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隋、唐时靺鞨各部的演变和发展
隋、唐初时靺鞨承袭了勿吉时的建制,其部落分布广泛,“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见《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隋时靺鞨大体以吉林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分布在东至俄罗斯的沿海州,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广大地区。当时的靺鞨有数十个部落,其中主要的部落有七个,即粟末部、汩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白山部、黑水部。
一 靺鞨诸部分布的区域
靺鞨的七大部落分布区域大致如下:
粟末靺鞨居于诸部最南,它“抵太白山”,“依粟末水以居”,南与高句丽为邻,西接契丹,并与内地接近,大体以今松花江中上游地区为中心分布。
汩咄靺鞨居于粟末部之北或稍东北,依《新唐书》记载的各部落之间相去约200至400里,可以推测汩咄部应在松花江(北流)下游和拉林河流域及其以北以东地区,今吉林省的舒兰县和黑龙江省的五常一带。汩咄靺鞨在七大部落中是兵力最多的一部,有兵7000人,应属强大的部落之一。
安车骨靺鞨在汩咄部之东北,以部落间距推之,安车骨部落应分布在黑龙江省宁安-牡丹江市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
拂涅靺鞨也称大拂涅,在安车骨部落以东地区,大体在今牡丹江以东,或至穆棱河及兴凯湖以西地区。
号室靺鞨,据《隋书》记载,它在拂涅部以东地区,是靺鞨七部中最处东边的一部。其活动地域应在兴凯湖以北以东,乌苏里江中上游及伊曼河流域。号室靺鞨是七部之中较为落后的部落。
黑水靺鞨,据《隋书》记载,“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新唐书》谓“居骨之西北曰黑水部”;《旧唐书》谓“黑水靺鞨最处北方”。黑水靺鞨是靺鞨诸部最处北方的一大部落,居住、活动地域十分辽阔。最强盛时分为十六部,跨黑龙江南北两岸地区,故有南、北黑水靺鞨之分。它大体分布在松花江和黑龙江的汇流处和黑龙江下游的广大地区。
白山靺鞨,据《隋书》和《新唐书》记载,白山靺鞨在粟末部之东或东南,如粟末部南抵长白山,那么白山部则应在长白山以南以东地区。大体分布在今延吉、珲春为中心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广大地区。白山靺鞨久与高丽为邻。
二 靺鞨各部发展的差异
靺鞨的七大部落由于分布的地域广大,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不均衡,相差很大。
黑水靺鞨在靺鞨七部中以英勇慓悍著称。“人劲健,善步战,常能患它部。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性忍悍,善骑猎,无忧戚,贵壮贱老。”[15]黑水人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过着“畜多豕,无牛羊,有车马,田耦以耕,车则步推,有粟麦”的生活。黑水靺鞨人善养猪,富有人家养猪可达数百口。黑水部各部分布较广,各部社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较先进的部落已出现了贫富分化,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黑水靺鞨与唐发生关系较早,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黑水部大酋长阿固郎到长安,与唐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是见于史载的黑水靺鞨第一次派人到唐。
白山靺鞨与粟末靺鞨的地域与高丽相接,并也接近中原,因此内地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和高句丽文化给予了他们深刻的影响,使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但是,邻里之间不仅是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借鉴,习俗的相互影响,邻里之间的大打出手也是经常的。靺鞨民族与高句丽族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在相互战争中,各自时而成为胜利者,时而成为失败者。白山靺鞨被征服后就“素服于高丽”,因此,被史籍记载“白山本臣高丽”。
靺鞨的其他各部如:拂涅、汩咄、安车骨、号室等部,史籍着墨不多,但在有限的史料中,也将其去向交代清楚。如“汩咄、安车(居)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16]。“白山本臣高丽,王师取平壤,其众多入唐,汩咄、安居骨等皆奔散,浸微无闻焉,遗人并入渤海”。“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铁利,开元中六来;越喜,七来,贞元中一来;虞娄,贞观间再来。后渤海盛,靺鞨皆役属之,不复与王会矣”[17]。
粟末靺鞨在靺鞨七部中居于最南,南与高丽为邻,西接契丹。由于地域的关系,受高句丽和汉族社会高度发展的影响,他们的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提高。5世纪下半叶,(勿吉)靺鞨强盛起来,就不断扩张占据高句丽的地盘,但遭到高句丽的反击和征服,所以靺鞨时而附于高丽。隋王朝建立不久,靺鞨就遣使进贡,表示臣服。靺鞨准备进攻契丹一事,也去征求隋王朝的同意。隋文帝告诫靺鞨:“我怜念契丹与尔无异,宜各守土境,岂不安乐?何为辄相攻击,甚乖我意。”[18]靺鞨使者接受隋文帝的“教谕”,“愿长为奴仆”。根据靺鞨各部的分布,上述应为粟末靺鞨。
三 粟末靺鞨的南迁
粟末靺鞨的发展、壮大,对高句丽王国构成了威胁,尤其是粟末靺鞨直接遣使向隋王朝进贡,表示臣服,这对高句丽王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对高句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一部分粟末靺鞨人也参加了助战,但此战役以失败告终,其后,隋炀帝时继续进攻高句丽,都得到了粟末靺鞨部落的支持,因此,粟末靺鞨与高句丽的矛盾加深,粟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了一场战争,但是战争以粟末靺鞨的失败而告终。粟末靺鞨不得不举落南迁,在大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投靠了隋朝。对此,《太平寰宇记》引隋《北蕃风俗记》载:“初,开皇中,粟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有厥稽部渠长突地稽者,率忽使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护赖部、破奚部、步步括利部,凡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落向关内附。处之柳城,乃燕郡之北。”
突地稽率部南迁投靠隋朝以后,隋王朝对他们的来服十分欢迎并委以重任。突地稽被授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这些南迁的粟末靺鞨部落居于柳城(今朝阳地区)。由于居住地域的接近,粟末靺鞨人常与汉人、契丹人接触,非常欣赏和羡慕中原文化和服饰风俗,并主动要求改穿汉人装束冠饰,因此其汉化过程完成较快。隋炀帝对突地稽等要求改易中原服饰,十分欣赏,并赏赐有加。隋炀帝进攻高句丽时,突地稽率领他的部落参加作战,并立下战功,受到隋炀帝的优厚赏赐,617年跟随隋炀帝巡幸江都。
唐初,突地稽部落所在地区设置了燕州,在其他地区分别设置慎州、黎州和夷宾州等,以突地稽为总管。唐太宗初年,突地稽率部赴定州,参加平叛,因战功封为耆国公。又徙其部落于幽州昌平城。后因击败突厥兵之功,被唐拜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氏。
突地稽之子李谨行,于麟德中任营州都督。当时成为有家僮数千人的大封建领主。唐高宗时,李谨行作为著名将领,南征西讨,屡有战功,被任为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积石道经略大使等要职,曾两次率军破吐蕃兵数十万人,后封燕国公。永淳元年(682)病故,唐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近年在陕西省乾县发现《大唐故右卫员外大将军燕国公李谨行墓志铭》,明确指出了他的身份:“公讳潼行,字谨行,其先盖肃慎之苗裔,涑沫之后也。”涑沫即粟末,粟末靺鞨族源为肃慎系统。
隋时南迁的粟末靺鞨八部的人户数量史未明载。唐初,在南迁的粟末靺鞨部落所在地区设置了州,通过考证,与高句丽战争失败的粟末靺鞨南迁的不只是八部,而粟末靺鞨也没有全部迁走。高句丽灭亡后,又有一部分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人大量南迁于营州地区。营州一带聚集了较多的靺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