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确定研究视角
“盲人摸象”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大意如下:四个盲人摸一头大象,辨认大象形状。摸到大象肚子的人,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尾巴的人,说大象像一根绳;摸到大象腿的人,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大象鼻子的人,说大象像一根水管。“盲人摸象”是一则批判性寓言故事,比喻看问题总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看不到全貌。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故事隐含了一个上帝视角,他知道大象的全貌,并且以上帝视角来评判几位盲人的行为。如果把观察对象由大象换作复杂的社会现象,没有盲人摸象故事中的上帝视角,那么我们要理解社会现象就只能凭借盲人式的摸索,也没有上帝视角对摸索结果进行对错评判。人文社科研究者所做学术研究的研究对象就是广泛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每一位研究者对统一社会现象的研究结果就是一个盲人对大象的描述,反映局部事实,再由众多学者不同视角的研究共同拼凑起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更全面认知。
我们无法成为上帝,只能是不断摸索大象的“盲人”,从自己的位置、角度出发去触摸。在学术研究中,“出色的研究往往显示或隐含了独特的研究视角”(38)。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研究者往往意味着成为一个视角主义者。所有研究都是基于研究者“特定的知识结构”而进行的,不同的知识结构导致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这种视角往往非常隐蔽,甚至连研究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同时这种视角通常也非常顽固,难以改变。
如前“顶天立地加两翼论文结构图”所示,一项好的研究必须通过既有文献的梳理找出对研究对象的新理解或新解释。对于很多研究者而言,产生“新理解或新解释”的过程非常艰难。这不仅仅是对文献的阅读,而且要依赖创造性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停留在描述事物表面现象,在前人已有研究中打转转。也正是因为“新理解或新解释”的过程非常艰难,极少数非常出色的研究者在某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广泛解释力的一些定律、原理,对系统知识进行了“封装”,并且得到了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其他研究者可以直接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作为“特定的知识结构”的思维视角。
研究者要有意识地把这些“封装”的视角应用到研究中,练习“成为一个视角主义者”。研究视角主要呈现以下四种类型:理论型、学科型、框架型和关系型。
一、理论型视角
理论型视角是把某个认可度比较高的理论作为研究的背景和分析框架。在实际应用中,理论型视角是被研究者采用最多的一种视角类型,所以,研究者通常会把研究视角约等于理论型视角,在很多期刊的论文结构安排中也设置单独的理论阐释部分。理论型视角是对已有理论的应用,那么在研究中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匹配研究设计的理论资源。
选择这些理论资源的原则是:第一,所选择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第二,所选择的理论能够指导具体研究,对于初学者而言,尽量选择操作化比较强的理论;第三,理论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新颖的,能呈现出新的或者更加深刻的研究结论。
在具体应用中,既可以原封不动的使用原装理论,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对理论进行适用化加工,但是不管应用形式如何,理论型视角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具体理论发源。
如《社会资本视角下微信拉票的策略和动力探析》(39)把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视角,把非常经典的社会资本理论和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了结合,在文章第一部分“理论回顾”中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文章并没有对社会资本进行任何的加工。这种应用类型属于“原装理论”应用。
《“世纪潮一代”的网络社会资本重构:对比在英流寓华人Facebook和微信的数字化融入》一文,也是将社会资本作为研究的视角,但是作者在Putnam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上,创新性地提出“两级社会资本分析”概念,并作为研究框架应用在研究中。这种应用类型是对原有理论的适用化加工和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改装理论”应用。
理论学习和应用通常会经历“积累—选择—深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积累理论资源。理论贫乏是很多研究人员的通病,继而导致他们对理论产生畏难情绪,不愿碰、不敢碰理论,有意无意地绕开理论。长此以往,理论应用能力越来越差。一个成熟的学科一定存在具有通约属性的理论,而一个具有通约属性的理论一般都有专门著作和关键人,对经典性理论著作的研读是理论积累和学习的必经之路。
另外,有几个“轻便的”触摸理论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提升理论敏感。
关键词搜索法:在中国知网高级搜索中,在主题框中添加“视角”“理论”等关键词,在左侧“文献分类目录”选择相应学科,搜索结果比较宽泛,在搜索结果中进行阅读和筛选。
期刊扫描法:定期翻阅本学科CSSCI期刊,把期刊中明显带有视角的文章进行归纳整理。
主题聚类法:按照某个主题进行搜索,然后把其中涉及研究视角的文章进行阅读整理。
二、学科型视角
学科型视角就是将某学科或学科中的某学派作为研究视角资源。学科的划分其实就是观察事物角度的划分,从不同学科观察同一个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研究的意义。其实学科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反而成为一种趋势。善用学科资源也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创新的一条可选择路径。
学科型视角的应用有两个小原则:学科互换和学科学派。
学科互换指研究者一般采用本学科之外的一个学科作为视角。这样类型的视角一般没有具体可执行的框架,作为一种宽泛的观察视角隐藏在文本之后。这种类型视角的应用要求研究者具有非常强的学术驾驭能力,一般不建议初学者采用这种视角的类型。如《大学信任文化的隐匿及其根源—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阐释》(40)《数据生产和数据造假: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41)等文属于不同学科,都采用了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但在文章中也都没有对视角进行具体分析。
