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经济与经济学

一 人们为什么需要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Economics)是对经济体(Economy)的研究。经济或经济体是我们所处身的现实世界,是使用资源、制造产品并决定个人能获得什么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必然要接触到各种现实经济问题,但对于没有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经济学无疑将展开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作为理论,“经济学”听起来或许显得生硬和枯燥,但它其实是一门既有用也有趣的学科。经济学包括理论和基础知识部分,即用专业术语、数理工具和图表来表达的部分,也涵盖了现实经济世界的运行:从个人的消费、投资决策,到国家政策问题探讨,经济学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人们走到书店,随意挑选一本经济学书籍,然后付钱购买,这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市场上是否有足量的书籍供人们尽情挑选?又是否每个人都能够支付得起自己合意的书籍的价格?即使以付款方式而言,是使用现金,还是信用卡,或者是某种电子支付方式?这取决于当地的金融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涉及金钱和财富的运转,但经济学并不能直接授予人们致富或成功的诀窍,例如经济学不能教人们炒股、告诉人们房价涨还是跌、培养商业精英。经济学是对人和社会的决策行为的解析,它讲的是如何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方式,满足需求,获得富足快乐的人生,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社会以及生存于这些社会中的人群会陷入困境。正如一位经济学学者所言,“研究经济学不会使你脱离领接济食物的穷人队伍,但是至少会使你了解你为什么会站在那个队伍中”[1]

总之,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人们了解周边世界,能帮助个人作出更精明的经济决策,也有助于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这就是人们需要经济学的理由。

二 经济学的源流

相对于文学、哲学、数学等古老文明,经济学是较为年轻的学科,经济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理论体系则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而逐渐建立的。古希腊文明萌生了较为复杂的经济种类,从而引发了哲学家对于经济问题的思考,如色诺芬(Xenophon)的“家计”论,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货币论和财富论。但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出版,才标志着作为理论体系的西方经济学正式形成。

(一)古典经济学之前的时代

1.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5世纪末到16世纪,得到欧洲统治者授权的商人势力不断向海外扩张,商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影响力,由此催生了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把金银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重商主义的时代,经济生活开始跨区域发展、货币经济逐渐占支配地位,重商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标杆,但此时没有成体系的经济理论,观点方面众说纷纭。

2.重农主义(Physiocracy)

18世纪中,以弗朗索瓦·魁奈(Fransois Quesnay)为代表的学者们针对法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指出农业才是国家财富最终的源泉,经济价值来源于土地和农民的劳动。这些学者的观点被称为重农主义,他们也是首批自称为经济学家的人。魁奈在其代表性著作《经济表》中使用了模型方法(经济图表)对于经济行为进行描述,并试图找寻其中规律,这种现代化的分析方法被沿用至今。另一位重农主义者杜尔阁(Turgot)进一步提出,财富的形成依赖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系统运作。重农主义为之后的经济学家开辟了通往现代经济形式的新道路。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阶段

18世纪末,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世界步入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日益确立和完善起来。亚当·斯密首次将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体系,其追随者李嘉图(David Ricardo)、穆勒(James Mill)、萨伊(Jean-Baptiste Say)等人则引导和推动经济学走向系统化、实证化,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1.亚当·斯密(Adam Smith)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创造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最终能实现国民富裕。“看不见的手”描述了一种自发秩序,其中个人利益、劳动分工和自由交易这几个核心要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对于国民财富,斯密也作出了全新的诠释,他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劳动、资本和土地是国民财富的三个源泉。同时,亚当·斯密指出,劳动分工、新财富的分配会带来新的问题。亚当·斯密提出的经典问题,引出了经济学的延伸思考。

2.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体系的开创者,李嘉图则以出色的抽象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完善了斯密的体系。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不仅论述了工资、利润和地租,将报酬递减法则运用到差额地租理论上,还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他还论述了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赋税的一般原理和原则,这些理论在当今的相关领域中仍然有着重要地位。

3.萨伊定律(Say's Law)与三分法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Baptiste Say)是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使斯密的经济学说具体化和系统化。萨伊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把经济学划分为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三部分,并指出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了产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工资、利息、地租分别来源于劳动、资本、土地,这就是“三位一体”公式。

萨伊还提出了著名的“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的观点,即萨伊定律(Say's Law)。萨伊把生产费用和供求论结合起来,以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的价格作为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他认为,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局部的供求不一致也会因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均衡。

萨伊规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张以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抛弃价值判断。萨伊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同为经济学实证化的先锋,是经济学科学化之始。

4.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四分法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要义》沿用了李嘉图学说,同时参照萨伊的模式,将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部分,即“四分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三分法”之处在于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看成同等和并列的,作为分配结果,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和工人得到工资也处在同等地位。批评者认为穆勒的理论避开了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也无视了李嘉图学说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古典经济学走向庸俗化。

(三)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阶段

古典经济学重生产、成本和供给分析,忽视对需求的研究,这是其局限所在。自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开始周期性出现生产过剩。这意味着萨伊定律失灵,也意味着消费和需求出了问题。经济学的注意力开始向消费和需求转移,同时,在坚持自由市场的前提下,研究重点从价值转变为价格。

1.“边际革命”(Marginal Revolution)

边际效用论的先驱是德国经济学家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他提出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化的享乐,这种行为通常受到两个规律支配:一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戈森两大定律”(Gossen's Law)。之后,在戈森定律的基础上,奥地利的门格尔(Carl Menge)、英国的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和法国的瓦尔拉斯(Leon Walras)几乎同时明确提出了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核心的理论,他们被认为是“边际革命”的奠基者。美国的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则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分析使用了数学的微积分方法来分析经济现实,同时在经济思想上是一种从存量分析到增量分析的演变,是经济学的重大变革,故称“边际革命”。

