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依恋理论如何促进治疗改变
在成年时期,良好的依恋关系仍然是让人感到安全的来源。个体的依恋对象会帮助自身建立起安全基地,对每个人来说,最幸福的生活状态不过是由安全基地开始的一段一段或长或短的旅程。
——约翰·鲍尔比(Bowlby, 1988)
当与他人建立了积极的联结时,除了生理作用之外,我们的想法也更容易出现改变。当身边有他人在场时,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及心理回路将处于激活状态,会让我们对自身及他人有更多的察觉,同时强化我们自己的身份认同。
——路易斯·科佐利诺、瓦妮莎·戴维斯
(Cozolino & Davis, 2017)
鲍尔比用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阐述了人类联结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联结将对个体最亲密的关系产生什么样作用(比如可能促进最优的成长、帮助维持平衡,也可能导致原发性的功能障碍)。这项工作对一个人的毕生来说本已够多了,而他还用一小部分时间将他的研究转换成了一个系统的干预理论。他认为,如果治疗是有效的,改变过程将是一种建设性依赖的高潮体验,在其中,来访者“对自我及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other)”(由鲍尔比提出的概念)会得到澄清,并获得连贯性和适应性,从而提升来访者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潜能。基于这一改变,这些模式将形成整合流程地图的基础,形成类似“如果这样……那么将会……以至于……”的习惯性反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帮助个体建构情感与精神的内、外在世界。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持续保持开放、好奇的心态,能够灵活应对关系问题,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联结等。
鲍尔比强调,与他人产生关联并建立起紧密联系的能力是个体功能积极健康的基本标志。他表示:“个体会通过照顾他人或被他人照顾的方式来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结,这一建立联结的能力被认为是人格功能良好和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Bowlby, 1988)然而,依恋理论最初的构想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心理健康工作者能怎样帮助来访者从痛苦或功能失调中走出来,进而达到“功能良好”的状态,并能以开放热情的态度面对他人。
在鲍尔比晚年的著作中,他阐述了治疗能帮助来访者重新评估和建构对自我及他人的动态流程地图和内部工作模式。他认为治疗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完成五项工作:①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即一种“包容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去感受他的痛苦;②帮助来访者思考自己在关系中的模式是如何导致了他们的痛苦;③帮助来访者将咨访关系作为这种关系模式的缩影;④与来访者共同探讨这一模式在过去的起源,关注这种探讨所带来的“惊恐、怪异以及(或者)不能容忍”的情绪;⑤帮助来访者反思过往经验是怎样限制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并因此决定了当下思考、感受以及行动的方式,从而帮助来访者找到更好的选择。尽管这些描述特别强调关系的功能,不过就其本身而言也像是在描述一种经典精神动力学取向的疗法。然而,以上这些简要的总结还遗漏了一点——鲍尔比曾在其他关于概念化的意见和临床个案的描述中提到:治疗中需明确聚焦于来访者情绪和修正性情绪体验的独特力量,这种力量能防止过往行为模式的再次出现。依恋理论在临床上的两个基本要点为:若想促进来访者发生改变,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来访者内在强烈的情绪[事实上,依恋理论中的“模型(models)”一词可被理解为“激动(hot)”,也就是说充满了情绪];而这一改变是通过与他人交流产生的情感信息来实现的,本质上为人际关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