学科学派指将某学科的具体学派或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这比将某学科作为视角的角度要小,但比将具体理论作为视角的角度要大,也是学术研究当中常见的一种应用类型。如同样以社会学作为分析视角,《双向均衡沟通的想象—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卓越公关理论的发展与批判》(42)《我国二元经济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经济社会学的视角》(43)《双向嵌入:农村经济能人与基层政府行为—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44)等文则分别从知识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切入。在实际应用时,研究者尽量选择比较小的视角资源,方便研究者驾驭。
三、框架型视角
框架型视角是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理解、立场等给出一种分析框架。研究者会根据给出的分析框架来观察研究对象,组织正文内容。分析框架一般没有单一的理论来源,研究者通过文献梳理以及自身的创新能力,综合提出一种分析框架。这种框架个人属性比较强,需要研究者一方面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严谨,不能出现明显的偏颇和漏洞。如果分析框架应用比较科学,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但是如果分析框架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这项研究不严谨、不科学,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框架型视角其实是研究逻辑分析的可视化表达,一般都会提供比较具体的操作化程序,并以文字、表格、模型、公式等方式在论文中集中展示。
如《当新闻业遇上人工智能: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分析框架》(45)一文作者通过文献梳理提出了一个“劳动—知识—权威”的三级认识框架,从全新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与新闻业的关系。《论“双一流”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其优化路径—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分析框架》(46)一文作者参考了豪利特和拉米什的政策工具分类和布雷塞尔斯的政策工具选择综合模型,构建了“双一流”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并以模型图的方式出现在分析正文之前。
四、关系型视角
关系型视角是指将关系对比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关系定位是认知事物的一种普遍性方法,只有把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中,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事物之间关系类型很多,如因果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在具体应用中,时间和空间对比研究是最常用的关系视角类型。
把研究对象放入时间维度中,和处于另一个时间坐标上的研究对象作对比,或者和不同时代的同类型研究对象作对比,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如《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缩小了吗?—基于2014年至2016年数据的对比》(47)一文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上的教育统计数据和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2014年至2016年公共教育服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差距没有缩小,仍然较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把研究对象放入空间维度中,和处于另一空间坐标上的研究对象做对比。研究中经常将中国的经验或者现象与以美国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象作对比研究,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发达国家老年照护体系的比较分析—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48)一文通过美国、日本、德国老年照护体系的对比分析,得出对中国发展老年照护体系启示和建议。
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把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的不同事物作对比研究。如《政府补贴会提升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吗—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比的视角》(49)一文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对民营企业的补贴数据做分析对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属不同性质的事物。
还有些研究将更多的维度纳入对比研究中。如《农民工社会融合:基于地区、民族和历时性的比较》(50)一文就是基于多个维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系型视角还有更多的分析维度,这里不再赘述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来确定对比对象和对比维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系型视角研究不能简单化、机械化,即将A、B、C做对比研究研究,分析了A的特征、B的特征、C的特征,最后做一个总结。这种简单对比的模式,让研究者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够深入研究对象的肌理。研究者需要通过有机的安排,得出自己的研究观点。
小结:
除了上述讲到的几种视角类型外,还可以把如概念、新材料、新方法等当作研究视角。需要强调的是,视角一定是匹配研究问题的,要和文章融为一体。研究者要有意识地使用研究视角,但是刚开始的时候,难免出现视角和正文不匹配的现象,那是因为研究者对视角资源的把握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整体逻辑还没有理顺。
对于初学者,我们建议尽量将视角显现化。如前所述,任何研究其实都是基于某种立场、观点的研究,这是隐藏的视角。这种视角是不容易察觉的,是内隐性视角,无法成为指导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视角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质量,在研究者还不能灵活运用内隐性视角的时候,建议尽量选择外在视角资源,在表述上,也尽量将视角显现化。在形式上,研究者尽量把视角写入标题中,如“在……视角下”“基于……理论”等表达形式,虽然略显机械,但是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意识地利用视角,并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待学术能力提升后,研究者可以更灵活地处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