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武安傩戏研究概述
武安傩戏,有时候特指固义傩戏,现在也包括武安境内其他具有傩戏性质的表演形式,例如白府《拉死鬼》、土山诚会等。武安傩戏,主要指固义傩戏,这里我们把白府《拉死鬼》也考虑进来。
杜学德的《赵都民俗趣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中收录的《固义脸戏》一文,是目前可见的最早介绍固义傩戏的文章。1991年,杜学德的《武安大型民俗艺术〈捉黄鬼〉》一文发表在河北民俗学会刊物《风俗通》上,这是固义傩戏研究的开端。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杜学德主要致力于介绍宣传固义傩戏,同时他对固义傩戏的研究也值得重视。《宋代“竹竿子”的遗存——长(掌)竹》(《民俗》1994年第1期)对固义傩戏中“掌竹”的角色进行了考察,引起了戏剧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也最早将固义傩戏导入了戏剧研究的路径。《冀南固义大型傩戏〈捉黄鬼〉述略》(《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3期)、《武安大型傩戏〈捉黄鬼〉述略》(《河北学刊》1995年增刊)、《武安大型傩戏〈捉黄鬼〉考述》(《中华戏曲》第18辑)等文章都是对固义傩戏的整体观照。总体来看,杜学德早期的文章,已经开始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研究和整体把握,而其实际效果,起到向外介绍固义傩戏的作用,也奠定了固义傩戏研究的最初研究导向。1998年,杜学德的《燕赵傩文化初探》(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关于固义傩戏的第一本专著。该本书以相当大的篇幅对固义傩戏进行了详细介绍,是研究固义傩戏的重要资料。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其他几种河北傩俗,其中包括武安白府的“拉死鬼傩仪”。2010年杜学德的《武安傩戏》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第一本关于武安傩戏的专著,图文并茂介绍了固义傩戏,附录部分介绍了白府《拉死鬼》。该书图片精美、制作精良,内容条理清晰,是了解武安傩戏的最佳读物。2012年,王慈娴、王新荣、丁计良主编了《中国·武安傩戏》(河北美术出版社)一书,在杜学德研究的基础上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体系更加完善。
在固义傩戏引起学界的关注后,很多学者开始到固义实地考察,并且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论文。陶立璠的《三爷圣会考察记》(《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延保全的《〈捉黄鬼〉——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大舞台》1998年第3期)、王福才的《河北傩戏〈捉黄鬼〉源于山西上党赛社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等调查研究性论文发表。1998年以前,固义傩戏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具体问题的探讨中,但研究论文数量、研究者数量、研究深度广度,都无法同其他地区的傩戏研究相提并论。
1998年,“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在武安召开,会间对固义傩戏进行了观摩讨论。这次会议是固义傩戏研究的进程标志点。该研讨会的论文集《祭祀·傩俗与民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中收录的关于固义傩戏的论文,代表了当时固义傩戏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其中来自各地的傩戏研究者所进行的比较研究尤为引人注意。这为深入分析固义傩戏打开了视野。从此,固义傩戏作为中原汉傩的代表在学界达成共识,固义傩戏成为傩戏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其后出版的中国傩文化综论性质的著作都对固义傩戏给予了评述,如王兆乾、吕光群合著《中国傩文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曲六乙、钱茀编《东方傩文化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刘芝凤《戴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曲六乙、钱茀编《中国傩文化通论》(学生书局2003年版),林河《中国巫傩史:中华文明基因初探》(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等。上述论著是把固义傩戏置于中国乃至亚洲的傩文化事象群中考察的,这种做法是对固义傩戏的极大肯定。但从众多概论性质的著作对固义傩戏的评述中也能看出,固义傩戏研究和其他地区傩文化事象的研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前期研究和深入研究的成果仍然十分欠缺和单薄。
新世纪以来,关于固义傩戏的研究论文开始大量出现。值得注意的硕士学位论文有秦佩的《固义傩戏与赛戏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通过实地考察,取得了一些最新的资料,论文采取的视角很大程度上仍是文学的(和戏剧学的研究还有些差异),将研究注意力集中在剧本、演出的分析上。吕媛媛的《傩戏服装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探索》(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固义傩戏服装的特点。朱少波的《符号学角度下的河北武安“捉鬼”傩俗:以固义村“捉黄鬼”和白府村“拉死鬼”为研究个案》(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将武安市境内的两种重要傩文化事象——固义《捉黄鬼》和白府《拉死鬼》综合考察,统合在“武安傩”的情境中,运用符号学的理论,而不是单纯地局限在某个学科内,更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意义。贾楠的《武安傩戏艺术研究》(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则探讨了固义傩戏(兼及白府傩俗)的音乐特点。苗靖的《河北省武安市村落间傩戏艺术比较研究》(燕山大学,2017年)把固义《捉黄鬼》、白府《拉死鬼》、得意《拉死鬼》进行统合比较分析,以比较的视野探讨了“武安傩戏”的艺术风格。以上硕士学位论文的出现,说明对固义傩戏的研究已经开始细化,探索的角度开始多元化。
关于固义傩戏和白府《拉死鬼》傩俗的各类论文数十篇,大多数讨论它的发展、流变、特点等传统问题,同时也有很多论文尝试着以新的视角探索新的问题。
