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涪陵经济地理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涪陵社会经济长期以农业为主,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商贸流通借助长江、乌江水运之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总的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此阶段涪陵各产业的共同特点,商品经济不发达,以自产自销为主。
涪陵属浅丘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晚期,沿江一带已有原始农业。巴国时代,已有五谷种植和六畜养牧。秦汉时,一些平坝已辟为农田。唐宋时,农业兴旺,产品多样,荔枝、茶、麻、丝等皆为有名或有较多产量。明清两代,江西、贵州、湖广等地移民迁入,广泛垦殖,州境大量荒地、荒山变为耕地。至乾隆、嘉庆年间,耕地和人口迅速增加,除水稻外,玉米、红苕等旱粮作物也广泛种植,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涪州志》载,嘉庆元年(1796年)涪州户数达到86821户,课税耕地106.8万亩,分别比康熙六年(1667年)增长3.2倍和68.8倍;田赋、盐税和杂税收入白银1万余两(不包括地方征派),比康熙六年增长4倍。至清末,涪州粮食总产量约31万吨,人均占有量约为330公斤。
涪陵矿业有记载的以《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巴寡妇清丹砂业最为有名,是涪陵经济地理的一大历史名片。加工制造业则早至巴国时代。战国时期的土陶,东汉的墓砖,北周的锦罽,唐代的文刀、绢扇、僚布、蒟酱,宋代和明代的盐,清代的煤、陶器、土布、造纸、木船等手工业产品都较有名。煤炭方面,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州境已开办有新庙石合场宝华煤窑和天台场老荒田等小煤窑。陶瓷制品方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州境清溪乡有窑厂,烧制缸、坛、钵等日用品。纺织方面,明代及其以后,乡村植木棉,妇女夜事纺织,至清康熙以后愈盛。清道光、咸丰年间湖北棉花大量输入,花行将棉花分售各地农户纺纱。造纸方面,清乾隆年间,州境新妙、两汇等地已有以嫩竹为原料的草纸生产。
涪陵开发较早,商贸流通繁荣,一直是区域性商贸中心。巴国时代人口已较多,已使用货币。秦汉时,枳城是延江(今乌江)流域盐、丹、漆、蜜、蜡、茶的集中贸易地和中转地,枳县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贵族大姓多,从今涪陵境内秦汉墓中出土的丰富多彩的陪葬物品看,当时消费水平较高,已有较发达的商品交换。西晋以后,枳地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减少,至北周时期渐有恢复,北周时涪陵人善织锦罽,城中有锦绣阁,是手工艺品的专业市场。唐代涪州有市场,是今渝东一带的主要贸易地之一。宋代涪州是西蜀六大贸易中心之一。元代和明代前期,涪州人口不多,经济增长缓慢。明代后期,经济有所发展,场镇开始增多,商业贸易渐趋兴旺。清代乾隆年间及其以后,社会相对安定,朝廷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加上旱粮作物的广种,粮食充裕,人口倍增,促进了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清道光年间以后,消费总量成倍增加,更刺激了生产和流通的增长,涪陵城、李渡、蔺市、珍溪、白涛等都是长江和乌江沿岸繁荣的商业城镇,而涪陵城更是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中转地。
二、近代涪陵经济地理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外国资本的侵入,涪陵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开始发生变化,涪陵经济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农业上有良种和新的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业上现代工业兴起,手工业行业增多,尤其是榨菜加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行业。涪陵港与乌江中下游流域的经济流通量增大,涪陵成为当时川东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转地,从而使商业、金融业也兴旺起来。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大麦、燕麦、洋芋、高粱、黄豆、绿豆、饭豆、巴山豆、白豆、米豆、胡豆、豌豆、荞麦、小米、天仙米、鹅掌米、青稞等20多种杂粮也有种植,但比重不大。粮食产量方面:1932年,总产量305443吨,人均312.2公斤;1940年,总产量255010吨,人均313.7公斤;1945年,总产量212940吨,人均274.2公斤;1949年,总产量167950吨,人均242.2公斤。这一阶段农业方面值得注意的还有罂粟(鸦片)和青菜头(茎瘤芥)。清道光末期到1938年以前,涪陵广种罂粟,罂粟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作物,涪陵也成为国内产鸦片较多的县份之一,人民深受其害。清光绪中叶,涪陵130个场均产鸦片,每年约6000担(每担1140两,约折合342吨)。1918—1928年最多,年产量曾达10万余担(每担1000两,约合3300吨)。1939年,国民政府宣布终止烟土运销,全面禁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涪陵人邱寿安发明榨菜以来,其原料青菜头逐渐成为涪陵人大量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1938年以前,青菜头种植多集中在沿江一带,鸦片禁种之后,渐扩种于后山地区。20世纪30年代,全县年种植面积2万~5万亩,每年随沪、汉榨菜市场波动而增减,1949年为2.35万亩。
涪陵现代工业的萌芽始于清末,至民国初期,采煤、冶铁、织布、制革、榨菜等行业有较大发展。1917年以后,洋货充斥市场,军阀割据,加上灾害和疫病流行,社会动荡,工矿业萎缩。1925年以后渐有回升,并出现了火柴、电力、机械等行业。1932年,全县采矿业39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加工制造业2893家,从业人员1.4万人;工矿业年产值321万元(银圆),其中加工制造业占98.6%。抗日战争时期,工业、手工业有一定发展,至1945年有工厂20余家,主要分布在炼油、轻化工、机械、电力、粮食加工等行业。1949年,全县有工业、手工业户4518家,从业人员8911人,工业总产值862万元。总的来说,全县工业生产规模小、资金短缺、设备简单,绝大多数仍是手工操作。由于受通货膨胀冲击,有的倒闭,有的因资金短缺而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闯入内地市场,涪陵商业也大受其影响。一方面,本地手工业产品不断受到洋货的排挤,生产逐渐萎缩;鸦片种植、贸易不断扩大,市场货币流通量相应增加,对商品经济的依赖性增强,粮食由以前的大量输出变为大量输入,土布也由输出变为输入,造成涪陵商业经济的虚假繁荣;贫富分化加剧,乡村农民日益贫困化。另一方面,内地日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市场,山区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光绪年间,涪陵已成为乌江中下游流域最大的桐油、山货集散市场。1912—1936年,涪陵的商业经济格局大致仍如清末,其主要特征是鸦片输出总值始终居整个商品输出的首位。1937年后,桐油、榨菜和山货成为涪陵输出商品大宗。1945年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捜刮民财,滥发钞票,物价不断上涨以至飞涨,商业经济趋于萎缩、崩溃。据统计,1949年涪陵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00万元,人均28.84元;经商者商品购进总额45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412万元,农业人口人均6.64元。
