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家长应懂的心理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7±2效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道理嗎?

第二部分 搶跑的孩子未必有後勁

在生活中,經常有人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認為勤動筆才能記得牢。

但是很多孩子上課卻不喜歡記筆記。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老師每節課都寫好幾黑板,如果忙着抄黑板,就沒時間看書和做練習了。

所以,很多父母和孩子都覺得困惑:上課和讀書到底要不要記筆記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請您讀一遍下面的一行隨機數字:

7 1 8 6 3 9 4 5 2 8 4

然後合上書,按照原來的順序,盡可能多地默寫出來。

現在再讀一遍下面的隨機字母:

H J M R O S F L B T W

然後用上述相同的方法,來測試自己的記憶。

假如你的短時記憶像一般人那樣,你應該至少能回憶出5個,最多回憶出9個,即7±2個。

這個有趣的現象,就是7±2效應。這個規律最早是在19世紀中葉,由愛爾蘭哲學家威廉·漢密爾頓觀察到的。他發現,如果將一把子彈撒在地板上,人們很難一下子觀察到超過7顆子彈。

到了1887年,雅各布斯通過實驗發現,對於無序的數字,被試能夠回憶出的最大數量約為7個。發現遺忘曲線的愛賓浩斯也發現,人在閱讀一次後,可記住約7個字母。

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米勒(George A. Miller)教授發表了一篇重要的論文《神奇的數字7加減2:我們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確提出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即一般為7並在5~9之間波動。這就是神奇的“7±2效應”。

由此可見,人腦的短時記憶容量是極其有限的,需要有輔助的手段來幫助,才能記住更多的東西。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做筆記確實有益於記憶。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實驗的科學研究。

美國心理學家巴納特以大學生為被試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了做筆記與不做筆記對聽課學習的影響。大學生們學習的材料,是一篇1800個詞的介紹美國公路發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鐘120個詞的中等速度讀給他們聽。

他把大學生分成三組,每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甲組為做摘要組,要求他們一邊聽課,一邊摘出要點;乙組為看摘要組,他們在聽課的同時,能看到已列好的要點,但自己不動手寫;丙組為無摘要組,他們只是單純聽講,既不動手寫,也看不到有關的要點。

學習完文章之後,對所有學生進行回憶測驗,檢查對文章的記憶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在聽課的同時,自己動手寫摘要組的學習成績最好;在聽課的同時看摘要,但自己不動手那一組的學習成績次之;單純聽講而不做筆記,也看不到摘要組成績最差。

一些學生認為,反正課本上什麼都有,上課只要聽講就行了,沒必要記課堂筆記。但是研究表明,對於同一段學習材料,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成績提高二倍。

原因也許並不在於筆記本身,而是因為做筆記這個動作本身,有助於指引並穩定學生的注意力,加強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記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促進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

同時,記筆記有助於把老師在課堂講授的一些新知識、新觀點記下來,不斷積累,獲得許多新知識。

但是做筆記並不是將老師講的每句話都記錄下來,而是抓取知識要點,如重要的概念、論點、論據、結論、公式、定理、定律,對老師所講的內容用關鍵詞語加以概括。

但是,是不是要求每個學生上課都必須做筆記呢?

這倒也未必。首先我們要理解,課堂教學是由老師的講課和學生的聽課組成的。對學生來說,聽課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他必須認真聽課,積極主動思考,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把老師講的東西聽進去並消化吸收。其次才是記筆記。只有聽懂了課,記下來的筆記才會有意義。

有很多學生上課不做筆記,但是聽得認真,而且聽完就能抓住重點並且理解。這種思維能力是因人而異的,由此而養成的學習習慣也是不同的,不必強求一律。

所以說,上課是否做筆記,應該看孩子的思維和學習習慣。如果不做筆記並不影響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那麼就不必強求他一定要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