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选编(2018年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苏浙粤三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

为对标学习南方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5月23—31日,省发改委组成调研组,赴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以下简称“苏浙粤”)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5次座谈交流会,赴深圳前海、苏州高新区、湖州安吉等17个调研点实地考察学习,深入了解了苏浙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做法,并结合山东省实际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有关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苏浙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

通过调研,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苏浙粤改革势头强劲,开放活力迸发,创新动力十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新、氛围浓、举措实、成效好。主要的经验做法集中体现在“五个着力”上。

(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苏浙粤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竞相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特别是,浙江省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苏省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变“群众跑”为“数据跑”。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其核心做法都是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审批流程的优化再造,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第一,公开发布。浙江省于2017年2月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步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省、市、县三级发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占同级政务服务总事项的95.7%、95.3%和93.9%。江苏省于2017年6月启动“不见面审批”改革,面向社会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118857项,占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的98%。第二,网上办理。浙江省依托政务服务网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的网上办事大厅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除法律规定暂不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外,均实行“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网端推送、快递送达”,省、市、县三级开通网上申请比例分别达到85.1%、81.9%和83.2%。江苏省构建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逐项明确各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图、材料目录、设定依据、办理条件和收费标准等,并配套提供网上咨询、在线办理和结果网上公示服务。第三,集中审批。浙江省把“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作为改革的主抓手,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综合窗口,健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机制,精简材料、明确标准,部门协同、优化流程,形成“统一收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统一出件、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江苏省大力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5个市、17个县、27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成立行政审批局,把审批职能从各部门剥离出来,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集中行使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职能。第四,全程代办。浙江、江苏两省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开发区普遍建立了重点项目代办中心,组建专门的政府代办队伍,按照自愿委托、免费代办、依法合规的原则,为企业提供从立项申请到竣工验收一条龙的代办服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第五,信息共享。围绕打破“信息孤岛”,浙江省开放57个省级单位13500余项数据共享权限,完成个人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息信用库数据归集共享。江苏省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制定共享目录、签订共享协议等方式,实现省市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推动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实现“一站式申报、业务系统审批、结果信息共享”。

二是推行“项目承诺+过程管控”,变“严审批”为“严监管”。浙江省从2014年起就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得到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主要做法可概括为四句话:第一,政府定标准。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产业政策和当地资源禀赋,在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提出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定具体项目准入标准,向社会公布。第二,企业作承诺。对符合标准的投资项目,由企业自主选择并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面向社会进行公示。第三,过程强监管。在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项目主体按要求及时将项目建设证明材料,上传至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部门通过平台对项目推进过程进行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第四,失信有惩戒。政府对照企业承诺进行项目验收,对达不到承诺要求的项目实施关停或整改,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对失信主体加大惩戒力度。

三是推行“考核评价+问题整改”,变“要我改”为“我要改”。2016年,江苏省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评价方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工作,起到了以评促改的良好效果。考核对象上,对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12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事项上,聚焦企业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企业注册、不动产登记、项目开工等难点、堵点问题,考核开办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施工许可3个办理事项,每个事项设定了办理环节、办理时限、申请材料数量3个计分项目,既聚焦问题,又易于操作。考核标准上,制定“3550”政务服务标准,即各市县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权证5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方式上,从市县政务服务平台中,随机选取政务服务案例,对照“3550”评价标准,按照案例达标率计分。2017年,江苏省随机抽取的2000个评价案例中,“3550”达标率为97.9%。结果运用上,根据计分结果对各市、县、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分别进行综合排名,计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并将评价结果和企业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反馈给各地党委政府,责令未达标者限期整改。通过考核评价,达到了以评促改的目的,又倒逼各地主动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

(二)扭住科技创新关键,着力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苏浙粤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总抓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会贯通,以创新衍生新供给、催生新动能。

