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原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的表达方式

如果借用物质的三态做比方,经济学是一半为固态的学科:它不像自然科学那么精确,但又比大多数非自然科学要精确些。经济学考察和研究经济变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经济变量通常是可以计量的,所以也就适于用数学来表达经济变量及其关系。这是经济学具有固态特征的方面。就此而言,正如凯恩斯指出的:“经济学是一门容易的学科,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也正因如此,经济学除了采取文字陈述的表达方式之外,还经常采用算术的(列表法)、几何的(图示法)、代数的(方程式)表达方法。以需求原理为例来说明:假定其他情况不变,产品的价格上升,购买量将减少。这是文字陈述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统计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在各种不同价格下列出对某种商品的不同购买量,这就是需求表。这是算术方法。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表画出需求图形,得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是几何法。最后,也可以采用代数的方法,写出函数关系式Qd=fP)或方程式Qd=α-β·P

二、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一种理论结论,它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经济模型是对经济问题的一种理论解释。

现实的经济问题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任何经济模型都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使问题简化,舍弃一些次要因素或变量,集中说明真正重要的少数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经济模型是对极其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高度简化的人工经济结构,是以简化的方式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它使得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更为便捷、容易。

为此,经济学家必须做出种种假设。假设的目的是使复杂问题简化,以突出分析的重点。比如我们在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中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经济资源总量和技术既定等。这个模型简化了复杂的经济,但却提供了思考稀缺性、经济效率、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等主要经济问题的简单的方法。经济学家用不同的假设来解释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短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时,假定价格是具有黏性的;而做长期分析时,则又假定价格是具有弹性的。不同的假定,对经济模型中包括哪些变量、包括几个变量,以及对变量特点的说明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使研究同一个问题,也会建立起不同的模型。比如货币需求问题,就有庇古、凯恩斯、弗里德曼等多种模型;消费函数问题,就有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多种模型。

建立经济模型必须首先提出假设,所有的经济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结论是从假设中运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得出来的。所以,如果假设是正确的,又正确地运用了逻辑推理,那就必然会导致正确的结果。

经济模型是一种逐步地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它把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分为细小而简单的、能一次性加以处理的问题。这种高度简化的模型当然会得出极不真实的结论。但是我们在高度简化的模型中逐步加进复杂的因素,考察会出现什么新的结果。然后再加上另一个复杂因素,考察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假设就会逐步变得更接近于实际,得出的理论结论也就更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

由经济模型引申出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说,假说需要对现实经济的观测来证明。把经济模型运用于经济变化的预测中,把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的变动相对照,并做统计的和历史的分析。只有当预期的变化符合经验的或历史的实际时,原则和理论才被证明是正确的。因此,经验观测和经济理论之间有一种循环关系:从反复的经验观测中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以集中概括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提炼出理论,但理论又必须由经验观测来验证。

三、“经济人”假定和行为最优化的准则

“经济人”的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引入经济学的。其意思是说: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动机所驱使,并且在作出经济决策时,总是理智地对各种可能的选择机会进行权衡比较,力图寻求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这被称为行为目标最优化准则,即决策目标的最大化(或最小化)原则。这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因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是通过对各种可选方案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的微量增减的变动不断调整,权衡得失,去劣择优,使边际成本趋于并最终等于边际收益而实现的,所以最优化原则又称为边际原则,即只有采用边际方法才能达到最优化的目标。西方经济学者承认,“经济人”假定和最优化准则未必完全合乎事实,但是对人的行为目标做出一致性假定,在影响人的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素来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结论,并据此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做出预测,这显然是有意义的。可以设想:要是没有这个假定,如果人们对得失、利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经济学就很难提出什么有用的理论了。再者,任何理论总是建立在给定的前提或假定之上的。如果我们采用非功利主义的人类行为假定,比如同情心、利他主义、政治原则、道德伦理规范等,也许就更加不合乎经济生活的事实了。在这个意义上,虽然“经济人”假定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大体上不违反实际,因此应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经济学家力求通过分析的方法,形成经验和历史所证实的经济原则和理论,以用于经济预测和决策,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但是,在涉及经济政策的问题上,即涉及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严重的争论和分歧。经济学家投入到激烈的辩论之中,他们根据各自的判断标准,进行规范分析,做出各自的评价,提出不同的主张,经济学随之被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目的在于表述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经济学分析体系叫做实证经济学。它要阐明、描述客观事物是什么、是怎样的。它只做客观的陈述和分析,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稳定的函数关系或因果关系,提出假说或理论,再由经验事实加以验证。比如“最低工资立法引起了失业”“通货膨胀和失业具有替代关系”“扩大政府开支和减少税收造成财政赤字”都是实证命题。

规范经济学则试图设立一些价值判断标准来决定好坏、是非,决定应该怎样做。当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标准来说明政府应该怎样做时,就称为“规范的说明”。比如:失业和通货膨胀具有替代关系,但当两者并存时,是优先解决失业问题,搞赤字财政政策呢?还是优先解决通胀问题,搞财政紧缩政策呢?到底政府应该怎样做是正确合理的呢?这就是规范经济学的问题了。又比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政府应该加大再分配政策的力度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等,都是规范命题。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主要差别是其对命题的正确性的判断标准不同。实证命题必须通过检验证据来确认其正确性;规范命题则涉及价值观,涉及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因此难于找到客观的、统一的判断正确性的标准。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也是相关的。对客观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结论会影响到关于“什么是正确的经济政策”的规范观点。比如说,如果“最低工资立法引起失业”是正确的,就应该得出“政府不应该提高最低工资”的规范结论。但是,规范结论并不一定以实证结论为基础,如前所述,它往往会受价值观的重大影响。比如说,就公平的观点看,政府应该实行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再者,经济学家致力于解释经济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改善和增进效率,提高社会福利,这就必须进行规范分析。所以两者是有机结合的。从经济思想的发展史来看,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经济学既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也是一门规范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