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家吉礼的外化核心:仪式
思想家、“无神论者”胡适,曾对一位美国传教士说道,祭祀只是毫无意义的仪式。此言,可以看出胡适深知祭祀与仪式的密切关系,但两者本质并非“毫无意义”。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也表示:“宗教是由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式所组成的统一体系。”[36]随着国家吉礼祭祀观念产生,相应有仪式与之建构。吉礼仪式程序,又称仪注、仪轨,是祭祀礼仪中的核心部分,它是祭祀者向所祭拜神灵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其表达敬重虔诚之心的重要方式。“献祭与祈祷是信仰者与信仰对象、人与神进行交际和交通的行为方式,表现了人对神的感情和态度。”[37]祭礼仪式,是具有较强规范性、程序性的文化形式,其也是多种祭祀元素的融合体,祭祀观念、祭祀用乐、祭器祭品等都要在仪式中呈现。“礼乐相须以为用”,吉礼祭祀用乐只有与仪式相互结合时才能发挥其功能,仪式是连结礼乐观念与音乐形态的重要中介。
一、国家吉礼与仪式
礼,是仪式的上一层级;仪式,是礼的外化表现。礼或礼制与仪式联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仪式,最初源于人类宗教理念和社会实践活动。许慎《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最初意思就是履行一定的仪式规则,以事奉神灵获得福祉。对此,费孝通说道:“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为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38]因此,“仪式既不是物质范畴事物,也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而是付诸实践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39]
在古代,科学知识尚不发达,古人对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现象无法客观认知,因此产生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并将其转化为神灵加以祭拜,通过祭拜各种神灵达到祈福禳灾之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有效进行人神沟通,以及展现自身虔诚之心,仪式宗教行为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方式。宗教祭祀仪式,是人类“祈福禳灾还愿”祭祀信仰心理的具体行为化表现,它是人神沟通的桥梁或中介。明尼苏达大学罗梅因·泰勒(Romeyn Taylor)说道:“被中国人视为神祇的无形世界的积极力量,人类可以通过举行祭祀和祈祷仪式而与之沟通;并且通过这些仪式,宇宙被理解为会做出反应。”同时,仪式也有一个不断扩展丰富的过程:从宗教信仰性的仪式行为,逐渐发展到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各类仪式行为活动,如帝王登基仪式、婚礼仪式等等。
国家层面,祭礼仪式的实施,主要出于政治考虑。通过一系列等级分明、程序严格的祭祀仪式,参与者(无论官吏或是平民)都会在仪式实施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等级身份,不能有僭越行为。如此使参与者在祭祀仪式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对国家权力的认同感和敬畏感,以达到服从国之礼的结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的意义不仅仅反映了信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表达了一种秩序,并通过特定的仪式不断强化这种秩序。在中国古代,谁拥有了主祭权,谁就拥有了国家的统治权。”[40]清代曾专设揭发检举失仪者官员,并对失仪者罚款一个月工资,纠仪者未履行职责者,获相同惩罚:“凡(陪助)祭祀及谒拜园陵,若朝会行礼差错及失仪者,罚俸一月。其纠仪官应纠举而不纠者,罪同。”[41]可见,古代统治阶层是非常重视祭礼仪式的制定与实施事务的。
