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深宫深海:宫禁 宗藩 后妃和宦官

说完了皇帝制度,我们要来讲讲和皇帝密切关联的人和事。这就是古代宫廷制度。

宫廷制度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宫禁、宗藩、后妃、宦官。后者完全依附于皇帝和皇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皇帝就没有宗藩、没有后妃,没有宫女太监,等等,所以他们的喜怒哀乐全都仰仗皇帝;他们如果有权力,那都是分享皇权的结果。宫廷这四方面的制度,有相互衔接的地方,但是都相对独立。

宫禁制度

要讲清朝的宫禁制度,先得了解首都的结构。历朝历代的首都的结构大致都可以分为都城、皇城、宫城。

我们以北京的布局为例。北京城最早是元朝兴建的,明清两朝在元朝城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明清北京城最外圈是现在的北京二环路。二环路类似于“凸”字形,凸字里面就是都城的范围。凸字的上半部分区域是元朝的大都城池,一共有九个城门;下半部分的长方形是明清后建的外城,主要由老百姓居住。两部分相接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前三门大街。明清的皇城,就在凸字形的上半部分。皇城南起长安街,北到平安大街,东边到东黄城根,西边到西皇城根。皇城正南门叫天安门;正北门叫地安门;东边的叫东安门;西边的叫西安门。这四个门之内的范围就是明清时期的皇城。这些地名,现在都还在。在这个区域里面,包含北海、中海、南海、景山、紫禁城、南河沿这些地方。皇城主要就是由紫禁城、皇家园林、官署衙门以及一些上三旗包衣的住宅构成的。

皇城的核心是宫城,也就是紫禁城。它是古代宫禁制度的最内核。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宫城部分。

紫禁城南起午门。午门的前面是天安门,天安门的前面原来还有一个门,在明朝叫大明门,在清朝叫大清门,在民国的时候改称中华门。大清门到天安门之间,是一个狭长的广场,两边是官署。之后修建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把大清门及两边的官署都拆除了。

走进午门,就正式进入宫城了。宫城又分前后两部分,前后的界线是乾清门。午门到乾清门叫作外朝或外廷;乾清门以北到神武门(紫禁城的北门)叫作后宫或内廷。外朝的东边有个东华门;西边有个西华门。午门、神武门和东西华门,是宫城的四大门。

紫禁城四周都有护城河。当年紫禁城的建筑废料和护城河的泥土,在宫城后面堆成了一座山,就是现在的景山。景山不是随便堆出来了,它和护城河一起塑造了紫禁城的风水。山南水北为阳。紫禁城恰好靠山临水,面南而立,风水很好。景山的旁边有后海、中海和南海,这些原来都是皇城里面的皇家园林。因为在宫城的西边,俗称西苑。

回到紫禁城,宫城的结构就是为了炫耀皇帝的权威。你想想,一个读书人辛辛苦苦读了二三十年书,好不容易当上了官去见皇帝,凌晨起床走到天安门,再走到午门,看到高耸入云的箭楼、威严的御林军,进入午门后会遇到一个大门叫太和门,进入太和门是一个巨大的广场,让人豁然开朗。这个广场大到能占据故宫四分之一的面积。官员得从太和门走下台阶,在高高的蓝天和远处的宫墙之内,走过空旷的广场,走向一座巍峨的、拔地而起的大宫殿,那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刚好处在紫禁城的中央,民间俗称“金銮殿”。皇帝坐朝、朝廷大典,就在太和殿举行。试想一下,读书人走到金銮殿,要花小半天的时间,从天蒙蒙亮走到临近中午,才走到仿佛登天一般的金銮殿,足以让他对皇权产生深深的敬畏。这样就对了,紫禁城的设计就是要让你敬畏皇权。

外朝的主体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旁边还有很多小殿,比如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体仁阁。这些殿阁后来成了内阁的办公场所。明清内阁大学士都会在他前面加一个官名,比如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两侧还有其他附属结构,比如内务府。内务府除了敬事房是在后宫,其他的都是在外朝。在外朝的东北角有个撷芳殿,又叫南三所,是清朝皇子皇孙读书、交往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一下后宫的结构。走进乾清门,后宫的主体建筑是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大宫也叫后三宫,与外朝的前三殿相呼应。皇帝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在坤宁宫,交泰殿是皇后的办公场所。皇后接见命妇、举行亲蚕[1]礼,就在交泰殿。坤宁宫后面就是御花园。后三宫东西两边分别有六个宫,叫作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后妃居住的地方。

乾清宫的西边有座宫殿叫养心殿,清朝皇帝日常办公一般选在养心殿。召见大臣也在养心殿。皇帝举行重大仪式才去外朝的三大殿,三大殿各有浓厚的政治含义,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去。比如,太和殿是举办大型朝会和庆典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册立太子、藩属朝贺等等。太和殿的大门轻易不能打开。皇帝很少召集所有大臣,举行大规模的朝会。《万历十五年》的第一节就提到万历皇帝常年不上朝,有一天传说皇帝要午朝,结果引得所有大臣涌向了紫禁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中和殿是给皇帝休息用的,相对较小。皇帝去太和殿,从乾清宫走到中和殿可能要休息一下。中和殿也是皇帝处理家务的地方,每三年修一次玉牒,记录皇室成员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情况。这个修好了以后要给皇帝看,皇帝就在中和殿审阅。保和殿是科举考试的殿试的场所。科举考试最后一个环节是殿试,这个“殿”就是保和殿。这三个殿含义不同,是不能乱开的。清朝皇帝就主要生活在乾清宫,工作在养心殿。

乾清宫的东面有个宫殿,与养心殿呼应,叫毓庆宫,民间俗称东宫,是太子住的地方。清朝只有一个太子在这里住过,就是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从雍正开始不立太子,毓庆宫就变成了没有出宫的皇子皇孙居住的地方。毓庆宫在后宫东南边,和外朝东北边的撷芳殿离得很近,方便皇子皇孙读书和居住。乾清宫门口有个乾清门;养心殿门口有隆宗门。

后宫的西南边,还有慈宁宫和寿康宫。慈宁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寿康宫是太上皇居住的地方。清朝只有一个太上皇就是乾隆。后宫的其他地方,还有一些佛堂。这个是清朝宫城的基本结构。此外,皇帝还有诸多的行宫别院,比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等。

那么,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布置宫禁制度,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呢?

