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毛泽东的夙愿

第二节 共和国的神圣殿堂

1949年3月23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天上午11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动身之前,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几位中央领导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风趣地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大手一挥,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北平。火车停在清华园站,他们随即改乘汽车前往颐和园。下午,毛泽东到西苑机场检阅人民解放军部队后,乘车来到香山,住进双清别墅。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在双清别墅的5个月中,毛泽东指挥了渡江战役;会见了大量的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酝酿开国大典中的各项大事。同时,他也时时关心百姓的生活,体现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情怀。

有一天,毛泽东从紫禁城经过时,凝视着红墙碧瓦的皇宫,对身边的周恩来说:“今后,我们也要建一座人民自己的‘豪华客厅’!”谁也没想到,10年之后,毛泽东的这一夙愿得以实现。

人民大会堂,是为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兴建的“国庆十大工程”之一。这是一座集西方建筑艺术精华和浓郁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大型建筑,是国家举行政治、外交、文化及社会活动的最高殿堂。

建设这座共和国的殿堂,是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外侨胞共同关心的大事,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30多位顶尖建筑师云集北京,上万名建筑工人参与施工,数十万人参加义务劳动。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中国人民用炙热的爱国情怀和无穷的创造力,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创造了中外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座以庄严和雄伟著称的人民大会堂,包括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大。

人民大会堂建成60多年来,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决策都曾在这里发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知名人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人民大会堂以其庄严的仪表、崇高的地位,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景仰的神圣殿堂,成为中国政治活动的舞台。

北戴河,中共中央暑期办公所在地。1958年8月,在这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决定:为迎接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展现1949年至195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成就,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在首都北京建设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建筑,时称“国庆十大工程”(简称“十大建筑”),以此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

一年之后,一座宏伟壮丽的大厦——人民大会堂,奇迹般地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巍然屹立。

人民大会堂是“国庆十大工程”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后,曾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处理国事、接待外宾的地方,是之后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神圣殿堂。

那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诞辰前夕,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在北京建造一座可容纳万人的大会堂呢?这还要从十几年前的一次大会说起。

建设万人大礼堂是毛泽东的夙愿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有建大礼堂的心愿。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伴随着庄严的《国际歌》,毛泽东环视着只能容纳几百人的中央大礼堂说,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开会的大礼堂,使党的领导人能够和群众一起共商国家大事。1949年进京后,毛泽东凝视着红墙碧瓦的紫禁城对周恩来说,我们也要建一座人民自己的“豪华客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毛泽东提出要建一座万人大礼堂的想法。一天,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在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展情况时,毛泽东问刘秀峰:“你们能不能建10层以上的楼房?”刘秀峰爽快地回答:“能。”

毛泽东又问:“建20层以上的行不行?”刘秀峰停顿了一下说:“行。”

毛泽东接着问:“完全用我们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盖起一座能容纳一万人的大礼堂?”

刘秀峰思考了一下说:“我们的设计能力和施工能力可以建造万人大礼堂。”[4]刘秀峰的回答,坚定了毛泽东建造万人大礼堂的决心。

转眼到了1956年,我国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工农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北京作为首都,在国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其城市建设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尤其是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外交的中心,北京客观上需要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礼堂,以适应国家政治生活的需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些国家级别的大型会议一般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万人以上的大会,通常在室外举行,地点大多选在天安门广场。1953年3月9日,吊唁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追悼大会就安排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有60多万人参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

那时候,北京市举办的各种集会,多是在中山公园内的中山堂和音乐堂进行。人多时,一般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以游园的方式进行,但在室外举行集会,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

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郑天翔负责北京旧城区的改造。有一天,郑天翔把著名建筑师张镈找来,对他说:“1935年遵义会议的时候,红军曾在遵义的一所学校的操场上,召开了一次露天的万人大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有责任在我们的首都,建设一座正式的万人大礼堂。”

遵照上级的要求,张镈与苏联专家共同负责为万人大礼堂选址。依张镈的想法,未来的万人大礼堂要放在天安门广场。可是,这一念头刚冒出来,立刻就被苏联专家否定了。理由是,根据建筑美学中“对称”的原则,万人大礼堂的体量过于庞大,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已经没有了它的位置。而万人大礼堂放在中轴线的任何一侧,都很难对称协调。

于是,在后来的设计规划中,就把万人大礼堂放在南长街的南向对景之中。当时,关于天安门广场改造的方案有若干个,苏联专家最为中意的方案,是把万人大礼堂建在南长街以南,建筑用地长约400米,宽约175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

