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百家争鸣——乱世中的思想火花闪耀千秋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百家争鸣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这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
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脩”(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则留不合则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栖”,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春秋战国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与政治权势是相对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百家流派及其主张
先秦诸子号称百家,其中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且其学说能够传于后世的,也就十家左右。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即使是沿用《汉书》的说法,再加上一个以徐行为代表的“农家”,也才十一家而已。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这种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也是他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五种教本,连同他自己的著作《春秋》被后人称为“六经”。其中《乐》后来亡佚了,现存的《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五经”。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有“亚圣”之称。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善论”。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在哲学方面,他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但是,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荀子的这种主张,被称为“性恶论”。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家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墨子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反映了平民百姓的愿望。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授课笔记编撰而成的。
“百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
道家学派讲究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与儒家思想相反。创始人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老子把“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于天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他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周是宋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又名《逍遥游》,是由庄子和门人编成的与《道德经》齐名的道家经典。
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侓约束。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一部军事名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就出自这本书。今天此书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很多西方的军事学校都把它列为教材。战国时期,孙武的后代孙膑继承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写成了《孙膑兵法》。他们在当时被称为兵家。
除了以上所说的儒、墨、道、法、兵这五家之外,较有影响的还有萌芽于春秋末期以郑国大夫邓析为先驱的名家,战国时期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阴阳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纵横家,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的杂家,主张推行耕战政策的农家,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反映古代平民思想的小说家。各家的思想都有自己的体系,并有著作传世,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