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我们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首当其冲就得讲皇帝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当中发挥了至高无上的核心作用。很多制度都是从皇帝派生出来的,是为皇权服务的。所以,中国古代社会也好、政治制度也好,绕不开的就是皇帝。

讲皇帝制度,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皇帝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皇帝是怎么来的?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皇帝?

皇帝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讲“皇帝是什么”。皇帝他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机关、一项制度、一种象征、一种信仰,是中国古代政治运转的灵魂和核心。[1]事无巨细,俱决于皇。皇帝是一切政务的最高决策者,掌控着天下官府的运转。

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有不少官职、职务,不能单纯地把他理解成一个人,而是要把它看作是一个机关,一项制度。这从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说明这个制度也好,这个机关也好,其存在与否跟这个人自身属性,关系不是太大。你把任何一个个体放在这个位置上、这项制度里,他的行为方式总有一个可以大致把握的规律。我们常说某件事情做得好坏跟负责人的能力关系不大,你把任何人放在他的位置上可能做得都是这个样子,言行举止差不多也得遵循这么一个规律。皇帝就是这样。从个体上来讲,他是一个自然人,然而从更大的方面来讲,它更是庞大的机关和烦琐的制度。整个紫禁城及其服务人员,有诸多繁复的制度,都在为皇帝服务。

与皇帝有关系的几个概念,先一一梳理一下。

第一个概念是“皇权”,也叫君权,皇帝的权力,皇帝的权威。皇权高于一切,在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古代很多的政治制度、很多的行为,归根结底是要维护皇权,维护皇帝的权威。任何人、任何事情只要威胁到了(或者可能威胁到)皇权,就必然跟整个政治制度产生激烈的冲突。

第二个概念是皇帝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庙号、谥号、年号之分。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康熙皇帝,如果穿越到了清朝,我们就应该称呼他为圣祖仁皇帝康熙。圣祖是康熙的庙号。皇帝死后,他的牌位要列入宗庙里面去,在宗庙里面有个称号,就是庙号。有了庙号,他就成了列祖列宗当中的一位。讲到列祖列宗,我们看到凡是称号里带有“祖”或者“宗”这两个字的,都是他的庙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太祖就是他的庙号,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就是他的庙号。

那么谥号是什么呢?“仁皇帝”这个“仁”,就是康熙的谥号。朝廷一般用一个很好的字来评价皇帝。谥号是在皇帝死后,朝廷对他的评价。谥号很长,可能会有二三十个字那么长。一般我们都会取最后一个字,或者开头的两个字来称呼这位皇帝。历史上习惯称呼刘彻为汉武帝,“武”是他的谥号(刘彻谥号“孝武”),他的庙号是“世宗”。汉武帝也是汉世宗。唐之前的皇帝一般以谥号相称得的较多,比如晋元帝、北魏孝武帝、隋文帝、隋炀帝,唐之后的皇帝几乎没有以谥号相称。

“康熙”是康熙皇帝的年号。年号是皇帝登基的时候颁布天下的。明朝以前,皇帝的年号多且复杂。比如像武则天那样的,她心情一变化,就可能改个年号。年号变来变去,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天下的老百姓和官员,都以年号纪年。官府里的文书、档案往来,都以年号来纪年。更改年号,就得更换公文,混淆大家的纪年。铜板上面铸的是年号,一旦改了年号,原来的铜板就作废了,就得重新铸造。所以,更改年号会造成浪费。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比如,朱元璋就只用了“洪武”年号。清军入关以后,从顺治皇帝开始,也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渐渐的,官民更习惯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在实际使用当中,超过了皇帝的名字,也超过了庙号和谥号,变成了对皇帝的直接称呼,比如,朱元璋就是洪武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就是乾隆皇帝。而“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就是按照庙号、谥号、年号的顺序排列的。

