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代园林在文化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分为两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大山大水,视野开阔;园中开辟大片湖面,象征东海,湖中做岛,象征东海神山;建筑宏伟,色彩华丽,装饰金碧辉煌,体现皇家气派(图2-5-1)。私家园林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小桥流水,树木荫蔽,曲径通幽,假山怪石点缀其间;建筑朴素,色调淡雅,无过多装饰,体现文人气质(图2-5-2)。
图2-5-1 皇家园林(北京颐和园)
皇家园林占地面积大本身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全国的土地都是皇帝的,他想占多大就可以占多大。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周长四百里,差不多是今天一个县的范围。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皇家园林,如北京颐和园、北海、中南海、承德避暑山庄,虽然已经没有那么大的面积,但也已经非常大了。皇家园林占地大还与它最初的起源有关。早期的帝王园林叫“囿”,后来叫“苑囿”。这种“囿”或“苑囿”,除了具有我们今天一般园林的游览观赏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种植蔬菜、瓜果、农作物和放养动物,这些实用功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游览观赏的功能。种植农作物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可供宫中的人们享用,中国最早的文字——商朝甲骨文中就有了“囿”()字,它的样子明确地告诉人们,“囿”是用来种植的。而苑囿中放养动物也有不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供应宫中肉食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大范围内放养野生动物可以借用狩猎的方式来练兵。今天保存下来的清朝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仍然部分地保留着早期苑囿的功能,清朝皇帝每年赴承德避暑休假一次,都要带着军队去狩猎,练习骑射(图2-5-3)。因此承德避暑山庄的占地面积比北京的皇家园林更大,而北京颐和园等其他皇家园林都已经只剩下游览观赏的功能了。
图2-5-2 私家园林(上海豫园)
图2-5-3 清朝围猎图
皇家园林都要做很大的湖面,湖往往都是人工开凿的,同时借挖湖的土石堆砌成湖中的岛屿和山。这种造园手法来自于神仙方术的信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东海中有神山,一种说法是四座:蓬莱、方丈、瀛洲、壶梁;一种说法是三座:蓬莱、瀛洲、方壶(把方丈和壶梁合二为一)。这些神山不论是三座还是四座,都是仙山琼岛,岛上住着神仙,长着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国历代皇帝都信奉这种关于长生不老的仙术,一心向往仙山琼岛上的神仙生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去东海神山寻找仙药的故事。徐福一去不返,相传是到了今天的日本。日本今天仍有很多地方流传着关于徐福登陆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处是在日本九州西南海边的串木野,这里与中国的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相传当年徐福因找不到仙药而不能回国,晚年在此隔海遥望家乡,最后取下自己的发冠供在山顶,此山今天仍叫“冠岳”。日本串木野市政府为纪念两千多年前徐福在此登陆,决定在冠岳山下花川地区建造日中文化交流园,邀请笔者做中国园林建筑设计,配以日本园林景观设计。此园于2006年建成(图2-5-4)。
图2-5-4 日本串木野市花川日中文化交流园(柳肃设计)
自秦始皇以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炼丹求仙的故事。笃信黄老之术、向往长生不老成了古代帝王们共同的追求。在今天山东半岛上还有一个城市叫“蓬莱”,临海的山顶上建有一组类似仙山琼阁的古建筑,叫“蓬莱阁”。为什么这个传说中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山仙岛会出现在大陆上呢?就是因为古代皇帝常到东海边去眺望海中神山,去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当时叫作“东莱”的地方。据记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多次巡幸此地,到这里来“望仙”。秦始皇就是死在了去东海望仙回去的途中,汉武帝曾经八次巡幸此地。他们之所以到这里来“望仙”,是因为这里的海上经常出现海市蜃楼,古人误以为那就是仙山琼岛。据今天的科学研究来看,山东蓬莱山外海面的地理气候条件最适宜产生海市蜃楼的现象,这里也确实是中国沿海记录出现海市蜃楼最多的地方。相传当年汉武帝多次巡幸这里,大概是觉得向往中的海中神山看来太遥远、太渺茫,于是就在这个现实中的地方建造了“蓬莱城”,于是这里的地名也就叫“蓬莱”了(图2-5-5)。
图2-5-5 山东蓬莱阁
