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危机介入模式
一 危机介入模式的演变
与任务中心模式同时代的还有另一项广受欢迎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这就是危机介入模式(crisis intervention)。像任务中心模式一样,危机介入模式也选择了与传统精神分析学派不同的服务策略,注重目标明确、结构性强的短期服务,这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ayne,2005:97-98)。在危机介入模式看来,任何一位到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的服务对象都可以被视为处于生活的危机中,因此,危机介入自然也就成为关乎所有社会工作服务的一项基本服务策略和逻辑架构(Payne,2005:102)。甚至有些社会工作者直接把社会工作视为危机的管理,目的是帮助那些生活中遭遇危机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伤害(Parad,1961:151)。
所谓危机介入,是指直接走进遭遇危机的个人、家庭或者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帮助这些求助对象减轻或者摆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协助他们挖掘自身以及周围他人拥有的资源。危机介入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且同时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显然,在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逻辑框架中,危机并不都是负面的,它给人们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改变的机会(Parad,1983a:2)。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初的精神健康服务的探讨,逐渐转变成一般服务模式的总结;从注重个人或者家庭为本的服务策略,逐渐延伸出社区为本的综合服务,包括流动危机介入站(mobile crisis units)、危机介入中心(crisis intervention centers)、热线服务(hotlines)、社区紧急事件处理人员的培训(crisis interven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community emergency and disaster personal)等(Ell,1996:182)。在危机介入模式的引入、推广和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社会工作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就是美国学者豪瓦尔德·派勒德(Howard Parad)。
(一)豪瓦尔德·派勒德
派勒德在1965年编写的广为流传的《危机介入:精选读物》(Crisis intervention:Selected readings)一书,被认为是首次将危机介入原理引入社会工作领域的经典读物。[6]1990年,派勒德又与同事合作,将短期治疗的服务策略和方法融入危机介入模式中,撰写了《危机介入的实践者手册》(Crisis intervention book 2:The practitioner’s sourcebook for brief therapy)。[7]不过,最早从事危机以及危机介入研究的是美国学者艾力奇·林德曼(Erich Lindemann),林德曼在1944年就开始了灾难危机中悲伤情绪处理的研究,探索人们是怎样应对灾难中失去亲人以及家园的危机的,他发现,如果人们以前有类似的经历,就会处理得好一些;当然,如果以前的经历给人造成了压力,它反而会影响眼前危机的处理(Lindemann,1944)。之后,林德曼和精神病理学家盖兰德·卡普兰(Gerald Caplan)合作,在社区开展了精神疾病预防的研究项目,探索精神疾病预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由此逐渐发展出危机理论和危机介入的操作模式(Payne,2005:98)。派勒德作为林德曼和卡普兰研究团队的一员,参与了整个研究项目,并且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引入、推广和总结危机介入的经验,使危机介入模式在社会工作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服务介入模式和理论框架(Ell,1996:172)。
危机介入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来源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特别受到自我心理学的影响,注重危机事件对人们情绪、认知和行为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危机事件做出的回应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考察,对危机情绪的关注及其处理方式的探讨就自然成为危机介入模式建构的一个基本焦点(Payne,2005:97-98)。派勒德也将这些观点吸纳到自己的理论逻辑建构中,他在总结早期危机介入理论探索的经验时指出,危机介入模式所说的危机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生活压力,除了时间短之外,还有自己的构成要素,与人对危机事件的回应方式相关联。派勒德强调,危机介入采用的是短期服务的策略,不同于像精神分析学派那样的长期治疗策略,它不是传统长期治疗模式的替代品,而有自己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定位(Parad & Parad,1990a:173)。
值得注意的是,派勒德并没有将危机仅仅视为消极或者不好的事件,还把它作为服务对象改变的契机,除了给服务对象带来压力之外,同时也为服务对象的改变提供了动力。因此,派勒德在危机介入中引入了能力的概念,认为危机的消除需要建立在服务对象能力的挖掘和培养上,让服务对象通过消除危机的过程提高对自身能力和资源的运用,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Payne,2005:98)。在危机介入中关注环境的因素,也是派勒德危机介入理论的重要内容(Ell,1996:171)。派勒德的这一想法来自卡普兰的研究,卡普兰发现,在危机的应急处理以及之后服务对象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上,环境资源的运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社区服务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危机介入的成效(Caplan,1974:34)。在这一点上,危机理论的逻辑框架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达成了一致。由此,社会工作者将社会科学中的角色、角色转换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逐渐融入危机介入的逻辑框架中,帮助实务工作者更为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服务对象在危机处境中拥有的资源(Rapoport,1983a:31)。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新发展