第三个概念是太上皇。太上皇指的是在世的皇帝父亲。这就奇怪了,皇帝是终身制的,只有死了皇位才传给他的儿子,怎么会出现太上皇呢?所以,出现太上皇的情况很少。第一种情况出现在开国的特殊时期。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是自己打下的江山,他当了皇帝,他父亲刘太公还活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登基,生父还在。这就给所有人都出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呢?刘太公和刘邦一起住在皇宫里面,大臣也好,宫女、太监也好,碰到刘太公的时候,应该用什么礼仪来对待?大臣们碰到刘太公要不要向他请示汇报呢?宫女要是遇到刘太公和刘邦一起出来,她要先向谁行礼呢?因为之前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大家都很困扰。刘太公他自己起初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好在,他旁边有个太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提醒刘太公说:“刘太公,有个问题你必须得注意一下:天下只能有一主。现在皇上已经坐了天下,那么,太公您必须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好你们的父子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对全天下不好,对您的命运也不好。”刘太公很聪明,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如何处理在世的生父和大权独揽的皇帝的关系?第二天,刘太公早早地起了床,拿起一把扫把,在刘邦上朝必经的路边跟其他的太监宫女一样在那里扫地。刘邦经过的时候,刘太公和太监、宫女一样,低着头退让到路边,恭迎皇上经过。刘邦看到父亲和太监们一起扫地、避让,大吃一惊,不过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刘太公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困扰他已久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高低贵贱问题,给中国古代皇上和太上皇的关系定了基调:太上皇也要像大臣一样向皇帝行礼。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权威在太上皇之上。刘邦对父亲的行为很感激,投桃报李,给刘太公上了一个尊号,这个尊号就叫太上皇。

中国古代存在太上皇的例子不多,屈指可数。太上皇出现的第二种情况,是皇帝迫不得已,被儿子或者是权臣给逼了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唐高祖李渊。有一天早上,李渊正在宫中的太液池上泛舟,突然二儿子秦王李世民手下的将领带着一大群士兵,全副武装,跑过来对他说:“皇上,太子和齐王密谋谋反,秦王殿下已经把太子和齐王都杀了,您看怎么办吧。”李渊一听三个竞争的儿子现在只剩下一个了,而且大兵压境、气势汹汹,这是逼宫的节奏啊!李渊能怎么办,只能退位呗。于是李渊就当了太上皇。这是古代太上皇产生的第二种情况,被迫退位。他不退位不行了,不退位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他是以退为进。

南宋光宗皇帝赵惇,极为不孝,在父皇宋孝宗重病和病逝期间,拒不见他,而且宋光宗极为惧内,皇权有被后妃把持的危险,所以几个大臣联合起来,扶持太子来登基。有一天早晨,宋光宗起床,突然听到了钟鼓齐鸣,那是皇帝上朝议政的声音。他感到很奇怪:“我还没上朝呢,怎么会有这种声音?”一问,太监才告诉他:“您不再是皇上了,您已经是太上皇了。”宋光宗这才明白,自己已经被大臣和儿子联合起来,给逼成了太上皇。

出现太上皇的第三种情况,是老皇帝实在是不想干了,不想当皇帝了,主动退位成了太上皇。这种情况就更少见了,最典型的当属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当了六十年的皇帝,实在是当腻了,而且他不愿意破坏爷爷康熙当政六十一年的纪录,为了表达对爷爷的怀念和尊敬,乾隆在当了六十年的皇帝以后主动退位了,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唐朝也有这样的例子,就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他是主动退位的。李旦本来就不想当什么皇帝,无奈父兄时期皇室骨肉相残,最后只剩下他这么一个皇子,才被推上了皇位。本来皇位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现在又看到儿子们有重演骨肉相残的悲剧的趋势,李旦干脆退位成了太上皇。

第四个概念是太子。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是要在皇帝百年之后成为新皇帝的人。太子是国本,是国家的根基、国家的未来所在。当年康熙皇帝不到二十岁,爆发了三藩之乱。朝廷开始进行处置。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应急措施就是早立太子。所以,康熙皇帝在二十岁的时候就立了还在襁褓之中的皇二子为太子。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维持王朝的延续。太子也和皇帝一样,不要把它理解为一个个体,它也是一项制度、一个机构。

