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火傩俗研究概述
社火傩俗,是指在社火活动中或以社火形式呈现的属于傩文化范畴的民俗事象。尽管很多学者很早就已经注意到社火与傩俗的紧密关系,但没有将二者统合考虑,讨论社火或论及傩俗,讨论傩俗或涉及社火,均没能准确反映社火与傩俗本身的联系状态。社火与傩俗并非完全割裂,恰恰相反,在很多地方的社火中,都有傩俗的延续,而傩俗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又不能脱离社火。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社火傩俗”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全新的,但所指的对象却一直存在。
社火是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影响颇为巨大的娱乐形式。“简单地说,社火就是指中国乡土社会节日庆典当中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这些目的在于娱神并自娱的歌舞杂耍活动,为什么会被称作社火呢?这要从‘社’与‘火’两个字的文化渊源说起。所谓‘社’,最初是指某种空间聚落,就是中国古代村落的雏形。与此同时,‘社’也被用来指上古以来的村落土地神及其相应祭祀活动。后来,‘社’还被用来指称村落当中的民间组织,比如按职业、爱好、年龄、阶层、性别和特殊目的等结成的基层群体。所谓‘火’,既指节日期间燃灯烛,点旺火的‘火’,也指节日庆典期间红火、火爆、热闹的气氛。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社火,就是一种在城乡各地节日期间,由村落基层组织展演的一种群众娱乐活动。”[3]主要的社火种类有: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唱社火、丑社火,等等。社火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逢庙会或神诞日亦定期上演。在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和部分南方地区都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社火。社火起源悠久,影响力深远,是集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结社、节庆仪典、武术杂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民俗形式。
傩俗是近年来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学术概念,一般是指与傩文化相关的各种民俗事象。“傩和民俗都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相当稳定的文化传承特质和异常顽强的生命活力的。人类的生命意识、生存意志和幸福美好的生活追求,把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傩与民俗相融合,成为傩俗。傩俗在傩的文化史里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举凡民俗学中所列举的信仰民俗、巫术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文化游艺民俗、建筑民俗乃至生产民俗等,都与傩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傩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和巫术意识,对许多民俗事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性、黏着性和融合性。”[4]属于傩文化的信仰、仪式、艺术、技术都凝结在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行为模式,称为傩俗。傩俗有着悠久历史,在古代社会有着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也并没有完全消亡。现代傩俗或隐或显,依然是重要的文化现象。
社火傩俗虽然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出现过,但从文化现象的实际情况来看,“社火傩俗”有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很多学者不自觉地触及了社火傩俗的概念。
首先,在很多关于社火的论述中,关于社火的起源、演变过程、现代遗存,都不得不提到傩俗,“1.从‘傩’仪举行的时间来看,最晚到清代,民间的‘乡人傩’已经不再局限在腊月初一到腊月二十四,有的地方在元宵节期间仍有‘傩’仪举行。‘傩’仪表演时间的开始与结束,与社火表演的时段正好相互对应。2.从‘傩’仪表演的地点来看,最晚到宋代,民间‘傩’仪已经采取与现代社火沿门表演、作场表演相类似的形式了。3.从傩‘仪’表演的目的来看,最晚到宋代,除了其原始的驱寒、逐疫、劝农的目的外,还附带有艺术欣赏的目的。当‘傩’仪成为其扮演者赖以谋生的一种手段之后,‘傩’有向表演艺术方向发展的倾向,这种职业化的倾向正好提高了社火表演艺术的水平。4.从‘傩’仪表演的风格来看,最晚到宋代,‘傩’仪已经开始在仪式的严肃性之外,出现了游戏化的倾向。这种兼有严肃性与游戏性两种特征的表演风格与社火表演完全一致。”[5]这里虽然说的是傩仪,但用来论述傩俗依然合适。傩俗与社火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各地的地方志在论及社火时,都将其看作古傩的遗意。
其次,在很多关于傩俗的论述中,社火也是关键词之一。李子和在论述傩俗时提道“正月十五的上元节,由举行春天的欢庆聚戏、社火直到后来的元宵灯会,都存在着驱傩内容融入这些活动的情形……正月十五的这些民众游艺活动一直相延后世,而傩事活动内容包括后来的傩戏也就逐渐杂糅其中。现在流行傩戏的广大地区,均是在正月初一或初三到正月十五前后搬演傩戏……这不是偶然的,乃是古代时傩戏浸入上元节、元宵灯火等活动的结果,是古代惯制的遗存。傩事活动和傩戏就这样长期交融于正月十五日的民间游艺民俗之中。”[6]曲六乙在总结傩俗类型时,归纳的战阵灯会型傩俗的代表是“九曲黄河阵”[7],这个在北方分布十分广泛的民俗,实则在各个地区都被称为社火。杜学德在最早论述固义傩戏《捉黄鬼》时,也把这类傩戏定义为“社火傩戏”。可见学者在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很多时候都会把傩俗和社火联系起来。
