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疟 疾
疟疾是人体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传染病,由按蚊传播,多发于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有散在发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高热,大汗,脾肿大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由于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其临床表现和发作周期亦有所不同,临床有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之分。
中医早有疟疾的病名,《黄帝内经·素问》就有“疟论篇”“刺疟篇”之专题论述。但中医所称的“疟疾”或“疟症”,还包括一些类似于疟疾寒战壮热、休作有时等症状的其他感染性疾患。
【湿热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往往兼感风、寒、暑、湿等时令邪气,尤其是暑湿之邪,常是本病的诱发因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盖夏秋季节,暑气旺盛,此时天暑地湿,自然界湿热交蒸,正是蚊毒、疟邪传播的最盛时期。由此可见,湿热在本病的发病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临床表现】
疟邪兼杂湿热为患者,中医称之为“湿疟”或“湿热疟”,其病机多为邪客少阳半表半里,或伏于膜原,出入于营卫之间,正邪交争,则疟疾发作。主要症状是初起肢体酸楚,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颌,寒罢则遍体灼热,汗出热退,如此发作有定时,每日或隔一二日发作一次,与正疟的症状基本相同。但湿疟常表现为身热不扬,汗出不畅,且伴头身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胸膈不舒,舌苔黄白厚腻,脉象洪数或弦数。
【相应治疗方法】
总的治法是清热化湿,祛暑截疟。若邪客少阳,宜用柴平汤或蒿芩清胆汤;若邪伏膜原,则用达原饮。均可随证加入香薷、藿香、佩兰、扁豆衣、六一散等祛暑之品。尤值得指出的是,青蒿功擅清热解暑,为截疟良药;马鞭草功能清利湿热,民间多用以治疗疟疾,现代临床观察亦证实对控制疟疾症状,效果显著,此二药对湿热疟颇为对症。
【验案举例】
例1 丁左,年三十余,住沙塘营,业农。丁丑八月七日诊:劳力伤中,疟以截止,转成疟鼓,少腹坚满,食入脘阻,溲黄便薄,湿热袭脾,脉数腹灼,其势热炽。滑石五钱,赤白苓五钱,泽泻四钱,青陈皮二钱,大腹皮三钱,煨木香钱半,淡芩炭二钱,川楝子五钱,软柴胡六分,夜明砂七钱,冬白术二钱,刘寄奴四钱,车前子五钱,三白草四钱。另楮叶七十片,陈麦秸三两,煎汤代水。另鸡内金五钱,雄精二分,辰砂一分半,研末,茅根二两煎汤送服。3剂。鼓胀大退,原方增损,忌口,愈。(周小农.周小农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按:方中滑石、二苓、白茅根、泽泻、车前子等清利湿热;黄芩苦寒清热;柴胡、木香、川楝子疏肝理气;大腹皮宽中下气利水。以方测证,可知本例疟疾发作虽止,但湿热尚羁留三焦,气机壅滞,水道不利,而成疟鼓。
例2 孔某,女,26岁,已婚,工人。1979年5月18日上午8时入院。
患者5月15日开始发病,每于怕冷寒战10分钟后继之高热,持续2~3小时,微汗出热稍退,继而又反复发作,一日发作数次。17日在省某医院验血找到疟原虫,因停经45天,不能使用奎宁,转我院中药治疗。询其口干渴喜热饮,全身酸痛困重,胸闷呕恶,大便稀薄,小便清长。查体温38℃,舌体胖,质黯红,苔黄厚腻,脉寸关弦数,两尺滑。血液化验:白细胞12 800/mm3,中性78%,淋巴22%,查到疟原虫。尿常规:白细胞(+++),脓细胞(++),妊娠免疫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疟疾、尿路感染、妊娠。中医辨证:湿热弥漫三焦,热重于湿。治则:清宣郁热,兼以利湿。处方:青蒿、条芩各15g,生石膏30g,竹茹、法半夏、陈皮、枳壳、草果各9g,碧玉散10g。当天寒热仍作,晚上8时体温达40℃,至12时降至38.2℃。次日寒热未作,体温37.1~37.7℃。入院第三天起体温一直正常。上方服4剂后改用竹叶石膏汤、益胃汤益气和胃,兼清热生津。患者因原有下肢肌肉萎缩,继续住院治疗至7月2日出院。住院期间未再发热,化验多次均未查到疟原虫。(刘义生.也谈蒿芩清胆汤的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1983(6):30-31.)
按:蒿芩清胆汤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对湿热客于少阳,胆胃不和,而见寒热往来,胸闷呕恶,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症,有良好的效果。本例疟疾,其病机与临床表现与本方证颇相吻合,故投本方化裁而获显效。
例3 赵男
二次高热,皆有退清时。当热之将作,凛然而头剧痛。时间虽不规则,颇类是疟。其苔腻,先以柴平汤消息之:柴胡5g,黄芩9g,党参9g,厚朴3g,姜半夏9g,生苍术5g,陈皮5g,清炙草5g,生姜2片,大枣7枚。(门人集体.章次公医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按:柴平汤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邪热,合平胃散祛除脾胃湿邪,是治疗湿疟的常用方剂。
【临证备考】
刘氏认为,江南患疟多因湿热,见于夏秋,故每以蒿芩清胆汤加草果清胆利湿截疟,热甚者加石膏。一般服药1~2剂后疟不再作。(刘义生.也谈蒿芩清胆汤的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药,1983(6):30-31.)
瘴疟中有“湿热瘴”,症见寒战壮热,交替往来,汗出热不解,身目发黄,色鲜明或苍黄,口干不欲多饮,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身肢沉重,精神疲怠,小便色如浓茶,严重者尿少或尿闭,舌淡红,苔黄浊腻,脉濡数或细数。治宜清热利湿,辟秽化浊。可以茵陈蒿汤加味为基本方:茵陈15~30g,栀子10g,大黄(后下)10g,柴胡 10g,常山 10g,草果 6g,石菖蒲 10g,藿香 10g,木通、蔻仁各 10g。加减:身目苍黄,色不明润,湿重于热者,去大黄、栀子加白术、茯苓、泽泻、猪苓;尿少者,宜去草果、蔻仁,加车前草、猪苓、泽泻、凤尾草。(何绍奇.现代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阮氏认为,《黄帝内经》所谓痎疟,相当于秋间季节的时疟,由于夏受暑热夹有湿邪,至秋而发,叶天士所谓“秋暑晚发”,症见恶寒发热,寒轻热重,头痛,肢体骨节烦疼,呕恶胸闷痞满,口渴或不渴,苔白或黄,尿短红赤,脉弦大,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法宜清暑化湿,治以蒿芩清暑化湿汤:青蒿、黄芩、浙苓、半夏、川朴、苍术、青皮、陈皮、滑石、甘草、生姜、红枣。水煎,分2次服。又湿疟乃久受阴湿,湿气伏在太阴,《黄帝内经》谓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湿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则疟日作者,症见恶寒而不甚热,身重头眩,肢节烦疼,呕逆胀满,胸膈不舒,脉象浮缓,舌苔白腻,法宜宣透膜原,治以达原饮加味:川朴、槟榔、煨草果、黄芩、藿香、浙苓、半夏、苍术、青皮、炙甘草、生姜。水煎,分2 次服。(阮子骥 .谈谈疟疾的辨证论治[J].福建中医药,1958,3(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