太子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但是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能顺利当上皇帝的太子寥寥无几。眼看着太子离那张龙椅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迈出去迈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是谁,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开始的太子是谁,也不是唐高宗李治[2];康熙皇帝的太子是谁,也不是雍正皇帝。真正以太子身份登基即位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皇帝立太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维护皇权延绵不绝。太子一旦确立,他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项制度、一个机构,有诸多的衙门和官员们围着他转,逐渐形成了以太子为中心的政治势力或者小团体。早先的朝代,太子还有直属军队,掌握首都附近的武装。太子的势力更不容小觑。皇帝难免会在心里有“想法”。即便皇帝和太子之间“父子情深”,即便太子完全无心扩张势力,皇帝和太子之间都不再是简单的父子关系了,而是新旧统治者的关系,是两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皇帝有事,或者出巡的时候,太子监国,皇帝更会心理失衡。这是人之常情。最终,太子威胁到了皇权!如果这个时候,有奸佞小人在一边挑唆,皇帝和太子就容易关系破裂。比如,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兵戎相见,父子俩杀得血流成河,就是这种情况下的悲剧。

其次,中国有句俗语:枪打出头鸟!皇帝,很多人都想当。无数双眼睛盯着龙椅,顺带盯着那些靠近龙椅的人。太子一旦确定,就成了无数人尤其是野心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大家都注视着太子,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犯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言行。如果有,反对的人就使劲地放大太子的过失,拼命地攻击太子。太子和兄弟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大家都是说说笑笑的兄弟,突然你成了太子,将来就是皇上,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皇上,我这一辈子就是普通的皇子,我和子子孙孙的命运都操在你的手里,生杀予夺由你说了算,我的心理怎么能平衡?换作是任何人,心理都会有波折。好在太子还不是皇帝,每个皇子都可以再努力、再争取机会,兄弟阋于墙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太子是非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太子而言,尤其是早早就当上太子的小皇子而言,成长的道路充满艰辛。太子的“金帽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对青年人为人处事也非常不利。有些小太子,不夸张地说,长大后并不具备正常的知识和做人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是太子,常人不敢按照常人的方法去教导他们,他本身也缺乏常人的态度,加上乱七八糟的是非、诱惑和压力,太子爷就长成了“歪瓜裂枣”。康熙的太子胤礽就是例子。康熙皇帝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培养他,但胤礽还是长成了扶不起的阿斗。胤礽从小没有母亲,一懂事就自动进入了“太子设置”,同时进入与众多兄弟争夺皇位的“厮杀模式”,从来就没有享受过一天正常孩子的生活。后来他没有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太子制度是比较糟糕的皇位继承制度。

汉唐一般在宫城的东边营建太子宫,建制、器用仿照皇宫,但是规模要小,称为“东宫”。古代也以东宫代指太子。宋代南渡后,也许是因为财政紧张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创立南宋的宋高宗赵构无子,所以没有修建东宫。到了宋孝宗时,明确“今后东宫不须创建”。宋孝宗说,皇宫里就有很多闲置的宫殿,太子可以居住。之后,东宫就“搬”到了皇宫里面,成了皇宫的一部分。之后,历朝历代的太子都和父皇住在一起,近在咫尺。这样,太子想形成自己的势力,另立小朝廷,难度就很大了。东宫官署更是徒有虚名,闲曹养闲人了。

