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费者偏好和消费约束
研究消费者行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确定实现最大效用的商品购买组合,至于最大效用是多大则完全没有研究的必要。因此,只要消费者对各种可能的商品组合进行偏好排序,就能从中找出特定约束下的最佳组合。为此,现代经济学以无差异曲线和消费约束线为分析工具。
一、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人们消费各种商品,实际是消费各种商品的组合。在理论简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成是两种商品的组合,它们或者是两种商品不同偏好水平的组合,即效用有高低顺序的组合;或者是无差异的组合,也就是效用相同的组合。在序数效用论中,这种偏好和无差异的组合间的关系是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的。
1.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对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根据偏好程度,消费者总能把它们分成各个系列。各个系列之间的组合是存在偏好差异的,而同一系列内的组合的偏好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就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系列。
显然,一个偏好系列就形成一条无差异曲线,多个偏好系列就形成多条无差异曲线。正如地图上的等高线一样,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高度。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效用高度相等,而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效用高度不同。
图2-2显示了杰伦对一周内面包与可乐的消费组合的偏好和效用。杰伦在曲线U1上的各种消费组合是无差异的,因为它们都提供同等程度的满足。例如:杰伦从3个面包和7瓶可乐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与他从2个面包和13瓶可乐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一样。杰伦对曲线U2与U1的组合系列则存在不同的偏好。根据“多比少好”的偏好和效用公理,曲线位置越高的组合效用越大,曲线U2表示的满足程度高于U1,即U2>U1。
图2-2 无差异曲线
图2-2只是显示了对杰伦的两种偏好系列和效用水平的评价。事实上,图中应当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这些曲线平行铺满了整个正象限。但是为了简化作图和分析,我们通常只画其中的几条曲线。应当指出的是,曲线U1和U2除了说明U1比U2效用低之外,并不能说明U1比U2效用低多少。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从无差异曲线的走势、形状以及关系看,它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2-2所示,在曲线U1上的一切商品组合点,比如a、b、c、d,都能提供完全相同的满足程度。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消费者在满足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他可以通过放弃一定数量的y商品使消费减少,由此得到的满足才能增加一定数量的x商品的消费且带来等量增加的满足,使总效用保持不变(比如改变c组合为d组合)。因为如果杰伦要想保持y商品消费不变而增加x商品消费(比如由c变为d′),或者同时增加x商品和y商品的消费(比如由c变为c′),都会改变他的满足水平。所以,等效用曲线上的消费组合改变,两种商品的数量必须是此消彼长、呈反方向变动的,即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负相关的曲线。
第二,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点的运动,实际上反映了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比如曲线U1上的b点向c点运动,实际上是杰伦用增加2瓶可乐的消费来替代1个面包的消费。在经济学上,这种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效用水平,在增加单位x商品消费时所必须减少的y商品消费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用商品y的减少量Δqy与商品x的增加量Δqx之比来表示。由于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种商品组合带来的效用相同,增加Δqx所增加的效用必然等于减少Δqy所减少的效用。所以有: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y商品的数量必然相应地减少,从而x商品的边际效用MUx越来越小,y商品的边际效用MUy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边际替代率或无差异曲线斜率递减,即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弯曲程度完全取决于两种商品替代性的大小,即取决于边际替代率的递减速度。如果两种商品替代性强,边际替代率递减慢,无差异曲线的弯曲程度就小;反之,无差异曲线弯曲程度就大。极端地,如果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的,边际替代率不变,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两种商品根本不能替代,而是完全互补的,边际替代率为零,无差异曲线就是向原点成90°凸出的折线。
第三,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同一条无差异曲线反映一种消费偏好和效用评价,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则代表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效用评价。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相交点就必然同时处在两条无差异曲线上,因而就应提供不同的满足或效用。但是,不同的满足要由不同的商品组合系列提供,而同一系列的商品组合只能提供相同的满足,这与无差异曲线本身的定义相矛盾。因此,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二、消费约束线
无差异曲线分析只反映了人们在不考虑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时的偏好和满足,但实际上人们必须对此有所考虑。因此,研究消费者抉择还必须研究消费的约束条件。
1.消费约束线的定义
人们的现实消费抉择总要受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的约束,消费者只能在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商品组合——因为消费者的货币资源是稀缺的,而商品又不能免费享用。如果消费者要选购两种商品,在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他充分使用其购买预算所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组合点的轨迹,就是消费约束线。
假设两种商品为x商品和y商品,相应的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购买量相应用qx和qy表示。如果消费预算为I,则消费约束线的方程可写为: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如果用纵轴表示qy,横轴表示qx,消费约束线就是一条以为斜率,以为纵截距的直线。很明显,消费约束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它反映了既定约束条件下两种商品的替代关系。图2-3表示杰伦计划用10元来购买可乐(其价格为每瓶2元)和面包(其价格为每个1元)的消费约束线。
图2-3 消费约束线
消费约束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图2-3中,消费约束线以外的点(如d点),是杰伦在现在的商品价格和消费预算条件下不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约束线以内的点(如c点),是杰伦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但存在货币剩余,因此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闲置。消费约束线上的点(如a、b点),都是消费者刚好用完消费预算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充分利用。
2.消费约束线的运动
消费约束线表明既定的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如果人们的消费预算或商品价格改变,则必然导致消费约束线的运动。
平移是消费约束线的一种运动。如果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预算收入增加,则消费约束线会向右上方平移;反之,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减少,消费约束线就会向左下方平移。在消费者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其价格比Px/Py不变,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约束线就会向左下方平移;反之,如果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下降,虽然不会改变两种商品价格比,但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使得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移。如图2-4所示,消费约束线向左下方平移表示为由ab运动到cd,而由ab运动到fg则为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移。
图2-4 消费约束线的平移
消费约束线的平移,既可能由预算收入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价格变化引起,但消费约束线的平移,实际上是由于预算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造成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变化而引起的。因此,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反之,则说明实际收入减少。
旋转是消费约束线的另一种运动。消费约束线旋转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两种商品价格Px和Py比例的变化,也就是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造成消费约束线的斜率Px/Py改变而引起的。
如果只有一种商品价格(比如Px)发生变化,而另一种商品价格(比如Py)不变,消费约束线就会以它的上端点为轴心旋转。当Py不变而Px提高时,斜率增大,消费约束线顺时针旋转,如图2-5中由ab运动到ac;当Py不变而Px降低时,消费约束线逆时针旋转,如图2-5中由ab运动到ad。
图2-5 消费约束线的旋转(一种商品价格变化)
如果x商品和y商品价格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比例不一致,消费约束线也要产生旋转,只不过旋转的轴心不再在消费约束线的端点上。比如,Py下降而Px上升,消费约束线就会发生图2-6中由ab向cd的顺时针旋转;反之,Py上升而Px下降,消费约束线则将发生图2-6中由ab向fg的逆时针旋转。
图2-6 消费约束线的旋转(两种商品价格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