一是搭建优质创新平台,解决源头创新问题。第一,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纷纷瞄准科技前沿和战略需求,把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上重要日程,聚力打造基础性、专业性、开放性重大研发平台,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广东省围绕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后三年拟投入640亿元专项资金,在量子技术、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精准医疗等领域建设1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浙江省以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之江实验室,管理体制上灵活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理事长,以未来网络计算系统、泛化人工智能等为主攻方向,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网络信息基础学科群。第二,创新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的政府包办的传统科研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构由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产业联盟等合作共建,瞄准国际前沿,建设主体多元化,且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以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增长潜力,成为引领源头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注重引进大院、大校、大所,政府每年设立1.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深圳新进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目前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已达到219家,占全省科研机构的1/3以上;近三年依托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达到1538亿元。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例(以下简称“先进院”),该研究院于2006年由中科院、深圳市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投资成立,以医养健康、大数据、高端装备为主攻方向,一头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一头与珠三角的产业发展需求接轨,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研发创新。截至2017年,先进院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申请量均居广东省首位,累计孵化高技术企业637家,先进院持股的企业有191家;例如,先进院研发成功国内首台完全自主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孵化的上海联影医疗公司即将上市,市场估值超过100亿元,先进院占股30%。调研中,先进院副院长许建国介绍,“在先进院,科学家接触前沿,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完全融合,不存在体制与政策上的堤坝,形成了研发成果产业化与产业反哺研发良性互动的局面,解决了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第三,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支持,引导优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市场为创新“导航”。广东省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入库企业设立专门研发机构,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3.3万家,居全国首位。深圳市对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的企业,综合采用天使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精准培育,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一年新增3193家,累计达到11230家。

二是创新孵化服务模式,加速创新成果落地。第一,打造多元化孵化平台。推动孵化器多元化投资、专业化运营、网络化服务,龙头企业、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广东省孵化器达到634家,在孵企业2.6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其中70%以上的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江苏省大力引导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创新联盟、技术转移机构等产业组织者建设专业孵化器,专注于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服务,打造经济园区孵化器群,园区孵化器数量居全国首位。第二,构建全链条孵化模式。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针对初创期的企业开展服务,调研中发现,广东、江苏等省正在引领孵化模式的升级,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成熟期”的全周期、全链条、保姆式服务。调研组实地考察的广州达安创谷,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健康产业孵化器”,依托达安基因在大健康领域的产业资源和资金实力,通过现有的创新链、企业链、资金链,从企业前期研发一直到上市,达安创谷可全程提供产业资源和创投服务,已经从传统的1.0模式(收租)和2.0模式(收租+创业服务),升级到6.0模式(租金免费+一站式服务+基金支持+创业导师团队+产业资源对接+产业生态圈);从2013年成立至今,已孵化企业280家,其中,上市企业和新三板企业分别达到8家和13家。第三,强化创业投资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真金白银,必须转动科技金融“魔方”,为创新成果孵化插上“翅膀”。广东省创立孵化器持股孵化模式,形成投资人、孵化器、创业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了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孵化器投资基金,总规模3500亿元,服务创业的投资机构超过2800家;由财政出资设立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对孵化器内的创业投资失败项目,按项目投资实际损失金额30%的比例,直接对创业投资机构给予补偿,促进孵化期内中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

三是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夯实核心要素支撑。苏浙粤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比政策、比环境、比服务,以空前的力度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现象,人才的流动方向由20世纪90年代的“由西向东飞”变成了“由北向南飞”。第一,全方位服务。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苏浙粤全力打造一流的人才服务政策环境,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用城市的“温度”引才聚才。江苏省提出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种子”,政府当好为人才服务的“园丁”,健全了以人才新政26条为统领的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顶级人才顶级支持、“凤还巢”等计划,对世界一流的顶尖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企业引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政府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鼓励企业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苏州市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围绕人才引进,从洽谈、落户,到医疗保障、购房补贴、专项奖励、薪酬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甚至到驾驶证换证等生活细节,建立了保姆式的服务体系。近年来,江苏省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696人,占全国总数的近1/3;其中,苏州市“千人计划”占江苏全省的60%。第二,灵活性引才。在人才引进、使用、管理、交流上突破条条框框,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导向,以更灵活的政策机制,不拘一格招才引智。浙江省依托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端平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按需配置支持资源,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等顶尖人才可直接认定为省“千人计划”专家;放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赋予高层次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近年来,累计柔性引进省外院士456名,集聚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6个,人才贡献率由2008年的23.2%增至目前的38.1%。第三,市场化评价。打破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人才评价、选拔、奖励机制。深圳市制定实施《人才工作条例》,积极推进人才引进、评价、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部门承担的人才职称评定职能全部向行业组织转移,把人才创造的科技成果、实现的市场化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行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人才评价模式。仅2017年就入选院士3名、全职引进院士9名,新入选“千人计划”66人,新认定“孔雀计划”创新团队3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900余人。

