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企业和政府行为与消费选择
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由于通常假设偏好不变,也就是无差异曲线不变,因而构建预算约束线特别重要。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消费者均衡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第一,找出只购买横轴所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量,也就是找出横截距;第二,找出只购买纵轴所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量,也就是求出纵截距;第三,连接纵横截距点。第四,如果涉及预算线的运动,关键是要搞清楚究竟是收入变化引起的运动,还是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运动。第五,比较各种均衡的变化,尤其是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变化。
一、关于手机通信不同资费下的选择
某个大学生,每月父母给900元钱,他计划花在手机通信之外的其他消费上。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为1元,而中国移动提供了两种资费标准,如表2-2所示。
表2-2 中国移动两种资费标准
显然,对于资费标准1而言,这个大学生每月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多为6000分钟,而消费其他商品的量最多不超过600单位,因为只要他选择资费标准1,即使打手机的时间为0,他也得支付300元的固定费,从而可用于其他商品购买的钱只有600元了。所以,图2-13中cd为资费标准1的预算线。
图2-13 不同资费标准下的消费选择
同样的道理,对于资费标准2而言,这个大学生每月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多为4500分钟,而消费其他商品的量最多不超过900单位。所以,图2-13中ab为资费标准2的预算线。
比较两种资费标准下的预算线ab和cd,我们发现:在使用手机时间少于3000分钟时,资费标准2比资费标准1让大学生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三角形ace中的组合是资费标准2所买不起的。如果使用手机时间多于3000分钟时,资费标准1比资费标准2让大学生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三角形bde中的组合是资费标准1所买不起的。
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使用手机时间少于3000分钟时,采用资费标准2比资费标准1让大学生获得更大的效用,因为大于。如果使用手机时间多于3000分钟时,采用资费标准1比资费标准2让大学生有更大的效用,因为U2大于U1。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使用电话多的人选择有固定费用的资费标准,而用时少的人选择无固定费用的资费标准。
二、不同类型的税收和补贴对消费选择的影响
某个家庭现有收入为100元,用来购买X和Y两种商品,X的单价为2元,Y的单价为1元。如果政府征税:①对该家庭征收30元的所得税;②对X商品征收每单位3元的消费税。
如图2-14所示,显然,征税前,这个家庭的预算线为ab,因为100元钱最多能买50单位的X商品,最多能买100单位的Y商品。
图2-14 征税前后的消费选择
如果征收所得税30元,就会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30元,从而家庭的预算支出减少为70元。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家庭X商品最多能买35单位,Y商品最多能买70单位。因而,cd为征收所得税后的预算线。预算线由ab运动到cd,是因为收入减少,所以预算线向左平移。
如果仅仅对每单位X商品征收3元的税,这相当于把X商品的价格从2元提高到了5元。在这种情形下,这个家庭可以购买的X商品最多为20单位,而Y商品最多为100单位。所以,af为征收消费税后的预算线。预算线由ab运动到af,是因为X商品价格提高了,所以预算线以a点为轴点向左旋转。
为了便于比较,如果这个家庭缴纳消费税也为30元,那么其均衡购买量为e3,获得的效用为U3。图中显示,政府的征税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因为这个家庭在税前得到的效用为U1,大于税后的U2和U3。不仅如此,在政府征税30元的情况下,征收所得税对消费者更好一些,因为征收所得税仅仅使消费者的效用由U1减少到U2,而征收消费税却让消费者的效用由U1减少到U3了。
三、政府三种住房支持政策的影响
如果某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40000元,计划用来购买两种商品:一种是住房,一种是除了住房之外的其他商品。假设其他商品单价为800元,住房市场价格为每平方米2000元。如果政府准备对这个家庭实行住房支持,具体的住房支持方案有三种。
方案一:允许这个家庭以每平方米1000元的优惠价格购房;
方案二:直接向这个家庭发放40000元现金;
方案三:直接为这个家庭免费提供20平方米的住房。
在图2-15中,在没有政府住房补贴之前,这个家庭的预算约束线为ab,如果政府以优惠价格1000元提供支持,这个家庭的预算线为ad。因为其他商品价格没变,仅仅是住房价格降为每平方米1000元,所以仅仅住房的最大可能购买量变为40平方米。预算线由ab运动到ad,实际上就是住房价格降低了,导致预算线以纵轴截距点为轴点向内旋转了。
图2-15 三种住房支持计划的比较分析
如果政府直接发放货币补贴40000元,相当于使这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80000元了。在此条件下,家庭最多可购买的住房面积增加为40平方米,而其他商品最多为100单位。因此,货币补贴下的预算线为cd。预算线由ab运动到cd,实际上就是收入增加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了。
如果政府直接为这个家庭免费提供20平方米的住房,预算线会是怎样的呢?如图2-16所示,情况要稍微复杂一点。在此情况下,这个家庭的预算线为afd。容易理解,这个家庭最多可以拥有的住房面积为40平方米,而最多可以消费的其他商品为50单位。但是,当这个家庭拥有20平方米以内(含20平方米)的住房时,他所能够消费的其他商品可以是50单位。比如,只要这个家庭愿意,他拥有1平方米住房时,最多可以购买50单位其他商品;他拥有2平方米住房时,他也可以最多购买其他商品50单位;以此类推,他拥有20平方米住房时,他可以购买的其他商品还是50单位。当然,如果这个家庭要拥有大于20平方米的住房,他能够购买的其他商品就要减少了,因为他必须花一部分自己的钱去买住房了。
图2-16 三种住房支持计划的比较分析
进一步比较发现,政府的住房支持确实让受助家庭的效用水平提高了。但是,在政府三种支持的市场价值都为40000元的条件下,受助家庭通过自由选择从三种方案中获得的可能收益是不同的。整体上讲,价格优惠的支持对受助家庭来说是增加效用最小的,仅仅增加效用100单位。就货币补贴方案与实物分配方案而言,如果住房拥有量超过20平方米,两种方案一样,都使受助家庭效用增加到300单位。如果这个家庭的住房拥有量小于20平方米,那么对家庭进行货币补贴是最好的;受助家庭的效用会增加到400单位,而实物分配只能增加效用到300单位。
因此,如果从受助家庭的效用增加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应该采用货币补贴的形式来支持,因为政府并不了解受助家庭的实际偏好,因而通过给钱让受助家庭自我选择有助于最大幅度地提高效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