一说起宫禁,我们可能马上会想到一个词:大内高手。大内高手是保护皇帝安全的第一个措施。它是通俗的说法。大内高手究竟是什么人?

大内高手是皇帝身边的御林军(禁卫军、侍卫亲军)将士的俗称,御林军是最基本的宫禁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皇帝安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御林军有:汉朝和三国的羽林军、唐朝的神策军、明朝的锦衣卫。清朝入关之后,庞大的锦衣卫机构投降,怎么处置这些人呢?清朝的办法是收编。所以,清朝开国之初,把锦衣卫恢复侍卫的初始职能,不再让他们刺探情报、监察百官,后来又改编成了“銮仪卫”。銮仪卫的最高负责人叫掌鸾仪卫事大臣。在他的下面还有銮仪使、冠军使、云麾使等。但是并不受重用,只负责单纯的皇家仪仗。皇帝的仪仗叫卤簿,皇后和皇太后的仪仗叫仪驾,皇贵妃和贵妃的仪仗叫仪仗,妃和嫔的仪仗叫彩仗。鸾仪卫下面有养马所、修车所,还有驯象所。銮仪卫的工作人员有满族人也有汉族人。我们在清宫戏中看到的鸣鞭的礼仪官,就隶属于銮仪卫。銮仪卫的普通工作人员就是侍卫。武举录取的武进士中,有百分之四十是不用去军队的,而是给皇帝当侍卫。后来溥仪当皇帝的时候,銮仪卫名字中有一个字犯了皇帝的忌讳,所以銮仪卫就改名叫銮舆卫。

但是,皇帝的安全显然不能只靠銮仪卫来保卫。他们的主要作用还是显示皇家威仪。銮仪卫举着彩仗、金瓜,看着好看,真打斗起来确实不顶用。所以,清朝皇帝把自己的安全主要寄托在侍卫处。

清朝入关之前,君王身边就有侍卫,入关之后扩充成侍卫处。侍卫处通常选择上三旗的强健子弟来担当侍卫。如果下五旗有特别能干的小伙子,那么他能不能当侍卫呢?能当侍卫,但要求有特别突出的某项本事,或者立有杰出的功勋。同时,全国武举的第一名,也就是武状元,按例授一等侍卫。第二名武榜眼和第三名武探花按例授二等侍卫。

侍卫处的首领大臣叫领侍卫内大臣,和掌鸾仪卫事大臣并列为清朝“唯二”的正一品实职武官。下面还有内大臣、散秩大臣、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一等到四等侍卫、蓝翎侍卫。不要以为侍卫是普通保镖,人家可是品级很高的军官,其中一等侍卫是三品官,最低的蓝翎侍卫也是六品官。有很多读书人,一辈子也当不了三品官。一等侍卫编制只有六十个人,缺一个补一个。他们可能最接近大家在影视剧当中理解的大内高手。所有的侍卫处的侍卫合在一起、满编制是五百七十人。这五百七十人当中,跟随皇帝左右、皇帝最信任的通常只有两三个,这些人能带刀跟在皇帝身边,叫御前侍卫。再低一级是御前行走,再下面还有乾清门侍卫、乾清门行走。乾清门侍卫不是只能守卫乾清宫,而是跟着皇帝走,守卫皇帝的寝宫。皇帝在哪儿,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就守卫在哪儿。

皇帝跟前的侍卫,一般都前程似锦。当年,和珅就是从侍卫起步的,因为在御前被乾隆看中了,从此平步青云。和珅长得很英俊,又精明能干,在御前被皇帝发现的机会就多。大家就会发现侍卫升官都比较快。《清史稿》里面,很多封疆大吏的履历都是从侍卫开始的。

可是,就算侍卫们的本事再高,真的有人叛乱了,五百七十人显然是不够的。侍卫处还下辖一支直属于领侍卫内大臣的军队,叫作亲军营。这是皇帝能够直接调动的、最快的一支军队。亲军营的挑选标准比侍卫稍低一些,但也是在八旗当中挑选最精明强干的子弟来当兵。满员一共是一千七百七十人。皇帝的安保工作,如果有一个层次,那么,最内层就是由侍卫处和亲军营来保卫的。

紫禁城和北京城的安全由谁来保卫呢?规模更大的军队。

在侍卫处外圈保护帝王的、规模更大的军队,主要有驻扎北京城内外的各营。其中,护军营总额有一万五千多人,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官兵。上三旗的护军守卫紫禁城,下五旗的护军守卫都城,首领是护军统领。

还有皇帝额外建立的像特种部队一样的各营:前锋营,有一千七百七十人。皇帝每一次出巡的时候,前锋营在前面清道、突击,有大活动的时候警戒扈从。这一千七百七十人当中有一半的人是装备火器的。清朝的火器叫“鸟枪”。持鸟枪的这部分官兵叫鸟枪前锋。在冷兵器时代,鸟枪前锋的威慑力还是挺大的;康熙时期,清朝专门建立了火器营,装备有红衣大炮和长枪,有七千八百多人。驻扎在紫禁城和圆明园行宫之间;健锐营,是乾隆皇帝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叛乱的时候,发现清朝军队行动迟缓,缺乏翻山越岭、攻城拔寨的锐气,所以挑选了一些身手矫健的官兵,还包括了部分藏族人和西南少数民族士兵,建立了健锐营。士兵不到三千人,行动方便,攻坚克难。北京现在还有很多地名还保留着清朝御林军的痕迹,比如火器营、健锐营。

以上所说的军队都是八旗军队,合起来的人数不到三万人。皇帝还建立了一支规模更为庞大的步军营,人数超过了三万二千人,可以和上述的所有各营对抗。步军营是混编的,其中既有八旗士兵又有汉族士兵,八旗士兵两万多,汉族士兵编为五个巡捕营,兵员一万左右。步军营的职责不单单是保护皇帝,还负责整个北京的治安和警备工作。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这些城门的关闭和开启就由步军营负责。步军营还管京城的治安事件。通俗一点讲,步军营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警备司令部,兼北京市公安局,兼北京市司法局,兼北京市消防局、交管局,等等。它的人数最多,负责的事情也最多。

步军营的首领是步军统领,全称叫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民间又俗称九门提督,因为他主管北京内城九个城门。九门提督是很要害的岗位。因为他职权广泛、位置重要,而且他掌管的京畿部队数量最多,所以常常成为清朝政治斗争当中的重要角色。传说隆科多帮助雍正篡位,当时他的职务就是九门提督。

