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品格的功能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38]科尔伯特(Colbert)说过:“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39]爱默生(Emerson)也说过:“骨气是借助于品格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准则。有骨气的人是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良心。”[40]品格是个体、民族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源泉,也是建构一个个体或国家灵魂力量的根基,要提升对于品格及品格教育的重视,我们有必要对品格的功能进行基于理性的深刻梳理。
功能与效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指的是事物或方法所能凸显或体现的有利于预定目标达成的作用。功能本身包含着“技艺、能力”的意思。《管子·乘马》载:“工,治容貌功能,日至于市。”同时,功能还包含着“功效、效能”的意思。《汉书·宣帝纪》载:“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功能在西方世界中指的是一种行动态势,通过事物特定的功能,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期许。当然,功能本身包含着事物自身内在具有的价值内涵,事物的功能与事物具有的价值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功能也内在地包含着作为其功利维度的作用含义。按照佛教的说法,功能可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14载:“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辩。一切现在,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现在,皆能为缘,摄助异类。”具体到关于品格的功能问题,品格功能不仅包括其公共性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也包括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自然性功能、个体性功能,而且,品格除了一般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外,还具有其基于人性对幸福的渴求的享用性功能。[41]这就意味着品格的功能是多维度、多向度、多层次的。只有对品格功能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才能很好地把握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品格教育的重大借鉴意义。合乎理性的品格功能理解能够大大推动品格教育目标的实现。品格既不是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尽管品格和品格教育能在相当程度上起到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但品格和品格教育自然有其无法承受之重。品格的功能有其特定的度,过高的对于品格功能的推崇就是一种过度,过犹不及,这反而会削减品格的功能发挥;相反,低估品格的功能则又会导致品格教育的式微乃至萎缩,这会直接导致社会品格水平的世风日下。此外,合乎理性的品格功能理解促进人们对于品格的合乎理性的恰当理解。对于品格,既不能淡化,也不能妖魔化,更不能神化。为品格的功能划清界限,澄清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品格和品格教育应然的标准无法代替现实处境中品格的实然状况。最后,合乎理性的品格功能的理解能恰当地推动品格的践履和品格教育的执行。对于品格教育对象过低和过高的践履要求都是不对的。我们对于品格践履的要求既要具有仰望星空的形而上的高度,又要具有脚踏实地的生活现实厚度。品格教育的践履归根到底只能是“戴着脚铐的舞蹈”,因为品格的功能发挥归根到底离不开现实经济结构和社会总体状况的制约。[42]当然,品格的功能容易流于浅层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外显的品格功能其实不能代表品格全部的本质的功能,品格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它的内隐性和其被化约为日常生活模式的习常性。
一 社会态势对品格功能的制约
毋庸置疑,品格功能是无法独存的,它从属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截然不同的品格功能观。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对于品格功能的观点基本都是在夸大或缩小的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歇。”(《孟子·梁惠王》)董仲舒则更加直接地断言:“今万民之性,有其质而未能觉,譬如眼者待觉,教之然后善。”这种观点将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功能放大到了绝对的极端,近乎认为品格或品格教育是万能的。这显然是一种将意识能动性作用推到极点的观点。周公也曾提出“齐风俗,一民心”,孟子后来又将这种品格至上主义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子·梁惠王》)“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可以说,品格的功能在儒家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美国神学家布赫曼(Berkman)在其《道德整饬》《你能保卫美国》等书中,试图靠“道德整饬运动”来摆脱美国其实植根于其基本制度的种种危机,这无异于是痴人说梦。[43]毕竟“道德所反映和调节的矛盾,归根到底,就是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44]。品格的功能是无法独自发挥作用的,而且,品格的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功能,要将品格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离不开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的支撑和相应的制约。况且,品格功能的发挥和释放离不开社会的交往,“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45]。品格功能和品格功能的发挥绝不只是单向度的由教育者的意向来决定的,它受到主客观的诸多因素限制,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环境、社会心理、主体性的自身建构等因素都会对品格功能的自身内涵及其发挥程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 品格功能的层次