80年代之后,危机介入模式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该模式开始推崇将危机介入与社会支持系统相结合的服务策略,不再把服务对象或者家庭从日常的社会支持关系中抽离出来作为单个需要帮助的对象,开展危机介入服务,而是强调把服务对象放在他们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环境中规划和开展危机介入(Mor-Barak,1988)。这样,危机介入的重点就移至危机预防支持网络的建设(O’Hagan,1986:144-145)。另一方面,危机介入中认知因素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服务对象自己对危机事件的理解和解释成为危机介入的重要内容,包括服务对象如何理解危机事件产生的过程以及如何总结以往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讨论帮助服务对象调整那些不现实的认识和信念(Roberts & Dziegielewski,1995:26)。此外,危机介入还引入精要治疗(solution-focused therapy)的服务策略,将危机的消除与服务对象能力的发挥结合起来,强调服务对象才是自己生活的专家,鼓励服务对象自己探索危机解决的方法(Roberts,2000:28)。佩恩在梳理危机介入模式时指出,危机介入的重点是关注服务对象对危机事件的情绪反应以及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如何理性处理危机事件(Payne,2005:98)。随着危机介入服务的深入,危机介入模式也变得更为精细,有专门针对志愿者和半专业人士开展危机介入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流程,[8]也有专门针对危机介入评估的经验总结。[9]
危机介入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服务的对象上还是服务的方式上都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它从最初的多专业合作,由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专业团队进行家访,以避免服务对象因为不必要的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而受到伤害,发展到主动与社区联系,在社区中开展多种帮助长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之后,危机介入模式的工作重点从直接服务精神障碍患者转变成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包括亲人过世、家人离散以及离婚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困扰的消除。近年来,危机介入模式已经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危机事件的应急服务策略和手段运用于不同的领域和人群(Payne,2005:102)。其中,社会工作常用的服务方式包括心理教育、压力预防、情绪疏导、开放式支持小组、压力应对技巧培训、服务热线、移动危机介入站以及危机事件处理中心等(Ell,1996:183-184)。就社会工作而言,危机介入模式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因而也有三种不同的应用逻辑:第一,作为一般的社会工作实务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服务人群,帮助这些人群有效应对生活处境中的危机;第二,作为一种处理灾难或者创伤性事件的有效手段运用于特殊的服务人群,帮助这些人群提高应对特殊危机事件的能力;第三,作为一种综合的服务模式整合危机处境中的情绪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帮助那些生活环境不佳的弱势群体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求(Ell,1996:174)。
对危机介入模式的探索也让社会工作者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工作,他们倡导用内涵清晰、要素明确的危机概念替代内涵模糊、意义不明的问题概念,以增强社会工作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Rapoport,1983a:22)。有学者甚至直接指出,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就是经常面临危机处境的服务对象,为这些危机中的服务对象提供危机介入服务自然也就成为大多数社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Ell,1996:173)。这样,有关危机以及危机介入的讨论就不仅具有具体服务介入模式构建的价值,还具备了社会工作一般原则和知识建构上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所有寻求帮助的服务对象都处于危机中,所有社会工作服务都是一种危机介入(Payne,2005:102)。因此,危机介入模式自提出之后就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广泛欢迎,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基本服务策略,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作为一种服务模式所发挥的作用(Pack,2012)。
二 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框架
危机介入模式吸收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从心理、社会两个维度理解人们遇到的危机并且针对危机开展服务介入活动,一方面它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中挖掘有益的思想,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人在危机中的内部心理变化;另一方面它又从社会科学中学习有用的概念,扩展社会工作者对危机处境的理解,而且将个人与环境两个因素联结起来作为危机介入的核心焦点(Austin,1983:xi)。危机介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不同于心理治疗,需要把服务对象的问题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放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考察,关注服务对象与环境或者周围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Perlman,1983:199)。显然,人际关系的社会维度是危机介入模式基本逻辑框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社会工作一直争论的以服务对象现时的互动关系还是过去的互动关系作为重点开展评估和服务这一问题,危机介入模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为把评估工作的重点放在过去,并且以此为基础组织社会工作服务,就会忽视服务对象在当下危机处境中所感受到的要求,从而也就无法将服务对象的改变动力与社会工作的服务顺利联结起来;相反,如果以服务对象现时的互动关系作为评估的重点,特别是在服务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就能够顺利地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背后的改变愿望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服务对象在处理危机过程中存在的成功经验和困难(Austin,1983:xiii)。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并不否认过往经历对服务对象应对危机方式的影响,特别是服务对象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服务对象处理危机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危机介入模式认为,这些都不是危机事件的直接决定因素,直接决定危机处理结果的是当下危机处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以及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Kaplan & Mason,1983:119)。由于绝大多数服务对象是在危机处境的压力下寻求帮助的,他们平时并没有明显的困扰。因此,将危机介入的重点放在当下处境中对危机处理能力的提高还有另一方面的好处,能够避免问题的标签化,鼓励服务对象主动承担改变的责任,增强服务对象的责任感,提高服务对象在危机处境中实际处理问题的技能,并且帮助服务对象学会在危机困境的应对中逐渐成长。