2.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新古典经济学

英国经济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理论,以均衡价格理论为中心,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厂商群体构成供给力量,供给的基础是边际成本;消费者群体构成需求力量,需求的基础是边际效用,供给与需求、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用这两个层次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马歇尔的另一大贡献是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证明了市场体制的效率,相应地也就证明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马歇尔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的升级版。古典经济学关注市场如何调控经济并促进繁荣,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理性的个人如何掌控市场。

3.对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补充

其一,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出现。1933年,英国的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美国的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分别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二,希克斯(John Hicks)、瓦尔拉斯(Leon Walras)等人在数理方面的建构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同时,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的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也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有力补充。其三,博弈论(Game theory)的引入。博弈论推动了经济学的数学化,其理论框架则用于分析各种企业行为,为寡头垄断提供了可靠且有用的分析模式。

三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

(一)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与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重挑战。古典经济学认为供求会自动平衡,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经济波动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须干预。但严峻的现实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和答案。1936年,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以下简称《通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凯恩斯经济学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系统循环的角度、从国民财富总量的角度审视了价值决定,这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巨大变化。凯恩斯理论的第二大贡献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指出政府的经济运行的干预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的唯一可行办法。凯恩斯理论开辟了宏观总量分析的新领域,指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他之后,经济学被划分为宏观部分和微观部分,凯恩斯学说的提出也因此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二)后凯恩斯主义(Post Keynesianism)

凯恩斯之后,经济学内部逐渐形成两大主要支派:以美国的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和以英国的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为首的新剑桥学派(Neo-Cambridge School),两个支派之间长期的争论被称为“两个剑桥之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时主要推行的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主张,这一学派也被称为后凯恩斯的主流学派。

1.新古典综合学派(Neoclassical Synthesis)

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和奠基者,他几乎在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补充和完善。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该书融合了宏观和微观分析,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起来,因此成为新古典综合学派形成的标志。在《经济学》的第3版中,萨缪尔森将其经济理论称为“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obert Klein)、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dward Meade)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但是70年代后,各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陷入新的困境,新古典综合派遭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争相批判,不得不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对于上述三个新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加以部分吸收,即“现代经济学的重新综合”。

2.新剑桥学派(Neo-Cambridge School)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斯拉法(Piero Sraffa)和卡尔多(Nicholas Kaldor)等,其基本理论包括价值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三个部分。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以凯恩斯的投资—储蓄模型为基础,同时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将分配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并结合经济增长理论,试图考察增长过程中分配关系的变动趋势。新古典综合理论以经济增长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对工资、物价进行管制,新剑桥主义认为这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是片面的、无效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收入分配失调,提出应当实现收入均等化。

(三)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Neo-classical Liberalism)和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ism)经济学

1.新(古典)自由主义(Neo-classical Liberalism)经济学

“新古典自由主义”是指货币学派(Monetarism)、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所组成的学术群体。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没有统一的体系,共同点是信奉“自由市场”理念,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其中,供给学派认为,总供给的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的行为。自由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应当消除阻碍市场调节的因素。货币学派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代表,强调一切经济问题都是货币问题。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主张稳定货币,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减少政府干预。理性预期学派是从货币学派中分化出来的,是更为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在理性预期学派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理论。

2.新凯恩斯主义(New Keynesianism)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陷入经济衰退,新古典自由主义也迎来了很多的质疑,这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新凯恩斯主义是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扬弃原有体系中一些带有明显缺陷的地方,又吸收了新古典综合派所整合的成果,从而建立起了有别于传统理论的新体系。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主要表现在:其一,使得微观和宏观的结合更为有机和紧密,将微观的供求概念运用于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贸易、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探讨等各个方面;其二,善于吸收当代经济学各种流派的有用成分。

同样是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新凯恩斯主义的重点是为凯恩斯主义补全微观基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点则是将微观经济学发展到宏观领域。两个流派之间互有融合,其争论也至今不休。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合称现代经济学主流。

四 经济学的争议和新发展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驱动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又回到繁荣的力量一直是一个谜,经济学则被视为是破解经济之谜的钥匙。随着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分支——金融学、银行学、国际贸易学等也不断产生和发展,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经济学的领域和规模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但是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对现存经济学体系的严厉批评。

2009年7月,全球性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消退,英国女王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问道:“既然有这么多杰出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预测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呢?”一位经济学家解释道:“陛下,因为经济学已经消亡了。”[2]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对经济学界提出批评,认为学界已经步入歧途。菲利普·克莱因(Phil Klein)等学者也撰文指出,西方主流经济学阻碍了新思想的出现,使得经济学琐碎化,脱离现实世界并在逐渐削弱社会。

其实,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评由来已久,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促成了矛盾的尖锐化。经济学受到的质疑一部分来自于它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不能预测经济中的重大危机,另一部分则源自它的学科属性。相对于物理等自然科学而言,经济学的学科核心并不统一,学科内部的共识较弱。物理学的定律不能被轻易否定,经济学的定律则大部分基于假设,没有牢固的实证基础。近年来,对经济学现状的不满主要在于经济学教学中的教条化、统计方法有缺陷等,也有一些批评指出,主流经济学没有考虑到阶层、权利和收入分配。

无论是批评还是拥护,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不同看法本身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例如,关注的重点不同、研究与教学之间有差距、对于经济学与政策的相关性看法不同、意识形态分歧,这些都足以造成观点和意见差异。但纵观经济学的源泉和历程,经济学一直是在争论中发展的。人们需要经济学理论,也需要严谨的实证研究,经济学正在科学化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