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社火与现代傩俗:固义傩戏探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上党赛社研究综述

上党赛社指主要流行于上党地区(今长治和晋城)的赛社文化。上党赛社因其厚重的历史信息、鲜活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的物质遗存引起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各个学科的关注,成为重要的文化研究对象。上党赛社并不能直接和上党傩文化画等号,但对于上党傩文化的考察又必然涉及上党赛社。一方面上党主要的傩戏、傩仪、傩祭包含在上党赛社当中,通过赛社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一些零散的傩俗又不能完全脱离赛社,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上党傩文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与上党赛社的研究并行。中国傩戏学会会长曲六乙认为:“在民间被俗称为‘迎神赛社’的赛社文化,实际是以传统社会中贯穿于官方至基层的祭祀仪典为中心,结合官方礼仪和民众狂欢而形成的活态文化,作为北方社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赛社活动充分体现了‘礼以节人、乐以和人’的礼乐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农业文明影响下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赋予了赛社活动‘春祈秋报’的特定内涵,从商周时代的孕育,经过汉唐时期的发展,直到明清时代的兴盛,赛社活动作为古黄河流域最具乡土特色的民众庆典,已经不单是一个以‘鱼龙漫衍’为表现的艺术形态,也不单是一个以‘恭迎敬奉’为特征的礼仪行为,而成为上党民众多彩多姿的生活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特定节令、特定信仰、特定族群共同营造了群体参与的文化空间。”[2]这段论述代表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于上党赛社的关注,上党赛社的生存仍处于民间自发表演的状态下。随着戏曲普查和资料收集的展开,经过学者的挖掘和介绍,上党赛社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其研究价值迅速得到学界认可,来自多个学科的众多学者投入上党赛社的研究中来。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党赛社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研究成果涌现,研究群体逐步扩展,成为民俗学、戏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一个热点。目前可看到的各种研究专著、论文的数量较为可观,高质量成果亦不在少数。从研究的角度来划分,主要可以概括为侧重于历史、民俗、艺术这三个方面。当然,由于赛社文化的复杂性,以上划分仅是粗线条的,对于上党赛社艺术的考察,离不开历史梳理和民俗观照;对于上党赛社民俗的考察,也离不开历史资料和艺术考量;对于上党赛社历史脉络的考察,也无法脱离民俗和艺术的介入。总之,以侧重方面来划分,着力于把握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取向。

(一)整体观照

上党赛社的研究论文早期较多地发表于各类报刊当中,专注于其某一个细节问题上的分析探究。从整体视野收集资料,资料收集与研究相结合的最重要成果,当属寒声主编的《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一书(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对上党傩文化和祭祀戏剧的主要方面都进行了叙述,关于傩文化的历史轨迹、乐户的构成和发展、乐户的演出活动等重要的问题都进行了细致梳理。难能可贵的是,该书把发现于民间的主要赛社抄本进行归纳整理,对上党队戏、上党院本、上党杂剧、上党傩戏、上党琴戏等类别进行划分并呈现资料,赛社中使用的赞词、排场单等资料也有细致整理。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关于赛社演出情况、民间信仰、赛社组织、相关文物的研究文章。该书在介绍、研究上党赛社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样的资料收集整理方面,地方文化工作者杜同海主编了重点介绍贾村赛社的《上党赛社》一书(湖南地图出版社2011年版)。贾村赛社以“民间社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是上党赛社的重要代表。《上党赛社》一书收录贾村周边村庄的赛社活动,通过大量图片展现赛社的现场情景,并且收录了大量珍贵的演出脚本和记录,是较为重要的上党赛社资料的个案呈现,对保存原始资料、提供研究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上党赛社进行整体观照的专著有冯俊杰的《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年)、杨孟衡的《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年)和王学峰的《民间信仰的社会互动——山西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学生书局2012年版)颇具代表性。冯著侧重于结合具体的庙宇实物和相关的信仰现象对赛社的表演进行探讨,将田野调查和文献论证相结合。杨著对十四种上党古赛中重要的民间手抄本进行细致校对、注解,文献丰富、注解严谨,是上党赛社手抄本的整理注解中较为完整系统的。王著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出版的,以贾村赛社为个案,以民间信仰为切入点,较为细致梳理了贾村赛社的历史流变和当代多种文化动力的作用下贾村赛社新的变化。

