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一位中年大叔的生涯省思
今年,我已步入40岁的行列。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人到40岁是一条分界线。”人生被分成了上下两个半场,他认为40岁是人生一个大的转折点。孔子也强调“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所以,40岁的我,站在这分界线上,也开始回归内心的价值需求,思量着进入人生下半场后,自己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困惑与反思
我进入生涯领域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这期间,自己也从高校心理教师转型成为一名生涯培训师、咨询师。在传播生涯知识的同时,面对生涯市场需求的变化,有时我不免会有些无力感。
一是“量”的问题。新高考之前,生涯规划主要活跃于高校,而且功能一度被窄化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学生找到工作之后,适应、发展以及平衡等问题接踵而至,那时又该如何应对呢?为此,我在3年前出版了《遇见生涯大师》一书。不过,新高考的到来,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即高三的专业选择范围会受限于高一的选科。这也直接推动了生涯教育的前移。所以,大学的专业学习是为了选择理想职业做准备,而高中的选科却影响专业选择数量的多寡。为此,有人就提出了一个最理想的选科策略,先定职业范围,再看职业相关的专业范围,最后根据专业来确定选科方案。这真的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各个学科的能力均等,且学生在短时间内能调研或体验尽可能多的职业的基础上。想想就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面对每年庞大的高考大军,定位生涯规划的作用,并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理解,迫在眉睫。
二是“质”的问题。距离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一文已经接近13年了。也就是说,生涯教育已经在中国教育界践行了将近13年。教师们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等方式,掌握了系统化的生涯理论,并兢兢业业地为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持续传播着生涯知识。但结果呢?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概念理解得不透彻,导致专业术语灌满课堂,可是,又有多少学生专注其中,并愿意转化为实践呢?许多学生也仅剩“混学分”的心态而留于教室罢了。而另一部分教师虽然语言生动风趣,讲解详细有条理,课堂内容充实,但是没有把知识结构及素材资源的更新与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不同时代学生特点的差异以及家庭影响等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投入与课后“知而不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最终的结局就是,学生早已忘之脑后,放任自流,想着到时候再说,甚至还给自己一个合理化的借口——船到桥头自然直。结果呢?雇主们一句“准备不足”就可将你拒之门外。践行了十余年的高校生涯教育都如此,更何况刚起步不久的中学生涯教育。
面对这些量多质差的本土现实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选择与聚焦
“再写一本生涯领域的书吧?”我内心冒出了一个声音。
记得3年前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有读者问道:“吴老师,您的《遇见生涯大师》遇见的都是西方的大师,有没有考虑再写一本遇见东方的大师的书呢?”会后,我也陷入思考,查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发现东方的儒、释、道大师们虽然与西方学者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但正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诗性文化,具有诗性思维,即以《诗经》为代表的思维——类比、联想和想象。”我发现东方大师们对生涯的解读,都是一些零散的个人领悟或观点,并不像西方学者用科学思维方法建构得那么有逻辑和成体系,对于探索方法和行动指引的研究都不够具体。所以,要提笔创作一本融入本土文化思想的实操类书籍,只有尝试将东方的诗性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因此,写作前,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将西方研究辨析过的共性生涯要素与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涯观进行整合。
“这本书的读者是谁?”那个内心的声音继续发问着。
我还是希望遵从自己的教育初心,帮助那些迷茫的大中学生和职场新人们,走出自己想走的路。当然,读者里面还包括陪伴他们成长的家长、教师和生涯规划师们。
“当他们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希望向他们传递些什么信息?”
当他们感到彷徨、无助、不知所措时,不妨先试着停下来,检视一下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事或物,也许就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或帮助。所以,我希望全书的脉络都是围绕着年轻人最关注的“选择”而展开。
定位与说明
首先,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一本奇幻穿越小说。我将尝试以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贯穿面对选择时,遇到的共性的生涯要素。为了致敬中国经典名著,同时考虑到故事中的人物与生涯要素的契合,我借了《西游记》的台,来唱“生涯选择”的戏。以唐僧转世为创作主体,讲述他穿越到明朝后,与四位徒弟一路降妖伏魔,战胜内在的“心魔”(即生涯发展的困境),最终认识并回归真实自我的生涯故事。
其次,本书也是一本很特别的教材,一本真正可读的生涯教材。如果打破现有的故事框架,本书把面对职业或专业选择,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澄清问题阶段。你会知道该如何去辨别问题并找寻到改变之源。详见第一、二回。
二是认同自我阶段。你会知道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却不能选择我们的遭遇,唯有接纳。有道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戴圣《虽有嘉肴》)。详见第三至第十回。
三是确认信息阶段。你会知道一味读死书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要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就需要先找到我们与环境的“交集”。详见第十一、十二回。
四是寻求支持阶段。你会知道系统会伤人,也会助人。详见第十三、十四回。
五是行动转化阶段,你会知道“今是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处方”有没有效,做了才知道,光“知”是不够的。详见第十五回。
这五个阶段也完全吻合匹配和决策取向的生涯教学设计或咨询流程。所以它还可以作为大中学校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和专业生涯规划师的案头书,以供教学参考或咨询指导使用。
最后,它更是一本我们每个人的“自传”。因为它能让你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到时你不妨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回看过去,审视现在和展望未来,也许心中的答案就在不远处等候着你。
来吧,一场新的“西游”也正等待着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