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示弱效應:怎樣讓孩子能幹一些?
一朋友帶小孩來家玩,趁孩子到樓下玩的時間,朋友就向我訴苦,說他的孩子膽小、懶惰、依賴性強。他邊說邊搖頭歎氣,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問他:“你經常幫孩子的忙嗎?”
他點點頭說:“是的!不管大小事情,我都幫。”
我又問朋友:“孩子主動幫過你的忙嗎?”
朋友說:“偶爾有的,但我擔心他做不好,所以沒讓他幫。”
我直接給他開出了藥方:“那從今以後你就和孩子交換一個位置吧。讓孩子多幫你的忙,你盡量少幫孩子的忙。你太能幹,孩子就不能幹,你要在孩子的面前盡量多表現得‘無能’些,讓孩子在你的面前表現得能幹些。”
向孩子示威幾乎每個家長都會,但是會向孩子示弱卻寥寥無幾,因為示弱比示威需要的智慧和勇氣要多得多。
在生活中,大多數家長都會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成人心態教育孩子。然而,很少有家長知道,適當地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你與孩子的心理距離,並使孩子在各方面能幹起來。
“示弱效應”本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心理效應,多應用在各類組織中的領導與下屬之間。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十個月大的小孩已經把身高和力量強弱等同而視。當一個動作片裡兩個不同身高的形象發生矛盾的時候,孩子會預計矮小的將對高大的做出妥協。如果情況相反,高大的讓位於矮小的,孩子會表現出驚訝,然後盯着這個意料之外的畫面看很久。
羅特·托馬森(Lotte Thomsen)和她的同事在著名的哈佛大學進行研究後發佈此報道。他們的研究結果說明,嬰兒已經懂得什麼是社會支配地位,並且會根據身高判斷矛盾中的勝者。研究人員說明,孩子在八個月至十個月大之間培養出這個意識。
科學家由此推斷,很顯然,高大者屈服的情況讓孩子驚訝。而相應地,在生活中,如果看到父母向他們“示弱”,對他們的心理衝擊力比“示威”還要大。
說我們家長有意識地“示弱”,並不是說隨便依從孩子的要求,而是指放下“架子”向孩子請教,那就相當於掌握了家庭教育的一把利器。也許有的家長覺得不可取,認為家長怎麼能向孩子示弱,那孩子還不上天了。其實,向孩子示弱,好處多多。
一是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處於引導地位,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萬能的,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倒父母。如果在必要的時候,父母恰當地向孩子示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媽媽帶兒子爬山的時候,碰到一個很陡的坡,兒子站在前面猶豫不前,媽媽看了就會試探着說:“兒子,媽媽有點不敢過去,你敢嗎?”
於是,兒子回過頭看看媽媽,然後小心翼翼地走過去,媽媽會在後面讓他牽着我的手,實際上,她根本沒什麼危險,但是這種換位的感覺絕對不一樣。
終於走過去了,媽媽長歎一口氣說:“兒子,今天要不是你,我真的不敢過呢。”
兒子馬上得意地說:“沒有我在你就不敢吧。”
二是能增強孩子的成就感。
當孩子解答了你提出的問題後,他就會產生成就感。在成就感的影響下,孩子的自信心也會產生,處理問題的方法自然也就有了,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樂樂問爸爸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家誰是老大?”爸爸開始不知道怎麼回答,後來告訴他:“在家裡誰的答案正確誰是老大。比如問一道題3加3等於幾,媽媽的答案是8,爸爸的答案是9,樂樂的答案是6,那麼樂樂就是老大。”
三是能增強孩子的成人感。
在孩子心目中,大人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如果他連大人提出的問題都解答了,他自然會有成人感。於是,孩子會一點點成熟起來,再不是父母眼中的小不點兒了,什麼事情他都會願意與家長分享和分擔。
一位作家問一位農民父親:“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重點大學,請問有沒有什麼絕招啊?”
農民父親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
原來,這位父親小時候家窮沒唸過書,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於是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然後孩子做作業,他自己也跟着在旁邊做作業,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老師”,學習的主動性就甭提多大了……
確切來講,當家長向孩子“求教”時,孩子心裡一定會想:這些問題連爸爸媽媽都不會,我一定要好好表現,幫爸爸媽媽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孩子就會得到一股無形的鼓勵,從而會表現得更加出色。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亞說:“對於父母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上面的這位父親,可以算是這句話的成功實踐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