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胁痛
(1)湿热蕴结
童某,女,49岁,餐厅总管。1998年元月初诊。
因年底包宴太多,终日操心劳累,导致右胁突发疼痛,并牵及右肩背胀痛不已,伴口苦心烦,脘痞干呕,腹满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B超示胆结石(多发)。证属湿热蕴结,腑浊不泄,胆胃失和,气滞血瘀。治宜清胆和胃,通腑泄浊,清热利湿,活血理气。方用大柴胡汤加味:
药用:
柴胡15g、黄芩9g、生姜9g、姜半夏9g、枳实12g、生大黄9g(后下)、白芍15g、鸡内金9g、大腹皮12g、茵陈30g、木香6g。3剂,水煎服。
二诊:
药后大便已通,胁痛减轻,脘腹稍舒。考虑多发胆结石,宜伍入排石消石之品。
药用:
柴胡15g、黄芩9g、枳壳9g、生大黄5g(后下)、白芍20g、鸡内金9g、木香6g、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郁金9g、肉桂6g、益母草20g。3剂,水煎服。并嘱注意淘洗粪便。
三诊:
药后大便溏稀,日三四次,自服第二剂中药时发现粪便中有砂粒样小石块淘出,余症基本大瘥。其夫亲见此方排石效捷,便索方以治自己的胆结石,吾应允之,且疏一方令为末缓服:
药用:
柴胡15g、黄芩9g、白人参15g、炙甘草6g、枳壳9g、火硝15g、枯矾15g、芒硝5g、白芍20g、鸡内金9g、木香6g、金钱草30g、海金砂15g、郁金9g、肉桂6g、益母草20g、青皮6g、陈皮6g、元胡6g、乌药6g、炮姜6g、核桃肉30g。五剂,共碾细末,每服6g,一日3次,开水加米醋一小勺,饭后送服。
按:
胁痛是一个自觉症状,可以出现于多种疾病。本例患者因湿热久蕴,腑浊不泄,又复因劳累过度而突发胁痛,根据牵及右肩背胀痛,口苦等兼症,应为胆道病变(后经B超检查为胆结石)。《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湿热郁蒸,久熬成石,三焦受阻,胆府不泄,横犯阳土,胆胃俱病,乃发斯证。用仲景大柴胡汤加味清胆和胃,通腑泄浊,清热利湿,活血理气。药后便通腑浊以降,湿去热势得缓;二诊以清胆和胃为主并伍排石消石之品,胆气疏而胃气和,三焦利而石竟消,说明药中肯綮。后来所疏治胆结石之方,乃吾多年习用胆结石通用方,方中以变通大柴胡汤为主,结合了仲景硝石矾石散、清人费伯雄清阳汤(由柴胡、青皮、陈皮、元胡、乌药、炮姜、郁金、木香等药组成,有疏木行气之功用,对肝胆郁结的治疗其效可靠)及四金消石汤等。本方久服可以起到化石排石作用,疗效确切。
(2)气滞血瘀
陆某,男,42岁,某工程局隧道工人。2003年9月初诊。
两胁刺痛十余天,左侧尤甚,伴胸闷短气,上半身转侧不利。曾就近按岔气治疗未效,故来门诊就诊。经胸透、心电图、B超肝胆脾胰、肝功化验未见异常。予以气滞血瘀,络道失和辨证,投仲景旋覆花汤加味:
药用:
旋覆花12g(包煎)、茜草15g、青葱管1尺(切)、木香6g、郁金9g、黄酒100ml。3剂,服法:先煎前5味两煎,将两煎和匀纳黄酒100ml,趁热分2次饭后服下,1天1剂。
二诊:
药后胸胁刺痛减十之七八,拟上方加全蝎3g,继服3剂以求痊愈,服如前法。
按:
本例患者整天工作于隧道之中,潮湿阴冷,强力持重;潮湿阴冷可使经脉凝泣,强力持重尤易损伤阳气。胁为气机升降之通道,胸为阳气聚集之清府,当升降受阻,胸阳不展,即可导致气滞血瘀,络道失和。仲景旋覆花汤原为肝着而设,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云:“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着,其病机是肝脏受邪而疏泄失职,其经脉气滞血瘀,着而不行。然肝脉布胁络胸,当肝脉气滞血瘀,着而不行时必然引起胁痛胸疼,然多见刺痛或胀痛。方用旋覆花汤,以其能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中旋覆花,百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本经》谓:“主结气胁下满”,有消痰行水,降气止噫之功;茜草(有谓新绛)能通经脉,活血行血;青葱管温通阳气,散结通络。本方开启了辛润通络法的先河,后世叶天士等诸多医家以此方为基础,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旋覆花汤,扩大了主治范围,充分发挥了旋覆花汤的方药价值。本人在方中伍入了木金散和黄酒,强化了理气活血通络作用。后以原方佐全蝎,止痛并搜剔经隧余邪,仅二诊而使之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