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天安门广场“凤凰涅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天安门广场成为中国首都的中心,成为中国举行节日庆典、群众游行集会的地方,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象征性的标志。为此,让天安门广场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就显得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便开始着手安排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为了使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能够得到深入研究,北京市前后组织了两轮规划设计活动,总共编制了20多个方案。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设计竞赛、群众评比的精神,通过展览不同的规划方案,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各方在天安门广场的性质定位、尺度、古今建筑融合等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除了讨论1959年的国民经济计划等问题之外,还作出一项决定:为迎接和庆祝即将到来的国庆10周年,在北京建设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今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内的十大公共建筑,同时扩建天安门广场,让首都以新的面貌迎接10周年国庆盛典。

当时,彭真从北戴河打电话给刘仁、郑天翔,传达了中央这一决定。刘仁、郑天翔、万里组成“国庆十大工程”领导小组,立即从财力、人力、物力、设计和施工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北戴河的会议一结束,彭真一天也没耽搁,立即赶回北京,向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人传达中央的指示。彭真说,为了纪念国庆10周年,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鼓舞全国人民的革命干劲,中央决定在北京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一批重大建筑工程。这件事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定,抓紧筹划。要广泛邀请全国著名的专家精心设计;要组织好施工队伍,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如期完工;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绝不能出差错。

彭真亲自抓天安门广场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他强调:“天安门广场是首都的中心,首都人民的集会场所。这次改建、扩建天安门广场,一定要设计好。如何设计,我向毛泽东同志作了请示,他指出: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庄严宏伟,气魄要大,使它成为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前的马路要一百几十米宽,马路上的电线要改为地下,有轨电车要换为公共汽车。路面要修得坚固,要经得起最重的坦克通过。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公安街,西至西皮市大街。广场西面建设人民大会堂,东面建设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东西相距为500米。”[3]彭真委托刘仁、郑天翔等率领设计、施工人员亲自到天安门广场测量,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进行具体设计。设计方案经过党中央审查批准后,正式施工。

毛泽东划定天安门广场尺度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全市上下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举全市之力,在国庆10周年之前,如期完成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扩建工程。

为编制天安门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北京市邀请国内1000多名建筑师、艺术家以及青年学生,参加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计竞赛。最后,经过对上百个规划设计方案的综合筛选,归纳出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这些方案多数是由专家领衔编制的,在天安门广场的性质定位、建筑体量方面没有争议。只是对要不要把天安门广场南部的宽度收小一点儿,以及在天安门广场周边建筑数量的摆放上存有分歧。有的方案提议摆放2栋,有的方案提议摆放4栋,有的方案提议把人民大会堂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有的方案还大体上保留了“T”字形广场的形式。

关于天安门广场的尺度,1956年国庆节时毛泽东就有过明确意见。当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听取彭真关于改建天安门广场的汇报后指示,拥有6亿人口的大国,集会广场太小了不行。天安门广场要从天安门东西两侧红墙(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一直向南通出去,直到护城河(内城护城河)。要使天安门广场成为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国家大剧院迁出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的尺度确定后,哪些建筑物会被安排在广场之内呢?

北京市规划局根据中央的精神,综合各大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提出把“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万人大礼堂(后改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安排在天安门广场内。四组建筑,两两相对,分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国家大剧院恰好是人民大会堂的“对门”。

这个方案向中共北京市委报呈后,时任市委秘书长贾星五明确表示:“国家大剧院不能对着大会堂,要拿出广场。”很快,北京市规划局便接到正式通知,为突出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意义,国家大剧院要迁出天安门广场,移到人民大会堂的西面。

国家大剧院迁出天安门广场,使广场内的建筑布局趋于明朗:广场正中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为人民大会堂,东侧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拆除广场南面的中华门。这些建筑建成之后,将与天安门以及正阳门东、西、南、北各据一方,构成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韵。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由原来的21万平方米扩大到44万平方米,可容纳40万人聚会。同时,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南面,预留了另外两座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正是由于国家大剧院的迁出,天安门广场才有了符合中国传统“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尽管当时没有刻意这样安排,但是,客观形成的建筑布局却十分完美。

天安门广场的基本格局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淘汰,天安门广场扩建的思路基本厘清。1958年11月初,彭真等人带着精心制作的天安门广场和“国庆十大工程”模型方案,来到中南海向中央书记处进行汇报。有关天安门广场规划的内容是:

(一)关于广场的性质。天安门象征着中国,广场周围的建筑应以共和国的殿堂和博物馆为主,使它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关于广场的规模。以毛泽东建成“百万人广场”的批示为指南,既要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又要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气魄。

(三)关于广场的尺度。在规划设计广场的宽度时,曾有过350米、400米、500米几种方案,后经反复研究确定,宽度从天安门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的位置,一直向南通至北京内城城墙,宽度约为500米。广场长度从天安门城楼南墙至正阳门城楼北墙,南北距离约为88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

(四)关于广场的布局。在规划设计方案中曾有多种方案,最后遴选出以下几种方案:

一是“品”字形方案——人民大会堂在处于中轴线的正阳门外,人民英雄纪念碑左右分别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二是“二”字形方案——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西为人民大会堂,东为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东西两侧建筑物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轴线。