明清时期,王朝统治者们正是利用国家祭祀仪式的强大约束力,在中央宫廷及各级地方官府广泛设置祀典,使各级官吏以及平民百姓在祭礼仪式中不断强化“国家意志”,并明确自身“身份”,进而达到维系与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明清国家吉礼仪式的类型与基本程序(仪注)
(一)国家吉礼仪式类型
明清时期国家祭礼仪式,按照时间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周期性岁时祭礼仪式和偶发性祭礼仪式。
周期性岁时祭礼仪式,是指依岁时季节进行的固定日期的祭祀活动,有学者将其称为常规祭祀[42]。学者吕大吉将仪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巫术性仪式和宗教性仪式;积极仪式和消极仪式;偶发性危机仪式和周期性岁时仪式。宗教礼仪又可分为:巫术仪式、禁忌仪式、献祭仪式、祈祷仪式(含巫术仪式和祈求仪式)。[43]在原始时期和古代社会中,由于对食物的渴求,古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在古人思维中,季节的变换、岁时的循环都是遵循天道的安排,因此会将宗教仪式与岁时季节联系起来,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所实施的各类神祇圣诞日之春、秋二祭仪式就是其典型代表,所谓“春祈秋报”,此也是当下民间社会最为常见的祭祀类型。吕大吉认为:“中国自远古以来就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是否丰收,事关民之生存和国之安危,故从上到下,自君及民,都极其重视与季节周期变化的农业祀典,形成一套复杂繁多的周期性岁时礼仪。”[44]
偶发性仪式,是指因国家相关事项而举行的不定期的、具有特定指向的祭祀活动,如皇帝登基、巡幸、册立、节庆、出征、自然灾害、天象异常等情况,而向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等神祇进行祭告的活动。这种具有特定指向的祭祀活动,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因素,有学者将其称为“非常规祭祀”,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登极;2.出征、巡幸与视学;3.册立、婚嫁及之国、营造;4.自然灾害、天象异常。[45]以明代出征礼为例,据《明实录》记载,明代天子亲征有太宗、宣宗、英宗、武宗四朝。明朝皇帝亲征,皆要举行亲征礼。亲征礼的核心之一,就是举行祭告各类神祇的祭祀仪式活动,以求得神灵的佑护,取得战争胜利。如永乐二十年(1422)三月二十日,太宗以亲征告祭天地、宗庙、社稷,第二天又祭于承天门,并遣官告祭旗纛、太岁、风云雷雨等神。永乐二十一年(1423),太宗皇帝最后一次北征,四月初三命皇太子亲征代告天地、宗庙、社稷,及遣官告祭旗纛、山川等神[46]。可以看到,因战事的不确定性,使得祭祀事宜充满了偶发性因素。
(二)国家吉礼仪式基本程序(仪注)
明清时期,国家祀典中有专门记述各个仪式程序,又称为仪注或仪轨,它是仪式的指南,一般由太常寺负责拟定各类祭祀对象的仪注工作。从广义看,仪注是指斋戒、陈设、省牲器、奠玉币、迎神、敬神(三献礼)、送神等所有仪式过程。从狭义看,仪注是指正式进入正祭之日时的仪式过程,主要为迎神、敬神、送神等仪式环节。明清时期国家祭祀完整仪式过程,大致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正祭前的准备活动,包括择日、斋戒、降香、陈设、省馔等一系列程序;其二,正祭当日的祭礼仪式,主要包括:导引入场、迎神、敬神(三献礼)、送神、望瘗等,其中敬神之三献礼是整个仪式的最核心环节。以下再详细叙之:
正祭前期准备活动,包括择日、斋戒、习仪、降香、陈设、省馔等一系列程序。
官方祭祀活动,首先任务是要确定祀典内各个神祇的祭祀日期。祭日一旦选定,则不允许随意变动,即使与节庆、丧葬等日冲突,一般也需依时致祭。“祭祀日期有两种规定方法,即固定月日和节气,日期以干支纪年法来表示的,如上辛、上丁日,即指每个月的第一个辛日或丁日,其使用的是天干纪法。临时祭祀及修省的日期由钦天监负责选定及上奏。”[47]
斋戒,是宗教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斋,指不吃荤、不饮酒;戒,指戒色、戒娱乐活动等。斋戒时间,依据主祭者的身份时长不等,一般分为三日、五日、七日。斋戒活动,是国家重要大型祭祀活动时必须有的前期准备环节。斋戒之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其邪物,讫其嗜欲”,“不敢散其志”,洁净祭祀者的身心,如此达到“交于神明”[48]之目的。
