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外人文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近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

启蒙运动是在欧洲17世纪至19世纪之间兴起的一次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潮。这次思潮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理性,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启蒙主义者们高举着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旗帜,大力弘扬人的理性精神,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

启蒙运动当中的代表人物,如伏尔泰,主张极力抨击天主教会,把它称作“迷信的恶魔和狂妄的九头蛇”。他猛烈批评罗马教皇,说他是魔师一样的骗子。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权,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其主张天赋人权说,“天赋人权”的口号反对的是“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他说:“假如有一个君主,不但毫不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加以蹂躏和摧残,于是人民服从国君的基础立即丧失;君民之间,毫无维系、毫无牵绊,于是人民恢复本来的自由状态。”[15]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则主张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宗教专制和一切社会不平。

总之,这些启蒙主义者都是从理性和人的角度来对当时的现实社会制度和宗教进行批判,来恢复理性和人的原始面目。

对此,康德有极为精当地概括:“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16]理性主义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社会和人生理想。他们高举理性的大旗,用理性去对抗中世纪的迷信,用理性作为批判一切、衡量一切的准绳。“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17]

提升理性的前提必须有相应的主体来呼应,否则这种理性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念。启蒙运动当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人道主义思想。和宗教权威相对立的不光是理性,更有与理性息息相关的人性。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正是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从而在文艺复兴近三个世纪之后,它们又一次在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基督教神学的立场上站在了一起。只不过启蒙运动在反宗教的立场上更加坚定,并已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这也是与近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着尘世,面向现实。文艺复兴力图使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的一生,已不再是为追求来世幸福而进行艰难准备的一个阶段,应在现世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造福此生。但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伦理原则上,这也是这一时期的Humanism不译作“人文主义”,而称为“人道主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