尽管危机介入模式涉及很多内容,而且被广泛运用于不同的服务领域,但是它也有自己清晰的理论逻辑建构的焦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危机的界定,解释危机的基本构成、运行的主要机制以及变化的基本过程;二是危机介入模式的建构,整理和总结针对不同危机人群开展有效服务的不同介入策略和方法(Parad,1983a:3)。简单地说,危机和危机介入是危机介入模式理论逻辑框架建构中的重点。
(一)危机
所谓危机,是指个人或者群体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虽然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通常比较短暂,但是它会对人的能力造成损害,让人感到无力应对眼前的某个特殊事件,使个人的生活面临严重的威胁或者损害(Kaplan & Mason,1983:118)。一般而言,危机通常表现为需要面对某个特殊的事件,这个事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①阻碍服务对象重要目标的实现,使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如损害服务对象的健康、威胁服务对象的安全,或者迫使服务对象的情感联系出现断裂等;②超出服务对象现有的能力,使服务对象无法采用以往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服务对象的不安和焦虑,让服务对象陷入一种不良的循环中;③导致服务对象出现心理失衡,使服务对象处于心力交瘁的脆弱状态中,无法忍受任何生活压力(Parad,1983b:289)。需要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所说的危机是指当下或者近期发生的特殊事件,虽然它也可能引发服务对象以往经历中的不愉快甚至创伤,但是它本身与当下的具体处境和具体困难相联系,具有即时(immediacy)和紧迫(urgency)的特征。当然,如果处理不当,这些特殊事件不仅影响服务对象,成为服务对象以后生活中出现危机事件的重要原因,也影响服务对象的周围他人。因此,危机不仅仅是针对服务对象来说的,同时还包括服务对象周围的重要他人,具有人际维度(interpersonal dimension)的特征(Parad,1983b:289-290)。
从服务对象角度来说,判断他是否面临危机,就是要看他的能力是否受到损害,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能力:①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建立和维持满意的情感联系的能力;②服务对象运用自身资源和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③服务对象客观观察和理解现实的能力;④服务对象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的能力(Parad & Caplan,1983:56)。仔细观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就会发现,危机介入模式所说的危机是针对服务对象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而言的,表明服务对象无力应对生活中的某个特殊事件,它依据的是自我心理学的原理,强调自我拥有适应环境的重要功能(Goldstein,1995:x)。显然,在危机介入模式看来,服务对象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自我功能又受到情绪、行为和认知三个方面能力的影响,特别是情绪方面的能力,被视为自我功能的首要影响因素。
实际上,危机概念的界定并不是那么清晰的,有时危机和危机事件甚至危机过程混淆在一起使用。就一般情况而言,危机通常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①某个危机事件或者危机处境,是服务对象生活的外部环境;②服务对象的某种特殊的心理状况,是服务对象对危机事件或者危机处境所做的无效回应;③服务对象与危机事件或者危机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既涉及外部环境的危机事件,也涉及服务对象内部的特殊心理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Rapoport,1983a:23)。
就外部环境的危机事件而言,它通常被当作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负面事件,不仅给服务对象的生活造成额外的压力和负担,甚至还使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实际上,这只是危机事件产生的一个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危机事件也被视为改变的契机,让服务对象看到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已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如果服务对象希望摆脱眼前的困难,就必须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Volkhart,1951:12-14)。因此,危机事件可以作为对服务对象新的有效行为的要求,即使这样的要求比较高,也为服务对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危机事件的处理,服务对象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才能提高(Rapoport,1983a:23)。
尽管不同的人可能面临一些共同的危机事件,如家庭破裂、亲人亡故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经历危机事件的人都会出现生活的困扰。实际上,不同的人在同一或者类似危机处境中的反应是不同的,他们的不同反应也促成了危机事件的不同结果(Rapoport,1983a:23)。危机介入模式假设,一旦服务对象发现自己处在危机事件中,就会通过各种解决问题的尝试使自己的生活重新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中,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能成功,而且此时服务对象原来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又失效,无法帮助服务对象回到平衡的生活状态中。显然,是否出现危机的关键取决于服务对象在危机事件中能否找新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常情况下是能够找到与以往解决问题经验不同的新的解决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回应眼前的危机事件,使危机事件成为他们生活压力的重要来源(Rapoport,1983a:24-25)。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危机事件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偏向。有的倾向于把危机事件视为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的事件,并且作为个人成长的机会。