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家长应懂的心理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2章 飢餓教育法: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一句流行的口號。很多父母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和學習CD,還有五花八門的智力玩具,幾乎都把房間堆滿了。但是孩子偏偏逆反,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於是,有些父母就會採取各種方式,“強制”孩子學習。

但是,強迫學習,只會讓孩子感覺沮喪和失敗,是絕不可取的。強迫的身體鍛煉,可能不會對身體有傷害,但在強迫之下獲得的知識,是不會在頭腦中保留的,即便那是一顆求知若渴的頭腦也不行。

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公元前360年,柏拉圖就建議,不要向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不應該有任何強制的教育。自由人不應該在獲取任何知識時成為奴隸。”

有一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武漢大學講演。他走上講台從包裡拿出一隻大公雞,台下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道陶先生要幹什麼。接着陶先生掏出一把米放在了桌子上,然後按住雞頭強迫它吃米,可大公雞只叫不吃,怎樣才能讓它吃呢?他又掰開大公雞的嘴,硬塞大米給它吃,大公雞拚力掙扎還是不肯吃。

這時,陶行知就輕輕的鬆開手,把雞放到桌子上,自己後退幾步,這時大公雞自己就吃了起來。

學習的核心問題,就是一個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按牛頭不喝水,強按雞頭不吃米,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怎樣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呢?

在這裡,我想推薦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的“飢餓教育法”。

在鈴木的教室裡,經常有許多孩子被帶來學小提琴。對於初次參加學習的孩子,鈴木的做法是完全禁止摸琴,只允許在旁邊觀看其他孩子演奏。聽到其他孩子奏出夢幻般優美的樂章,新來的孩子學琴的慾望被強烈地刺激起來。直到這時,鈴木才許可孩子拉一兩次空弦。

你也許不理解,為什麼要限制孩子摸琴呢?其實這正是“飢餓教育”的奧妙所在:因為這樣一限制,給孩子的傳遞的信息不是“要你學”,而是“你還沒有學的資格”。這樣一來,卻使琴在孩子心目中的價值無形中提高了,對孩子的吸引力大大增強了。

說到底,這是一種欲擒故縱的教育方法。從心理學上來說,它是完全符合人的學習心理的。

回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要啟發求知人學習的興趣,也就是孔子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明代的王陽明一生桃李滿天下,他強調,一定要順應孩子的性情,激發他的興趣,以誘導啟發來代替督責。他形象地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宋代著名的三蘇—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有一副對聯形容他們的文學成就,說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無人能比。

但是據記載,蘇軾和蘇轍並非天生神童,小時候也非常頑皮,貪圖玩樂而不愛讀書。父親蘇洵並沒有採取“棍棒教育法”,而是採用了我們開頭所說的“飢餓教育法”。每當孩子們玩耍打鬧時,蘇洵就躲在書房裡面讀書,有時還忍不住哈哈大笑。

當兒子跑過來想瞧個究竟時,他又把書趕緊“藏”起來。孩子們以為父親瞞着他們看什麼好東西,就趁父親不在家時,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也喜歡上了讀書。

孩子的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稍微用一點心,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做引子,把他們的學習興趣“引燃”其實並不難。

你可以拿起一本書,聲情並茂地講述,待把孩子的興趣引到高潮後,停住不講並把書“不經意”地放進抽屜,或放回書架較高的位置。

這個動作好像在告訴孩子:這本書雖然有趣,但太深奧,你還看不懂。孩子出於好奇心,一定會爬櫈子找書看,閱讀的趣味也會倍增。找書來讀的過程,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次冒險遊戲一樣充滿刺激,他自然會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