对品格功能的认识存在着一个由浅入深、由粗放式到集约式、由宏观视野到以人为本的过程的转变。从我国品格教育的纵深视角来看,对品格功能的基本认识的拓展和深入伴随着我国整个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品格的功能本身并不等同于各种单一品格功能的机械累积和罗列,而是由各个单一品格功能联合并建构起来的品格功能体系,这是一个非常有机的功能体系,它包括各个层次和各个向度。从大品格教育观的宽广视域来看,品格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维系社会稳定功能等,从狭义上的品格教育视野来看,品格功能包括个体潜能开发功能、幸福功能、内在超越功能、团队精神建构功能等。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品格功能的理解仅仅聚焦于其功能层次的最高层次,即品格的政治功能和社会稳定维系功能。这是一种典型的将品格功能单一化的倾向。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对于品格功能最高层级的强调的确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由于没有品格个体功能的基本层次依托,这种品格功能的宏大层级容易流于形式化和空疏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折射到品格教育上,就出现了对于品格功能的深层反思。品格的经济、文化、社会、个体建设、幸福等更加实质性的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品格功能的单向度化或单一化的认识受到挑战,品格功能从单维走向了多维,也从单一层次走向了多个层次的丰富组合,更从片面走向了全面。更加可贵的是,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品格功能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个体化的幸福功能和个体超越功能。鲁洁教授提出的类似的品格的自然性功能和个体享用性功能的说法颇有见地。[46]从层次来说,以下六个品格功能是已经过诸多专家系统阐述的,即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品德发展功能、智能发展功能和享用性功能。[47]这是一种由个体到社群到社会的层次鲜明的品格功能层级结构图。同时,它也包括了品格的基本文化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自我及社会的超越功能的不同层次。具体而言,品格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品格及品格教育对个体的人的性格、性情、品德形成、品德践履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影响不是那种现实的影响,而是一种潜在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双重可能性。也就是说,品格教育如果被错误地导向和利用,就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如很多时候,一些青少年之所以误入歧途,就是因为被周围同伴朋友错误的思想灌输导致其行为的偏差和偏离。同时,这种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势能,而非实际存在的动能,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品格正向功能发挥的有效机制和条件。品格的个体功能是品格社群性功能或社会性功能的基础。没有品格个体品德养成功能的实现,就谈不上品格社会品格建构功能的实现。当然,品格个体性功能与其社会性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无法分离,息息相关。尽管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品格是由个体品格组成的,但个体从来就不是抽象的个体,个体也是包含着丰富传统和特定文化及社群影响的个体。正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社会集体本位、社会本位、社群本位的强势,造成了品格个体功能的式微,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强个体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于品格个体性基本功能的研究。关于品格功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有着最为深刻的洞察审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品格及其功能最终取决于它所依托的生产力的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但我们又不能忽视品格功能的反作用,因为品格功能的良性发挥可以积极并能动地反作用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基于不同的品格生成观、人性构成观、人性发展论会生成不同的品格功能观。
(一)品格的个体功能
品格是使人成为人的重要因素。品格的功能统而言之就是塑造人和形成人并升华人。要很好地把握品格的总体功能,首先要把握品格的个体功能,因为这既是与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的重要事情,也是涉及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的重要问题。与个体品格相关联的三个存在层次包括生存、生活、幸福的生活,而品格的功能与生命的这三个层次都是密切相关的。[48]“人类的动机和理念是变革背后的动因,思想、价值和信念具有推动转变发生的力量。社会的结构是由行动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型塑的。”[49]品格在精神维度上其实就是一种强有力的生产力。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正向的精神因素可以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正如精神文明可以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一样。作为一种依赖性的动物,人的社会性品格使人在社会上生存成为可能,因为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只有相互支撑和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维系个体和人类的生存。同时,从发展层面来说,人也只有通过一定的品格使分散的、孤立的个体形成具有强大社会凝聚力的社群和团队才能推动整体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有意义来讲,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找回迷失的自己,人只有让自己置身于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社群中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超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德福是基本一致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品德使人问心无愧地承受幸福,品德使幸福成为完整的统一。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伦理精神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德”与“得”一致的精神,或者说是“得”与“德”相通的智慧。这里所说的幸福是一种超越了庸俗意义的享受并达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沉思的幸福之境的大幸福概念,是一辈子坦坦荡荡、问心无愧、淡定从容、笑傲人生的真正幸福。品格功能具有深刻而多维的内涵,也是有着一个丰富层级结构的体系,它在生命的各个层次中发挥着其巨大的指引人生的作用。正是品格赋予了人无边无际的自由基本的廉耻、规范和礼仪等,正是品格赋予了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坚定,正是品格赋予了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情怀和高尚情操。