朱燕的《对生活时空的重组与通过:“通过礼仪”视角下的固义傩戏研究》(《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及《和谐与超越的仪式展演:固义傩戏的个案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与他人合作)是在仪式理论下对固义傩戏的讨论。王永健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固义傩戏“捉黄鬼”》(见张先清、俞云平、高信杰主编《当代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多重视野2013年全国民族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秦佩的《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固义傩戏》(见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北京舞蹈学院编《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两文同时选择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反映了在理论选择上的趋同。李向振的《“非遗”传承人认定与集体性乡民艺术的保护——以冀南GY村“捉黄鬼”活动为个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第2期]将关注点放在“非遗”传承人身上,以探究这类艺术形式的保护机制。以上论文体现了固义傩戏新的研究方向,对固义傩戏研究的深入有一定意义。另外一些关于固义傩戏开发、保护、组织特点等方面的论文也有很多。朱振华、李向振、李生柱、王学文合著的《社火傩韵——冀南地区民间社火研究》(学苑出版社2018年版)在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捉黄鬼’、邑城镇白府村‘拉死鬼’、徘徊镇姚家峧村‘大进驾’等几个北方傩仪(或曰春节社火)的典型样本”,“是尝试系统总结和集中展示当下华北地区春节社火整体风貌的几篇研究报告,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乡土社会与节日传统关系的初步成果”[1]。
拙文《固义傩戏与乐户的相关性分析》(《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6期)、《“捉黄鬼”艺术特点浅析:兼议队戏的表演特点》(《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第6期)、《浅析固义傩戏的情境性行为特点》(《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4期)、《固义傩戏参与者的心理图式探析》(《理论界》2013年第3期)等文章采用区域文化比较、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固义傩戏的信仰、表演情境、参与者心理图式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阐释。
在对白府的《拉死鬼》傩俗的探讨方面,孔祥峰、刘玉平的《武安乡傩〈拉死鬼〉及两种民俗艺术形式》(见麻国钧等主编《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一文在杜学德之前对白府《拉死鬼》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分析。朱少波、李扬的《武安白府村“拉死鬼”傩俗探析》(《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一文则注重田野调查的实际成果,以此作为探析的起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拉死鬼》田野调查不足的情况。与固义傩戏的研究相比,白府《拉死鬼》傩戏的研究成果还较少。
综上所述,武安傩戏(包括固义傩戏和白府《拉死鬼》)从进入学界视野到目前,三十年来受到了很大关注。在中国傩文化地图中,有了武安傩的标识。同时,来自戏剧学、民俗学、音乐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固义傩戏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多学科的介入,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得武安傩戏研究避免了不必要的低层次重复。白府《拉死鬼》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亟待增强和深入。固义傩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掌竹”的分析;街头哑剧的表演形式;与其他地区(山西、北京、河南、河北其他县;国外)傩戏的分析比较;与其他民俗或傩文化事象(篓子灯、《拉死鬼》、赛社等)的分析比较等。然而,固义傩戏研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毋庸讳言的。一方面,对于固义傩戏的原始资料整理还较为欠缺。截至目前,没有一本较完备的固义傩戏资料的汇编,没有一份较为系统的影像资料,没有为都本(剧本、仪式底本)、面具等实物保存展示的机会和机制等,这些最基础的原始资料整理的工作还很不到位。原始资料的整理是研究工作的基础,长期缺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随着时间发展,很多原始资料无法复原。另一方面,武安傩戏的研究,本身存在某些问题。1.由于国内傩文化的研究是以戏剧学肇始的,所以最初以“傩戏”称之,后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校正,但戏剧学的影响仍是不可低估的。戏剧视角的考察,使固义傩戏研究取得了成绩,但同时,属于民俗学、人类学范畴的对象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傩“戏”上,而背后的仪式性因素、信仰状况、组织模式、心理状况等方面都缺乏观照。2.在武安市境内,诚会、赛戏、打扇鼓、跑帷子、抬城隍、抬阁、九曲黄河灯等傩或类傩民俗事象,反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它们和武安傩戏进行比较分析、整体观照尚属欠缺。3.在比较研究的同时,忽视深层原因的探析。目前,武安傩戏能展现给学界的资料还是十分有限的,比较研究并不是十分容易,在所能见到的比较研究中,很难对或同或异的原因作出深入分析。4.武安傩戏和晋东南、豫西北的诸多民俗事象的极大类同性,还没有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区域内的分析还没有充分展开。因此,类似孤点的傩文化事象,尚未结合区域内类同的民俗事象,这方面的研究尚没有引起重视。总之,武安傩戏研究尚有深入拓展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