康熙朝是实行太子制度的最后时代。继位的雍正皇帝为了避免子孙重蹈自己兄弟阋于墙的悲剧,发明了新的皇位继承制度:“秘密建储”制。秘密建储制,是皇帝公开把相中的继承人名字,写好放在铁柜里,再把铁柜放到故宫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同时自己保留一份名单。皇帝驾崩后,王公大臣集体打开铁柜,和皇帝身上的名单核对一致后,共同迎立新皇帝。实行这项制度后,清朝再也没有发生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悲剧。我们可以说,秘密建储制是比太子制度更好的继承制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种制度可以避免太子制的弱点。因为它是秘密的,谁也不知道谁是太子,连太子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就不可能形成太子势力,更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同时,又能督促包括秘密太子在内的所有皇子,脑袋里的弦都绷得紧紧的,一刻都不敢怠慢,不敢放松学习,不敢不好好表现。老皇帝就处在一种非常有利的地位,他可以从容地观察所有候选人的表现。如果他改变了心意,想换太子,怎么办?一共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找把梯子;第二,爬上去,取下铁柜;第三,换张字条,写上新人选的名字。是不是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有人可能会问,会不会有人偷换铁柜,换上自己的名字呢?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但是,乾清宫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们,难道会坐视梁上君子偷换铁柜不管吗?就算名单被换了,万一皇帝突然检查,发现名单被换,幕后主使岂不是自投罗网?

皇帝是怎么来的

对皇帝和相关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下一个问题就来了:皇帝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从起源来看,皇帝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三。

第一个途径是暴力。

暴力是最古老的权力合法性来源。武装力量,长期以来是最重要的政治筹码。在原始社会,用拳头能解决的问题,大家是不会坐下来谈的。而最初的皇帝就是拳头的产物。部落联盟和部落联盟之间打仗,战场上最后的赢家就整合所有的部落,形成国家,自命为君王。

有人会说,那么,所有王朝的皇帝都是依靠暴力产生的吗?是的。“可是,赵匡胤不就是黄袍加身,和平当上的皇帝吗?”的确,宋太祖赵匡胤从形式上看是和平上位的,没有血腥杀戮。但是,这事只有赵匡胤能干成。你让其他人穿上龙袍,在开封城里走几步看看,用不了三步就会被五花大绑,押去砍头了。而赵匡胤之所以能干成,是因为他背后站着十万禁军将士!他是最强大的武装集团首领,谁敢抓他?说到底,赵匡胤还是依靠暴力当上的皇帝。

历史上那些披着和平外衣开国建业的皇帝,其实都和赵匡胤一样,本质上都是暴力掌权。比如中国古代常见的禅让把戏,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等人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的前朝江山。仔细想想,魏文帝也好,隋文帝也好,唐高祖也好,谁不是大军阀?如果他没有掌握强大的武力,原来的皇帝能乖乖把皇位让给他?即使拿到了皇位,他能够维持统治,统一天下吗?

隋文帝杨坚是夺了自己外孙的皇位。隋朝取代了北周。杨坚是关陇集团的代表。北周采取的是府兵制。天底下的军队由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来统领,官兵合一。这二十四支部队是北周的军事支柱。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其中一位大将军(李渊的祖父李虎则是八柱国之一)。杨坚代表的是军中汉族势力。北周民族矛盾激烈,当时少数民族统治北方已经上百年了,汉族人迫切需要恢复汉族皇帝的统治。杨坚是当时最有能力、实力最强的大军阀。所以他才能运用武力,裹挟民意,运筹帷幄,逼自己的外孙把皇位禅让给他。到了后来,杨坚死后,天下再次大乱。李渊又凭借自己的实力,逼杨坚的后代把皇位禅让给自己。表面上,这些变动都是和平的,背后都有暴力支撑。

同样,武则天也是这样,宋武帝刘裕也是这样。他们当皇帝前后,杀了多少前朝的皇族宗室?所以,暴力是皇帝权力的第一个来源。

现代政治学上有一个观点,人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是有一个演变脉络的。一开始,权力来源都是暴力,慢慢地转化为金钱。比如说,我们会对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非常崇拜,他讲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会围观。如果一个草根巨富办了一个讲座,就是花钱你也愿意去听。你觉得他讲得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白手起家,成功了,其中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我们愿意听从他。当然,这必须是在完全自由、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面取得的,大家才会觉得他行,才会跟随他。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资本家的权力就是这么来的。资本家聚拢了民意资源后,又凭借自己的实力,开始向原来的封建君主要求权力,这样就把合法性转移到了自己手里,转移到了他们组成的国会、议会等代议制部门手里。而代议制部门的选举,往往由钱说了算。到后来,大家又觉得,为什么我们要听资本家的呢,为什么谁有钱我们就听谁的呢?我只听我自己的,我只听从我心里的召唤。资本家不能代表我,军阀也不能代表我,只有我自己才能代表我。这个时候,政治的合法性来源就变成了一人一票,民主选举。谁得票高谁上去。人类权力来源就是从暴力到金钱再到选举这么一个脉络下来的,皇帝处于暴力阶段。