皇帝们向往长生不老的仙山琼岛却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就在皇家园林中模仿东海神山,做出大片的湖面以象征东海,湖中做岛屿,象征东海中的神山。这种造园手法就成了历朝历代皇家园林的固定手法和共同特点,从史书中记载的秦汉皇家苑囿,直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清朝皇家园林都是如此。不仅造园手法,甚至连名称都是来自于东海神山或者与此相关的含义。汉朝建章宫中开辟了“太液池”,池中做了三个岛,分别叫蓬莱、方丈、瀛洲;隋朝洛阳西苑中开辟“北海”,周环四十里,中有三山:蓬莱、瀛洲、方丈;唐朝大明宫中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中有“蓬莱山”,池旁有“蓬莱殿”;北宋著名的皇家园林艮岳,本来就是由“万岁山”“寿山”改名而来,园中又有蓬壶堂。元朝定都北京,名为“大都”,在皇宫西边建造“大内御苑”,位置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只是当时的规模比较小,只有北海和中海,南海尚未开凿。大内御苑的核心是“太液池”,池中从北到南排列三座岛屿,北边的岛叫“万岁山”,即今天北海中的“琼华岛”,南边的岛叫“瀛洲”,即今天中南海中的“瀛台”,延续着秦汉以来“一池三山”的固有做法。明清北京的皇家园林仍然延续着这种观念,只是在名称上稍有变化,不一定直接使用“东海神山”的名称,更注重象征意义。颐和园的昆明湖中做有三个小岛,象征蓬莱三山,颐和园中心的大山叫“万寿山”(也是追求长生不老的意思,见图2-5-1);北海中的岛屿叫“琼华岛”,所谓“琼华岛”,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中国古代语言中,凡带有“琼”字的就与神仙有关,神仙住的地方叫“仙山琼阁”“琼楼玉宇”,神仙喝的酒叫“琼浆玉液”,“琼华岛”也就是神仙居住的岛。琼华岛上还有“仙人承露”的石雕,一个仙人双手托盘,高举过头,承接天上的露水,用来炼仙丹,炼丹服药是道教神仙方术中追求长生不老的主要手段(图2-5-6)。总之,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中国皇家园林的基本造园手法就是对于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的追求。
图2-5-6 北京北海琼华岛仙人承露
与之相比,私家园林倒是没有这种追求。中国古代的私家园林大多数是士大夫阶层所有的,这些人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又比较有钱。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是“学而优则仕”,我们今天称他们为“文人”,他们出资建造的园林就被称为“文人园林”。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园林的兴起和发展有三个重要的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园林开始兴起,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类型;第二个阶段是宋朝,文学艺术的发展促使园林艺术发展,造园艺术达到高峰;第三个阶段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园林艺术再一次达到高峰,留下了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一大批传世杰作,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经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氏族集团之间互相争夺、互相倾轧,导致政权频繁更替。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大举进入中原,尤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争夺生存空间,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五胡乱华”。在民族大冲突、大争夺的同时,也出现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等等,仅从这些历史名词就可想见当时的乱象。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总的来说就是战乱频繁、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本来中国古代的传统士人——知识分子具有积极入世、批评时政的精神,但在魏晋南北朝那种现实情况下也不能贸然干预时势、批判现实,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只有远离现实、逃离相互倾轧的人间社会。即使是被人们称为“乱世枭雄”的曹操都不免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们只有逃避,逃离现实,逃离这个肮脏的尘世。最好的去处就是自然界,山林溪流之间,那是一方远离红尘的净土。于是便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情趣。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史上被称为“竹林七贤”的一帮著名文人——嵇康、阮籍、向秀、刘伶等一批文士,他们逃到山林之中,整日间饮酒作乐、弹琴赋诗。嵇康是一位哲学家、音乐家,性格率直傲岸、旷达不羁,善于抚琴吟诵,又喜好打铁自娱自乐。阮籍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他才华横溢,写诗作赋讥讽时政,又常醉酒逍遥以避祸害。给他官做他不认真做,而不给他官做他自己又要一个小官做,只是因为那里有好酒喝。“竹林七贤”人人好酒,刘伶更是非同一般,他基本上是整天沉溺于酒中,长醉不醒。