这样,危机事件就具有了普遍意义,是个人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rad & Parad,1990a:2);有的专注于那些给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困扰的事件,把危机视为容易造成创伤的事件,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Ell,1996:170)。因此,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而言,危机事件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类:普通生活经历(universal life experience)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extraordinary life experience)的危机。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是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遭遇的困难,如上学、工作、恋爱、结婚、抚养子女、赡养父母和退休等,它们本身就是个人成长的组成部分。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与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不同,它只是特殊人群遭遇的困难,如家庭破裂、战争和自然灾害等,这种类型的危机通常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导致长期的生理、心理或者社会功能的损害(Ell,1996:176)。
危机介入模式假设,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不间断的持续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有时是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有时是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特别是在成长的转折点上,可能面临各种不同的困难,而针对这些困难,有多种应对的方法,如果能够找到成功的应对方法,就能提高个人的应对困难的能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如果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方式,危机事件就会成为压力的来源,阻碍个人的成长(Cath,1983:175)。因此,危机介入模式认为,遭遇危机事件并不特别,每个人在生活的某个阶段都可能面临不同形式的危机,而且危机中的不愉快经历也并不意味着就是负面的;相反,危机事件会促使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努力寻求新的应对方法,它为人们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周围他人和社会工作者施加积极影响提供了条件(Ell,1996:174-175)。
危机介入模式还研究了人们遭遇的家庭危机事件,这种类型的危机事件与个人的危机事件不同,不仅能够影响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而且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甚至家庭关系的破裂,常常与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原则相关联(Hill,1983:39)。根据危机事件的影响方式,危机介入模式将家庭危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减少的危机,如病故、意外事故和失散等,这些事件导致家庭成员的突然减少,迫使家庭成员的生活出现困难;第二类是家庭成员增加的危机,如意外怀孕、收养和家人重新团聚等,这些事件导致家庭成员突然增加,使家庭成员不得不面对新的生活压力;第三类是家庭生活原则的危机,如酗酒、吸毒和不忠等,这些事件虽然不影响家庭成员的增减,但直接损害家庭的基本生活原则和形象,也会给家庭成员的生活造成困扰(Hill,1983:37)。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危机往往同时涉及几种类型,它们的影响也更为复杂,如离婚、出走、监禁和自杀等,不仅给家庭的基本生活原则造成了冲击,也迫使家庭成员不得不直接面对生活的突然变故(Hill,1983:38)。
除了可以把危机视为一种外部事件之外,它更多时候被当作一种生活状态,不仅与外部的危机事件相关,也与人们的内部心理状况以及回应外部危机事件的方式相联系。这种观察危机的视角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人们面对危机事件时内心感受方式的变化上,试图了解什么因素影响人们对外部危机事件做出积极的回应。就人们的内心感受来说,危机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威胁,它让人们感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正在受到挑战或者损害,而且这种挑战和损害通常涉及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和个人的尊严,需要立刻做出回应。当然,此时对危机事件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危机的应对,如果把危机事件视为对个人需求和尊严的威胁,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焦虑;如果把危机事件当作个人正常生活的剥夺和损失,就会出现抑郁的情绪;相反,如果把危机事件视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挑战,就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会将注意力放在个人潜能的挖掘和有效解决方法的寻找上(Rapoport,1983a:23)。
危机介入模式强调,在危机事件的巨大压力下,人们通常会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极力回避危机事件、有意疏远他人、容易动怒、经常做噩梦等(Ell,1996:177-178),但是这些表现并不足以说明人们就处在危机的创伤中,危机是否导致创伤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做细致的考察(Rapoport,1983a:24)。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判断是否出现危机创伤有一个重要考察因素,就是观察人们处理危机时的一种重要感受——悲痛(grief)(Lindemann,1983:7)。这种感受经常出现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者表现为夸张的举止,或者表现为刻意回避,通常伴随生理功能上的一些症状,如叹气、乏力、胃疼和消化不良等(Lindemann,1983:8);在心理层面,这种悲痛感受表现为脑海里总是浮现过世者的身影、内心时常感到愧疚、行为充满敌意、行为方式突然发生变化,甚至某些行为和品格也出现模仿过世者的现象等(Lindemann,1983:10)。虽然危机发生时的悲痛感受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但是危机介入模式坚持认为,如果处理得当,就能将它转化为一般悲痛感受的释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对象也能够逐渐学会从危机前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中走出来,找到适应危机后新环境的方法(Lindemann,1983:11)。