习仪,是指正日仪式前进行的预先演练活动,它是各种重大礼制仪式前所必须准备的环节。韩愈言:“凡将大朝会,当事者既受命,皆先日习仪。”[49]由于祭礼仪式是国家礼制中较为复杂繁琐的仪式类型,所以在正祭前进行相关的仪式预演则显得尤为必要。明代规定,祭祀习仪一般先期三日或二日在所祭之神庙内,或在神乐观中举行相应的演习活动。
陈设,是指有关部门(有司)依照祀典规定,在正祭日前于所祀神庙内陈设相关的祭祀器具和祭祀物品。一般祭祀前一日进行,由太常寺官员主要负责。陈设祭祀器具,主要是一些盛放果实、生熟食品等祭祀所用的器具,如凳、笾、豆、俎、簋、簠、鼎等,以及盛放祭祀用酒和盥洗用水的器具,如爵、金爵、太尊、牺尊、象尊、酒尊等。陈设祭祀物品,主要是玉和帛,以及牲牢、谷物和果品等。明朝祭祀用牲,分为四等:曰犊、曰牛、曰太牢、曰少牢。
省牲(馔),是指在正祭前,由皇帝或太常寺、光禄寺官员检查祭祀用牲准备情况的环节,其目的“一来表示重视,二来表示虔敬。”[50]省牲作为向神祇献供,是非常重要的祭祀准备工作之一,一般祭祀前一日举行。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省牲环节,他认为:“朕既斋戒以事神,于省牲朕岂惮劳耶?于是凡亲祀,上皆躬省牲。”[51]因此,凡重要祭祀朱元璋都要亲自前往审查,不敢怠慢。
从狭义角度看,在正祭当日,仪式程序主要为迎神、敬神(三献礼)、送神三个核心环节,以及奠币、进俎、赐福胙、彻馔、望瘗、分献官仪等非核心环节。下面以仪式程序最为完备的明代大祀“皇天上帝”祭礼[52]为例,予以说明。
祭祀正日之时,皇帝先到郊外大帐篷更换祭服。礼部太常寺官奉旨安放神位。皇帝穿好祭服出,导驾官将其从内壝左棂星门引入仪式场内。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皇帝走到拜位。内赞奏就位。各就各位,一切就绪,祭祀仪式即将开始。
【第一阶段:迎神】典仪(唱):燔柴。(唱):迎帝神。神乐观乐舞生奏乐。内赞奏升坛。皇帝至主神、配神前三上香。
【第二阶段:敬献供品(奠币、进俎)】上香仪之后,典仪(唱):奠玉帛。乐舞生奏乐。皇帝升至神御前献玉帛。典仪(唱):进俎。奏乐。皇帝升至主神、配神前,进俎。乐止。
【第三阶段:敬神(行三献礼)】典仪(唱):行初献礼。奏乐。内赞奏诣神御前。皇帝升至主神、配神前献爵。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奏乐。皇帝升至主神、配神前献爵。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皇帝升至主神、配神前献爵。乐止。
【第四阶段:赐福胙】太常寺卿立于坛上祝桌前(嘉靖中立二成上),东向(唱),赐福胙。皇帝升至饮福位,饮福酒、受胙。
【第五阶段:彻馔】典仪(唱):彻馔。奏乐。执事官彻馔讫。乐止。
【第六阶段:送神】典仪(唱):送帝神。奏乐。皇帝四拜平身。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恭诣泰坛。皇帝退御拜位之东等候下一个仪式。
【第七阶段:望燎】典仪(唱):望燎。奏乐。导驾官导引皇帝至望燎位。燎半。内赞奏礼毕。乐止。内赞对引导皇帝至棂星左门。导驾官、导引官导引皇帝回大帐篷更换服装。
随后,举行分献官祭礼仪式,分献官则分别供献其他两庑从祀神祇,其仪式环节与前相同。最后,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寺卿、少卿、丞分别捧安神版与皇穹宇神牌于两庑。尚书、侍郎、卿上香,行叩头礼后退。祭日当天全部仪式宣告结束。
可以看到,祭祀当日整个祭仪可分为四大部分:其一,仪式前准备工作,包括皇帝、分献官、乐工更衣、就位;其二,皇帝祭祀仪式,包括迎神、献供、敬神三献礼、赐福胙、送神等环节;其三,分献官祭祀仪式,其各个环节与皇帝祭仪相同;其四,最后将神位放回祠庙原处,并行叩首礼。
依据祭祀仪式程序环节的重要程度看,可将祭祀日仪式分为非核心仪式与核心仪式两种形式。非核心仪式,是指奠币、进俎、赐福胙、撤馔、望瘗、分献官仪等行礼环节;核心仪式,是指迎神、敬神(三献礼)、送神等环节。其中,敬神之三献礼,即祭祀实施者分三次初献、亚献、终献向神祇敬献酒(或茶)的环节,是整个仪式的最核心部分,乃重中之重。先秦时期,已出现三献礼仪雏形。《礼记·礼器》载:“郊血,大飨腥,三献焰,一献孰”。孔颖达疏:“三献,谓祭社稷、五祀也。其礼三献,故因名其祭为三献也。”[53]三献礼,是祭祀者通过敬献帛、酒茶供品,最直接表达敬畏虔诚之心的程序环节,其他环节都是围绕其开展的。明清时期,在祭祀程序方面(仪注),中祀、小祀与大祀基本相同,不过因祭祀级别不同,会在某些仪式环节所减省,但迎神、敬神、送神核心仪式环节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