在皇帝禁卫部队的最外层,是留驻在北京周边的八旗军民。八旗组织寓兵于民,军民合一,每个旗都有自己的武装。每个旗都组织骁骑营,来保卫皇帝。但八旗入关后,迅速弱化,各旗骁骑营组织多名不副实。真正遇到战争,还得依靠护军营、步军营等。另外,清朝还有虎枪营(陪同皇帝打猎的)、善扑营(陪同皇帝摔跤的)等规模很小、职责单一的武装,在整个制度层面可以忽略不计。

禁卫军队的很大部分,驻扎在通州、丰台等地,建立了俗称的通州大营、丰台大营。因为离紫禁城最近,离皇权最近,所以这些大营控制在谁的手里就直接影响北京城政治斗争的走向。自古以来,禁卫军队都很重要,刘裕、赵匡胤等人都是依靠禁卫军篡位的。所以,皇帝很看重负责禁卫军队的大臣人选。在清朝,皇帝最看重的是领侍卫内大臣,接下来就是步军统领(九门提督)。跟领侍卫内大臣相并列的是掌銮仪卫事大臣。跟步军统领相并列的还有很多人,比如护军统领、掌管前锋营的统领,但是因为他们部队的实力比不上步军营,所以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也比不上步军统领。

宗藩制度

宗藩制度,有关宗室藩王的制度,就是皇帝怎么管理自己的叔伯兄弟还有子孙。

平常百姓人家,都有可能出现兄弟反目、同宗之间打官司的情况,皇室一旦出现反目,那可不是一般的事情。所以,创建什么样的宗藩制度非常重要。站在皇帝的角度说,他建立宗藩制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宗室不要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全都管起来、关起来,集中在什么地方圈禁。但是,皇帝又不能把所有族人都关起来,因为他得依靠叔伯兄弟来保卫自己。俗话说“上阵父子兵”,真有了什么事情,同胞血脉相对来说还是最可靠的。皇帝就处在这样一种两难的选择下:他得依靠兄弟子侄,又得防止他们夺权。所以,历朝历代的宗藩制度都摇摆在重用与限制之间,不可能在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重用的典型是刘邦,他说过一句话:“非刘氏不得封王。”刘邦在和异姓藩王的斗争中,内心倾向刘氏宗藩。刘姓王爷有封地,可以收税,可以任免官员,直接指挥军队。可是到了他孙子汉景帝的时候,问题大了,汉景帝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削藩,因为叔伯兄弟控制了天下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而且还有军队。吴王刘濞起兵造反。直到刘邦曾孙子汉武帝的时候,削藩才得以实现。但是削了藩以后,刘姓王朝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时候,皇帝没有依靠的力量了。[2]

如果把政治斗争比作一架天平的话,要保持平衡,必须在天平的两端权衡各种砝码。军队是一个砝码,文官集团是一个砝码,后宫是一个砝码,宦官是一个砝码,宗室又是一个砝码。这些砝码如何调配,是皇帝统治的一个永恒难题。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是典型的严格限制宗室藩王。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魏文帝曹丕和弟弟曹植身上。曹植受了他哥哥多少气啊?他们可是亲兄弟。曹植不断被哥哥曹丕封来封去,不能擅自给其他宗室写信,出了封地三十里地要报告,没有曹丕的召唤不能来到首都。而且身边有曹丕派的监国谒者,二十四小时受到监视。曹植和囚犯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关押他的监狱更大一些而已。这就导致后来司马懿来夺权的时候,曹氏宗室没有一个人起兵反抗。他们不是无心,就是有心无力。司马氏夺权相当顺利。所以,司马家族建立晋朝后吸取了曹魏的教训,为了防止宗室力量太弱、无法拱卫中央,晋武帝司马炎大封宗室。姓司马的人,向上推三代五代,只要能沾亲带故的不封个王爷也能封个侯爵。受封的司马宗室都是实权。结果,司马炎一死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继位的时候兄弟都没了。朱元璋念及兄弟感情,同时又有很多事情需要家里人去办,他就分封了很多宗室藩王,主要封在北京、桂林、甘肃、山西、陕西等边远地区,让藩王镇守边疆、开疆拓土。藩王要完成这些使命,就要赋予他们军权、财权和人事权。到了建文帝的时候,建文帝要削藩,结果爆发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本质上是明朝皇室骨肉相残。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口号就是反对削藩,可是他自己当了皇帝以后,削藩削得比谁都厉害。他把父亲朱元璋建立的宗藩制度基本上都给推翻了,只留下一项,那就是高官厚禄。他规定所有皇室的男子都可以封爵位,皇帝的儿子都能够封亲王,王爷的儿子都能够封郡王,郡王的儿子都能够封镇国将军,而且都是世袭的。王爷一年有上万石的粮食,而且有王府,毕生享受荣华富贵,但就是不能参与政务。没有皇帝的允许,宗王不能到南京和北京;没有皇帝的允许,王爷和王爷之间不能有交往,这是为了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反对皇帝;没有皇帝的允许,不能离开封地;没有皇帝的允许,不得从事任何工作。如果有皇子皇孙说,我不要什么爵位了,我自己开家小客栈或者开个私塾行不行?不行,你只能当王爷,而且是只能在你的封地内,哪都不能去。就连宗藩的婚姻也要受管制。宗室成员年长,必须向朝廷请婚选配,不能“擅自婚配”。有些宗藩子弟,两鬓斑白还不能成家,有的女子年过四十还没有嫁人。朱棣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导致明朝宗藩整天无所事事,只能在封地里腐化堕落。后人看到明朝宗藩有许多不法的行为,今天出去打猎,明天抢个东西。但是大家反过来想想,他不干这个能干别的吗?年轻的皇子皇孙活泼好动,但是不能练兵习武,只能去打猎;他不能经商牟利,为了保持高品质的生活,不抢能怎么办?这就是朱棣建立的宗藩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当然,它也有一个好处,有部分宗室成员什么事情都不干,整天写字作画,明朝宗室出了许多书法家和画家。

