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走近国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学校的兴起——教育专门化促进文化繁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教育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社会,随着早期人类的产生,教育活动就在中华大地上萌芽了。在古籍中,有许多关于原始时期教育的记载。《尸子》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白虎通》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易经·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孟子·滕文公上》也载:“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因此教育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学校作为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则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古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其产生的必要条件,按最通俗的道理,一是要有人来学、有人来教,二是要有东西可学、有东西可教。

学校出现于奴隶社会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而国外最早的学校究竟产生在哪个国家、产生的具体年代,至今仍没有定论。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般公认的是,国外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的埃及。埃及、中国和印度最早进入奴隶社会,而学校就是出现在奴隶社会。

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前2l00~前1600)。经济上,金属生产工具替代了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生产水平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本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文化上,文字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也改变了原始的教学形式,并使掌握文化活动专门化起来,成为学校在传授文化方面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的任务之一。教育上,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内容逐渐丰富,那些不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完成的教育任务,必定要有专门的场所或机构来从事教学。教育活动逐渐有专门化倾向,为学校的出现准备了内部条件。另外,随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出现了可以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早期学校的类型

“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按照古代字书的解释,“成均”的本义是指平坦、宽阔的场地,并且是经过人工整修的,很可能是指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区内的广场。这类广场在夏秋收获季节用于堆积收获物,同时,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氏族首领教令及决定的场所。“成均”的教育内容,以乐教为主,音乐是氏族举行祭祀典礼所必需的。

传说在夏朝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庠”是兼施养老与教育的机构,“序”具有明显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则已是一种比较完备的一体性的教育机构。

“庠”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养老是氏族社会晚期在生产有剩余产品后的必然举措。氏族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供养。《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按《礼记·明堂位》的解释:“庠,有虞氏之米廪也。”养老于米仓自然便利,不过老人也不是白吃闲饭的,他们要将自己丰富的阅历、经验和技能,对下一代进行传授。“庠”后来成为学校的名称之一,可见学校是从养老场所的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演进而来的。

夏代的学校非常重视军事教育。“序”是射的意思,金文的“序”字,像人在“个”中射箭的样子,以表示习射之所。至于“校”,《说文》的解释是:“从木,交声。”其原义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栅栏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在这里,贵族子弟只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

到了商朝(前1600~前1100)又增加了“学”和“瞽宗”。商朝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已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册,在甲骨卜辞中发现有“教”、“学”、“大学”等字样,是商代已经有学校教育的明证。“学”已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有一定的场所、有一定的学习内容和教与学的活动,标志着我国学校教育的成型。

“瞽宗”是传授礼乐、造就士子的专门机构。习礼、习武是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也学习其他综合性的礼仪行为。商代在天文、历法方面已有很大进步。它们都离不开数学,甲骨文中出现的数字,最大的已达到三万。出土文物还表明,商代已能进行一般的算术运算,并能绘制较复杂的几何图形,所以“算学”必然也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

到西周(前1066~前771)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都。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其中辟雍是中心,四面环水。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称“泮宫”。国学之外,又有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由于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乡学也有不同名称,如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据《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塾、庠、序、学即是周代学校的名称。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为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民间无学术,也就无学校教育可言。西周的政治体制是领主贵族制度,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世袭领地,政府的官职也多是世袭的,史称“世卿世禄”。在这种体制下,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的学校教育,其对象必然以贵族子弟为主,即所谓“国子”,他们的教育自然由官方来安排。

学在官府具体表现为官师不分和政教合一。官吏既负行政职责,也有教学的任务。在“学在官府”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以及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体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