当然,如果悲痛感受处理不当,服务对象的生活就会出现困扰。例如,悲痛感受的延期表达就是常见的一种不恰当的处理方法,虽然服务对象通过延期表达可以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避免悲痛情绪的爆发,防止情绪失控,但是这种延期表达很可能成为服务对象行为和情绪出现困扰的深层原因。危机介入模式认为,悲痛感受的不合理表达也会促使服务对象的生活出现问题,如过度积极反应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没有任何悲痛感受,导致服务对象对生活缺乏感情投入,变得冷漠、不通人情。此外,过度对抗反应也是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服务对象的行为充满怨恨、敌意,甚至故意直接挑战像医生、心理治疗师或者社会工作者这样的专业人士(Lindemann,1983:14-16)。
因此,危机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危机事件,同时还与人们的内心感受相连,它首先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情绪困扰,如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同时它还伴随人们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受损,特别是问题处理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人们应对危机的能力,使危机成为人们心理高度脆弱的阶段(Slaikeu,1990:3);有时,危机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功能的损伤(Ell,1996:170)。在危机介入模式看来,家庭不是单个个人简单的聚合,是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成员依据一定的家庭角色和行为标准而相互影响的群体(Hill,1983:34)。因此,对家庭来说,危机的影响不仅与家庭成员的人格有关,而且直接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相连,包括家庭的角色分工、价值原则、沟通方式、家庭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成员需求满足机制等,通常后者的作用更为突出(Rapoport,1983a:57)。
危机介入模式发现,在外部危机事件转化为服务对象的真正困难(hardships)的过程中,涉及很多因素,如服务对象没有准备、找不到资源或者缺乏能力等,特别是服务对象看待危机事件的视角,直接影响服务对象应对危机事件的态度和方式(Hill,1983:35)。危机介入模式还将家庭危机简化为四个相互关联的步骤——A—B—C—D,A代表外部的危机事件,B是指家庭在危机出现时可以寻找的资源,C则是指家庭对危机事件的理解,D表示家庭的危机状况。也就是说,在外部危机事件转变成真正的危机时,除了受到可用资源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意义的界定(Hill,1983:36)。危机介入模式强调,一旦危机事件的发生成为服务对象日常生活的重要压力来源,就会迫使服务对象对此做出解释,而且正是借助危机事件的解释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才能与外部环境的危机事件联结起来(Hill,1983:43)。如果危机事件得到成功解决,它就成为积极的经验影响以后危机事件的解释,增强服务对象应对未来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相反,如果危机事件没有得到解决,它就成为失败的经验妨碍服务对象对未来危机事件的正确理解,给服务对象应对危机的能力造成损害(Rapoport,1983a:25)。
因此,在危机介入模式看来,产生危机的关键不是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危机事件,而是服务对象自身应对危机事件的方式,它表明服务对象在危机事件面前出现危机的可能性(crisis-proneness)。如果针对的是个人,就需要考察个人的人格特征;如果是家庭,就需要分析家庭的结构和运行机制(Hill,1983:49)。
第三种看待危机的方式是把危机视为一种过程,了解人们如何从最初遭遇危机事件的惊恐和悲痛中走出来重新找到适应方式的过程(Hill,1983:49)。危机介入模式发现,所谓的危机是指人们的能力受到严重损害的一个短暂时期,这个时期通常持续1至6个星期,在这个时期内,人们处于一种应急的状态中,努力尝试各种方式恢复生活的平衡,或者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危机,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的功能,或者由于无法找到合理的方法消除危机,自己的社会适应功能受到损害(Rapoport,1983a:26)。
危机在形成过程中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方面由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变得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服务对象在危机事件的威胁面前发现自己越来越无力应对。这样,随着危机事件的发展,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和内心紧张不断增强,在达到顶峰之后才会逐渐降低(Parad & Caplan,1983:66-67);在这个时候服务对象以前生活中没有成功解决的困扰也会再次呈现出来,成为危机的一部分,影响危机的解决(Rapoport,1983a:26)。从个人成长角度来看,危机的出现和解决与个人的成长过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在那些生活转变的关键时期,往往社会角色的要求不清晰,有时还需要个人的创新,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危机,而危机的成功解决不仅可以消除服务对象的内心紧张,缓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Rapoport,1983a:76)。
尽管危机介入模式针对危机变化的阶段有不同的划分,但根据服务对象的应对方式和状况可以将危机的变化概括为四个基本阶段:危机(crisis)、解组(disorganization)、恢复(recovery)和重组(reorganization)(Hill,1983:46)。危机是指危机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危机事件的出现,生活压力剧增,服务对象开始运用习惯的问题解决机制解决面临的生活困难。如果服务对象的尝试失败,而他又无法找到回避的方法,危机事件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解组。在解组阶段,服务对象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中,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下降,生活的平衡被打乱;如果危机事件影响的是家庭,它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危机事件的第三阶段是恢复,它是指服务对象经历了解组的痛苦经历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寻找能够适应危机环境的新的解决方法。接着,服务对象就进入危机事件的第四个阶段:重组。在重组阶段,服务对象从混乱的生活中重新拾回自信,使生活恢复新的平衡,通常这个阶段还包括家庭关系的重建。不过,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对象都能够恢复到危机前或者比危机前更好的平衡的生活状态(Jackson,1956)。
显然,在危机中服务对象面临的是整个生活的挑战,包括服务对象基本生活方式的调整,它通常涉及生活的很多方面。危机介入模式发现,通过危机服务对象不仅需要学习如何克服成长中的困难,而且需要掌握心理压力的调整方式以及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方法(Ell,1996:177)。如果危机影响的是家庭,改变的任务还涉及家庭成员角色和家庭沟通机制的调整,以保证每位家庭成员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情感表达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Hill,1983:45)。
