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范教育门外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师范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橘枳定律”及其他[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大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中宣部、教育部2015年下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明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同时提出“各地宣传、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落实本计划的详细实施方案。高校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第一责任人”。[2]

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人们“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3]。他说:“财产不能带来善,而善能带来财富和其他一切幸福。不论对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如此。”[4]孔子更是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5]等思想,“仁”就是指高尚品德。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6]又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7]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可见,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人类文明一开始就已明确。

几千年以来对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但也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德育工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德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这“24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当下我国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状况究竟如何?大学德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解决《创新计划》所提出的“三个事关”问题靠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