上党赛社的重要承担者——乐户也受到强烈关注。除了散见的论文,较为重要的成果有项阳的《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和乔健等的《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两书都广泛收集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对山西乐户的历史脉络、生存现状、信仰状况、社会地位、艺术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两书是目前乐户研究的代表著作。

另外,有两本论文集在上党赛社的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是麻国钧等主编的《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该书是1998年在河北武安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其中收录了王福才、王廷信、冯俊杰、李天生、杨孟衡、延保全、黄竹三、曹飞等学者的八篇论文,这些论文是在观摩了河北武安固义傩戏《捉黄鬼》之后写就的。上述学者均从区域文化对比的角度着手,分析了冀南和晋东南在社火傩俗上的诸多相似点,从论述固义傩戏入手,以比较的视野考察上党赛社,剖解异同。这些论文不仅对于固义傩戏、上党赛社的研究十分重要,而且对于深入探讨晋冀类似赛社文化、傩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是麻国钧、刘祯主编的《赛社与乐户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是2006年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学术研讨会的成果。这次研讨会把赛社与乐户作为会议主题,提高了赛社和乐户研究的影响力,形成了众多研究论文。这本论文集收录了中外学者63篇论文,数量可观。这些论文从赛社、乐户、礼仪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民间戏曲、民间艺术、傩戏、傩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收录的论文既有长期从事赛社研究的学者的最新成果,也有外国学者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阐述的观点,还吸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者。这些论文不仅代表了赛社与乐户探究的深入,也为接下来的赛社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赛社历史研究

对于上党赛社历史脉络的梳理是研究中的重点,这一类研究广泛收集目前可见的各类庙宇、碑刻等实物证据,同时细致梳理文献记载,对赛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某个细部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体察。通过赛社历史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当前赛社的样貌和理解赛社文化有重要意义。

段建宏的《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姚春敏的《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王潞伟的博士学位论文《上党神庙剧场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最具代表性。这些专论紧密结合戏台、庙宇、神庙等具体的考古证据,进行实证性研究,对赛社相关的历史脉络梳理严谨、细致。在这一研究路径上,张振南、延保全、杜同海、申丹莉、王馗、蔡敏等人的论文[张振南、暴海燕:《上党地区古庙赛日期》,《中华戏曲》(第20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延保全、赵志华:《新绛县阳王镇东岳稷益庙戏剧碑刻及赛社民俗考论》,《中华戏曲》(第23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姚春敏:《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迎神赛社:以清代上党碑刻与民间文本为中心》,《中华戏曲》(第4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杜同海:《关于〈礼节传簿〉流传的一点说明》,《中华戏曲》(第37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申丹莉:《潞城市东邑村龙王庙及迎神赛社考》,《文物世界》2008年第2期;王馗:《山西上党赛社演出中的行业变迁与演剧形态》,《民俗曲艺》2010年第170期;蔡敏:《山西泽州大阳村汤帝庙及其赛社演剧考略》,《中华戏曲》(第43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也从具体细节上推进了赛社历史层面的研究。

(三)赛社民俗研究

上党赛社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它直接体现活态的民俗文化,而且其与人们的信仰、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审视上党赛社一直是上党赛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研究上党赛社的学者也十分注重赛社民俗方面的探究。

段友文很早就撰文对晋东南潞城的迎神赛社习俗的诸多进行了详细论述(《晋东南潞城迎神赛社习俗考述》,《民俗曲艺》1997年总第109期),上党赛社的民俗研究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也得到赛社研究者的认可。王学锋的博士学位论文《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以贾村赛社为个案,主要侧重于戏剧活动背后的民间信仰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较为客观地梳理了随着信仰变迁在赛社所发生的一些新动向。他之后发表的一些论文同样表现了对赛社民俗的关注。