(二)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
在危机介入模式发展的初期,就有不少学者观察到,危机发生后的及时介入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式,他们认为危机只是使人们处于暂时的情绪困扰中,如果这些受害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他们的状况就能够迅速得到改观(Ell,1996:172)。因此,危机介入模式推崇一种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要求尽早筛查出需要专业介入和帮助的人群,并且在危机发生的现实生活场景中及时开展服务(Ell,1996:171)。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在服务介入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上都有特别的考虑,它所呈现出来的基本逻辑与以往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服务介入的时间来说,危机介入模式假设,危机发生的阶段是服务对象改变的最佳时机,因为在这个阶段虽然服务对象处于情绪的困扰中,但它同时也为服务对象的改变提供了条件,让服务对象发现必须调整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危机阶段是服务对象心理最脆弱的时期,极容易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最佳时期(Rapoport,1983a:30)。通过多年的实践危机介入模式发现,如果把服务介入的重点放在危机阶段,社会工作者只需要花费很小的力气就能帮助服务对象发生明显的改变;相反,如果把服务介入的重点放在平时,这样的改变就需要社会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Parad & Caplan,1983:72)。就服务介入的地点而言,危机介入模式把工作的场所从服务机构的辅导室移到了服务对象日常生活的社区,在服务对象的自然生活场景中开展服务。危机介入模式假设,在危机发生的现场开展服务是解决危机的最好选择,它能够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Rapoport,1983a:30)。当然,相应地,社会工作就需要有一套在服务对象自然生活场景中开展服务而且行之有效的技巧。
危机介入模式发现,由于服务介入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在服务对象自然生活场景中开展专业服务的基本原则与以往机构的辅导室服务不同,它要求社会工作者通过一种主动走出去的外展方式(outreach programs)为服务对象提供第一时间的及时帮助,而不是在机构的辅导室里与服务对象约定面谈的安排,开展具体的服务。显然,这种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对社会工作者的主动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与以往的机构辅导室服务相比,它更关注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外,危机介入模式强调,这样的服务应该是一种短期的服务,具有明确的现实目标,而且直接针对服务对象危机困扰的消除,包括外部支持的提供和内部心理的调整(Ell,1996:179-180)。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如果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开展服务,就自然需要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现实问题以及危机中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尽管这些问题和要求差异性很大,但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在各种危机解决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即通过危机介入帮助服务对象及其相关受害者降低直接面对危机的风险。危机介入模式称之为预防的服务介入策略(Parad,1983b:285)。正是在这样的服务介入原则指导下,危机介入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危机介入中区分两类影响因素:一类称为危险因素,它是指迫使服务对象不得不面对危机困境的各种影响因素;另一类称为保护因素,它的作用与危险因素不同,是保护服务对象让其避免陷入危机困境的各种影响因素;相应地,社会工作者在危机中的预防策略也就具体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针对危险因素,通过消除危险因素减轻危机带来的危害;第二种针对保护因素,通过增强保护因素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Ell,1996:170-171)。
尽管从字面上理解预防是指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但实际上危机事件发生的场景并不是单一的,而不同的场景需要运用的介入方法和途径也不同。因此,危机介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制定的危机预防策略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危机场景做不同的调整和规划(Gordon,1983:25)。一般而言,危机介入模式的预防可以分为三种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Ell,1996:179)。一级预防又称为重点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它的目的是减少危机事件影响的范围和人数。这种预防介入工作的开展通常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主要包括一般健康主题的倡导(health promotion)和特定安全的保障(specific protection)两种类型。二级预防的工作重点是降低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减少受害者的人数,它通常作为危机事件开始阶段的一项重要服务,主要采取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的方式(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包括主动发现需要帮助的个案。三级预防与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不同,它针对的是那些已经受到危机影响并且生活功能受到损害的对象,它主要运用的是康复的方法和技术(rehabilitation),目的是帮助那些受害者增强或者恢复受损的生活功能(Rapoport,1983b:129)。
需要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的预防介入涵盖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而且以一般人群的危机预防能力提升为重点。显然,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危机介入模式对危机介入策略的独特理解,它并不是只关注危机事件中已经受到伤害的直接受害者,也没有假设危机中的受害者是有问题的人,从问题修补的角度帮助服务对象克服面临的问题,而是把服务对象视为在危机处境中遇到困难的普通社会成员,从功能发挥的角度帮助服务对象消除危机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加强危机中的保护因素(Kaplan & Mason,1983:119)。这样,危机介入模式就可以通过预防策略将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从危机的直接受害者扩展到一般的社区居民,从危机时期困扰的处理延伸到平时社区各种不同类型的相关服务(Klein & Ross,1983:148)。
