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因病机阐发
(一)病因
湿热病的外因是感受湿热之邪,它的发病,与时令、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时令而言,吴鞠通尝谓:“湿温者,长夏初起,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王孟英也说:“既受湿,又感暑也,即是湿温。”盖夏秋季节,尤其是夏末秋初之时,气候溽暑,天之热气下迫,地之湿气上腾,湿热交蒸,人在气交之中,怯者着而为病。因此,湿热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但也有冒雨涉水,久卧湿地,致湿邪侵犯体内,郁久化热而病者,此亦不为时令所限,不可不知;就地域而言,东南地土卑湿,气候温热,常湿热交蒸,故湿热病发病尤多,朱丹溪有谓“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居八九”。叶天士亦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若从朱、叶两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讲,是颇合实际的。值得指出的是,现代随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如工业废气排放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活和工作场所普遍使用空调,使人汗液排泄不畅,热郁体内,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嗜食肥甘、酒酪、炙煿之物等,均易招致湿热病的发生。有人曾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西北地区湿热病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值得重视。
脾胃功能失健是湿热病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均可影响脾胃功能,使运化失职,水湿滞留体内,再遇外界的湿热之邪加临,最易罹患湿热病。薛生白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又说:“或先因于湿,再因饥劳而病者,亦属内伤夹湿,标本同病。”这种“内外相引”“标本同病”的观点,深刻地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病是内外因联合作用的结果,而内因更是起主导作用,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在讨论湿热病的病因时,还应明确湿热合邪有其特异性。薛生白说:“热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王孟英发挥说:“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两邪相合,为病最多。”说明湿热合邪,热处湿中,湿居热外,在病情上较之单纯湿邪或热邪为患更为复杂、严重。证诸临床,湿热病往往病势缠绵,锢结难解,非若湿邪燥之能化,热邪清之能解,前人尝以“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来形容其病情之复杂和顽固性。明确湿热合邪的上述特性,对湿热病的辨证和治疗至为重要,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将在下面论治中予以研讨。
湿热病邪,或有传染性,可造成疾病流行。明代喻嘉言曾明确指出:“湿温一症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清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说:“温病热病,湿温病,治不得法,皆易致死,流行不已,即成疫疠,因热气、病气、尸气,互相,即成毒疠之气而为疫。”张石顽也说:“时疫之邪,皆从湿土郁蒸而发,土为受感之区,平时污秽之物,无所不容,适当邪气蒸腾,不异瘴雾之毒,或发于山川原陆,或发于河井沟渠,人感触之,由口鼻入膜原,而疫病成矣。”以上三家对湿热病邪的传染原因、传染途径和散发或广泛流行情况以及病情的严重性,做了深刻的阐发,颇多远见卓识。值得说明的是,一些属杂病范围的湿热病证,并不具有传染性,这又不可不知。
(二)病机
湿热病的病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1.邪由口鼻而入,直趋中道,归于膜原
薛生白说:“湿热之邪,由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说明消化道是湿热病的主要传入途径,少数则从肌表侵袭。他还说:“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亦多归膜原。”“膜原”之说始于《黄帝内经》,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发挥最详,谓其部位“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薛氏继承了吴又可的理论,强调邪归膜原,提示湿热病邪既可发散于表而见湿热表证,又可内溃于里出现脾胃气分证,为阐明湿热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2.病变重心在于脾胃
薛生白谓:“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何以故也?因胃为水谷之海,脾为湿土之脏,职司运化,若脾胃功能失健,不仅内湿易生,而且外湿也易侵入也。诚如章虚谷所注:“胃为戊土属阳,脾为己土属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证诸临床,在湿热病的病变过程中,中焦气分证候往往持续时间最长,而脾胃功能失调证型亦最常见,充分说明湿热病的病变重心在脾胃,是有生理、病理学基础的。
3.湿性黏滞重浊,易阻气机
人身气机贵于通畅,气机通畅则邪无容留之地且不易入,既入亦容易祛除,正如《金匮要略》所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盖湿为有形之邪,其性黏滞重浊,若侵入人体,最易阻遏气机,导致表里出入受阻,上下气机紊乱,于是诸症丛生。湿热病常症情缠绵,病程较长,究其原因,实与病邪阻遏气机,气血不能流畅,正气受困,抗邪能力束缚有很大的关系。可见湿热病的病机,是以气机阻滞为基本特征。临床上治疗湿热病之所以重视通调气机,特别是注重开上、宣中、导下,原因即在于此。
4.邪从湿化热化,随人身体质而定
对于体质与病邪从化的关系,《医宗金鉴》有段名言:“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章虚谷也明确指出:“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这种“病之阴阳,因人而变”“邪气因人而化”的观点,是中医发病学和病理学极为重视的。联系湿热病来说,薛生白有曰:“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说明由于个体体质之差异,中气盛衰之不同,决定气分证有两种不同的证型,即中气实者,阳气旺,湿从热化,病变则在阳明胃,表现为热重于湿;中气虚者,阳气不足,湿热之邪,则羁留太阴脾,表现为湿重于热。这足以证明邪气的从化及病机的转归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5.湿性散漫,蒙上流下,传变多端
由于湿性散漫,具有蒙上流下的特性,特别是湿热相合,热蒸湿动,湿热邪气极易弥漫全身,波及三焦。诚然,湿热病变以脾胃为重心,但中焦之湿热,既可熏蒸上焦,又可波及下焦,从而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造成一身表里上下交相为患。湿热之邪的弥漫性,病变的广泛性,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至于湿热病的传变,叶天士从卫气营血立论,初起邪在外表,卫阳被遏,多见卫分证;进而病邪由卫及气,脾胃因之受困,中焦升降失调,加之湿、热之邪对脾胃各有其亲和性、黏合性,以致邪留气分的时间较长,叶氏所谓“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即指此类证情而言。气分之邪不解,则湿热化燥伤阴,邪入营分,内陷厥阴,出现耗血动血,心神被扰,肝风内动等证。薛生白从表里经络三焦立论,认为初起邪伤肌表,卫阳被遏,或邪客经络,络脉不舒,可出现湿热表证,但更多表现为邪阻膜原,三焦枢机不利的半表半里证。病邪留滞三焦,在上焦则肺气不开,心神被扰;在中焦则脾胃失运,气机郁滞;在下焦则膀胱气化不利,或肠失泌别清浊之职。湿热化燥,燔灼营血,内陷厥阴,则见营血分之证。迨至后期,由于正气虚衰,可出现阴虚阳亢的少阴热化证,或见脾肾阳虚之证;更有余邪未净,气阴未复,而见脏腑不和的种种征象。吴鞠通创三焦辨证方法,以此阐述湿温病的病机和传变:上焦证以肺卫、经络受伤和包络蒙闭的病理变化为主;中焦证多系脾胃受困,升降失司;下焦证主要表现为膀胱、小肠或肝肾功能失常。总之,湿热病的病机复杂,传变多端,临床当根据症情分析病理机转,掌握病变的发展趋势,更应知常达变,未可以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而印定眼目也。
此外,湿热相合,胶结难解,以致病情缠绵难愈的特点,在上面“病因”部分已做了阐述,兹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