三是“四”字形方案——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面、天安门广场西侧为人民大会堂,东侧为国家大剧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天安门广场东侧为中国革命博物馆,西侧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经过对以上方案的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将天安门广场两侧的4幢小建筑合并成2幢大建筑,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体量扩大到现在的尺度,以使建筑尺度与广场尺度相协调。最后,形成广场北部为集会广场、南部为绿化广场的格局。

(五)关于广场的改扩建时间。拟定于1958年10月开始准备,1959年1月至3月陆续开工,9月全部竣工。

(六)关于施工方案的确定。由北京市规划局负责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归纳筛选,取长补短,精心编制,尽快确定天安门广场的综合施工方案。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方案诞生

1958年12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住处),正式开会讨论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和“国庆十大工程”的实施方案。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真等人出席了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并做介绍,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些方案。

天安门广场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天安门广场是一个庄严雄伟的政治性广场,保留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拆除中华门。广场东侧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两个博物馆合为一个建筑。广场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其中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者合一”,建成一个人民大会堂。这些建筑的形制、体量、高度,既取决于建筑物本身的需要,也要与广场的整体性和旧有的古建筑相协调。

据赵鹏飞同志生前回忆,开会当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接到通知,把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建设方案送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住处。方案由毛主席的警卫员亲自安排布置,随着政治局的同志陆续到齐,周总理请毛主席出来看方案,毛主席到来后,询问了广场上的几栋建筑各是什么内容,周总理逐一进行介绍。看完模型方案,毛主席没有表态就回到卧室去了,周总理跟着进了房间,大家在会议室静候。不久,周总理从毛主席的房间里出来,告诉大家,方案通过了。

天安门广场“浴火重生”

方案确定后,北京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全面投入建设。那时候,社会各界万众一心,各单位轮番派人去工地支援。没有劳务费、车马费,也没有伙食补贴,大家都自带干粮和水,干完活儿就默默离开。在那个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的时代,工地上常常人山人海,全市各单位选派来的优秀分子争着清扫渣石、挑土搬砖,人人都汗流浃背,谁也不肯休息。所有的人都以能为天安门广场添砖加瓦而感到自豪,都为能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大潮而感到光荣。

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工程从1959年3月开工至9月结束,仅用6个月时间,就以惊人的速度让天安门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安门广场改建后的最终格局是: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干道长390米,宽80米,可通过有150列纵队的游行队伍;广场中心可容纳40万人游行聚会。至此,天安门广场成为亿万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这次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中,途经天安门广场的各种电线全部被拆除,一律埋入地下。天安门前的中心干道全部用大块花岗岩条石“人”字形铺就,平整度犹如一整块平板,不仅经得起60吨重型坦克的碾压,而且战时能够满足飞机的起降要求。广场上56个“九球莲花灯”亭亭玉立,周围的油松、垂柳、元宝松以及一块块草坪在庄严中平添了几许温柔。

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曾和我说:“天安门广场的整个布局开阔大气,新旧建筑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堪称完美。即使是今天,也让人赞叹不已。”

这次扩建中,拆除“正阳门城楼和前门箭楼”的呼声曾一度高涨。经周恩来总理表态后,两座古建筑才算躲过一劫。但明代建筑“中华门”就没那么幸运了。

中华门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代“天子五门”中的第一道门。中华门原址在正阳门城楼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今毛主席纪念堂一带。建成时,因是皇城的正南门,古人又以南方为尊贵,所以享有“国门”的地位。它的名称随朝代的更迭而变化,明代时称“大明门”,清代时称“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

中华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与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相同,建筑风格庄严厚重。所谓歇山顶是由1条主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组成的屋顶,天安门也是歇山顶,只不过是重檐而已。在封建建筑规制中,歇山顶仅次于紫禁城太和殿的庑殿式屋顶。由此可见中华门的地位之高。中华门拆除后,标志着古时宫廷广场上的遗迹彻底不复存在。

这次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气势恢宏、雄伟壮阔,展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心广场的新格局、新气象,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把天安门广场建设成人民最喜爱的地方”的构想。

这次扩建后的天安门广场“浴火重生”,不仅把旧时代的广场格局彻底瓦解,而且把天安门从封建王朝的皇城正门,变成了新时代天安门广场的主体,在建筑布局上完成了国家权力重心由紫禁城向天安门广场的移位。这一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采取对称布局的形式。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体形相近而又有所不同,一重一轻,一实一虚,建筑轮廓简洁而富有变化,使广场显得既有严整朴素的内涵,又有奔腾豪放的气质。

天安门广场处于北京城市纵横轴线的交叉点上,东、西、南三面都是宽广修直的道路,背面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故宫和风景宜人的太庙、社稷坛,广场两侧是庄重的建筑,其间是平坦的场地,上面是无际的蓝天,这些都促成了广场特有的优势,构成了天安门广场雄伟的气魄。

今日,站在宽阔壮丽的广场上环顾四周,旧日作为宫廷前卫的天安门和正阳门,尽管位置依旧,功能却焕然一新;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按照“左祖右社”的传统布局,分列广场东西两侧;高耸挺拔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相互映衬,蔚为壮观。

如今,当人们漫步在壮阔的天安门广场,凝视这布局宏伟、气势磅礴的景观时,无不心潮澎湃、流连忘返。这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