(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苏浙粤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全力推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抢占先机。

一是培植壮大新兴产业。苏浙粤坚持对外招引和自主培育相结合,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找突破口,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极,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广东省围绕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全面打造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大力推进15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42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形成了新一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高端软件、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7个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近五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浙江省坚持以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2003年就提出建设“数字浙江”,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和“十万企业上云”行动,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在线增值服务、分享制造等“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加速变革,打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通道,催生新产业、新动能。201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元,11家企业上榜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

二是超前布局前沿产业。以全球化视野,科学研判产业未来制高点,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赢得先发优势。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布局区块链产业,苏州市投入10亿元引导资金,开发国内首个成熟的开源区块链自主系统“梧桐链”,通过区块链方式把全国乃至全球区块链从业机构和企业整合到同一个生态链上来,目前已有56家企业机构入驻。深圳市近三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5亿元,聚焦5G移动通信、增材制造、微纳米、石墨烯等十大前沿领域,大力扶持创新载体、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培育了华为、华大基因、大疆科技、华讯方舟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三是做优做强园区经济。把经济园区作为培育新动能的主要载体,打造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和产业集聚区。以江苏省为例,全省1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个省级高新区,以占全省4.8%的土地,集聚了全省57%的高新技术企业和69%的“千人计划”人才,创造了2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65%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紧紧抓住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价值链重构机遇,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领域,每年投入近30亿元资金扶持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区内集聚了1.2万家科技型企业、87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占苏州市的67%和62%;每平方千米土地产出GDP达到8.6亿元,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产业园区。

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苏浙粤创新政策措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盘活金融“活水”,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通道,构建起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为肌骨、互促共生的良性格局。江苏省完善金融支持机制,由省市科技部门联合商业银行,创新设立“苏科贷”融资平台,以低息贷款方式,重点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首贷难题,带动全省60余个市县设立财政贴息资金5.7亿元,累计向4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350亿元,有力支持了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深圳市持续优化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创新银政企合作贴息、科技保险、天使投资引导、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面撬动资本市场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聚集;设立首期规模50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金融业以不到1%的从业人口创造了超过1/5的税收。

(四)抢抓自贸区机遇,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广东省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牢牢抓住自贸区建设机遇,在制度创新、深港合作、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坚持高标准改革,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围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开展制度创新。截至2018年4月底,前海累计推出3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达133项,向全国复制推广9项,向广东省复制推广62项。为企业提供专属网页政务服务、社会投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改革新模式,全线上、自助式、小额循环贷款产品“微粒贷”等18项突破性改革创新案例,入选“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周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二是坚持高水平开放,深港合作步伐全面加快。深化深、港两地产业合作,明确前海1/3空间面向港企出让,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5宗,面积34.08公顷,占比47.4%。以深港创新城为载体,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汇聚汇丰集团、东亚银行、港交所等一大批知名港企。成立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04个,其中港澳团队158个,超半数项目成功拿到了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4亿元人民币。截至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企8031家,注册资本8937.26亿元,注册港企纳税27.41亿元,占自贸区总税收23.22%,港企作为前海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三是坚持高质量创新,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在国家支持前海金融创新72条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推动实现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资产转让、人民币贷款、双向发债和双向资金池等“五个跨境”,吸引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瑞士银行、东亚联丰投资等大量金融机构与企业集聚。截至2018年3月,片区累计注册金融类企业6万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28家,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相关服务机构5万余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集聚地。