明朝宗藩制度的另外一个坏处,是给国家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他什么事情都不能干,但生孩子这件事朝廷禁止不了。反正生的孩子都有爵位、都有俸禄,所以明朝的宗室就使劲地生育子孙,最后导致明朝用来供养皇室的经费超过了税收的三分之二。僧多粥少,明朝宗藩的荣华富贵,最后必然是一种低水平的“大锅饭”。这又反过来逼迫宗藩掠夺民间财富。

清军入关时,朱明皇室基本上没有力量抵抗。他们长期养尊处优,没有一兵一卒,即使知道改朝换代后自己的地位和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但是,他想自卫都没有那个能力。清朝借口惩治不法,基本上把朱明皇室给一锅端了。到最后,清朝想找出一个明朝皇室子孙来延续明朝皇室的血脉都找不出来。后来是从汉军旗里面找了一个姓朱的知府,任命他为朱元璋的子孙,封他为奉恩公,让他每年去祭扫明十三陵。这位“子孙”的祖先一两百年前就举家搬到关外去投靠外族了,现在倒反过来延续朱元璋的香火。

清朝入关以前,并没有考虑安置宗藩的问题。因为正处于事业的蓬勃上升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把事业做大做强。这就好比兄弟在创业时不会产生矛盾,一旦企业做大,各种矛盾就来了。清朝入关之前并不存在宗藩问题。而且客观来说,努尔哈赤的子孙都挺能干的,都经受了血与火的磨炼。但是,清朝建立后马上就面临怎么安排自己叔伯兄弟的问题。清朝有鉴于明朝的前车之鉴,不可能让子子孙孙都去养尊处优,但是又不可能不让子孙享受一定的权力和待遇。清朝就在这两者之间取了一个平衡点。

第一,清朝规定,爵位不是天生就有的。不是说皇帝的儿子就是王爷,只有皇帝觉得这个儿子行,才封他为王爷。如果皇子能力不济、无所建树,有可能连贝勒、贝子都封不了。

第二,即使受封了爵位,爵位也不是世袭的。王爷的嫡长子不是王爷,清朝规定所有的爵位降一级袭封。所以清朝末年的时候,一些外国人发现使馆门口擦皮鞋的、卖茶叶蛋的,竟然都姓爱新觉罗。为什么?因为他们跟皇室的关系太疏远了,一代降一级封,到了后来可不就变成平民百姓了吗?其他儿子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清朝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如果宗藩对国家立下了大功,爵位可以世袭,这个叫作“世袭罔替”。民间俗称为铁帽子王。雍正皇帝时期只封出去一个世袭爵位,就是怡亲王允祥,就是他那个十三弟。到了同治帝时,又封出去了一个世袭爵位,就是恭亲王奕訢。奕訢在辛酉政变中坚定地站在慈禧一边,后来又主持洋务运动,实力庞大,声望卓著,所以受封世袭爵位。光绪也封了一个世袭爵位:庆亲王奕劻。那是慈禧太后和他交换,换取他默认醇亲王载沣上位摄政。整个清朝一共封出去十二个世袭宗藩,民间称作十二个铁帽子王,说的是他们端着铁饭碗。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十二个人并不都是王爷,其中有两个是郡王。现在北京宣武门和长安街之间有座克勤郡王府,他就是个铁帽子王,但他是个郡王。

这里要插叙一下爵位问题。中国历史上的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级爵位。后来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按照中国的爵位来对应。清朝一共有十二级宗室爵位,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不入八分是什么意思?“八分”是现实中的八种待遇。类似于府里能用多少名太监、出行享受什么仪仗、佩什么样的刀,这些都是待遇。“不入八分”就是没有这八种待遇。[3]

在中国传统政治当中,待遇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待遇有关权威、地位。魏晋开始直到唐宋,我们常常能看到某某“开府”“仪同三司”“赏鼓吹一部”等类似的记载。明清则有赠官。它们实质上是赋予某项待遇,并不是授予实际的职权。但很多官员要的就是待遇,争的就是地位。权力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风险,待遇是安全的、舒服的,纯享受的,何乐而不争呢?

我们再说回清朝的十二级爵位,这是封给宗室成员的,此外还有四个世袭爵位,叫作“小世职”,分别是: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和恩骑尉。清朝入关后,但凡是跟着努尔哈赤起兵打仗还幸存的,都会封一个世职。这就好像公司上市了,原始员工每个人都会拿到一些原始股。小世职是可以世袭的。

第三,清朝对宗室的管理非常严格。皇室成员只要断奶了,就开始读书。读书是为了从小培养你的政治才能。以前的历朝历代,皇室成员骨肉相残、恣意妄为,归根结底是家教失败。子不教,父之过。皇子皇孙的素养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把这个国家带到何处去,所以宗室教育要从小抓起。

每一年除了元旦和生日那一天,其他的三百六十三天,宗室子弟每天都要从天蒙蒙亮就起床上学,即使是寒冬腊月也得去。从上午五点到下午一点不停地念,只有师傅说你念得好了,你才能去吃午饭。这八个小时当中,学生只能休息一次,只有十五分钟。选出来给皇子皇孙教书的统称为“上书房师傅”。上书房师傅见到皇子皇孙是不用跪的,也不用拜,皇子皇孙如果背不了书、上课的时候嬉笑怒骂,上书房师傅是可以责罚的。如果学生有什么事情想走,要起身向师傅请假,师傅同意了才行。有一个皇子不听师傅的阻拦,带着几个太监出宫遛了一圈回来,受到了廷杖的惩罚。上书房的学业,皇帝会不定期抽查。上书房师傅有很多,有汉族的文官教四书五经,也有满族的官员教满族历史和满语,有蒙古族官员来教摔跤,还会有一些将领蒙皇上的恩典来教导骑马舞剑。

那么,皇子们什么时候才能毕业呢?成了亲、出了宫、有了自己的王府,从宗法上来说就已经离开了皇帝这个大宗,自立门户成了一个小宗了,那样皇子才算是从上书房毕业了。但是,他得在王府里面建立类似的机构来教导自己儿子。同时,皇子犯了错,也会被勒令回到上书房继续学习。比如,恭亲王奕訢,被封为亲王了,还被咸丰皇帝命令回炉念书。

皇子到了六岁,除了读书还要开始上朝、听政,从小就让他们了解国家管理是怎么回事。同时皇子可以出去办差。皇帝会根据皇子的情况,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去办,或者可以安排一些难题,要磨炼他们的能力,比如抢险救灾、守陵,到各营当军官。清朝非常讲究皇子皇孙的教养,因此我们就发现,清朝皇室的素质的的确确是比其他朝代要好一点。

