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本茶道概说
1.1 从茶事了解茶道
有关日本茶道的茶室,也许从对茶道的亲身感受切入最为合适。因为对于非“茶人”(从事茶道的人)来说,对茶室的认知一般是通过茶道的“饮茶”过程(称为“茶事”:一般人数少叫茶事,多于五人叫茶会)来实现的。茶道流派不同,茶事的过程和顺序、礼仪等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以下所列举是“一般化”的例子)。
茶事的核心部分在茶室内进行。最为常见的茶室大小是四帖半榻榻米(日式房间的草席地面,一帖大约2m2),可接待最多五位客人。茶事的时间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茶事分为“初座”和“后座”两部分。客人在进入茶庭之前先稍事休整,然后进入茶庭(“露地”)中的等候空间(“待合所”)小坐,在观赏露地景观的同时平静心气。稍后,客人进入茶室,吃专为茶事准备的料理(“茶怀石”)。这个过程称为“初座”。之后,客人退出,在露地中休息,等待再次进入茶室,这一过程叫“中立”。客人再次进入茶室后,主人招待客人喝“浓茶”以及“薄茶”,客人退出,茶事结束。这一过程称为“后座”,是茶事的重点。一般来说,整个过程历时约四小时。除此处所说的早、中、晚茶事以外,还有专题茶事,如赏月、赏花、告别等不同名目。
包括早、中、晚茶事在内,所有的茶事都有自己的主题:祝贺、纪念、鉴赏等。客人(不止一人的情况下)中分主客和陪客,陪客的确定与茶事的主题及主客的身份有关。确定主题和陪客的过程并不是单方面的,一般茶室主人会全程参与。之后,茶室主人向所有客人发出请柬。陪客在接到请柬后要去主客门上致谢,主客要代表所有客人去茶室主人家致谢(前礼)。之后,茶室主人就开始进行此次茶事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茶具、挂轴、插花、茶点等细节并详细记录。如茶事意义重大,准备工作可能会包括修剪庭院植物甚至更换隔扇、榻榻米等。茶事的准备时间长短不一,最长可达一年。茶事之前要对露地和茶室进行仔细的清扫、擦拭,在客人将要到来之前要在露地中的石径(飞石)上洒水然后擦干,客人到来时石面处于湿润但无积水的状态。另外,露地中植物的状态,包括落叶在内,严格按照流派的相关讲究进行整理。
露地分成“外露地”和“内露地”两部分,分界线一般是极为简约的篱笆,由一象征性的出入口(“中门”)连通(如图1-1所示)。客人在进入露地之前先在类似更衣室的房间内换上茶事专用服装,摘下手表、首饰,放下提包以及随身杂物等(一般只携带手巾和扇子)。然后由主人的助手引导进入外露地中半开敞的待合所就座,在等候主人出迎的同时观赏茶庭(露地)景致。
图1-1 露地
1—中门 2—垣 3—蹲踞 4—飞石 5—石灯笼
主人出现在“中门”内露地一侧,主客之间行“无声礼”(只躬身,不说话)。客人随即进入内露地中的净手处(“手水钵”)象征性地洗手、漱口(如图1-2所示),然后从相当狭窄的入口(“躙口”)以半匍匐姿势进入茶室(也有茶室的入口可以站姿进入,称为“贵人口”),如图1-3,图1-4所示。
图1-2 净手处
1—手水钵 2—石灯笼
猿户是露地门的常见样式,门扇以竹为主,顶子多采用竹屋架上铺树皮,旨在追求“山居”“草庐”的氛围(如图1-3所示)。
图1-3 猿户
中潜是内露地门的一种形式,相当于把躙口提前设置了(有些中潜还装有推拉门),旨在为客人进入茶室前进行“心理准备”(如图1-4所示)。
图1-4 中潜
客人进入茶室后,按主客、陪客的先后顺序首先瞻仰挂轴(一般挂在称为“床间”的壁龛,多为书法作品),然后观看炉中的炭火。茶室主人在客人依次坐定之后,在茶室主人专用的入口(“茶道口”)处再次露面并按主客、陪客的先后顺序行无声礼,然后寒暄。寒暄的内容是至此为止客人对本茶室各方面的观感。
茶室主人短暂退出后再次进入茶室,为客人演示如何向炉中添炭(炭的摆放方式及顺序等是茶道礼法中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细节上根据流派而不同)。添炭结束后,茶室主人从香盒中取出一小坨熏香放在炉中。此时,主客向茶室主人提出把玩香盒的要求,茶室主人应允,主客之间就香盒的方方面面展开对话(这是茶道“有声礼”的典型表达形式)。然后,茶室主人以去厨房准备料理为由退出。
之后,茶室主人会反复进出茶室,为客人端送料理、酒、饭等。其间主客之间、客人之间礼仪及寒暄很多,话题围绕着料理以及食盒杯盘等。具体细节视茶道流派而定。客人用过点心意味着“初座”结束,茶室主人请客人到庭院中稍事休息,客人依次退出茶室。
茶室主人趁客人在露地中的待合所(如图1-5所示)休息之际,将茶室做必要的清扫整理,将挂轴换成插花并准备好“点茶”的一应用品。所谓点茶,概括地说就是茶室主人服侍客人用茶,是茶道技艺和礼法的最核心部分。不同流派的点茶细节有所不同。
一应准备停当后,茶室主人通过鸣锣(也有亲自出来招呼的,具体方式视客人尊贵程度或者流派而定)的方式通知客人。如同“初座”时的过程:客人在“手水钵”洗手漱口之后,按主、陪的顺序进入茶室,瞻仰插花,观赏炭火、茶釜(烧热水的锅)及茶具等,“后座”就此开始。茶室主人从茶道口入室,与客人行无声礼后为客人点“浓茶”。客人依次在同一茶碗的同一位置品一碗茶。点“浓茶”的过程是整个茶事的最高潮,不仅对于茶室主人的点茶技艺而且对于客人的茶道礼仪素养要求极高。浓茶饮毕,客人拜赏茶碗(茶碗是茶室的“镇室之宝”,是该茶室主人品位的标志物,在过去经常是价值连城)。然后一一鉴赏、把玩茶罐、茶勺等器具并与茶室主人就茶具过话。这一过程既是有声礼又是展现客人素养的场面。
图1-5 待合所