皇帝权力来源的第二个途径是迷信。

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认识水平也比较低,有很多事情解释不了。天为什么要下雨、地为什么要地震?人们理解不了,就会把它们归结为天意,归结为神灵的力量,相信一种宗教似的秘密。

皇帝只要将自己与这种神秘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他就强化了自己的合法性。迷信能强化他的权力,这就是皇帝往往要“神化”自己的原因。皇帝自我神化有很多方法,比如,美化自己的出身。翻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皇帝们都是怪胎,都不是“正常”出生的。怀胎十二个月之类的事情就先不说了,最离谱的是汉高祖刘邦,他声称自己是母亲和神龙交配所生。《汉书》公然记载,刘邦母亲在沼泽边和神龙交配,当时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回去后就怀上了刘邦。刘邦(或者说整个西汉皇室)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皇帝成为“真龙天子”,为刘家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就连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们也要借助神灵的力量来增加合法性,在芦苇丛里,假装狐狸的声音叫“大楚兴,陈胜王”。史书里类似的描写,不胜枚举。比如,史书经常这样描述皇帝出生情形:红光满室,经久不散;祥瑞浮现,有各种异兆。另外皇帝还通过自己的衣食住行、称呼等等神化自己。需要指出,迷信在历史上往往不能独立发挥作用,而是要与形势、暴力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导向权力。迷信是权力的锦上添花,而不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更不是首要来源。

皇帝权力来源的第三个途径是宗法。

现在我们很少讲宗法了,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家庭、社会组织规则。这跟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关。宗法立足于血缘,把家族中的人们分出大宗、小宗,嫡系、庶出,长、幼,规定了同一始祖繁衍出来的各家族内的权力秩序、继承秩序,也制约着整个社会秩序。它强调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为大宗。大宗支配小宗,小宗服从大宗,双方之间有权利和义务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宗法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正妻所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嫡系,妾所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庶出。第一个出生的嫡长子往往能继承整个家族的产业。中国古代的继承传统,虽然财富要均分,但包括名誉、地位、称号、爵位在内的精神内容,都是由大宗、嫡长子继承的。君王出现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从宗法上来说,夏王、商王和周天子是所有诸侯的大宗,是所有贵族的大宗。君王分封子侄为诸侯,是大宗独占君权后,分遣小宗到各地去自立门户;同时君王也分封部分异姓诸侯。同姓和异姓诸侯之间往往通婚。大家都可以容纳到一个宗法系统中来,奉君王为大宗。这是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君王诞生初期的宗法情况。

当然了,皇帝的来源并不是只局限在某一个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皇帝就是因为迷信产生的,也不能说有军权就能称王。皇帝的产生,是上述三大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甚至是更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

皇帝是“三无”人员

本讲的最后,我们来讲一下怎么评价皇帝。

世人都羡慕皇帝因为他能享受所有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的物质享受都归皇帝。而且生杀予夺,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那么在历史上,皇帝真实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我的基本判断是,皇帝是一个“三无”人员。

第一,皇帝无退路。我当上了皇帝以后,不当行不行?不行。只有你死了,才能卸下皇帝的重担。为什么当上了皇帝就要一条道走到黑,不能中途退出呢?因为,皇帝的退路就是死路。

