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年鉴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唐山市开平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唐山市开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唐山市开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宋亮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以来,按照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新时代特色田园城市、和谐幸福开平的总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十项重点工作”为主线,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脱贫攻坚等各领域成效显著,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运行平稳、转型加快、民生改善、和谐有序的良好态势,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与年初计划增速持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65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计划的101.07%;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预计增长7%,完成市达计划;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达到年初预定目标;

实际利用外资10951万美元,同比增长5%,完成计划的109.5%;

城镇登记失业率3.57%,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率均超额完成市达目标任务。

(一)突出特色,延伸链条,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工作方案》《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支撑性文件相继出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增长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3%,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同比均增长20%以上。二是服务业转型加快。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年内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家,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3%,三产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45.6%。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带动作用增强,园内企业达到115家、商户2560户,特别是汽车、五金机电、钢铁物流、花卉、家居等五大市场,规模档次均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三是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年内新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全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4家,鼎晨食品成功申报河北省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整合全区农业特色旅游资源,邀请60余家旅行社开展“绿色年货乡村行”旅游体验活动,农业发展向现代化、多元化持续转变提升。

(二)夯实基础,积蓄潜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精准抓好项目谋划,全力提供服务保障,形成了一批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年初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54项,计划总投资857.6亿元,其中续建39项,计划新开工40项,前期项目21项,谋划项目54项,总投资169亿元的大唐北郊热电等8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旭宇金坤、春秋钢构等30个项目完工投产,总投资5亿元的赛伯乐唐山工业4.0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基地项目基本完工,13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入驻,10家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唐山昱邦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唐山中茂新型轴承、中科军民融合产业园等35个项目顺利推进中,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正在形成支撑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年内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引进科技成果5项,引进培养各类人才496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市级科技创新园区。三是招商引资扎实开展。突出京津、江浙沪和日本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小团组招商13批次,接待客商考察88批次。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17个重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涉及动力电池、机器人、智能输配电、大数据、文化影视、高端装备制造等8个领域。

(三)统筹规划,建管并重,城乡建设彰显特色 一是高质量推进棚户区改造。制定了《开平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方案》,积极对接中铁置业、金隅集团、龙湖集团、恒大集团等央企、国企和知名上市公司,全面启动了四街片区、税东、税北等五大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内新开工4021套。二是高标准提升城市功能。投资1.4亿元,启动实施了西城路、北环道、普光道、东城路、园区道5条道路雨污水管网改造和道路翻修工程,其中园区道、普光道、东城路主路已竣工通车;东、西新苑等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程、12条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和7个城区节点绿化工程完工;东湖开发建设高速启动,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山湖路树”顺利推进,产业导入及PPP打包项目正在深度洽谈,城市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推进,开展了“清洁城乡”、“清水润城”、“四容四貌”治理等活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100%,6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打造了茅草营、双桥村、大丰谷、马各庄、丰山村、西尚庄等40余个精品村。完成了唐榛路、开陡路等道路翻修改造工程,有力推动城乡互联互通、一体发展。

(四)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生态建设提档升级 深入开展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全区整体环境质量较去年大幅度改善,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率位居全市第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一。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深度整治,出清“散乱污”企业368家,整改、净化提升企业及各类场院845家;实施夏庄、清雅园污水处理站工程,石榴河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43家非法矿山全部依法取缔,10家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按时完成。在“一环四线”和陡河水源地保护区新增造林3.2万亩,“清凉陡河水、绿满开平城”的生态名片加速形成。