显然,在危机预防策略的逻辑框架中,社区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是危机预防策略实施的关键场所,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顺利找到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和人群,也可以为各种服务的联结和资源的整合提供重要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察,危机介入模式在危机预防策略中推崇一种社区为本的服务方式(Golan,1987:371)。因此,就危机介入模式所推崇的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而言,社区为本和预防这两个概念都非常重要,它们一起构成整个服务策略的核心内涵。可见,危机介入模式所倡导的是一种与以往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不同的服务方式,它要求社会工作者直接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服务,并且借助预防将社区中不同服务有效地整合起来(Parad,1983b:287-288)。
(三)应对能力提升的心理社会介入策略
危机介入模式在自己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当服务对象面对危机的困扰时,他首先希望社会工作者解决的是摆脱眼前的危机(Rapoport,1983b:138)。这样,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就自然集中在应对危机能力的提高上,包括如何接受眼前遭遇的危机以及如何设法解决面临的问题(Chaskel,1983:238)。显然,在危机介入模式看来,如果在危机中社会工作者只关注服务对象内部心理的调整,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内心的困扰,这样的介入策略在遭遇巨大外部生活压力的服务对象面前是很难实施的;如果社会工作者在危机中只注重运用服务对象的外部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减轻生活的压力,这样的介入策略虽然能够帮助服务对象暂时摆脱危机的困扰,但无法保证服务对象在下一次类似的危机面前拥有应对的能力。因此,危机介入模式强调,不管社会工作者在危机中采取的是外部支持还是心理调整的方式,他的工作只有一个核心:帮助服务对象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Ell,1996:180)。
针对服务对象面临的危机,社会工作者既可以从心理入手,如疏导服务对象的情绪和改善服务对象的认知等,也可以从环境开始,如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服务信息和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等。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具体的介入焦点有不同的看法,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危机介入模式通常采取的是一种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服务介入策略,将服务对象的内部心理调整与外部资源链接整合在一起,并且针对服务对象危机的消除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Rapoport,1983b:138-139)。这种介入策略常常涉及三个基本方面的服务:危机中无助感受的处理、外部社会资源的挖掘以及服务对象应对危机能力的提升(Ell,1996:171)。
就危机中的无助感受而言,它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方式,常见的有悲痛和敌视。这些情绪表现不仅直接影响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有时还可能破坏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服务对象时常将这些情绪表现直接针对社会工作者,使社会工作者成为其情绪发泄的对象。因此,如何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危机中的无助感受就成了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Lindemann,1983:19-20)。危机介入模式认为,社会工作者除了可以及时疏导服务对象的情绪,保证服务对象避免处于情绪的直接掌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服务对象调整人际交往的方式,并且协助服务对象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危机介入模式强调,只有通过建立这些新的人际交往关系,特别是服务对象与身边重要他人的联系,才能为服务对象的改变提供及时的、必要的支持,才能帮助服务对象真正走出危机中的情绪困扰(Lindemann,1983:20)。
在外部社会资源方面,危机介入模式将社会工作的服务重点放在资源链接上,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社区拥有的资源以及获取社区资源的具体方式(Rapoport,1983b:139)。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危机介入模式将服务对象的外部社会资源分为两种类型:非正式的人际资源和正式的机构资源。非正式的人际资源是指服务对象拥有的如家庭、亲属和同伴等非正式交往关系而形成的资源。这种类型的资源平时就储存在服务对象的日常交往关系中,一旦服务对象遇到危机,它的作用就会立刻显示出来。危机介入模式发现,在危机中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的往往是服务对象的非正式人际资源,虽然它的方式并不一定专业,但它能够给服务对象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正式的机构资源是指社区中正式机构拥有的服务资源。它与非正式的人际资源不同,是由社区中的正式机构根据专业服务要求而提供的专业帮助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还将文化传承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俗,如在重大节假日举办的各种仪式和活动,也作为服务对象外部社会资源的一部分(Rapoport,1983a:30)。
此外,危机介入模式还从问题解决模式中引入问题解决这个概念,并且把它与危机困扰的消除结合起来,认为帮助服务对象消除危机困扰的核心是提升服务对象的问题解决能力(Rapoport,1983a:29)。因此,无论情绪的疏导还是其他形式的介入都需要围绕这个核心,其中,认知的调整是社会工作者在危机介入中提高服务对象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常用方式(Ell,1996:180)。危机介入模式认为,服务对象在危机中往往由于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不知所措,无法仔细观察和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因而也就无法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所要做的除了疏导服务对象的危机情绪之外,还需要通过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确认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认知的掌控和重构能力(cognitive grasp and restructuring),提升服务对象回应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危机介入模式强调,即使在帮助服务对象疏导情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关注服务对象认知的调整,通过鼓励服务对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把背后的行为逻辑呈现出来,从而帮助服务对象找到更有效的问题应对方式(Rapoport,1983a:30)。
