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基础假定

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指的是经济学研究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与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有所不同。人们在观察客体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认识上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经济研究。

(一)研究对象

古典主义将经济学定义为国民财富的研究,或者对市场上的商业体系的研究。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对“日常商业活动中的人类的研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经济化”本身,也即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之后,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提出一个定义,认为经济学探讨的是人类的行为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3]。这一定义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广泛认可。综合而言,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配置自身的稀缺资源,以及社会中的居民、厂商、政府等个人或机构如何利用资源的行为。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特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社会拥有的、可供利用的现实资源是有限的,投入某种生产的资源增加就必然会导致投入其他领域的资源减少。因此,需要对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中进行选择,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实现最优效率。这也就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

资源配置是根据社会需求,组织物资资料、设备、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合理的比例分配到社会经济各部门。资源的利用需要先设定效率指标,用于描述资源被居民、厂商、政府等部门充分利用时的状态。就内涵而言,资源配置和资源的利用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当资源被合理配置的时候也就是资源被有效利用的时候。但是两者也可以被分开单独定义。当经济学以合理配置资源为目标时,会假定社会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而当经济学以如何更多地利用潜在资源为目标,会假定社会资源能得到合理配置。

(二)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Resources Allocation)

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三个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What)?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 Whom)?

第一,该生产什么,要生产多少,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例如,一家面包店,必须决定其主打产品是蛋糕还是面包?该生产多少?政府也应选择,某一块土地是要拿来做商业开发,还是兴建学校、幼儿园?

第二,如何生产,即使用什么生产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许多种不同方法中选择一种最有效率的方法,这既要从技术角度考虑,也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第三,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及其利益应该如何分配。谁可以得到?又该得到多少?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从根本上讲,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确定的要素价格。

2.资源利用(Resources Utilization)

社会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既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这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探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但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意味着存在闲置资源,一般表现为失业现象;如果资源已被充分动员,但产量并不稳定,这是经济波动问题;如果由于货币的购买力不稳定,引发各种经济问题,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二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所有的理论都必须基于一定的假设,假设不同,最后的结论也不同。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也要从假设开始,才能构成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当理论运用于现实,在解决不同问题时应调整所用的假设,即理论的衍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反映了经济世界公认的重要特征,是逻辑推理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稀缺性(Scarcity)假设

稀缺性指的是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假设同时包含了一个隐藏假设,即人类欲望的非餍足性。根据马斯洛(Abraham Maslo)的理论,人类生存在世上,只要有未满足的需要(非餍足性),就能形成对行为的激励。人的需要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排成一定的次序,当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渐上升。[4]也就是说,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人类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要消费各种产品以及服务。有些物品人们不需要耗费代价就能得到并消费,比如空气,这类“可自由取用”的物品被称为非经济物品(Free Goods)。而现实中,绝大部分物品都必须耗费代价去进行生产才能得到,这些物品被称为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产品以及用于提供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一方面,稀缺性是相对的,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也就是说,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另一方面,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即,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正是因为受到资源稀缺的限制,才使得经济效率的研究成为必要。

稀缺性假设可以用穷举法和反证法进行验证,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经济学前提假设。

(二)经济理性假定(Rationality)

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性本身,而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制约下,行为主体的优化应对。这需要假设行为主体充满理智,能够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这种能力被称为经济理性(Rationality);具有对稀缺性作出理性应对的行为主体,则称之为经济人(Economic Man)或理性人。

经济人不可能单独存在,个体的优化行为应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相互联系。如果经济社会有一套正确的激励机制,具有经济理性的主体之间就能形成良性竞争,协调彼此的利益冲突。值得注意的是:经济人作出选择时应当是平等、自由的,交易也应当是互利的,否则系统无法自我维持。典型的激励机制如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每个决策主体选择自己效率最高的行为,再互相交易其成果,最终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

经济人假设实际运用起来有很多限制,因为“理性”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具有定性和定量的特征。要解释何为“理性”,经济学家只能通过构建更多新的概念进行更多的假设。有些经济学流派则偏离了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经济理性”假设,其中有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经济伦理学和西蒙(Herbert 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Bounded Rationality Model)等。

三 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和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理性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如果资源不稀缺,则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发生,并不需要选择。选择是稀缺性的必然的逻辑延伸。选择也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出现,因为,作出任何一项选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选择其他资源用途的机会。从理论上说,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资源在所有用途中结果最优的一项,也是机会成本最小的一项。机会成本是某资源改作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现实中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其他使用中能够满意的选择。从机会成本的角度,“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符合经济学规律的。

四 经济体制(Economic Structure)

经济体制就是指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约束下,决策者需要对有限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中进行选择,使其充分利用,实现最佳效益。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一种系统的激励机制,正确的激励能带来积极反应,反之,错误的激励可能会导向扭曲的结果。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处在自然经济时代,并未实现全社会范围的资源流动与配置。工业革命之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才形成了以稳定的、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Market Economy),即通过市场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机制对由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市场是联系和组织人类分工和交易的纽带,为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和协助,使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得到激励和活力。市场经济由于存在竞争,能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进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Planned Economy),也称指令经济,即由中央计划部门预先对资源进行分配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资源的流动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推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由中央计划部门调节。

第三,混合经济体制(Mixed Economy)。除上述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外,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普遍盛行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资源配置基本上是市场决定的,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及其他政策对私人经济决策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