赤壁之战之前,鲁肃是怎么劝孙权的?《资治通鉴》里的赤壁之战这一节说,东吴内部争论如何应对曹操的招降,“权起更衣”,鲁肃偷偷地过去拉住孙权说,所有东吴的人都可以投降曹操,但唯独你孙权不能投降。为什么呢?鲁肃说,像我这样的人投降曹操,混个十几二十年也能混个太守、知县,出有车、入有餐,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你孙权投降了曹操那边,位不过封侯,还会有将来南面称孤的可能吗?不会!你连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皇帝没有退路这一点,我们从那些禅让皇位的皇帝的命运中看得最清楚。皇帝一旦禅位了,遭遇都非常悲惨。为什么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水浒传》里有一号人物叫“小旋风”柴进。他是后周皇室后裔。北宋的天下是从后周皇帝柴宗训手里夺过来的,柴宗训禅让皇位后被封为郑王。大家都觉得柴进就是柴宗训的后代,这其实是不对的。《水浒传》是文学虚构。柴宗训禅让后,二十岁就死了。他的兄弟不是死在他前面就是下落不明。虽然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降封为郑国公,但他这一支很快绝后了。郑国公转封给了大臣富弼。

赵匡胤受禅后,给柴家颁了丹书铁券。所谓丹书铁券,就是在一块铁板上刻了很多金字,列明了可以“免死”等优待。在很多影视戏剧作品中这个就是“免死金牌”。用铁来造,表明承诺坚硬如铁;用金来刻,表面承诺是金口玉言。可是,“承诺”救不了禅位皇室的命运。他们不是被毒死、杀死、闷死就是死因不明、下落不明。中国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个禅让皇位的皇帝得以善终,多数都死于非命。汉献帝是有信史记载的第一个禅位的皇帝,也是少数几个得以善终的皇帝之一。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后,虽然被囚禁但是并没有被处死。魏晋南北朝流行禅让这套把戏,一开始的两个皇帝,汉献帝刘协和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退位后虽然没有自由,但都是正常死亡的。到了晋朝,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禅位当年就被杀死了。

这个司马德文,本来是当不了皇帝的。准备篡位的刘裕因为民间谶语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为了凑足这两个皇帝,准备先杀在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再立一个皇帝让位给自己。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白痴,他不辨寒暑、不知冷热。天上下雪,他跑出来大喊大叫:“下面粉了,下面粉了!”弟弟司马德文为了防止哥哥遭遇不测,一直陪在他左右。吃饭睡觉,兄弟俩都不分开。刘裕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一天,司马德文生病了,离开司马德宗去治病。刘裕的亲信马上找了件衣服,勒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接着,刘裕逼养病的司马德文继位称帝,一年后就逼他禅位给自己。

司马德文退位后,被软禁在一座小院子里。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那种知道自己马上要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感觉,最恐惧,最难熬。司马德文就生活在这种恐惧中。他的身边只有褚皇后陪着他。夫妻两人相依为命,亲手洗衣做饭,形影不离,防止刺客加害。一天,刘裕派褚皇后的哥哥来走亲戚,褚皇后出外相见。她刚走,刺客就翻墙冲进司马德文房间,把毒酒递到他面前,逼他服毒。司马德文摇头说:“佛曰:人凡自杀,转世不能再投人胎。”刺客等不及了,拿起床上的被子,捂住司马德文的脸,用力扼死他。此时距离他退位不到三个月。

比他晚一百年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是个信佛的皇帝,也是被迫禅位的皇帝。他退位后,躲避在佛寺中。权臣尔朱兆就派人在佛前杀了元子攸。临死之前,元子攸在佛前许愿:“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帝王家。”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与元子攸类似的感叹,顺治皇帝发过:“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入帝王家?”崇祯皇帝也发过:“何苦生在帝王家?”当然,他们两位的情境,和司马德文、元子攸的不尽相同。但是,这几位皇帝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那就是当皇帝难,当皇帝没有退路。

当然了,有人说:“不对,三国里面的刘禅,当了俘虏还能在晋朝乐不思蜀。可见,皇帝下台后日子还是很好的。”的确,刘禅亡国后得以善终,天天歌舞美女,小日子过得不错。有一天,司马昭邀请刘禅参加一个歌舞饭局,看刘禅欣赏得津津有味,就问他:“小刘啊,颇思蜀否?”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大笑。

