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原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个人的要素供给决策

一、土地要素的供给

1.土地供给量的决定

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源是既定的,个人既可以把土地用于自己使用,也可以把土地用来出租给厂商。自用土地能够给个人带来效用,供给土地也能够为个人带来效用,只不过是通过供给土地的收入来得到效用的。个人的土地供给量,就是个人选择用多少土地来出租,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个人把土地资源在自用土地和供给土地之间分配,也就是个人在自用土地和供给土地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实现效用极大化。

为了便于理解消费者的土地供给量的决定,我们结合上一章介绍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用图2-17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图2-17中左图的横轴代表自用土地量,纵轴代表出租土地的收入。因此,U1U2U3为三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每一个点均是代表消费者关于自用土地和土地供给收入之间的无差异组合,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点有不同的偏好。土地的无差异曲线为平行于自用土地量轴的直线,而且这些无差异曲线并不与纵轴相交,而是交于自用土地量为H的垂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土地的自用量主要是为了人的基础需要而产生的,其基础使用量基本不变。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自用土地量是一个不变的常量H,小于这个固定量的自用土地不能够满足基础需要,而超过这个固定量的自用土地也不会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另一方面,自用土地量只占全部土地的很小一部分,即使它要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其总效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土地所有者的效用与自用土地量无关,仅仅取决于出租土地的量。

图2-17 个人土地量决定和土地供给曲线

土地是有价格的,这个价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租。地租并不是土地要素在土地市场上的出售价格,仅仅是土地要素的出租价格,即厂商为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如果某个厂商给予土地的租金率为r1元,消费者把土地用于出租就能够获得r1的收入,当然如果把全部土地留着自用就没有任何收入了。因此,ab线为消费者的预算线。从图2-17看出,在这种偏好和预算条件下,个人把全部土地都出租出去,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可以获得最大效用。因此,个人土地提供量为H

2.土地的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土地的个人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个人的土地出租量与土地价格(地租)之间的关系。因此,个人的土地供给就是要说明土地供给量如何随着土地租金率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明对应于每一个租金水平的土地供给量。

我们已经知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时候,如果租金率为r1,土地供给量为H。运用上面同样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找到租金率为r2r3时的预算线分别为ac线、ad线,与之对应的自用土地量全部都为H。因此,我们有: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当租金率由r1涨到r2r3,土地供给仍然为L-H。据此,我们有图2-17中右图的以L-H量的垂直的个人土地供给曲线。垂直的个人土地供给曲线表明:土地供给量不随土地价格而变化。

土地的市场供给是个人土地供给的总和,表现为个人土地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一般而言,土地的市场供给量不随着土地租金的变化而变化,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为垂直于土地数量轴的直线。

二、劳动要素的供给

1.劳动供给量的决定

劳动的多少,通常以劳动时间来衡量。个人所拥有的全部时间资源是既定的,比如每一天只有24小时。对于这24小时的时间,除了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睡眠时间(假设8小时)外,剩余的时间16小时还得在工作和闲暇之间分配。把时间用于闲暇,消费者能够从中直接获得满足,而把时间用于工作,则能够从工作中间接获得效用。个人的劳动供给量,就是个人选择用多少时间来工作,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个人把时间在闲暇和工作之间分配,也就是个人在闲暇和工作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实现效用极大化。

为了便于理解消费者对劳动供给量的决定,我们结合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用图2-18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图2-18左图中的横轴代表闲暇时间H,纵轴代表工作的收入W。因此,其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每一个点均是代表消费者关于闲暇和工作收入之间的无差异组合,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点有不同的偏好。

图2-18 个人劳动量的决定和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是有价格的,这个价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工资。工资并不是劳动要素在劳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仅仅是劳动要素的出租价格。如果某个厂商给予劳动的小时工资为W1元,消费者把全部16小时用于工作能够获得16W1元的收入,当然如果闲暇16小时就没有任何收入了。因此,图2-18左图中的ab线为消费者的预算线。从图2-18中可以看出,在这种偏好和预算条件下,个人选择H1小时闲暇,所以劳动供给为16-H1小时。因为按照这种组合,刚好满足利润极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

2.劳动的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劳动的个人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个人的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工资)的关系。因此,个人的劳动供给就是要说明劳动供给量如何随着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明对应于每一个工资水平的劳动供给量。

