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智媒化趋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回应

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技术的推动,媒体出现“智能化”趋向,以及“智媒化”所产生的新媒体业态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新要求,对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共识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对应的是非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而今新闻的边界被打破,信息传播实时交互,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难以适应当下媒体及社会对新型传播人才的需求,因此,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当前,基于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经过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与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目前基本上围绕上述三种模式展开,只是在技术与行业驱动发展背景下的实践与探讨。

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依然遵循技术驱动和行业互动的高等教育规律,主要提出了以下四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是国家层面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求,2013年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文推进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具有全媒体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二是“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几乎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对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就是要打破专业的“壁垒”和“藩篱”,改变单一知识结构,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跨学科理论与知识,掌握全媒体理念与技能的新型传播人才。有学者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信息泛滥、信息茧房等信息爆炸问题,提出专家知识建构的需求,认为要培养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三是“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三个趋向,第一种趋向是提出“全媒体技能”培养目标;第二种趋向是提出“核心能力”或“职业能力”或“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第三种趋向是基于区域新闻传播院校的“本地化”培养目标。四是“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基于国务院、教育部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神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对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不断涌现的呼应。

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除了对探讨新兴媒体业态环境冲击下的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回应之外,也基于问题导向重视培养路径的探讨,主要有三种培养路径:一是“跨学科”培养路径。“跨学科”培养路径就是提出要突破学科、专业的“区隔”,根据互联网技术驱动产生的新媒体业态,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二是“协同”培养路径。协同培养路径主要提出“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媒协同”等培养路径。三是“融合”培养路径。“融合”培养路径主要是基于媒介融合的趋势提出“师资融合”“课程融合”“平台融合”“产学融合”等路径。

综上所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顺应技术驱动的新媒体业态,改革现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形成共识,也基本形成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但是对于新闻传播教育与技术、行业及培养类型互动则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改革实践的问题?如“跨学科”培养如何“跨”,融合什么“学科”?“复合型”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结构,是“一专多能”“以专带通”“全能型”还是“专精型”?“应用型”的能力标准、实践标准、评价标准是什么?培养路径的方式及有效性到底如何呈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