第四,清朝官制中专门有一类“宗室缺”,规定只能从宗室成员中选拔人选。这些职位公开透明,一方面让宗室成员有了工作的通道,另一方面又能把宗室的势力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皇子皇孙,按例不能进入内阁、军机处,可是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可以破例。奕訢和奕劻,都在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进入了军机处。对于一些赋闲的皇子皇孙,皇帝也会给他们派些差使。

清朝还建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宗藩,这个机构叫宗人府。宗人府人员主要职责是管理宗室成员。宗人府的最高长官叫宗令,副手叫宗正。宗令必须由亲王或郡王来担任。宗正必须由十二级宗室爵位中的前八级担任。一般情况下,宗令和宗正,皇帝都不方便直接任命,改由宗室公推,一般是由健在的、辈分最高的宗室来担任。这就使得宗人府就相当于爱新觉罗家的家族组织。也正因此,宗人府是超品级的衙门。上朝列班、庆典活动的时候,宗人府名列第一,列内阁、六部九卿之前。各个部门之间、平级部门之间行文叫“函”,比如“刑部因某某事兹吏部函”。但是刑部要发文给宗人府是“呈”,比如“刑部因某某事呈宗人府”。

清朝宗室分“黄带子”和“红带子”。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后代,在宗人府列入黄册,称宗室,俗称黄带子;努尔哈赤的堂亲和远支,在宗人府列入红册,称觉罗,俗称红带子。宗人府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皇室人口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和工作生活大事记录在册。虽然整个国家的人口普查从来没有进行过,但是爱新觉罗家每三年做一次人口普查。普查完了要上呈皇帝御览,皇帝每三年在中和殿搞一次玉牒的编辑、出版工作。宗人府还负责皇室人犯的违法违规的事情。如果宗室实实在在违法了,宗人府就要会同刑部一起来审讯。即使这个人爵位很低,刑部也不能单独审讯,而是要会同宗人府审理。涉及经济纠纷或者钱粮往来的,宗人府会同户部一起来解决。虽然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也都有宗正这个职务和类似宗人府的机构,但没有哪个朝代像清朝这样管理规范。

后妃制度

讲后妃制度,我们要先厘清几个概念。我们通常把后妃称为“后宫”,进而用“后宫”指代皇帝家眷。有前廷才有后宫。比如故宫其实是被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前面的三大殿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大臣们是可以进去的。后面从乾清门开始一直到神武门,是后妃和皇帝居住、生活的地方,大臣轻易是不能进的。前面这部分叫作“前宫”,也叫作“外廷”,跟它相对的就是“后宫”,也叫“内廷”。因为后宫住着的主要是皇帝的家眷,所以慢慢地我们就将后宫和后妃画了等号。地方的衙门也是前面办公,后面居住。

皇帝有很多妃嫔,人们津津乐道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帝多妃嫔,是因为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幼儿夭折率高,皇帝为了保证江山后继有人,只有多生子女才能保证子嗣延续。要想多子就得先多妻。这是一个现实的考虑。另外,后妃多本身就是皇帝权威的体现。“妻”和“妃”本意是配偶的意思。“妾”是女性奴隶的意思。皇帝拥这么多后妃是从奴隶社会时期延续下来的习俗,表明上下有别。只有他才能拥有这么多后妃,展现了自己的权威和实力。一般的富豪,都不可能像皇帝那样,他在实力上就养活不了这么多家眷。皇帝的婚姻还有政治因素在里面。皇帝为什么要“定期”选秀呢?不是他要娶老婆,更多的是政治需要。尤其是当皇帝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有足够多的儿子了,他为什么还要定期选秀呢?这其实是联络各个政治势力的手段,让各大家族跟皇室联系的一个渠道。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皇帝是获益的,各个家族也是得利的,真正被牺牲掉的只是那些小姑娘,尤其是参加老皇帝选秀的那些女孩子。

“选秀女”和“选宫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秀女和宫女在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她们都要入宫。后宫只有皇帝一个男人,后宫所有的女人都是皇帝的女人。但是具体过程和结局是不同的。

我先讲清朝的选秀女。首先,选谁?一般是八旗子弟的女儿才能参加选秀。外官文官同知以上,武官总兵以上,他们的女儿才能够参加选秀。同知是正五品。慈禧当年参加选秀的时候,他的父亲惠征是安徽的一个道台,官职是正四品。所以,慈禧不能嫁人,要先参加选秀。选秀对于年龄是有要求的:十四到十六岁。特殊情况,可以放宽到十七岁,但是超过十七岁是肯定不能参加选秀的。选秀女是每三年一次。如果有未婚女子超过了十七岁,又错过了选秀女,那是不是就可以自行婚配了呢?凡是符合选秀条件的人如果没有参加选秀,原则上是不能嫁人的。想嫁人,必须经过皇帝同意。这个倒不用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请示,以旗为单位,一批一批地奏报皇帝就行了。

一开始这个制度实行得还挺好的,但是清朝中期以后,这个制度就很难执行了。因为人口增长得太快,每一次参加选秀的秀女太多。于是,选秀的标准也就水涨船高,主要是对秀女父亲的官职要求越来越高。光绪皇帝选皇后的时候,候选人基本上都是巡抚或侍郎的女儿。到了晚清,很少再有道台、知府的女儿参选秀女了。

选秀女和选宫女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秀女不一定入宫。因为选秀女,不是单纯给皇帝选后妃,其实是给所有的宗室皇子、皇孙选秀——当然主要是给皇帝,但候选人当选秀女后,也可能分配给宗室为妻。宫女是全部留在后宫的。清朝选宫女,年纪要求是十三岁,且必须是上三旗的女儿。上三旗是正黄旗、正白旗和镶黄旗。只有上三旗身家清白的女儿才能入选宫女。宫女中除了极少数被皇上看中、升为妃嫔,或者太后和皇后特别喜欢她,离不开她了,否则二十五岁必须出宫。宫女表面上看起来光鲜靓丽,其实日子很不好过。他们并没有专门的住宿宫殿,只能四处打地铺,而且吃的是御膳房的剩菜剩饭,经常挨打挨骂。只有四季衣服,宫女们是不缺的。但那也是为了让宫女们穿戴齐全了,面子上能好看一点。[4]

