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国际化的规律探讨与趋势分析
一 国际化城市的形成条件
城市内生发展水平是形成国际性城市的前提条件。以少数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强调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而把国家或城市内在的发展水平作为前提条件隐含其中。运用这种理论考察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往往容易忽视城市内生的发展水平。事实上,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的发展历程看,它们均选择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基本成长路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具有长期累积的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体系扩张中占据有利地位,其他国家则是被动卷入全球化进程。如果忽略了城市内生发展水平提升这一前提条件,单纯强调发展“外向经济”,单纯强调吸引外资和外企,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偏差。
一定的城市规模是保证国际化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影响的基本条件。城市规模通常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衡量。对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综合功能的国际化城市,从供给来看,一定的城市规模能够保证高度专业化技能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从需求来看,一定的城市规模可以为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创新产品提供具有消费能力的市场,但并不意味着城市规模无限制地扩张。如何既享有集聚经济带来的竞争优势,又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世界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共同之路和重要依托条件。港口依托,舟楫之利。凡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国家,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是位于海上、陆上的交通枢纽,就是扼守国际贸易通道的咽喉。这一条件往往是不可再生的,是不能被他国复制的专利。纵观全球,当今世界上的国际化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世界上的国际贸易海港现有2000余个(不包括地方小港),其中,吞吐量不足百万吨的占3/4,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有100多个,吞吐量为5000万吨以上的有20多个,吞吐量为一亿吨以上的只有9个。目前,世界上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型港口有80%以上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以港发迹,集聚经济实力,扩散经济能量,从而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这些拥有世界级大港口的国家,都以港口为依托,逐步走向世界经济中心的旋转舞台。
突破瓶颈的改革创新是催生国际化城市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世界经济中心是创新因素与改革需求相碰撞所形成的创新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投影。创新因素,特别是密集创新剖面大部分都出现在经济发展的瓶颈领域,而瓶颈领域又往往是人类活动企望突破的新领域,它们承受着强烈的利润刺激和需求压力,这就使得新领域会集聚各类“精英”奋发创新。一旦瓶颈被突破,就会使该领域迅速发育、膨胀、沉淀并融合转化为再生机能,从而形成新的创新机制,一举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而重心的集聚和发散功能的形成,标志着新的世界经济中心的发育形成。
市场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是国际化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运行条件。国际化城市首先诞生在市场开放程度高、市场经济规律主导作用强、市场经济成熟完善的国家或地区。这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政府行政权受到较大制约,管理分散化,资源能够自由流进流出,资源配置延伸至世界范围。
二 国际化城市的支撑条件
当今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都是以城市现代化为基础和前提的。城市现代化一般指一个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先进的教育水平、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安全文明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低碳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这些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综合作用,是城市国际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
在经济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GDP总量位居前列;人均GDP程度高。后工业化经济结构明显,现代服务业发达;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总部经济贡献率大。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城市经济超越国界,企业有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和企业集团,主导产业与城市服务方向相一致,第三产业发达。国际性城市应是跨国公司总部基地、国际金融中心、全球产业中心、全球信息中枢和交通运输枢纽。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是促进世界城市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助力器和催化剂,是现在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范围内体现世界城市全球价值的有效工具和载体。
在科技方面——科技教育发达。要求城市经济与社会运转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联络方式予以管理,各种产业与居民生活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新科技成果先行得到应用,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比重,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与承认,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很高。必须在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管理、新制度的创新方面,具有国际关联性,是新文化、新文明的培育基地。目前,世界著名国际化城市,不仅是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国际文化创新中心和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是科技城、教育城与文化城的统一。
在交通方面——国际交通便利。国际化都市具有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便捷和高效的交通、通信网络沟通着全世界各个大中城市,从而使陆、海、空多种形式的综合联运和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网络的通达性遍及全世界。世界一流的城市全功能、全天候、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地处世界信息网络的要冲节点优势,支撑起国际化都市的世界中心地位。
在社会方面——安全、文明、多元、包容。真正的宜居环境,会使一个城市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诚信环境、公众素质、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等,是一个城市的品质。鲜明的城市文化是国际化城市率先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城市未来永续发展的主题。国际性城市要求居民普遍得到良好的教育,有礼貌、讲卫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成年人总数中占有相当比例。要求多元文化与较高的市民文明素质,拥有充满都市活力、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小,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较高。治安情况较好,犯罪率较低。要求政府拥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居民的意愿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监督机制比较完善。
在生态方面——低碳、绿色、宜居。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公园面积比例较高,“三废”得到了较好处理,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空气清新,河流清澈,绿地充足,是人与生物共栖的绿色家园,是代表民族文化和都市文明的观光胜地。
三 城市国际化的趋势特征
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动向很值得关注。
国际化城市带的出现,使国际化城市的类型、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戈德曼曾预言:“城市带将作为本世纪和下世纪初文明的主要标志而被人们所接受。”国际化城市带作为城市国际化的一个结果,使原来个别城市的点状辐射变成带状辐射、群状辐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这些城市向国内和世界的辐射力、影响力。它使原来个别城市之间松散的、机械的联系变成紧密的、有机的联系,使原来彼此互相竞争、互相重复的关系变成彼此分工与合作的互利互补关系。它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城市带中的各个城市在性质、结构、功能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促使国际性城市的类型、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使功能递增、地理递减,国际化交通枢纽进入多元化、分散化的时代。纵观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进化史,其功能集聚也是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综合,从农业中心依次向贸易、航运中心,工业、金融和科技中心转移,然后再向集工业、农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政治、思想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中心转移,如今又向多中心、多极化发展,向功能递增态势转移。与世界经济中心功能递增呈明显反差的是地理约束递减。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说:“土地对于交通是变革函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各地的相对距离。距离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地理条件的优越成为相对的概念。这一变化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联系各大洲的交通枢纽被海洋国家所垄断的历史已成过去,内陆国家凭借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样可以取得这样的位置。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国际性交通枢纽,更多地取决于本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增强,将产生众多的国际交通枢纽。二是地理位置、地貌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在递减,自然资源条件也同样呈递减态势。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可能是不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丰富已不再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呈正比。诚然,资源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但不能决定它的未来与命运。日本的情况就是如此。由此可见,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自然”基础,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是永恒的,其地理约束递减极限永远不会为零。
周边腹地日益成为世界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力量。当今世界已进入都市圈、城市群间竞争的时代,周边腹地在支撑世界城市运转和功能发挥方面的功能愈加不可替代。例如,世界城市服务全球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中央商务区,但所有确保其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物资保障、社会服务都离不开内外城、郊区和周边地区的支持;腹地为大都市圈提供土地、能源、水源等资源以及交通、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腹地为确保城市绿色运转的气候、生态、宜居环境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教育科研等只有放在包括周边在内的区域整体中,才能发现其优势所在和潜在利益。离开周边,世界城市孤掌难鸣。
注重人性化发展,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的特点。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汇聚大量国际人才,形成雄厚的智力资本,而注重人性化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是聚集大量国内外人才的重要前提。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的特点;要求城市人口密度适中,环境优质,生活舒适,布局合理,公交优先,活动方便,安全舒适;重视生态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气候和地理条件,城市空间布局宜人化、生态化;交通、通信、水源、能源、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