(四)自然生活场景中的专业合作关系
在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以及应对能力提升的心理社会介入策略中,有一个基本假设:社会工作者最有利的工作场景是在服务对象的日常自然生活环境中。工作场景的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社会工作的服务环境的改变,同时它也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工作者不再是坐在机构的辅导室内等待服务对象主动上门寻求帮助的服务提供者,而是主动走出机构在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机会开展活动的服务拓展者(Chaskel,1983:237)。显然,与以往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相比,危机介入模式更为关注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合作关系建立中发挥的积极影响,强调社会工作者主动挖掘服务对象需求和主动引导服务对象的作用(Vernick,1983:150)。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介入模式之所以这样界定社会工作者的位置和作用,不仅仅是出于服务策略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它把社会工作者视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public servant),认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为社区中的居民提供从危机康复到危机预防的一系列专业服务(Chaskel,1983:238)。
危机介入模式认为,如果在服务对象的自然生活场景中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还会出现第二个显著变化,它只是服务对象众多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一种。这样,社会工作者不再作为服务对象应对危机的唯一资源,而是作为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支持,他的作用也不是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应对危机所需的各种专业服务,而是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能够及时应对危机的支持网络,整合各种不同的服务,特别是服务对象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形成的非正式的人际资源(Rapoport,1983a:30)。
在帮助服务对象应对危机过程中,危机介入模式发现,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需要与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士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因为危机中服务对象通常需要多方面的专业帮助,而社会工作者作为分析和理解人际互动关系的专家,除了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专业服务外,还可以为其他专业人士了解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框架(Cyt & Wattenberg,1983:91)。因此,危机介入模式推崇一种多专业合作的服务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需要走出专业分割的限制,站在一种多专业合作的角度理解服务对象的要求和自己的专业定位,并且借助预防服务这个概念整合不同专业的力量(Heilig & Klugman,1983:283)。这样,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为服务对象开展直接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二是整合其他专业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显然,这种多专业合作的视角不仅扩展了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士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改变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Parad,1983b:297)。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一旦采用多专业合作的视角开展专业服务,他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是不同专业之间怎样合作,同时还包括怎么提高自己的警觉性。危机介入模式强调,所谓多专业合作其实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需要放弃专业的保护面具,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准备,对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保持警觉,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限制(Bernstein,1983:110)。
虽然危机介入模式源自社区精神健康服务的探索,但是它的发展和影响已远远超出精神健康服务领域,如有关危机与个人的成长以及危机与问题之间关系的讨论,特别是社区为本的预防策略和应对能力提升的心理社会介入策略的提出,都直接回应了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使危机介入模式成为广受社会工作者欢迎的一种重要服务模式。与以往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相比,危机介入模式是第一次将社会工作的服务场景设置在服务对象的日常自然生活环境中,注重运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资源并且强调短期服务的工作模式(Parad,1983b:288)。不过,危机介入模式也发现,虽然社会工作采用短期服务逻辑框架更为有利,也更适合本专业的发展要求,但是对它的运用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如服务对象缺乏改变动机、工作时间受限以及机构资源不足等,它通常被当作长期治疗的一种替代。因此,危机介入模式强调,除非社会工作与短期服务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并且找到自身的逻辑基础和价值要求;否则,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很难得到保障的(Chaskel,198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