最后,社火傩俗的提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是根据文化现象本身呈现的样貌提炼而来。各类社火形式中,很多都和傩俗有着密切关系。武安固义傩戏是在花车、抬阁、秧歌、高跷、锣鼓等社火队伍中搬演傩戏《捉黄鬼》。白府傩仪《拉死鬼》,也是以社火形式表现驱鬼除魅。寿阳爱社傩舞,当地人归为闹社火的一类。上党赛社在社火表演中的《斩旱魃》《关公战蚩尤》《鞭打黄痨鬼》等剧目被看作上党傩戏。各地社火表演中常见的“五鬼盘叉”(五鬼闹判、五鬼拿刘氏)等是傩戏(目连戏)的变形。上述这些例子能够说明“社火傩俗”的合法性,就更不要说某些较为隐含的社火傩俗形式了,例如社火中跑帷子、大头和尚、兽类舞、锣鼓戏、二鬼摔跤、九曲黄河阵、扇鼓、高跷、抬阁(背棍、扛状、皇状、芯子)、竹马舞等社火中的代表样式,追根溯源都与傩俗有着紧密联系。
尽管社火研究亦涉及傩俗,傩俗研究亦涉及社火,但论述重心都在一面,承认二者的密切联系,却没有直面二者的合一性,过于强调差别,而忽视了整体观照。把“社火傩俗”作为研究对象,客观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工作尚没有展开。
区域民俗整体的社火傩俗考察对固义傩戏的研究是符合实际的,也是本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武安旧属豫北,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固义村恰恰处在旧时晋冀豫交界地带的中心点上。无论是旧时的晋冀豫三省交界,还是现在冀晋两省交界,固义处在交通、商业、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上。
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地区,地处南太行山两麓,联系紧密。在很长的时期内,这些地区虽然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却呈现出民俗的整体性。晋冀豫交界的太行山区是远古中华先民最早生活的核心区域,山地河畔留下了众多石器时代的遗址,并且是民族先祖神话传说流传最为集中的区域。从文化源流上来讲,太行山并没有成为区域间的阻隔。战国时,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大多归于赵地,赵都由晋阳(晋中地区)迁至中牟(豫北地区),又迁至邯郸(冀南地区),可以看出南太行山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由来已久的联系。中古之后,南太行山行政区划归属较为稳定。晚近以来,晋冀豫交界地区大体包括山西的晋东南地区(也包括晋中一部分)——惯谓潞泽辽地区、河北的冀南地区——主要是邢台和邯郸沿太行山县市、河南的豫北和豫西北地区——俗称彰卫怀地区。邯郸西部县市之前属豫北的彰德府,近代改属冀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自然风貌相似、生产生活方式相似、人口迁徙频繁,因此各个方面相似度很高。如使用的方言,即便行政上属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均使用晋方言,而且内部相似度极高,主要属于晋语的上党片和邯新片。冀南、豫北、豫西北的晋语区和河北、河南主体使用的官话区别显著。从方言上看,南太行山两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在民俗上,这一区域也呈现整体性,例如农作物生产习俗相同、生活习俗相似、民间信仰相似、建筑风格相似、民间游艺相似等。还原文化区域的整体性,把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南太行山两麓地区视为一个民俗整体,对固义傩戏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冀南—晋东南交界的太行山区是中国民间社火炽盛的地区,也是赛社文化集中的地区。尤其是在太行山区,由于相对较为封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社火形式。因此,这一区域的社火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更为重要的是,“乐户”这一群体主要活动在晋东南,少数流布豫北和冀南,他们是社火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傩俗的直接参与者。太行山两麓的代表性社火如固义傩戏、上党赛社、寿阳傩舞、井陉撵虚耗、安阳跑帷子、陵川五鬼盘叉等亦均属于傩俗。在太行山两麓的这一区域,社火与傩俗的相融程度更高,相较于其他区域更具有代表性,能够较为恰当地阐释社火傩俗。把社火和傩俗统一观照,对固义傩戏的分析有一定理论意义。
总之,本书是跨地域民俗整体视野下对固义傩戏研究的尝试,主要内容亦围绕这一基本观点展开。
[1] 朱振华等:《社火傩韵——冀南地区民间社火研究》,学苑出版社2018年版,序言。
[2] 见麻国钧、刘祯主编《赛社与乐户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3] 王杰文编:《民间社火》,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4] 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5] 王杰文编:《民间社火》,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6] 李子和:《傩俗初论》,《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12期。
[7] 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