(五)把严生态环保标尺,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苏浙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互促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浙江湖州安吉县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提出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余村靠着炸山开石矿、办水泥厂,成为安吉有名的富裕村;但好景不长,依托资源开采发展起来的余村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短短几年时间,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余村人痛定思痛,开始封山育林、保护环境,2003—2005年,村里关停全部矿山和水泥厂,村集体收入也大幅缩水,几乎半数以上村民没有了收入来源,余村人又走到了一个如何发展的十字路口。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余村人认真贯彻落实“两山”理论,切实转变发展思路,下决心关掉了石矿和水泥厂,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十多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如今的余村、安吉县、湖州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生态文明理念蔚然成风,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变成金山银山。

二是坚持亩产论英雄,推动集约高效增长。为配合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浙江省2018年起在德清县开展“标准地”出让试点,推行“标准地”出让制度。政府制定新增建设项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明确亩均容积率、亩均税收、投资强度、环保、能耗和研发经费占比“5+1”(5个约束性指标、1个指导性指标)指标标准,按标准出让土地,企业按标准建设,以市场选项目、引项目。对“标准地”开展规划环评、节能审查、用水影响评价等区域评价,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实行“标准地”企业承诺、信用评价和数据应用的全过程监管机制,配套建立奖惩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挂钩,以“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约束企业按照标准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德清县已累计出让“标准地”10宗,总面积482.7亩,下一步将在浙江全省范围内推广。

三是创新制度设计,创建生态补偿机制。2018年初,浙江省发布了关于建立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率先在钱塘江干流、浦阳江流域实施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省内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省份。通过将流域交接断面的水质水量和上下游县(市、区)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作为补偿基准,以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为考核依据,综合考虑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现状、保护治理和节约用水成本投入、水质改善的收益、下游支付能力、下泄水量保障等因素,每年在500万~1000万元范围内协商确定补偿标准。按照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要求,建立联防共治机制,协商推进流域保护与治理,联合查处跨界违法行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环评共商、环境污染应急联防机制。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和海洋强省战略,调研组还实地学习考察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2003年以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深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了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对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推进机制。科学优化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构建起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四个专项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抓好“三农”工作的“牛鼻子”,每年由省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一次全省性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表彰工作先进县、示范县。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分类指导。按照“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要求,合理确定目标、分类施策。通过采用村庄搬迁、宅基地互换置换、经济补偿等办法,引导撤并村、小型村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村配置。全省建制村数量从3.5万个减少到2.8万个,12%的建制村居住了28%的农村人口。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形成了人口集聚和公共服务提升互促互动,建成了一批环境整洁、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针对早期村庄“脏乱差”的现状,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为重点,从开展单点式整治到全域性整乡整镇整治,历经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到2017年底,浙江97%的建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建设,全部建制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41%的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90%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四是坚持产业为基,促进富民增收。以市场机制为纽带,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40个发达县、市(区)与26个加快发展县开展结对协作,到2017年底,累计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到位资金接近5000亿元。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农牧结合等新型种养模式。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2.43:1缩小至2.05:1。

海洋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港航强省,深入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对山东省建设海洋强省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是推动海洋港口一体化改革。2015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整合全省沿海港口及有关涉海涉港资源,组建省海港委和海港集团。海港委作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经省政府授权履行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主管全省海洋经济和海洋港口发展工作;海港委按照“同港同标准、多家如一家”的原则,科学定位港口发展,推进实现港口规划、建设、管理“一盘棋”,港行交通、物流、信息“一张网”,港口岸线、航道、锚地资源开发保护“一张图”,构建了港口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海港集团在原浙江省海投集团基础上更名成立,一次性注入省属资产150亿元,作为省级海洋港口资源开发建设投融资主平台;重点发展投融资、港口运营、开发建设和航运服务四大板块,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统筹管控全省海洋资源,在海港资源增量开发建设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2017年,浙江省海港集团总资产达到11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利润40亿元。二是打造海洋经济重大战略平台。强化海洋科教创新,积极发挥涉海科创园区的平台支撑作用,宁波国际海洋科学城、梅山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舟山海洋科学城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有力支撑了海洋经济发展。其中,舟山海洋科学城集聚13家科研院所、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成中乌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国际海事服务研究中心2个国际合作平台,吸引集聚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和省千人计划9人,落地领军人才企业45家。依托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涉海院校,建成16个涉海类省重点实验室,打造了43个涉海类省级一流学科。依托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了25个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和5个省级海洋经济试验区,推动了临港先进制造、绿色石化、港航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化发展。三是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支持政策。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海洋港口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动工作。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每年编制印发全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年度计划,在沿海与海岛基础设施、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科教与生态保护等领域,滚动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2017年安排重大项目412个,完成投资2096亿元,完成计划的116.4%。强化财税政策支持,每年安排12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经济重大平台、工程和项目建设。强化金融政策支持,浙江省政府先后与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等10多个部委和30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了支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苏浙粤成功经验对山东省的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调研组普遍认为,苏浙粤的共同特点是发展理念新、思路境界高、转型力度大、质量效益好,既感受到了一种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危机感,也树立起一种比学赶超、实干苦干、弯道跨越的责任感。对照苏浙粤典型经验,结合山东省实际,主要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标定位、敢为人先的气魄

