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王”让孩子不再咳痰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小儿咳嗽多为食积作怪

我在“保赤堂”出诊,经常有妈妈问怎么能防范孩子的咳嗽问题?总吃药,也不一定能祛根呢?可把我们当父母的愁坏啦!我听到这些问题,会送给家长一句话:“要想小儿安,需忍三分饥与寒。”孩子的妈妈听到这句话时,有时会有疑问,现在生活好了,怎么还不让孩子吃饱、穿暖呢?难道让孩子吃饱穿暖会使孩子的咳嗽常年不愈吗?

看到家长们的疑惑表情,我会形象地与他们讲解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就像小树苗,必须有充足的阳光、水分、优质的土壤等因素,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才能茁壮地成长。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而且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痊愈?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到处都有,而为什么有的孩子容易“中招”,有的孩子一年基本都不得一次病呢?这就涉及免疫力的问题。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具备强健的体魄,就像在体表穿上了“防弹衣”一样,这样细菌、病毒等致病原就侵袭不了孩子的身体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脏腑平衡,元气充足,驱邪能力才会强,孩子才不会轻易得病。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这样说起来,普通老百姓可能听不懂,说句通俗的话,就一句“凡事不能太过”。外界因素就是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内因主要是由于婴童的肺和脾的不足。随着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也丰富了,肉类、蛋类、奶类等应有尽有,孩子的营养十分充足,但是孩子的脾胃非常娇柔啊。脾胃就像“石磨”,只有慢慢地往里洒豆子,才能磨出好豆汁,和人体是一个道理,只有掌握一定的平衡,凡事不能太过,孩子喂养也要讲求技巧。小儿喂养不当易导致脾虚,脾运不化。脾胃为后天之本,只有护好根基,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我在“保赤堂”经常能见到肺热型的孩子。肺里有热,从孩子的外表看:小脸总是红扑扑的,伸出舌头,舌尖特别红,舌苔也特别厚,咳嗽、痰多,常伴有口气、便干、便秘、尿黄等症状。这种孩子的咳嗽症状治愈时间要稍微长一些,到底为什么呢?有这种病症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积食而来的,就是吃得太多且食物种类过于丰富,导致食积不化,积于肠胃,日久化为郁热,导致胃热,嘴唇红红的,小火苗“窜”到肺脏,就会咳嗽、生痰。这就像“脾胃是锅,肺为锅盖”的道理。什么因素会导致这种肺热型的体质呢?孩子食酸、辣、辛、咸的食物过多,伤了正常的气机,脾胃的运化失常,就会生痰,则生咳证。时间长了,孩子的脾胃就会被伤到,以后脾胃的运化功能就弱了。正气不足,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孩子就会感冒,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而导致肺炎。家长护理需要注意,不要忽冷忽热,就像春秋换季的时候,注意添减衣服,饮食以清淡为主。

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湿度、温度都要掌握好,湿度60%为宜。及时给孩子清理呼吸道,如果孩子不会咳痰,家长就应该给孩子换换体位,在后背拍拍,促进痰的咯出。中医常说药食同源,多喝一些粥,这里我推荐一款“消食止咳粥”:百合15~20克,白萝卜20~40克,紫苏叶8~15克,生姜5~8片,大枣3~5枚,生山楂10~20克,粳米60~100克,一起熬粥喝,化食、消积、顺气,同时还能滋养肺气。如果孩子嘴唇干,可以佐加桑叶20克,桑葚20克,菊花15克,清肝泻火、滋补肺阴。

其实我创立的“消食止咳粥”,老少皆宜,操作简单,特别适用在家里操作,精心熬一锅粥,全家聚在一起喝,可谓是其乐融融啊。百合润肺安神,萝卜、山楂消食,大枣补脾,桑葚润肺益肾,真可谓是肺脾肾同调,一举三得。

在家中,家长还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外治法:

●摩腹

【位置】腹部。

【操作方法】用全手掌或四指指腹面摩腹部。

【次数】100~200次(3~5分钟)。

●捏脊

【位置】背部,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在后,食中二指在前,或用食指屈曲,以中节桡侧后按,拇指在前,两手自下而上捏脊柱穴,称捏脊,第1次和最后1次只捏不提,中间第2~4次需捏3次提拉皮肉1次(腰以上不提),捏后可分别在心、肝、脾、肺、肾俞穴上点按2~3次,再轻轻搓摩背部数下。

【次数】3~6次。

谈及小儿推拿的疗程,以适度为宜。小儿推拿一般5~7天为一个疗程,然后休息1~2天再进行推拿,效果会更好一点。

上述简单谈了小儿“咳证”喂养的重要性,膳食的平衡十分关键,小儿的脏腑清灵,肺脾二脏不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健,则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