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扶贫理论及其内蒙古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民族教育与贫困的关系

“贫困与教育有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22]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贫困群体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导致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弱势及接受教育产生的经济负担对家庭生活形成的经济压力。教育公平缺失导致贫困,科学教育水平低下限制农牧民运用科学、摆脱贫困的能力。在人力资本变量中,农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对其贫困风险产生了显著影响,家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贫困风险就会降低29.7%。[23]在低收入阶段到中等收入阶段过程中,基础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而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阶段,教育质量比教育数量、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高级技能水平比基础技能水平具有更重要的作用。[24]教育贫困是贫困的主要致因和表现形式。贫困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民族教育是消除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1.经济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贫困

从经济视角分析,自然资源匮乏和人力资本缺陷都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甚至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但两者间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性因素在于人,而非自然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是一种客观存在,究其原因自然资源的缺乏并不是根本性问题,相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密集分布区,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这种长期滞后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经济贫困与教育贫困是互为因果的伴生物。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对教育发展形成制约,使教育公平缺失现象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并成为教育贫困(家庭为支付子女受教育费用不堪重负而形成的贫困状态)的主要原因。一来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必然对教育投入形成制约,导致教育发展的低水平。二来劳动力文化素质与其经济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贫困与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更为严重的是,教育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许多贫困家庭培育出的低文化程度子女在长大成人后,又会重蹈父辈贫困的覆辙,并由此陷入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越贫困受教育越少、受教育越少越难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25]由此决定,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其对人力资本的生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扶贫意义。

2.文化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贫困

贫困从表面看是经济的、物质的,但从深层次分析,贫困更是精神的。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弱化人的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反映在获得经济信息、把握自我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低能;另外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带来的闭塞,直接体现为思想麻木、心理惰性严重、风险意识缺乏、独立进取精神较弱。贫困人口因为贫穷而形成的独特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使得他们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疏离与隔膜,并衍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所谓贫困文化,主要体现为贫困人群的心理定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物质形式。[26]笔者曾经与兴安盟科右中旗白音胡硕来通辽务工的一个女青年交谈,她讲,自己初中毕业没有继续读书,就是因为“不想念了”,说自己成绩不是很好,即便读了高中也上不了大学,没准多花了很多时间很多钱,结果和现在出来打工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可见,辍学者本身的厌学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由于贫困文化具有“自己的结构和机理”,因而难以通过一时的物质贫困的消除而根除。所以应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人群的“安贫”思想,进而重建贫困人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在做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调查时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对“你们是怎样参加扶贫项目的”,80%以上的农牧户选择了“上面安排下来的,我们照着要求做就行了”,对于“你们对扶贫项目有意见吗”这个问题,10%的农牧民选择了“我们听领导的”,5%的农牧户选择了“项目开始时会向村领导反映自己的意见”,5%的农牧户选择了“其他”。这说明贫困人口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在扶贫过程中,政府怎么说,贫困户就怎么做,缺少主动参与的精神。而且,对扶贫开发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例如,将政府视为“救世主”,认为扶贫开发工作是政府的事情,对贫困人口进行救济是政府天经地义的事。在入户调查时,很多人压低自己家的收入,似乎穷是件很光荣的事,哭穷是当地老百姓获得政府补助的一种生活方式。当问到“领国家救济时你有什么想法”时,受调查的农牧户都选择“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很少有人选择“接受政府救济被人看不起”或者“接受政府救济心里很不安”等选项。这说明,贫困文化在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根深蒂固,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制约农牧民摆脱贫困的心理障碍。

3.社会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贫困

以教育差距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不均等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并催生了新的贫困群体,亦即导致了贫困的再生产。内蒙古农牧区教育公平缺失现象表现还很突出,制约着教育扶贫的实践。贫困的世代传递,反映了社会代际垂直流动率及流动机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贫困将更多受到代际传递影响。所以,在内蒙古的农牧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会陷入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囹圄。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在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权利均衡,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通过以教治贫,可以有效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27]

4.科学教育与扶贫、脱贫

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低下,扶贫难度大、脱贫能力弱与受教育程度的低水平特别是科学素养水平低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截至2018年初,在内蒙古全区贫困人口301113人(不含在校生和学龄前儿童)中,文盲半文盲32478人(占比10.79%),接受教育水平分别为:小学教育167762人(占比55.72%)、初中87801人(占比29.16%)、高中8662人(占比2.88%)、大专及以上4410人(占比1.47%)。贫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比例低印证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的“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本问题就出在中国农村受过高中以上教育占比太低”这一观点。

针对目前存在的刚性保障力度不够、对农牧民脱贫增收“突破口”扶持力度尚需加大、减轻受教育者经济压力有限、实施成效缺乏跟踪评估机制等问题,对症下药,从增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的刚性保障力度,重点扶持民族教育的反贫困“突破口”,加大民族教育扶持力度、畅通学校科学教育途径,建立民族教育优惠政策跟踪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优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