浓茶过后,茶室主人再次表演添炭及擦拭茶釜等技艺。之后,请客人吃糖果,开始点“薄茶”。“薄茶”的过程中主客之间交谈较多,比“浓茶”时的气氛要轻松许多。“薄茶”之后,宾主道别,客人离开,茶室主人一般不会出茶室送客,只在躙口内侧一礼。茶事后数日内,客人必须书面向茶室主人致谢。
从以上对茶事的简要描述不难看出,日本茶道远不是日常生活中包含饮茶的餐饮或者休闲、会客活动,而是高度程式化、仪式化的特定行事。日本茶道中的饮茶以及从表面上看以饮茶为主要内容的茶事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作为载体的过程。简单地说,茶事的目的是使参与者通过这一过程体会茶道所提倡的“和敬清寂”的身心状态。溯其根源的话可能会发现源于日本古代社会结构、佛教寺院生活方式、禅宗思想、自然观、古代中国文学和绘画等方面的多重因素。由此可见,茶事所承载、传递的实际上是文化、审美甚至宗教等精神内容。
茶事是高度程式化的活动,整个过程充满各种复杂的礼仪和如同古代东方戏剧中所特有的、程式化程度极高的表演性技艺。为了成功举办一次茶事,不仅茶室的主人要经过长年不懈的、类似于宗教修行的技艺演练,作客的一方也必须具备对茶道的深刻理解以及相关礼仪方面的深厚素养。否则,作为茶道代表性行事的茶事将无从谈起。一般来说,茶道的流仪和技艺基本上是靠家族传承或者是门派传承,各个流派都具有极强的宗派性,茶室的主人不是茶道世家出身就是茶道匠师的高徒,其他人是很难进入这一领域的。茶事的客人一方通常都具备在某流派的“茶道教室”“茶道塾”等接受培训的经历,对相关流派茶事的过程、礼节等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并且要不时地进行演练。
茶事中的宾主之间充满互动,这使茶事与一场戏剧表演很相像。在“添炭”“点茶”等场景中,茶室主人是显而易见的表演者,客人扮演着观众的角色。然而茶事过程中的各种有声礼、无声礼、品尝料理以及饮茶等情节又反映出茶室主人与客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一般戏剧所不同的是,通过茶事而演出的这种“表演”不是用来给人看的,而是为了表演的参与者自我体验的。茶道宗师千利休弟子山上宗二把茶事的过程归结为四个字:一期一会。“一期一会”的浅显解释就是对自身来说不会发生第二次的体验,十分接近宿命论中“缘”的概念。而茶室以及茶室周边的露地则是这场一期一会的演出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演出场景”的茶室和露地以及料理、点茶用具等和茶事之间是经过多年演化而形成的互为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茶道和茶室是同时出现的。随着茶道理念的逐渐清晰,茶室及露地开始有了越发明确的设计原则和依据。与此同时,茶室和露地所展现出的环境特质以及视觉、审美方面的品位也对茶道流仪中具体细节的确立产生了看似微妙但又十分重大的影响。这种场所与内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启发、相互提升的关系在数百年间,在许多茶道先驱的探索和推进下,酝酿成熟,在大约450年前经茶道宗师千利休整理提炼成为传承到今天的完备体系。至此不难看出,茶室和露地不是单纯的餐饮空间和景观庭院,而是构成日本茶道的重要元素,是茶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像茶室这样在功能、体量、构造、视觉效果等方面与使用目的、行为细节、审美观念完全对应的建筑,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没发现类似的实例。(例如:西方的教堂可以称得上是专用宗教建筑,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布道,可以举行婚礼等,适用于多种活动。东方的社寺建筑也具备类似特征。)
894年,日本朝廷采纳了最后一任遣唐使管原道真的建议,历经二百六十年、共二十次的“遣唐”被画上了终止符。从此以后,日本文化开始沿着自己的道路探索行进,逐渐发展成日本独特的文化体系。虽然由于中日在地理上的近邻关系以及日本引进了中国的汉字等原因,即便在终止遣唐使之后,日本文化仍然受到来自中国的诸多影响,但与中国文化的区别日益明显,在有些领域一直发展到对于中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程度。日本的茶道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事例。
虽然最早的茶来自中国,早期的喝茶方法与中国唐朝的煮茶方式相同,但到了室町时代(1336—1573)中期日本茶道成型的时候,日本的“茶”与中国的茶已经大相径庭,成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完全陌生的东西。同样,日本茶道的茶室也不是一般所理解的“优雅的茶馆”,而是茶道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是日本传统建筑中特有的建筑类型。茶室周围的庭院(露地)也不同于一般概念中的“日式私人花园”或者“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在日本的变种”,而是茶道体系中与茶室互补的外部空间,是传递茶道理念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