品格在限制人的同时塑造人并升华人,不仅使人超越禽兽的低层次,更使人拥有着超越性维度的神性,并在精神意义上,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品格使人为自己的道德立规则成为可能,品格使人的自由意志成为可能。品格之所以具有那么强大的个体性功能,是因为品格积淀着人类伦理智慧和社会文明的精华,品格的内在性和稳定性使品格的功能发挥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内化,也进而使个体的独特性与个体的人其类的共同属性实现了统一。正是品格填补了人生意义可能的虚幻性,也正是品格功能的发挥充实了道德教育的大而不当性。个体品格的养成既是个体成人的过程,又是个体从生物个体跨向社会性个体的过程。品格的个体功能的实现形成了品格社会形塑功能的基础。同时,个体通过品格个体功能作用的发挥建构起来的品格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可能,而这种社会人际主体之间的公共交往又是社会公共品格的基础。这实质上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个体品格层面的一种高度统一。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品格在其自适性和自媒体意义上的本体功能,即品格使个体成为更加完善和更加幸福的功能发挥和释放。换言之,品格的个体性功能是一种回溯性功能,或者是一种自反性功能,它可以超越工具理性的手段层面或品格功利性的功能层面进而跃升到的超越性的幸福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的超然自洽境界,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中的“习”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品格的自觉践履和修炼。品格的个体性功能是调和人的个体性情丰富性及个体适应社会的整合性之间矛盾的很好的桥梁。通过品格个体功能的链接,品格的经济、政治、社会整合及文化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当然,基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基本的哲学原理,品格的个体功能最终要服务于品格塑造人和培养人的主要功能。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品格功能的最终个体维度的指向是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鲜明地体现了品格功能的超越性和理想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地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0]从这个意义来讲,品格的个体功能绝非狭义上所理解的仅仅局限于一己之私利的小功能,而是具有超越性的大个体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使人成为人,使“我”成为“我”,而且使生物意义上的“小我”成为社会和精神层面上的具备品格的“大我”。因此,品格使人在适应社会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促成如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说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造社会”的功能实现。
(二)品格的社会功能
品格及品格教育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维度。品格和品格教育除了使个体的人成为尽可能趋近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外,就是要促使由个体组成的社会整体秩序的井然和社会整体品格及道德氛围的完善。品格功能本身是中性和客观的,当它适应社会整体态势的发展同时又被善用的时候,它就能从积极正向的层面推动社会整体的优化和良序社会的形成,而当它不适用社会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的时候,它就会起到消极甚至负面的作用。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建设,也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身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离不开品格功能的发挥,品格的基本功能及由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其他功能如开发性功能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向度。
关于品格的社会功能,我们需要明确三点。首先,应该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来看待品格社会性功能的各个方面。尽管我们可以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品格功能分为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各个看似泾渭分明的不同方面,但其实品格功能的各个方面是密不可分,交互作用的。若是用形而上学的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品格的社会性功能,就会要么将品格功能极端膨胀化,要么将品格功能死板化甚至是僵化。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品格的功能,唯其如此,才能客观理性而公正地看待并充分发挥品格的功能。其次,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品格的社会性功能。品格功能的发挥往往既具有其显露于外的显性特征,又具有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形特征。品格社会功能对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而且很多时候是间接的,既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具有延迟性的。因此,当我们看待品格的社会性功能的时候,不能抱有过于急于求成的过强的功利主义思想。我们不但要恰当地确立品格的短期功能实现的目标,更要创造让品格社会性的良性功能发挥的长效机制和氛围。品格功能的发挥并不像其他只具有工具维度的东西的功能发挥得那么直接,它是通过对人的完善和提高以及升华人的境界和格局或激发人的道德及思想潜能来达到对社会各个方面推动的结果的。而凡是涉及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记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需要有对于生命成长和品格功能释放的耐心。[51]最后,品格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品格及品格教育都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范畴,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讲的就是像品格这样的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渐进性。“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也就是说,包含品格在内的文化的功能作用的发挥是区别于武力等因素的。品格功能的发挥如同文化功能的发挥一样是内隐和内化式的。