我们已经知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时候,如果小时工资为W1元,劳动供给量为H1小时。运用上面同样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找到小时工资为W2元、W3元时的预算线分别为ac线、ad线(见图2-18左),与之对应的闲暇时间为16-H2小时、16-H3小时(见图2-18右)。因此,我们有: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当小时工资由W1元涨到W2元,劳动时间就由16-H1小时增加到16-H2小时,但是当小时工资由W2元增加至W3元,劳动的供给量反而从16-H2小时减少为16-H3小时。据此,我们有图2-18中右图的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表明:如果工资低于某一个临界水平,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当工资超过某一个临界水平,劳动供给量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减少。

劳动的市场供给是个人劳动供给总和,表现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一般而言,劳动的市场供给量随着劳动工资的上升而增加,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为正相关的,而不是向后弯曲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个人劳动供给开始向后弯曲的工资临界水平是很高的,实际生活中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实际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主要还是正相关的;另一方面,即使个人劳动供给是向后弯曲的,但因每个人的临界工资水平不相同,因而市场供给主要还是呈现出正相关的特点。

三、资本的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1.资本供给量的决定

我们已经知道,资本又称为资本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人们过去所生产的物品,比如厂房、机器、办公楼、计算机、铁锤、汽车、洗衣机、建筑物等。我们说个人是资本的所有者,不是说个人是这些资本品的所有者,这些资本主要是厂商拥有的,主要是说个人是形成这些资本品的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因为这些资本品是厂商投入货币资本生产出来的,而厂商的货币资本是主要通过储蓄转化投资形成的。储蓄可以通过投资建厂直接转化成资本,也可以通过购买金融资产等间接形成资本。因此,为了简化理解,我们把资本量简单地用储蓄量来衡量。

个人拥有的全部货币资源是既定的,除了将一部分用于现在消费外,通常还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个人将货币收入用于消费,可以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中获得效用;个人将货币收入储蓄起来,能够从储蓄收入中获得效用。个人储蓄实际上是现在将货币资本出租给厂商,并在未来从厂商那里获得一笔资本收入,这笔资本收入一部分就是个人出租的资本量,还有一部分就是储蓄的时间价值利息。比如,如果在2006年的1月1日,个人的储蓄量为100元,按照年利率5%,到2007的1月1日可取出105元钱,即100×(1+5%)。

资本量的决定,就是个人将多少货币收入作为资本用于储蓄,或者将多少货币收入作为资本出租,实际上是个人将货币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也就是个人在消费和资本出租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实现最大效用。

为了便于理解消费者的资本供给量的决定,我们结合上一章介绍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用图2-19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图2-19中左图的横轴代表用于消费的收入量,纵轴代表资本出租的收入。因此,其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每一个点均是代表消费者关于消费量和资本出租收入之间的无差异组合,不同无差异曲线上的点有不同的偏好。

图2-19 个人储蓄量的决定和个人资本供给曲线

如果个人的现期货币收入为y美元,某个厂商给予个人的资本出租价格即年利率为r1,个人的最大消费为y美元,个人资本出租一年的最大收入为y(1+r1)。因此,个人的预算线为ab。从图2-19中可以看出,在这种偏好和预算条件下,个人选择消费c1元,储蓄y-c1元,获得(y-c1)(1+r1)元资本出租收入。因为此时刚好满足利润极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

2.资本的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资本的个人供给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个人的资本出租量与资本价格(利率)的关系。因此,个人的资本供给就是要说明资本供给量如何随着资本利率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明对应于每一个工资水平的资本供给量。

我们已经知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时候,如果年利率为r1元,资本供给量为y-c1元。运用上面同样的分析思路,我们可以找到年利率为r2r3时的预算线分别为ac线、ad线,与之对应的消费量为y-c2元、y-c3元。因此,我们有: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当年利率由r1涨到r2,资本供给就由y-c1元增加到y-c2元,但是当年利率由r2增加至r3时,资本的供给量反而从y-c2元减少到y-c3元。据此,我们有图2-19中右图的向后弯曲的个人资本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个人资本供给曲线表明:如果利率低于某一个临界水平,资本供给量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当利率超过某一个临界水平,资本供给量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减少。

资本的市场供给是个人资本供给的总和,表现为个人资本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一般而言,资本的市场供给量随着资本利率的上升而增加,资本的市场供给曲线为正相关的,而不是向后弯曲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际经济生活中,一方面,个人资本供给开始向后弯曲的利率临界水平是很高的,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实际的个人资本供给曲线主要还是正相关的;另一方面,即使个人资本供给是向后弯曲的,但因每个人的临界利率水平不相同,因而市场供给主要还是呈现出正相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