后妃和前朝官员一样,是分等级的。清朝后妃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之分,皇后、皇贵妃只有一位,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贵人及以下没有定数。后妃晋升级别,是很困难的。只有皇帝登基的时候没有结婚,这批秀女才有机会直接当皇后、当妃,起码也能当个嫔。万一这个皇帝年纪很大了,后宫齐全了,那所有的秀女选进去以后基本上是从答应开始做起,很少能封为常在,能一举封为贵人的就更少了。

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个等级,后妃等级和她们的待遇紧密相关。后宫只有十二座宫殿安排妃嫔,里面安排皇贵妃、贵妃、妃,连嫔都不一定有自己的独立宫院。你等级够高,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住处。低级的妃嫔(答应、常在)跟宫女没有什么本质物质区别,十四五岁离开父母,整天只能吃御膳房端来的大锅饭,有时候还可能是残羹冷炙,你想想她们的生活有多么悲惨。后妃进入皇宫以后,原则上来说永生永世都不能踏出紫禁城一步。慈禧是在十五六岁进入皇宫,一直到她七十三岁死的时候,只出过宫一次(除了八国联军侵华时西逃外),那就是她生下了同治皇帝,咸丰皇帝极为高兴,因为同治是他的独子,所以恩准慈禧可以回家省亲一次。这是天大的恩赐。所以,我们读《红楼梦》,书里为什么对“元妃省亲”这件事花费了那么多笔墨,当成一件特别隆重、特别大的事去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一个天大的恩典。原则上来说,只要你进入了皇宫,即使你当了皇后、当了太后,除了死之外,你是不能踏出皇宫一步的。

后妃生下孩子以后,是享受不到母子或者母女的天伦之乐的。首先,嫔妃生下的所有孩子,在理论上都是皇后的孩子。孩子们都要由宫廷统一养育。为了防止皇子、皇孙和后妃乱伦,皇子和后妃相见有严格的规定。皇子和后妃不能单独相见,否则都要受到严惩。那万一后妃的儿子出息了,当了王爷,有了府邸了,那后妃能不能去投靠儿子呢?这是不允许的。皇帝死了,成了太妃,那能不能经常见到儿子呢?这也是不允许的。原则上来说,低级的后妃在皇帝死的时候没有殉葬就已经是开恩了。她们的余生不是在佛堂里度过,就是在深宫别院中度过。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太妃、太嫔,可以居住在宫殿里,但是也要给新皇帝的后妃腾地方,搬去别的宫殿,好多人住在一起。当然了,如果她运气足够好,年纪足够老,成了太太妃,而儿子也成了皇叔、在外面称王称霸,又愿意奉养老母亲,这个时候就需要她的儿子向现在的皇帝提出申请,这样才有可能把她接到外面来。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进宫是多么好的一件事,万一女孩子入宫一辈子都是答应怎么办?后宫女子三四万,未见君者三十六年。很多秀女入宫后,一辈子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只能“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诗中专门有一类“宫怨诗”,和“怨妇诗”相似。可以想见,宫中女子充满多少孤寂、怨恨,生命完全虚度了。[5]所以,《红楼梦》里面元妃省亲,她为什么和奶奶、母亲抱头痛哭啊?因为宫廷生活的的确确不是一般女子能够忍受得了的。选秀是要女儿把一生都奉献给家族。家族的确从入宫女儿身上获得了好处,但是也把她的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皇帝选后宫的本意,是希望后妃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安静的后盾。皇帝住的叫“乾清宫”,皇后住的叫“坤宁宫”,从名字可以看出,他希望后宫安宁,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宁的后方。皇帝不希望后妃走到前朝来,不希望后妃干政。后妃一旦干政,就对皇权构成了威胁,所以这是皇帝尽力防范的一件事。实际上,皇帝无法杜绝后妃的政治影响,所以后宫干政一直存在。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垂帘听政”。

后宫有什么渠道可以干政呢?主要有这么三个。第一个渠道,皇后是国母,她的一举一动本身就带有政治含义。后妃也一样,她们存在本身就带有政治色彩,怎么可能和政治绝缘呢?况且,皇帝有时候还要后妃去扮演一些政治角色,比如亲蚕、联姻、联络等等。第二个渠道,后妃能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皇帝产生影响。比如,有个大臣对皇帝的宠妃家很好,这种好会传给宠妃,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皇帝对这个大臣的评价。第三种渠道,皇帝驾崩以后如果新的皇帝“难产”,或者新皇帝年纪太小,中国古代往往是采取由太后辅政的形式。从皇权上来说,这种形式是对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践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历朝历代以孝道治天下。小皇帝是不是应该听他母亲的?况且,太后是老皇帝的妻子,本来就是国母,本来就具有政治合法性。所以,每当需要太后走到前台,由她来辅政或者听政,官僚集团和读书人勉强也能接受。

后宫干政最热闹的形式,是“垂帘”。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过,武则天也垂帘听政过,不过后来她扯下帘子,干脆自己当皇帝了。其他的太后,都始终躲在帘子后面。

“垂帘”垂的其实不是帘子,而是一块纱,在清朝的时候是垂一块“黄幔”,这是一种透视效果很好的纱,黄色代表皇家。垂帘的本意是突出男女大防。太后是“未亡人”,怎么能和大臣们相见呢?那道帘子更深的含义是,强调后妃只能在幕后,不能名正言顺地行使皇权。

后妃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踏出后宫一步,所以即使太后垂帘,也只能在后宫的养心殿听政。有些书上说,戊戌变法的时候,荣禄连夜向慈禧太后告密。但是从政治制度上来说,荣禄不可能向慈禧太后告密,因为他根本没法在深夜见到慈禧。慈禧不可能深夜在后宫召见大臣。荣禄深夜向慈禧告密,从宫廷制度上来讲是不可能实现的。

