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精华32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陈式太极拳精髓之缠丝劲

什么是缠丝劲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内劲。心神意气、缠绕抽丝是缠丝劲的内涵,表现在外部是形体的螺旋转动。

练太极拳必须明白缠丝劲,不明白缠丝劲就是不明白太极拳。

缠丝劲,柔时,缠住何处何处粘,难进难退;刚时,触到哪里哪里击,缠绕诸靠我皆依。由此足以见得,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运动顺应天地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正所谓“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可物”。物体运动离不开缠丝运动,但隐显不同、强弱有别。

缠丝劲全身无一处不缠,且又以躯体缠绕为最要。上肢双臂如同“拧麻花”一般,下肢双腿又像“拧螺丝”一样,但都以身躯缠绕为总则。如果胸腹部位没有折叠,腰脊不缠绕,那么,上下四肢的缠绕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太极拳运动如缠丝,螺旋上升。

不管是里缠、外缠,还是顺缠、逆缠,都要遵循“由内及外,顺逆匀称”的原则。里缠外缠是核心,由内及外,从中而发,内外缠绕联合。显现在外,呈螺旋运动;隐藏于内是缠丝运行;里缠为体,是心神意气;外缠为用,是筋皮肉骨。二者合为一体,螺旋抽丝般,故为缠丝劲。

其中,顺缠逆缠是总的缠丝法,方向有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也就是一顺一逆或双顺双逆。它的关键在于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阴阳得中,虽有主客的分别,但始终保持一气均平,这样才能保证在练拳时运用自如。

在顺逆缠丝的基础上,至少要有三对方位缠丝结合进行运动。练拳时,若感觉动作不得劲,便可在不顺遂处挪动腰腿,以求得顺。所以,掌握了缠丝,就是掌握了自我纠正的工具。

例如,“白鹤亮翅”这一拳式的缠丝为一顺一逆,是架子内比较多的缠丝,方位分别为上下、左右、里外。左手是向里、向下的逆缠丝,右手则是向外、向上的顺缠丝,二者相合便形成一个“左逆右顺分掤圈”。

缠丝劲以意行气,意、气合一。

顺逆缠丝的外延表述是:在手,则凡由小指侧经过手心向拇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外向里合即沉肩坠肘为顺缠;凡由拇指侧经过手心向小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里向外开(非抬肘)即松肩开肘为逆缠。在腿,则凡腿向外旋转为顺缠;凡腿向里旋转为逆缠;两腿缠丝皆为一顺一逆。在身,则胸腹相合为顺缠(气归丹田);胸腹相开为逆缠(气自丹田出);身躯缠丝即胸腹腰脊皆缠丝。

陈式太极拳之螺旋缠丝法

螺旋缠丝的方法,即运行中气的方法。中气,气由中而发,不偏不倚,贯通于脊骨、四肢骨髓之中。缠丝时,思想意念集中,气沉于丹田,通达三节[1],贯注九窍[2],缠绕十八球,入于骨髓,出于骨缝,充于肌肤,复而归于丹田。天长日久,如此缠绕不息,循环不已,自然形成刚柔并济的缠丝劲。通俗地讲,就是以心意集中于螺旋缠丝,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即为缠丝劲。

[1] 三节为梢节、中节、根节。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而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三三共九节。

[2] 九窍包含在九节之中。臂三节三窍,劳宫穴是梢节窍,曲池穴是中节窍,肩井穴是根节窍。身三节三窍,上丹田是梢节窍,中丹田是中节窍,下丹田是根节窍。腿三节三窍,涌泉穴是梢节窍,阳陵泉是中节窍,环跳穴是根节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