道教在上党赛社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延保全、朱文广等人的论文重点探讨了上党赛社中道教的影响和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以及赛社中道教的特点。[见延保全、张明芳《道教与民间迎神赛社》(《中华戏曲》第20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朱文广、葛建男《〈排神簿〉中道教信仰的民间特点:以山西贾村赛社为例》(《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朱文广、段建宏《由贾村赛社〈排神簿〉、〈祭文簿〉看道教、民间信仰的特点》(《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除了较为宏观的道教与赛社关系研究之外,道教神仙信仰和民间信仰也是赛社研究关注的对象。由于赛社往往围绕一个主神展开,同时存在多神信仰的状况,因此信仰的特殊性成为诸多论文探讨的焦点,较有代表性的如张振南、暴海燕的《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再探》(《中华戏曲》第18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占路的《护佑与娱乐——赛社活动延续原因之探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姚春敏的《民间社祭中的“马裨”初探》[《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王潞伟、姚春敏的《精英的尴尬与草根的狂热:多元视野下的上党三嵕信仰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申轶群的《山西壶关二仙崇拜与赛社演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蔡敏的《太行成汤信仰与民间赛社演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等等。

(四)赛社艺术研究

对上党赛社艺术的研究最为引人瞩目,上党赛社不仅有着丰富的戏曲价值,而且在戏曲发展和演变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更为可贵的是,赛社还是活态文化,并没有成为过往。因此,围绕赛社的戏曲研究是赛社研究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于赛社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提升。

在赛社艺术研究方面,涉及赛社演出形式、剧本整理、音乐特点等方方面面的,全面梳理赛社与戏剧的关系,较全面把握赛社艺术的,当属杨孟衡。他撰写了大量论文,如《上党古赛礼乐志》,见李玉明主编《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3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民间社赛“乐星图”解——上党古赛乐艺建构考析》(《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上党古赛仪典考》(《民俗曲艺》2006年总第151期);《赛社文化深层开掘》(《中华戏曲》第3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论上党民间赛社中的赞词》(《曲学》2013年卷)等相关论文及其他著作,对赛社的音乐、仪式、文化价值、文学特色都有精彩论述。此外,很多学者亦关注赛社与戏剧的关系,如周华斌的《祭礼与戏剧——上党祭赛的文化启示》(《中华戏曲》第3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白秀芹的《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李阳的《迎神赛社与古剧形态》(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8年)等论文分析了赛社的戏剧价值和具体的戏曲史地位。

提到赛社,不得不提赛社中极具特色的队戏,被视为戏剧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队戏研究成为赛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性的论文有乔淑萍的《民间祭赛与戏曲的初级形式:队戏》[《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白秀芹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队戏》(《文史知识》1996年第4期);麻国钧的《“行”的仪礼→“停”的戏剧:队戏源流辨》(《戏剧》2000年第3期);廖奔的《社火与队戏》(《中华戏曲》第2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朱恒夫的《队戏考论》(《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分别从队戏的演出特点、历史流变、与其他民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究。

此外,专注于赛社音乐研究的成果有王亮的《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黄钟》2003年第3期);柴广育的《也论“贾村赛社”》(《中国音乐》2011年第2期);李佳宸的《赛社音乐文化初探:以贾村“四月四”赛社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专注于赛社美术研究的有廖奇琦的《山西汾阳圣母庙圣母殿壁画之赛社仪式分析》(《美术研究》2014年第1期);王剑芳的《上党赛社面具造型及其审美意境分析》(《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和《上党队戏与面具》(《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等等。这些论述拓展了赛社艺术的研究。

(五)其他方面

关于上党赛社的研究成果,大体都可以归入上述研究方向中。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的尝试,推进了赛社的研究。如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把赛社和同类的现象相比较,例如王福才的《河北傩戏〈捉黄鬼〉源于山西上党赛社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黄竹三的《晋冀宗教祭祀戏剧的类同性》(《戏剧》2001年第3期);陈姵瑄的《民间信仰庙会“赛社”“香会”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实践——以北京妙峰山、山西潞城贾村碧霞宫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等。探讨赛社文化与民间法的问题,如赵丽琴、卫崇文的《上党地区的赛社文化与民间法》(《民族论坛》2015年第2期)。在非遗的语境下重新审视赛社的变迁,如刘文峰、王学锋的《从贾村赛社的变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等论文。

综合来看,对上党赛社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拓展,对于赛社的历史流变、存在现状、艺术特点、民俗环境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究。同时,也有一些方面可供挖掘,例如新的理论阐释、新的研究方法介入,尤其是在更广阔的视野下看待上党赛社,在重视戏曲研究的同时,赛社文化的区域研究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