(五)补齐短板,增进福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是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5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7%,“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分别达到5.7万人和8.3万人。社会救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952元提高到4308元,城镇每人每月由550元提高到605元,为257名特困人员累计发放供养金142.9万元,86户207人实现脱贫。二是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施陡电小学安家庄教学点、荆各庄小学、八里庄小学改扩建工程,71名教师实现城乡交流,培养出区级骨干教师114名,市级名师1名。全区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二十三中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85人;市人民医院与开平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和6家村卫生室签订了医疗共同体建设发展合作协议,分级诊疗模式进一步健全。切实做好全面两孩政策的解读和衔接工作,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实现了人口自然增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因企制宜抓监管、分类督导抓落实,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文化、体育等事业进一步发展,实施区图书馆迁址新建工程,举办文化大讲堂、文化志愿者送戏进基层、全民健身活动展演等文体活动,全面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

总体上看,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制约性因素。一是新兴产业支撑力不足,引领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较少;二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企业贷款难、征地难、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项目的推进进程;三是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要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工作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唱响“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拼搏竞进、再创辉煌”主旋律,围绕建设“特色田园城市、和谐幸福开平”两大目标,实施“生态立区、转型强区、质量兴区”三大战略,开展“转型升级、生态环保、融入中心城区、文明城创建、乡村振兴”五大攻坚,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纪律”六项保障,为开创新时代开平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主要原则:一是把年度计划和“十三五”规划衔接起来,把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立足调整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立足节约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发展。三是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面向农村,抓好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安全,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农村薄弱环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左右;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达目标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PM2.5浓度下降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量均完成市达目标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突出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发展高质量 一是推动新型工业向高端发展。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推动“2+2+3”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全力推进精品钢铁、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电子智能仪器、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新兴信息服务业、研发设计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集聚化、链条化、规模化发展。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二是聚力服务业发展壮大。以钢铁物流、汽车交易、工程机械、五金机电、花卉家居等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吸纳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加速电子商务与传统商贸、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抓好万达广场、联想智慧城等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业态,拉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三是推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以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合理布局空间,完善区域功能。着力引进培育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重点实施千亩药材、千亩采摘、千亩花卉和千亩绿园等“四个千亩基地”建设,打造“环城万亩林下经济带”。

(二)突出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力推重大项目建设。全年谋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36项,计划总投资805亿元。对东湖片区生态修复、河北中科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等18个列入市重点的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分包、部门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项目现场办公等方式,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单位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间进度推进。二是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主动对接各类央企、知名外企、大型民企,强化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年内组织招商推介活动5次以上,小团组考察活动20批次以上;积极推进在谈项目前期工作,提供精准服务,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的问题,年内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个。三是优化平台载体建设。全力推进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整合提升力度,挖掘潜能、增加容量、提升内涵,全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载体。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环境、政策等综合优势,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加快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研发设计等新兴产业项目。

(三)突出协调融合,推进城乡发展均衡化 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东湖片区建设,确保投资15亿元的“山湖路树”工程建设“七一”前主体完工;加快推进新开路、北环道改造项目扫尾工作,新建东二路,谋划调直南环道,扎实开展东关大街等11条背街小巷整治,全面改善城区交通出行条件;加快推进“四街片区”和越河镇税东村棚户区改造,确保早开工早建设早回迁。二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清洁城乡”行动,村庄生活垃圾清运保持100%,打造12个村容村貌治理典型示范村,无害化厕所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谋划实施唐榛路双桥镇孙家庄路段、开凤路、北五道、振兴路等翻修改造工程,彻底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三是强化污染综合整治。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高标准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进一步完善“散乱污”企业认定标准和整改要求,坚决杜绝“散乱污”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启动陶瓷企业退城搬迁工作,按上级要求完成列入计划的25家陶瓷企业退城任务。持续绿化攻坚,年内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6%,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开平。

(四)突出民生优先,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就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积极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创业帮扶政策宣传等公共就业服务。切实抓好社会保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和困难群众救助,高标准完成农村28户55人新识别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确保年内全部脱贫。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05元提高到666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4308元提高到4824元。二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教育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投资2710万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规范乡村医生考核、强化医德医风监管、规范开展岗位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工程,积极推进区文化馆达标建设,加强基层镇街文化站建设和村、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提高综合使用效率。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