三、现代涪陵经济地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大涪陵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基础产业逐步增强,技术条件不断改善,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地方财力逐步增加,银行信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涪陵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把涪陵农业区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沿江丘陵粮、菜、果、桑种植区,位于长江河谷两岸丘陵地带,辖区面积130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2万亩。本区以丘陵为主,一般海拔200~500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地垦殖系数高,耕地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生产水平较高,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的主要产区。二是坪上低山稻、油菜、茶种植区,位于区境南部龙潭坝、蔺市坪一带,辖区面积67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2万亩。属坪状低山,宽谷带坝地形地貌,一般海拔600~800米,森林覆盖率16.3%。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田多土少,是水稻、油菜、茶叶主产区。三是后山低中山水稻、玉米、薯类、药材种植区,位于区境东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广大石灰岩地区,辖区面积965.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4万亩,属田少土多的地区,地形较复杂,气候差异大,坡陡土瘦,自然条件差,人少地多,交通不便,生产水平低。
20世纪90年代以后,涪陵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推进“榨菜、蔬菜、畜牧、桑果”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榨菜产业方面,青菜头种植涉及全区23个乡镇街道,16万农户,60余万农业人口。2013年,全区产销成品榨菜45万吨,榨菜产业总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榨菜纯收入1813元。桑果产业方面,蚕桑产业涉及全区21个乡镇街道,1.66万户蚕农。2013年,全区桑园面积7.2万亩,蚕农户平均售茧收入5826元;2013年,全区果树面积33.8万亩,产量12.2万吨,实现产值26000万元。畜牧产业方面,2013年,全区出栏生猪81.4万头、山羊6.2万头、家禽725.5万只,肉类总产量7.32万吨,禽蛋产量11105吨,畜牧业实现产值15.86亿元。蔬菜产业方面,2013年,全区蔬菜(青菜头除外)播种面积36.1万亩,产量44.2万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涪陵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为规模小,基础差,发展条件不足。工业门类单一,以手工业+轻工业为主,没有重工业,工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竹木、酿造等手工作坊。能源工业几乎没有,十分弱小,区内只有几座小型煤矿,采用手工开采方式。水陆交通运输条件有限,水上运输尚无大马力机驳,工业生产的运输条件很差。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主要特征为打基础,上规模,现代工业开始起步,发展条件有所改观。能源工业从无到有,沙子沱煤矿、白涛煤矿等一批中小型煤矿相继建设投产;电力能源有了飞跃发展,相继建成涪陵电厂、青烟洞水电站、土坎水电站,为涪陵工业的电力负荷增长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涪陵地方工业开始由门类单一向多产业发展,冶金、机械、化工(化肥)、纺织等行业相继兴起,传统的轻工、食品行业技术提升,发生质的变化,涪陵工业开始出现轻重并举的格局。同一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大量的沿海军工企业迁往内地,在较短时间内在涪陵区域形成了企业集群,产业门类得以扩展,壮大了涪陵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
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特征为工业实力增强,支撑作用突出,主导地位确立,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工业重点发展战略以来,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比例不断攀升,工业对涪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及贡献十分突出,且越来越大。目前涪陵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形成医药食品、装备制造、重要材料、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了以涪陵烟厂(宏声集团)、太极集团、榨菜集团等为代表的优势企业群体,工业向园区化、集群化转变,李渡、龙桥、白涛、清溪四大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00多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涪陵的商贸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贸业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不断增长,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商贸向商圈化、市场化转变。江南老城百亿级商圈基本成形,十大专业市场启建或投用,涵盖农副产品、家居建材、汽车销售等多个领域,市场主体增长迅猛。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担保公司、农副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小额贷款、企业债券、基金投资等新型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拥有各类金融机构70家,成为主城之外数量最多、门类最齐的区县。物流行业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陆为骨架的交通网络架构,境内航道里程179公里,全市“1+3”枢纽型港口之一的龙头港已建成开港;“三高三铁”(渝涪高速、沿江高速、南涪高速、渝怀铁路、南涪铁路、渝利铁路)的公路铁路网络已基本形成。旅游业快速发展,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大木花谷、武陵山森林公园),中国传统村落1个(蔺市凤阳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南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