苏浙粤长期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从开放之初到现在,他们始终结合自身实际,与时俱进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善于抢抓发展先机,以战略眼光、超前思维寻求突破,领全国之先,充分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以深圳的发展为例,过去我们看“深圳速度”,现在则是看“深圳质量”。深圳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GDP年均增长20%以上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GDP突破3300亿美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造就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2012年,深圳又创造性地提出“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着力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在经济总量较高的平台上,有效应对了内部经济下行压力、外部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增速,而且催生出人工智能、新金融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这说明,只有解放思想,敢于走在前头,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坚持不懈地向前沿高端迈进,不断巩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才能攀上高质量发展的“高峰”。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善抓机遇、一抓到底的谋略

在机遇面前,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身后。苏浙粤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认识机遇早,顺应机遇快,自贸区、大湾区建设,都说明其善于在国家区域战略格局中谋划发展、找准定位,在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握机遇的态度坚决,一旦认准机遇,就盯紧靠上,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不变调、不懈怠、不折腾。以浙江为例,21世纪以来,全省上下一直以“八八战略”为指引,顺应时代需求和机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解决了一系列根本性、前瞻性、长远性问题。例如,美丽乡村建设一抓就是15年,才干出了今天的“新富春山居图”;再如,早在2009年浙江就提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优化营商环境,2014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四张清单一张网”,今天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更是全国“放管服”改革的标杆。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摆在山东省面前,我们应善抓机遇、善谋良策、善作善成,持之以恒地抓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提速加力、走在前列,为优化南北发展格局、推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做出山东贡献。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改革攻坚、勇于创新的胆识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发展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总要经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过程,必须具备勇于改革的气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学会用改革的手段,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闯出发展新路。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港口一体化整合,打破的是条条框框、利益藩篱、体制瓶颈,削的是政府的权,革的是自己的命。这样的改革,打到了“七寸”,抓住了要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将起到“牵一发动全身、落一子满盘活”的改革效果。与此同时,苏浙粤牢牢抓住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关键,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实现“变道超车”。深圳人均GDP达到2.7万美元,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背后是科技创新在支撑。深圳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13%,比肩韩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457件,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1.8%;ARM、空客等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一大批前沿“黑科技”在深圳诞生,5G技术、超材料、无人机、基因测序等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华为、比亚迪、大疆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深圳集聚。山东省在改革创新上也有自己的良好传统和特色优势,特别是新时期中央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交给山东一批重大改革示范任务,赋予一系列先行先试权利,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创新,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的韧劲

苏浙粤的经验说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不管竞争发展压力多大,都必须咬定牙关不放松,切实顶住压力和阵痛,集中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实现由粗放增长、同质竞争到创新引领、高质高效,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退城进园、集约集群,由拼资源、拼环境到生态优先、绿色环保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广东省危中寻机、率先转型,开启了10年的腾笼换鸟之路,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超过8.5万家,2009年一季度广东省GDP增速由上年全年的10.4%下降到7.3%。面对这种断崖式的下滑,广东忍住了剧痛,顶住了压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转型升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特别是,通过实施增量优质、存量优化“双优”工程,一手抓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成功破解了“腾笼换鸟”与“产业空心化”之间的矛盾,迈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车道,赢得了发展竞争的主动权。当前山东省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通过加大环保约束“倒逼”,淘汰了一大批过剩的“两高”行业企业,“去旧”和“育新”接续不畅的问题有所显现,短期内对主要经济指标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处理好稳增长与转动能的关系,协调推进减量调整和增量崛起,实现新旧动能的无缝衔接,缩短“空窗期”,就能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互促共进。

