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的发展
1.2.1 城市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132座,1978年改革开放前发展到193座,增加61座。改革开放,特别是2000年后,我国城市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到2010年全国城市达到657座,比1978年增加464座,增加2.4倍。表1.4为全国1990—2010年城市发展情况。
表1.4 全国1990—2010年城市发展情况 单位:座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增加到2000年的36.2%,到2010年达到49.8%。
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起步、波动较大、停滞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等5个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见图1.3。
图1.3 1978—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在1949年的132座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有10座,占城市总数的7.6%;在1978年的193座城市中,100万人以上人口以上城市有29座,占15.0%;到2010年,在657座城市中,100万人口以上城市达到125座,占19.0%,比1949年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根据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我国城镇化走上了稳定发展,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结构日趋合理的道路。
201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的287座城市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25座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43.6%。
据2010年城市统计资料表明:2010年全国城市人口密度为2209人/km2,较2005年254.19人/km2增加7.7倍;全年供水总量为5078745万m3,较2005年的4284136万m3仅增加0.19倍,凸显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短缺。
我国城市作为工业快速发展的载体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承受着环境污染、社会民生保障的重负。城市已成为我国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活动中心。由于城市众多,城市个性又很强,为了从城市防洪的整体上掌握我国城市发展情况,有必要从城市的地区分布、城市人口和城市的经济状况作出分析。
1.2.2 城市地区分布
按国家2005年规定,我国分为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和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四个大区。全国及各分区城市数量见图1.4及表1.5。
表1.5 1990—2010年全国分区城市表
图1.4 全国及各分区城市数量
由表1.5可知,1990年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分别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36.6%、26.3%、21.0%和16.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市分布格局有了较大的改变,至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分别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30.3%、28.2%、29.6%和11.8%。这一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
1.2.3 城市地区人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1978年为1.72亿人,1990年为3.02亿人,2000年达4.59亿人,2010年增至6.7亿人,逐年变化情况见图1.5。
图1.5 1978—2010年城镇人口变化情况
我国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上有很大差异,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远大于中西部地区,表1.6及图1.5表明了1990年、2000年、2010年各分区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
由表1.6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趋于稳定,东北地区略有下降。
表1.6 各区城市人口及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
1.2.4 城市地区经济
讨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应从两个层面着眼:一是看城市的持续发展;二是看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布。
1.2.4.1 城市经济的时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0.365万亿元,到2010年达到40.12万亿元,较1978年增长110.92倍。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分配情况见表1.7和图1.6、图1.7。从中可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更为明显。
表1.7 全国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单位:亿元
续表
图1.6 全国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发展情势图
图1.7 全国1978—2010年各类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变化
由表1.7和图1.7可以看出各类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发展状况,表明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对稳定,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上升。这充分说明,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GDP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1.2.4.2 城市经济的空间发展分布
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我国199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和县级市国内生产总值为0.67万亿元到2010年为24.6万亿元,增加36.7倍。但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我国各分区之间城市发展的差距很大,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城市无论是经济产出还是资本、知识的集聚程度,以及各项制度的完善程度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现以2010年地级及以上的城市为例,见表1.8。
表1.8 2010年全国分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情况表
2010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4.53万亿元、3.67万亿元、3.87万亿元和2.5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的59.1%、14.9%、15.7%和10.3%。数字充分说明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分布极其不均衡。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60%。许多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大城市几乎都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
从城市防洪的角度来看,位于暴雨频发区分界线以东常受暴雨洪水及风暴潮威胁的中、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共200座。2006年,这20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共实现GDP 11.36万亿元,占全国285座有防洪任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GDP总数的85.7%。由此说明我国中、东部及东北地区城市防洪之重要性。
2010年市区GDP超过200亿元的城市共计有203座,共实现GDP 23.5万亿元,占地级及以上城市GDP的95.5%;在203座GDP超过200亿元的城市中,东部地区城市占了绝大多数,计有78座,共实现GDP为14.4万亿元,占地级及以上城市GDP的61.3%;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有55座、45座和25座城市,分别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的14.1%、14.4%、和10.2%。位居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之首的是上海为1.7万亿元,其次为北京为1.39亿元,第三为广州0.99万亿元,第四为深圳0.96万亿元(表1.1)。
按我国统一的地理区划进行分类,全国地级及以上的基本情况(2010年)见表1.8。
从表1.8中可以看出:①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个数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个数的比例大致各在30%左右;②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区人口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的比例为41.6%,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的比例;③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GDP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的59.1%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GDP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GDP的比例15%左右;④东北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个数仅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个数的比例为11.9%、市区人口占10.6%,GDP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为10.3%。
人均GDP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生产力水平高低的表征。2010年全国人均GDP达到3.00万元,28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GDP为6.33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1倍,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均GDP分别为8.99万元、4.16万元、3.96万元和6.13万元,分别为全国平均人均GDP的2.00倍、0.39倍、0.32倍、1.0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