述。金元时期的医家中,专攻诊断者不乏其人,如金元四大家中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元代滑寿的《诊家枢要》及清代喻昌的《医门法律》等,虽非专论误诊,但各种关于诊断理论、方法、惩戒的论述都对误诊的分析、减少和避免起到了直接作用。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不但介绍了自己亲身观察尸体见到的真实情况,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认识和古代许多认识疾病的错误结论,还主张著书立说必亲治其证,反对脱离实际和徒取虚名,不能主观臆断,要集思广益,这些“辨错”“改错”“防错”的理论,对于今天来说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医误诊学的提出
尽管中医学对误诊的认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一门学科的形成和独立,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愿所能实现的,而是它自身发生、发展的必然结果。一门学科能否确立,首先要看其确立的意义和价值,看其是否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有推动作用;其次是要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涵,有其自身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古往今来,误诊一直是阻碍中医临床发展的大障碍。医师和患者都不愿意发生误诊,迫切希望寻求避免误诊的方法。误诊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近几十年来,一些中医学家在中医临床误诊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钟昔意编著的《中医误诊误治析微》、张笑平的《中医失误百例》、徐复霖等的《古今救误》、靳建华的《医误博典》等,为中医误诊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无论是从研究方法还是从理论体系来说,当前都已具备了确立这一学科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中医现代化、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诊断的国家标准开始在临床实施,中医诊断学在许多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从正面告诉我们如何去认识疾病的。但是我们在强调诊断学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另一方面,那就是正确认识疾病的障碍因素及其规律,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事实上,从误诊或误治反证诊断的正确与否一直是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诊断学发展的动力。借鉴现代误诊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能够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研究中医误诊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医误诊学的研究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