(五)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务实干事、激情创业的作风

苏浙粤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发展上虽已走在前列,但不骄傲、不停步,仍然一门心思谋发展,高效执行抓落实。我们所到的每个城市都是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景象,干部群众都充满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对于既定目标任务,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万难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例如,浙江省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务落地,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省政府主要领导一月开一次专题会,调度情况、研究问题,制定详细的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到人,挂图作战;为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在前后3个月的时间里,省政府分管领导每周开一次调度会,没完成数据共享的部门参会,直到完成任务,正是这种作风创造了在全国具有标杆性的改革经验。再如,广东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3年多来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每年第一个全省性会议就是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相关政策文件60余份,制定出台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条例等10余项法律法规,在全国率先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专项考核,激励引导各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16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超过江苏,跃居全国第一。我们应对标学习苏浙粤这种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韧劲拼劲,对省委、省政府定下的重大部署、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砥砺才干、展现作为。

三、山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一步,建议对标学习苏浙粤先进经验做法,结合山东省实际,紧紧抓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历史机遇,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把战略方向和主要精力放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上来,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推进思路和路径上,建议重点做好5篇结合文章:

(一)在思路理念上,坚持“解放思想”和“转变作风”相结合

建议结合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推动思想的再解放、广解放、深解放,学习对标南方省份的发展理念、思路境界、创新举措、政策机制、工作作风,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向前看”,选准突破口和关键点,用改革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充分借鉴苏浙粤在“放管服”改革、自贸区建设、港口整合、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经验,选择部分地区先行开展试点,探索符合山东实际的发展路径,条件成熟时在全省推开。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把从严管理和激励容错结合起来,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强化责任担当,营造新时期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在动力转换上,坚持“练好内功”和“借好外力”相结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发展的内力。建议借鉴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优化企业创新环境,打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借好“外力”,全面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格局,以综试区建设为抓手,全力争取国家扶持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高水平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实施好“儒商回归工程”,借势借力发展。尤其是要切实把人才作为动能转换的核心要素和第一资源,在招才引智上狠下功夫,建议借鉴江苏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机制,以优化人才服务和发展环境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激励机制,落实好各项人才政策,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山东省打造成人才发展高地,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三)在发展活力上,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必须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相得益彰、协同发力。建议对标浙江省“最多跑一次”和江苏省“不见面审批”改革,从改革的难点、企业的痛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出发,实施好山东省“一次办好”改革。借鉴江苏、浙江改革经验,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网上审批、全程代办”“信息互联、数据共享”三项机制,尤其是依托各级政务服务网,建立全省一体化的网上办事大厅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切实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企业网上申报、政府一网办理。借鉴浙江经验,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和主体责任,加快推动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借鉴江苏经验,结合山东省实际,开展好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工作,以考核评价倒逼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和营商环境改善。

(四)在产业支撑上,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相结合

借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等经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全链条,推进集约集聚发展,打造现代化优势产业集群。借鉴浙江数字经济、智能化改造等经验,围绕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大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改造突破行动,引导企业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行全程再造,实现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现代化、营销网络化,推动企业自身及全产业链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促进“老树发新芽”。

(五)在路径模式上,坚持“正向推动”和“反向倒逼”相结合

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主动作为。按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政策落实、督导考核、跟踪问效,创新运用工程的推进办法,构建起环环相扣、有序衔接、动态管理、追责问效的管理推进体系,确保推进速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瓶颈。把产业转型倒逼压力转变为经济浴火重生的重大机遇,更加注重遵循市场规律,加严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标准,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动能转换瓶颈。例如,借鉴浙江“亩产论英雄”经验,开展好重点行业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制定能耗、排放等标准,完善能源消费总量等资源要素的差异化配给机制,建立产业行业标准体系和企业能耗精准监控体系,倒逼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

调研组:关兆泉、梁金光、王栋、朱红、梁镇华、张毅、葛德林、高超、李龙、路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