到了1958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力迅速提升,各方面要求加快首都城市建设步伐的呼声愈加高涨。这一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北京城的改扩建问题时,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在北京建万人大礼堂的设想。是年7月,北京市规划局组织了一个城市建设考察团,专门去莫斯科考察,准备筹建一座能够容纳万人的大礼堂。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的时代背景下,兴建一批高水平的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也迎来了城市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纪念性大型公共建筑,对提升首都核心地位、再现古都风貌、发展城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决定实现这个梦想。会议作出决议:用一年的时间,在北京建造一批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同时,改造扩建天安门广场,使之成为百万人集会的广场。中央要求这些工程要坚持自力更生,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设计和建设,在1959年国庆节时投入使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关于筹备庆祝国庆10周年的通知和建设“国庆十大工程”(时称北京“十大建筑”[5])的决定。会议指出,中央决定明年要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届时还要邀请外宾和华侨来京参加国庆活动。因此需要建设能容纳万人的大会堂和能容纳5000人的大宴会厅以及展览馆、宾馆等配套工程。这些工程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建好,同时,完成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东西长安街的绿化和道路的翻新改造。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标志性公共建筑,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讲求艺术,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中,建在天安门前的人民代表大会礼堂(今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要庄重典雅、美观大方,与天安门建筑风格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作为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承载着艰巨的使命和未来的希冀,事关全局,要全力以赴做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国庆工程

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大会堂,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方案,从内部功能布局,到外部建筑形象,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等都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的彭真和时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的刘仁,对扩建天安门广场和建造人民大会堂的工程十分重视,多次指示要集中优势力量,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准备。

1958年9月8日,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在中央电影院(现北京音乐厅)向在京的设计和建设单位做动员报告时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明年要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届时还要邀请外宾和华侨来京参加国庆活动。因此需要建设能容纳万人的大会堂和能容纳5000人的大宴会厅以及展览馆、宾馆等配套工程。万里讲话干脆利落,直奔主题。他说:中央书记处指示,要求这些国庆工程要少而精,既实用,又美观;既保证质量,又讲求艺术,且要具有民族风格。建在天安门前的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要求庄重典雅,美观大方,并与天安门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节约。

1958年11月初,彭真和相关工作人员到中南海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国庆十大工程”的设计方案。汇报中,放映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国庆工程影片。汇报结束后,中央书记处给予了满意的评价。

1958年12月初的一个下午,经彭真安排,负责“国庆十大工程”的同志把相关建筑模型送到中南海,准备请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审查。晚饭后,彭真带领赵鹏飞、沈勃来到中南海政治局会议室。这天是星期六,晚上有晚会。在晚会休息的时候,刘少奇、朱德、彭真一起来到陈列模型的房间。沈勃把建筑模型的主要尺寸、装修材料以及外墙的颜色等,逐一向领导做了详细汇报。这时,刘少奇指着人民大会堂的模型问:“要这么多廊子干什么?”沈勃回答说,一方面为了装饰,另一方面为了能遮雨。刘少奇又问:“这么高能遮得住雨吗?”意思是不赞成要这么多廊子。朱德则询问了建筑外墙采用的花岗岩石是哪里生产的,质地好不好,沈勃都认真细致地一一作回答。[6]

到了12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开会讨论“国庆十大工程”的相关事宜。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毅、彭真等人出席了会议。周恩来主持会议,并就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模型做了总体介绍。万里、赵鹏飞在简要汇报了各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后,退到休息室,等候会议结果。毛泽东等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布局,到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设计,审阅得非常仔细。在审查大会堂建筑模型时,毛泽东担心建筑的采光好不好,还俯下身子往廊柱里看。当时,站在大会堂模型沙盘前的毛泽东是否想到了10多年前他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讲过的话?在曾经的夙愿就要成为现实的时候,毛泽东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无法知道。经过一番讨论,会议一致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和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结束之后,周恩来高兴地来到休息室,对等候在那里的万里和赵鹏飞说:“通过了,通过了!你们可要抓紧施工啊!”

沈勃回忆说:“方案通过以后,大家很欣慰,都特别高兴。”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设计方案的消息,对所有参与设计、施工的人员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工程项目由此全面展开,工地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建设高潮。

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原局长苏秋成曾回忆说:“当年许多人都是自己带着干粮,带着水,下了班就来到大会堂的工地。他们中有工人、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及驻京部队官兵,都是自觉地来义务劳动,那个场面,非常感人。”

人民大会堂工程第二指挥部负责人侯文长说:“那段时间,陈毅元帅差不多一个礼拜来两三次。他看到那个热火朝天的场面,开心地说,我也参加劳动。小扁担一挑,不逊于年轻人。”

在那段火热的岁月里,工地内外的每一个人,心都拧成了一股绳,大家都有一个信念——不断地创造奇迹。最终,仅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任务就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这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高速施工的奇迹。

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是一座由人民设计、建造,并造福于人民的议政大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政治、文化、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人民大会堂自建成的那天起,就肩负着时代的重托,承担着历史的使命,既是共和国的殿堂,又是人民的殿堂,完美地实现了毛泽东“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建一座能够容纳一万人的大礼堂”的宏伟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