另外,“听政”意思是后妃只有听的权力,只有向皇帝提意见的权力,所有命令在名义上都只能由皇帝来发,还得以圣旨的形式发下去。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中,光绪皇帝和慈禧出逃,有一幕是光绪皇帝坐在前面,慈禧坐在帘子后面和大臣对话。保守大臣刚毅说了很多话,慈禧跟他吵了起来。吵到最后,光绪听不下去了,很生气地站起来拍桌子,把桌上的东西都给砸了。这一下,所有的大臣马上跪倒,连慈禧也闭嘴了,因为名义上,光绪永远是一把手。如果光绪生气了砸东西了,哪怕他是个傀儡、一点权力都没有,大臣们也要静下来。慈禧下的命令,光绪只要不同意盖玉玺,那么这个命令就不能生效。垂帘的本意是一种辅助措施、一种权宜之计。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后宫对皇权的影响和干涉都是间接的;名义上,永远都是小皇帝在做决策。

“垂帘”是有时间限制的。皇帝亲政的日子,就是垂帘结束的日子。如果皇帝明确表达了我要亲政,太后就得撤帘,因为她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

宦官制度

另外一个必须仰皇帝鼻息生存的群体是太监。后妃起码还有依靠,有自己的家族,太监什么都没有,比后妃更依赖皇权。一批太监依赖特定的某个皇帝。换一个皇帝,宫中就换一批太监。

皇帝和太监的感情,可能比后妃近得多。因为,深宫特殊的环境决定了皇帝和太监在一起的时间最多。皇帝从小就是太监带大的。抚育他、陪他玩的是太监,那等他当皇帝了,自然还会信赖、重用这些太监。明朝万历年间,河北肃宁有个姓李的男子,赤贫,连自己的女儿都养不活。实在是没有办法,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自宫,然后到北京去当太监。他投靠了一个太监叫魏朝。魏朝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在家无名,入宫后取名李进忠。魏朝说:那给你改个姓吧,叫魏进忠。辗转安排他在当时的东宫。当时万历皇帝对东宫太子极不喜欢,魏进忠进去以后的工作是打扫卫生。他在这里干了二十多年,从二十多岁干到五十岁出头。他发现东宫有个野孩子,他是万历皇帝的皇孙。当时,因为孩子的父亲即太子本身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管理儿子。所以魏进忠就陪着这个小孩子玩,教他做木工活。那个场面其实算得上很温馨了。在深宫的夕阳下,一个孤苦无依的野孩子,一个年迈平凡的老太监,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也许不会有人觉得这两个人能掀起什么波澜来。结果过了几年,万历皇帝驾崩。闲居东宫的太子登基了,就是泰昌皇帝。过了三个月,泰昌皇帝因为“红丸案”速亡,原来那个野孩子(朱由校)就当了皇帝。天启帝在情感上就把魏进忠当成自己父亲一样,离不开他。虽然魏进忠不识字,但是小皇帝还是让他当了权力最大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帮自己批阅奏章。魏进忠获赐名魏忠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太监,就这么诞生了。

太监其实是很值得同情的群体。太监和皇帝感情上的联系,是所有大太监诞生的根源。

太监对皇帝来说很重要。他们是皇帝的耳目,是皇帝延伸到宫外的手脚,而且他们离开皇帝又活不下去,所以皇帝似乎天生就更信任太监。太监和外官发生纠纷,皇帝往往偏袒太监一方。只要太监没有过分地违法乱纪,皇帝对他们都比较宽容,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时候,皇帝还帮助太监打压外朝官僚。用宫廷太监来牵制外朝官僚集团,是古代帝王常用的“驭下之术”。

太监能够作恶,很大程度上是皇帝纵容的。这当中就有一个悖论:皇帝离不开太监,又要防止太监干政。皇权和相权,和文官集团的利益不一定是一致的,皇权和其他集团也存在矛盾,皇帝得提防大臣篡位,只能依靠身边的太监来制约大臣和其他集团,因为太监不可能篡位。所以,皇帝很自然地想依靠太监来压制相权,抵御其他威胁。皇帝的政治需要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诞生的重要原因。

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朝代有三个:汉朝、唐朝和明朝。汉朝中期以后,所有的皇帝都是小皇帝,所以朝政总是在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之间更替。小皇帝登基,太后听政,导致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了,为了夺回权力,就依靠身边的太监发动政变,结果导致宦官专权,如此循环反复。唐朝李隆基小的时候就和同龄的小太监高力士友好。登基后,他不仅让高力士总管太监,甚至还让他去监军,就意味着太监能掌握军权。唐朝的御林军叫神策军,都由太监来监军。明朝朱棣是靠造反夺了皇位,依靠的基干力量之一就是燕王府的太监,其中比较有名的太监就是郑和。朱棣夺取天下后,倾向重用太监。而且朱棣这个人心理上老是觉得有人要篡位,喜欢搞一些特务活动。他加强集权,又成立东厂,管理不过来自然要太监来帮忙。这样,太监不仅掌握了特务机关,还掌握了批奏章的权力。明朝中期以后,皇帝缺钱,就会让太监到地方上去监矿、监税。皇帝对领军将领不放心,让太监监军。最后在某些地方,皇帝不用总兵,而是用镇守太监。当年袁崇焕在辽东打仗是带着监军太监的。监军太监可以先斩后奏,掌握了过大的权力。

那么,这个悖论怎么解决?一方面皇帝必须用太监,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太监专权。清朝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清朝有个机构叫内务府。内务府的职能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管皇帝的衣食住行,第二项是管理上三旗事务。上三旗有很多包衣,包衣在满语里是“家里的”的意思。清朝把所有管理宫廷事务的部门都整合在一起,成立内务府。

首先,内务府不是太监的衙门。管理内务府的都是正常人。内务府其实是朝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属于后宫而是属于外廷,只不过,它有一项职能是管理太监。这就杜绝了太监干政、专权的制度可能。之前的朝代,皇帝把太监凌驾在外廷之上,或者是把它和外廷放在同样的地位,让双方相互制衡。但是清朝从一开始就把太监群体置于朝廷一个部门的监管之下,从制度设计上就把太监的地位降低了。

内务府一共有七司三院和一些附属机构。这七个司分别是:广储司、会计司、掌仪司、都虞司、慎刑司、营造司、庆丰司。广储司是管财务的,皇室的收支都归广储司。这样就断绝了皇帝直接找朝廷要钱,做到公私分明。广储司还管接受贡品,相当于皇帝自己的账房。广储司下面还有著名的三大织造衙门: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历任织造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曹雪芹他们家。曹家出身于上三旗的包衣,所以得到了这么一个肥差。会计司掌管皇家园林,还管发放口粮、招聘宫女太监。掌仪司,掌管礼仪。它下面有一个部门极其重要,就是敬事房。敬事房才是全部由太监组成的机构。为了抑制太监的权势,敬事房的首领太监级别为正四品。各个宫的首领太监一般都是八品。太监当到头了最多就是一个四品太监。都虞司管理皇帝的兵器和武装。