郤正是前蜀汉的大臣,就偷偷对刘禅说:“如果司马大王再问主公这样的问题,您应该回答‘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要闭上眼睛,表现出悲伤思念的样子。”果然,一会司马昭又问他想念蜀国吗,刘禅就照郤正说的做了。司马昭问:“你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回答:“你怎么知道?”这一下,不仅司马昭笑了,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

恰恰是刘禅的“乐不思蜀”,才救了他的命。司马昭曾对亲信们说,刘禅这个白痴,即使诸葛亮再世,也救不了他。对于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杀他的必要,还不如好吃好喝地养着,来表现新政权的“宽宏大度”。如果刘禅不这么表现,而是像南唐李煜那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二天就被毒死了。

第二,皇帝“无闲暇”。皇帝这份工作是终身的,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工作量极大。随着君主专制的程度越来越高,皇帝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事无大小,俱决于皇”。天下的事情皇帝都得管,否则就可能有疏漏,皇权就可能被削弱。中国历史总的趋势,是皇帝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除非是工作狂人加工作超人,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皇帝这种终身、高强度工作的。

纸张发明之前,文字是写在竹简上。据说,汉武帝一天要处理二百五十斤的竹简。有很多涉及机密事情的竹简不能让别人动手,他必须自己抱来抱去,这是一项很费力的体力劳动,更不要说他还要读完做出判断。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皇帝很高兴,封蔡伦为侯。笔者觉得,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蔡伦发明的纸张,能极大地减轻皇帝的工作强度——皇帝不用再去搬竹简了。但是后来,大臣的字写得越来越多。先秦的古汉语很精炼,几个字就能表达很多意思。后来,同样的意思,需要使用的文字越来越多。到了清朝,皇帝批阅奏章,阅读量比汉武帝要多得多了。

雍正皇帝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到了早上五六点钟又要起来上朝。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二十个小时,全年几乎没有闲暇。除了批阅奏章,他还要接见大臣、出席庆典等等,要想完成这些工作就必须成为一个超人。当然了,皇帝也可以不做这些事,不过,那样他就成了不理朝政的昏君,他的江山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皇权、工作和各种政治需求,把专制帝王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是吃饭,对于皇帝来说也并不是一种享受。皇帝吃的不是饭菜,而是政治。在影视作品中,御膳很好看,能摆满整整一间屋子。但是大家想想,如果皇帝和大臣一起吃饭,他是吃不了几口的。因为大臣们参加御膳,首先得行礼,各种的繁文缛节。皇帝得端着架子受礼。晚清官员何德刚,退休后写了一本笔记,记述了自己参加御膳的经历。在他看来,参加御膳就是遭罪,因为他不断地被礼仪官所引导着磕头、起身、再磕头,其间还有大量的文艺演出。文艺演出的时候,君臣也不能只顾着吃。所以,整个御膳,与其说是吃饭,不如说是一种政治仪式。其次,大臣参加御膳,都想借机跟皇帝套近乎,或明或暗传递各种信息。皇帝就要分析、处理大臣传递的信息,基本就吃不了饭了。中国式饭局是很劳心劳神的,饭局越大越劳心劳神。

当然了,在没有大规模饭局的时候,皇帝可以一个人吃饭。但是,御膳房的工作就是全天候地把饭菜给皇帝准备着,让皇帝随时可以吃上饭,而且是吃上满满一屋子的饭。所以,绝大多数的菜,不是现做的,而是类似于“蒸碗”,或者干脆就是反复热了很多回的冷菜冷饭。只有少数摆放在皇帝面前一两张桌子的菜肴,才是新鲜的。于是,离皇帝比较远的饭菜可能都坏了,馊了,只是摆在那里,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就算皇帝一个人吃饭,他也不能不管不顾,因为太后、太妃、皇后、皇妃都会送一些自己宫里小灶做的小菜,孝敬皇上,联络感情。皇帝把这些小灶小菜,每样只夹一筷子,差不多就吃饱了。皇帝连吃饭都不能落个自由、清静。

第三,皇帝“无保障”。可能有人会问:全天下的财富不都是皇帝的吗?全天下的军队不都在保护他吗?皇帝怎么可能无保障呢?