品格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习染和浸润作用,正是因为文化的熏陶和人在包含品格要求的文化氛围里的耳濡目染使人超越其接近于生物状态的“质朴”“野蛮”之态,品格功能的发挥就是一种基于文化意义的“以文教化”,无论是人的美好性情的陶冶还是高尚情操的养成,无论是个人品德的砥砺笃行还是人的精神品格境界的升腾和超越,都离不开狭义或广义上的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对于文化的诸如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层级,品格功能的发挥同样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行为、社会心理影响等丰富层级上。相对于文化诸如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深层文化的不同层次,品格功能的发挥同样包括其高层的对人的整体道德境界的升华功能和其基本的对人的价值观形成和世界观形塑的功能。相对于文化的纵深和横向的双重功能总体架构,品格功能同样有着历时态功能与共时态结构功能的双重架构。当然,说到品格的社会功能,我们不能脱离唯物主义尤其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费尔巴哈(Feuerbach)曾经指出:“如果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营养物,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就没有供道德用的食物了。”[52]品格的社会功能离不开社会实体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心理的宏观架构的基本统摄作用,它的社会性功能在何种程度上得到良好的释放不仅取决于品格功能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其自身的完善调整,更取决于其所依托的外部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依然是关于品格功能问题绕不开的基本理论框式。品格、品格教育、品格功能从来就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生产水平而存在。尽管品格和品格功能的良性发挥能对社会风气的好转起到正向的反作用,但它们绝对无法独自对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负起全部的责任。试图在一个不道德的社会里建构具备良好品格的全部个体是非常困难的。人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格高度最终不是由品格和品格功能本身来决定的,而是由道德生活之外的经济环境和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这也就是中国古语中所讲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奸邪之所生,生于不足”“不务天时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管子·牧民》)的基本道理。要让品格的社会性功能充分良性地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创造相应的包括生产发展等在内的品格功能发展硬件。
“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一言以蔽之,品格功能的充分而良性的发挥从根本来说取决于社会整体各个方面的良序发展。
同时,谈到品格的社会性功能,我们不能不谈到品格及品格教育的适应性功能和超越性功能之间的关系。正如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既可以滞后,也可以超前一样,作为上层建筑内容的品格和品格教育同样也可以在起到适应性和维持性功能的同时发挥超越性和理想性、开发性的功能。而且,即便是品格的适应性功能也绝非庸俗化的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53]品格功能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也就是说,人的基于主体自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赋予品格功能超越性的品格现实方向指导的功能,而且这种超越性的功能很可能是以基于品格的应然层面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建构或重构来达成的。当然,品格社会性功能的超越性并不是建立在虚妄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的将品格功能转变为现实作用的品格实践或践履基础之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品格这一境界的超越正是包括美国品格教育在内的西方品格教育的鲜明特点。亚里士多德就是践履并体现品格超越功能的一个卓越代表:“我们受益于前人,不但应该感谢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合的人,对于那些较浮泛的思想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好处;因为他们的片言剩语却正是人们思绪的先启,这于后世已有所贡献了,这于真理也一样:我们从若干思想家承袭某些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出现却又得依靠前一辈思想家。”[54]品格功能的超越性维度彰显了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不断追求道德领域自我实现之境的要求。事实上,人类对卓越品格追求的动力正是促使人类整体进步和推进的深层动力之一。品格教育不仅要为现在或现时代培养能够适应特定生活态势的人,而且要担负起为未来培养能够担负起更大使命和责任的新人的重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因为自古以来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如果拿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同今天加速发展的世界相比,这种变化就很容易解释了。”然而,“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55]品格和品格教育同样要指向未来,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相应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品格的超越性功能尤其适用于那些有着强大的自觉主体意识的人,这种人能够做到如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甚至在品格上要求自己达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和“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程度,对他们来说,品格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功利性的层次而达于一种超凡脱俗之境的自我实现层次。
尽管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功能在应然层面上是非常健全的,但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功能揭示的只是其所应为,而非实然层面的“实际已为”,限制品格功能实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上的不足也有现实品格教育环境的不够完善,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品格范畴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