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 “使功不如使过”之出典
《师承记》论阎若璩:“研究经史,寒暑弗彻,尝集陶贞白、皇甫士安语,题所居之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122]笔者曾遍检皇甫谧书,皆未得其出处,后北大中文系博士李畅然兄告知,检索《四库全书》网络版,方知其出《世说新语·文学》注中。后偶读李详《媿生丛录》曰:“阎潜邱先生少日,集陶贞白、皇甫士安‘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为楹帖。钱竹汀先生文集《阎先生传》、江郑堂《汉学师承记》俱言之。贞白事明见传中,《晋书》士安本传无此。曾询缪艺风、杨星吾两先生,俱云未知。偶读《世说新语·文学篇》‘左思’条,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之,欣然如解症结。”[123]始知先辈读书之广博,非我辈之可及,然今日之有网络,亦前人所未敢想之福分也。
又阎若璩以二十年之功,方考得“使功不如使过”一语乃出自《后汉书·索卢放传》之章怀注,遂慨言“学问之无穷,而尤不可以无年”。而此一掌故,亦遂为清儒勤学之典型,为世所传颂。然笔者曾于北大东门旧书摊中得中华书局缩印之宋佚名《重广会史》,偶翻阅之,见其书中有“使功不如使过”条,列《后汉书·索卢放传》、《窦宪传》、《汉书·朱博传》、《张敞传》、《王嘉传》、《魏书·高柔传》、《新唐书·李靖传》、《郑从谠传》诸史所载将功补过之例,较阎氏所举更多。[124]使阎氏见其书,不知感慨又当何如,亦益令我辈感慨学问之无穷矣!
又“使功不如使过”之说,为宋朝君臣尤其为南宋君臣所常言,如《宋史·王显传》:“时议亲征契丹,显言:……武臣以罪黜者,宜加容贷,不以一眚遂废,苟用之有恩,必得其死力,故曰‘使功不如使过’也。”[125]他如苏轼《东坡全集》卷70《登州谢两府启》、包拯《包孝肃奏议》卷1《七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81《炎兴下帙》、袁燮《絜斋集》卷19《武翼大夫沈君墓志铭》、戴栩《浣川集》卷6《谢丞相得倅信州启》、王迈《臞轩集》卷9《代节推谢帅还职启》等,亦皆言之。盖宋代积贫积弱,屡战屡败,败将降卒,举国皆是,故在多事之秋,自不当苛责当时之文武官员。然失地损兵、辱国丧权之际,此语亦适为彼时君臣推卸责任之借口。故当时人亦有持不同意见者,如张虙论:“有功之人盖已见之已试,以徵不仁,收攻必易,人谓‘使功不如使过’,非也。”[126]又许应龙亦有“使功不如使过,以其必能立功自赎也,然奔军之将,不可以语勇,其果足使乎”之策题[127]。以此题入策,可见当日此语之流行、此法之常施。宋朝将帅,视归降如反掌,了不为斥,故屡战屡败,军纪荡然,宋其不亡,有是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