慎刑司是管所有上三旗和宫廷的刑罚的。即使是当到了首领太监也归慎刑司管,这就从司法上杜绝了太监专权。因为正常的文官,可以对内宫太监先斩后奏。外面的大臣,看到太监不法,可以通过内务府慎刑司直接惩罚。之前朝代那样太监对大臣生杀予夺的情况,再也不可能出现了。但是,慎刑司只能处罚到徒刑以下。更重的刑罚必须会同刑部办理。这样,就在制度上,让刑部有了监管、惩罚太监的合法渠道。

营造司就是管造东西的。庆丰司管皇帝和宫廷的牛羊畜牧。除了这七个司以外还有三个院,分别是:上驷院,管马匹和车驾的;武备院,负责造兵器、储备兵器的;奉宸院,管皇家园林和各种行宫、别院。此外还有一些附属机构,比如皇家陵寝、修书处、官学等。

内务府是清朝时全天下最大的一个政府机构。内务府一共有三千多名官员,而全天下一共有大约四万个官缺,可见为皇帝服务,围绕皇权的人员之多。内务府官员数目不包括太监。明朝的太监有十万,清朝的太监不超过三千三百人。清朝的太监待遇差,所以经常凑不齐这个数。(《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九,内务府)

笔者之所以把清朝的太监制度作为一个典型拿出来说,是因为清朝的太监管理得比较规范,从制度上杜绝了太监干政的威胁。太监要想滥权,必须冲破朝臣的势力,可是清朝太监已经被置于朝臣监管之下了。清朝有一个顺治定的祖宗家法,宫门口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太监擅出此门者斩”。慈禧太后起初很喜欢太监安德海。安德海跑到山东济南去,山东巡抚丁宝桢就把安德海给抓住了,想把他给杀了。安德海说,你肯定杀不了我,有慈禧太后呢。丁宝桢说,我肯定杀得了你,凭你出宫这一点我就杀得了你。慈禧也不能违背顺治帝制定的祖宗家法。

清朝历代皇帝都有意地压制太监。顺治时期,有一次赐宴群臣。宴会开始,有几个太监先行拜谢皇恩,这是延续明朝的传统。顺治皇帝看不下去了,专门下旨:“朝贺大典,内监不得沿明制入班行礼。”也就是说,太监不仅不能抢在大臣之前行礼,而且和大臣们一起行礼的资格也没有。皇帝明确表态:太监要低大臣一等!道光朝有一个奏事太监,姓曹。这个曹太监原来是乾隆皇帝的近侍,三朝元老了,所以有点倚老卖老。有一次,兵部有一件事情回复晚了,曹太监就在奏事处训斥兵部官员,说:皇上半个月前就把这件事情交代下来了,怎么还没有回复?道光皇帝听到后,把所有朝臣都叫来,当着他们的面廷杖曹太监。打完了,规定曹太监终生都必须在端门看门,永不得跨出端门一步,而端门是大臣上朝下朝的必经之路。道光皇帝通过这么一件事告诉所有的太监,太监是不能训斥大臣的。

明朝时,朝臣与太监相见,相互行礼致敬。遇到大太监或者关键岗位的太监,朝臣们往往抢先行礼,内阁大学士也不能例外。清朝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乾隆皇帝有一次看到乾清宫外廊下有两个朝臣自南而北行走,一个太监自北而南行走,双方擦肩而过,没有打招呼,也没有相互行礼。乾隆马上把首领太监叫来,规定凡是太监与朝臣相遇,不管双方品级高低,太监都要主动低头、让道。之后,太监和大臣在宫廷里遇见,哪怕官员品级比太监低,太监也要让入朝官员先走。

北洋海军要举行阅兵仪式,慈禧太后派了醇亲王奕譞去,但是又不太放心,所以想要派个太监一起去看看,就派了李莲英“李大总管”去。李莲英也算是“钦差大臣”了。但是检阅的时候,醇亲王和其他官员落座,但是李莲英不敢坐,他一旦坐下去就是和大臣平起平坐,这是不合规矩的。可他站着看也不行,李莲英就侧着身子、哈着腰,端着奕譞的水烟袋,站在一旁。整个过程,他愣是没正眼看军舰一眼。休息的时候,北洋水师准备了两个小院,李莲英也不敢住,他就在奕譞房间的地板上窝了一个晚上。这就是清朝权势熏天的大太监出宫以后的样子,从中可见清代太监地位之低。

注释

[1]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重农。亲蚕,指的是季春之月皇后躬亲蚕事的典礼。皇帝躬耕,皇后亲蚕,是传统社会皇帝以身作则、重视农事的表现。

[2]古代宗藩拱卫皇室的例子,最著名的有两个。第一个是汉惠帝死后,吕后专权,刘氏诸王、诸侯联合大臣发动政变,诛杀吕氏家族,拥立了汉文帝。第二个发生在唐朝中期:先是武则天篡夺皇位,杀戮李氏宗藩。残存的李氏宗亲,借助忠心李唐王朝的大臣力量,发动“神龙政变”,最终软禁武则天,让天下重新姓李;紧接着就是韦后毒杀中宗李旦,以临淄王李隆基为首的宗藩势力又发起“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势力,扳正了李姓江山。

[3]清朝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将爱新觉罗子孙预定八家,每旗为一家,享有参与国政、领有军队等政治特权。此外,战利品和赏赐一般均分为八份,各旗等级较高的贵族可以参与分配。后来,“八分”的政治特权淡化,经济特权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贵族待遇的象征。

[4]北京故宫太极殿东配殿耳房中,遗留有清代宫女的卧榻,房中除了陶壶等简陋器皿,一无所有。清代宫女“每餐置饭木桶,卤鸡、鸭肉二片佐之,臭腐不中食,还之下餐复进,故宫女姿色多消减”。

[5]白居易写的《上阳白发人》,描写了一位幽禁长达四十余年的上阳宫女的遭遇:“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这位宫女还算是“好命”的,不仅一生衣食无忧,得以善终,最后还受封了“女尚书”。很多宫女因为生活恶劣,甚至活不到她这么大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