明朝紫禁城的西华门门口,常年备着几匹快马,还有兵器。兵器里有快刀长矛,还有已经上了弦的弓弩。有一位明朝皇帝有一次注意到了,就问禁卫军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子孙后代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跑路”,搞得像黑社会老大一样。皇帝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这种威胁之下,他能有什么保障呢?

普通老百姓可以向官府要保障,大臣可以向皇帝要保障,但是皇帝找谁要保障?皇帝的身家性命,完全来源于他的权力是否稳固:皇权控制的资源有多少,皇帝的保障就有多少。东汉末年,汉献帝四处飘零,必须自己挖野菜吃。他的生活能有什么保障?皇帝只有不断地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在斗争当中巩固皇权,他才有安全,有享受。所以,皇帝没有朋友、没有亲情、没有保障,只有永恒的斗争。皇帝的保障全来自权力,反过来助推了皇权专制,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便很容易陷入“安全困境”的无限循环之中。

无退路、无闲暇、无保障的“三无”生活,有的只是工作、威胁和斗争,一般人都受不了。历史上把皇帝这份工作做得出色的“明君圣主”,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工作狂、偏执狂和孤独一生的可怜人。而一般人不幸当了皇帝,不是被逼成不理朝政的昏君,就是精神错乱,被历史书写为暴君。

明武宗正德皇帝和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正常人被皇权压垮的典型例子。正德皇帝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伙子。他喜欢爬树打猎,追求新鲜好奇的事物,就是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天天上朝、批奏章——十几岁的小伙子都这样。他取了一个化名“朱寿”,接着任命朱寿为大将军,要出塞去。大臣们纷纷反对,因为朱寿这个人子虚乌有,因为明朝没有大将军这个职务,因为皇帝不能离开北京,所以大臣们反对,也没错。没办法,正德皇帝只能待在紫禁城里,和太监们打打闹闹。可是,在传统史书里,这样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么?好不容易南方发生了宁王反叛,正德皇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御驾亲征了。可是刚走过卢沟桥,正德皇帝突然想起爱妃没跟来,在千军万马中掉转方向,去接心爱的女人。这又是沉迷于爱情的小伙子的典型做派,可在大臣们看来又是典型的昏君表现。

正德皇帝好动,嘉靖皇帝爱静。他晚年几乎什么正事都不做,就好做一件事情:炼丹吃药!嘉靖皇帝躲在紫禁城里,二十几年不上朝。(不过话说回来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明朝还是照转无误。)嘉靖刚当皇帝的时候,也是年轻好动。因为正德皇帝没有子嗣,堂弟嘉靖皇帝以藩王的身份入主紫禁城,他想追封生父为皇,尊生母为皇太后,结果遭到了朝野大臣集体反对,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礼议之争”。通过这件事情,嘉靖皇帝认识到了皇权条条框框的厉害,内心非常逆反,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躲进紫禁城自我逃避。这一躲就是一辈子。

正德皇帝、嘉靖皇帝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把他们摆到皇帝的位置上,就大不一样了。正德皇帝是一个个性张扬、追求自由的小伙子,但是按照皇帝的标准评价,他就是一个暴君。嘉靖皇帝是一个追求内在、自我完善的邻家大叔,但是以皇帝的标准来看他就是一个昏君。皇帝本人,也是皇帝制度的受害者。

注释

[1]秦始皇统一中国,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创造了“皇帝”称谓。从此“皇帝”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传统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才消亡,历时两千一百三十一年。

[2]唐代的皇位继承最混乱。唐高祖李渊开国,之后的二十几位皇帝,除了唐德宗、唐顺宗两个人之外,都不是按照太子制度继位的。唐朝的废太子数量,居各朝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