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进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后,主要从事两方面的研究,前者为国际关系研究,主要是日本、中日关系,以及地区秩序研究;后者是历史研究。其间还写过一些诗词与散文。
本文集共分三部分:一、论文、二、时评、三、诗词及散文。时评其实也是一种论文,不过时效性强,大多一事一议;论文涉及的则是较大的题材,需要在更广阔的时空内,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论述。
本文集:
选论文三十七篇,为1985年至2015年间所撰。
选时评九十一篇,为2006年至2019年间所撰。
选散文五篇,为2001年、2008年、2016年间所撰。
选诗词十一首,为2012年至2020年间所撰。
我的学术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两段:一段主要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从事历史研究。另一段则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任职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并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台湾研究会理事、上海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国台办直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顾问,上海交通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我是1979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该所设于徐家汇一幢欧式小楼内,小楼和拱卫于其周围的几排砖瓦平房位于靠近藏书楼的葫芦形地块内,很安静。对甘坐冷板凳,耐得寂寞的史学研究者而言,实在是做学问的好地方。在这里,我第一次在中国史学界权威刊物《历史研究》上发表了论文《论曾国藩的洋务思想》。论文发表后,在史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民出版社将其收入《洋务运动论文集》。
其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完成博士论文《中日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后,赴早稻田大学任访问学者。回国后不久,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在任期间,所著数次获奖,发表于2002年第3期《社会科学》杂志的论文《论当今国际统一战线及我国国际统一战线政策》获当年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理论研究特别奖;我为第一作者的专著《战后日本防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获上海市第七届(2002—200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文集取名《书斋风云录——对日关系、地区秩序及中国史论集》,有两重含义:其一,强调这些文字非闭门造车之作,而是对历史风云的感受和观照。其二,说明本文集的主要论述内容是“对日关系、地区秩序及中国史”。
经过长期的研究生涯,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如何从事研究也积累了一些体会。主要有三:
一、任何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但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因此,无论是评价人物还是评价事件,都应力求搞清这些人物与事件所处的时代特点。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对人物和事件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脱离了对人物与事件所处时代特点的正确分析与认识,不可能对人物与事件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人类对自身,以及各种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总会经历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对本质不太深刻的认识到更深刻认识的发展过程。因此,对人物与事件的认识,可以不同意前人的观点,甚至批判前人的观点,但不能忽视前人的观点,前人的努力构成了认识深化过程中或大或小的阶段。了解这些阶段,继承、批判、扬弃各个阶段中形成的观点,有利于产生更为接近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我在撰写论文甚至时评时,都会搜寻一下相关内容,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已有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努力使自己能在现有基础上提供一些新的认识。
三、要辩证地看待包括自己研究成果在内的各种研究成果。应该看到,世界上的事物有其继承性,这使事物的本质具有稳定性的一面。但更应看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特别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崛起为世界强国之际,国际战略界例如美日欧等国的战略界,对此日趋敏感与关注。这更要求我们注意辩证思考,不能停留在传统思维上,哪怕是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维,而必须在深入观察上述变化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和预测新条件下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并争取及时建策,以获未雨绸缪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