他常抱着酒壶醉醺醺地坐着鹿车,命一马夫扛着锄头随行,嘱咐马夫“死便埋我”,如此等等。当时的名流文士们崇尚的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虽然都是儒家文人,思想上却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以至于在生活上都是一派浪漫风格,放浪形骸、酒墨淋漓。这就是被后世人们所称道的“魏晋风度”或“名士风流”。加之这时期佛教传入,儒学从佛学中吸取营养,崇尚清谈,使儒学本身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而这种逃离现实玄谈哲理的文化特征又正好符合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传入中国之时,恰逢魏晋时代如此乱世,它的迅速传播也就不难理解了。
魏晋时期的哲学被称为“玄学”。因为那种干预社会、针砭时弊的政治理论和道德学说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讲一些玄而又玄的哲理则可以逃过这些灾祸。于是清谈哲理的“玄学”便成为这时期哲学的主流,本来积极入世的儒家哲学在这种时候也变成了远离现实的妙理玄思。哲学上逃避现实的玄学清谈、佛教远离尘世的潜心修行,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则是远离喧嚣、向往自然的美学倾向。于是欣赏自然之美成为魏晋文人中普遍流行的风气,正是这种社会现实造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朵文化艺术的奇葩——文人园林。
不论是陶渊明,还是“竹林七贤”,抑或是其他名士,这一时期的文人们都以逃离现实、追求自然为共同的思想倾向,并由此而形成当时的风尚。追求自然之美和山林情趣的园林艺术当然也就成为文人们的一种爱好。因为真正要离开现实社会,进入深山老林中去独自生活,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就在城市里,在自己的宅第旁边,做出一片园林,小桥流水、假山怪石、林壑幽深,进到里面就像是与世隔绝,远离了喧嚣,这就是文人园林的旨趣。确实,当我们置身于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中,就能够体会到古人那种闹中取静、远离尘世的追求(图2-5-7)。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两种重要的艺术与园林同时兴起,一是山水诗,二是山水画。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诗歌,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是采集了商周以来各地的民间诗词歌谣而成,但是那时的诗歌内容描绘的都是现实生活,如国家大事、战争风云、劳动生产、男女爱情,等等,没有专写自然风景的诗歌作品。而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写人、专门歌颂自然山水的诗词歌赋。美术也是如此,魏晋以前的中国绘画只有人物画,没有山水画,内容也都是现实社会生活,或朝廷礼仪,或战争场面,或生活小景。山水树木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的背景在画面里稍微配一点,而且应该说都画得很幼稚,说明人们没有花精力去关注自然山水之美。然而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了少画人物或不画人物而专门描绘自然山水的绘画作品。今天,山水画已经成了中国画中一个重要的门类,而且是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的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和文人园林同时兴起,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于这一时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觉醒。而且欣赏和表现自然之美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一直延续至今。
图2-5-7 闹中取静的文人园林(江苏苏州留园)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以外,还有寺庙园林和书院园林,然而事实上寺庙园林和书院园林在文化类型上与私家园林属于同一类,其旨趣也与私家园林相似。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皇家园林那种东海神山的仙境和长生不老的幻想,而是与魏晋文人们一样逃避现实、追求自然乐趣的精神境界。寺庙园林则更是远离尘世的“净土”的象征,是佛教徒们去除世间烦恼、静心修炼的好场所。佛教的本旨就是超脱尘世、远离俗缘、去除世间的烦恼,躲到深山老林中去修养心性。所谓“名山大川僧多占”,就是这个道理。建造佛教寺庙常常选择远离闹市的深山之中,如果在城市里建造寺庙,往往就在周边建造园林,人工造出一方净土。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文人最集中的地方,书院园林供书生士子们游览风景,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修养闲情逸致、陶冶性情(图2-5-8)。佛教徒的精神修炼与文人们的性情修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图2-5-8 书院园林(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