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雄激素受体阳性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相关临床研究最新梳理

管晓翔 石亚琴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为一类高度恶性的乳腺癌亚型。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neu)表达均为阴性。该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15%,并与侵袭性病理特征相关,其临床预后差。三阴性乳腺癌的ER及HER2表达均为阴性,因此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对其无效。化疗仍作为早期和晚期TNBC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化疗对其治疗效果并不佳。因此探索TNBC的新兴靶向治疗仍然是乳腺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最新的基因表达和聚类分析相关研究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6类:基底细胞样1型(basal-like,BL1)、基底细胞样2型(basal-like,BL2)、免疫调节型(immunomodulatory,IM)、间充质样细胞型(mesenchymal,M)、间充质样干细胞型(mesenchymal stem-like,MSL)、管腔雄激素受体型(Luminal androgen receptor,LAR)。BL1、BL2亚型存在细胞周期、DNA损伤反应相关基因高表达,M及MSL分型中存在上皮间质转化及生长因子通路的相关基因的高表达,LAR型TNBC主要存在雄激素受体通路相关基因的富集,其过表达激素合成、卟啉代谢和雄激素/雌激素代谢相关基因。该类TNBC中AR的表达比其他亚型的TNBC高9倍。此外其存在AR靶基因及共激活因子(包括DHCR24,ALCAM,FASN,FKBP5,APOD等基因)的高表达。亚分类研究已将AR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靶标。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AR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预后价值不同。在ER阳性的乳腺癌中,AR表达与较好的疾病预后相关,而在TNBC中,AR的预后价值尚存在争议。

一、AR通路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

雄激素信号转导在乳腺癌发展中具有刺激和抑制的双重作用。为探究雄激素在乳腺癌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多项体外研究结果表明,DHT处理可明显抑制ERα阳性的乳腺癌细胞(T47D,ZR-75-1和MCF-7)的增殖。此外,在ERα阴性的乳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可以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AR在不同激素状态的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不同,在ER阳性的乳腺癌中,AR可靶向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并拮抗雌激素介导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发挥抑癌的作用。Need等通过对luminal型乳腺癌细胞系ZR-75-1进行ChIP-seq及RNA-seq检测AR和ERα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AR及ERα的基因结合位点中,约984个(占比9.7%~12.6%)10kb的基因组区域可以同时结合AR和ERα两个受体。近年来,根据基因表达谱,学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即分子大汗腺型乳腺癌(molecular apocrine breast cancer,MABC)。该类乳腺癌亚型的基本特征是AR表达阳性,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均为阴性。在这一类的乳腺癌中,AR可与雄激素相关元件(androgen-related element,ARE)结合,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此外,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通过小干扰RNA或AR拮抗剂比卡鲁胺降低AR的表达可明显抑制LAR型的TNBC细胞的增殖,LAR型的TNBC细胞依赖于雄激素相关的信号通路。

二、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AR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目前一致认为,AR表达与ERα阳性呈正相关,AR在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据统计,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AR的表达率约为80%,而三阴性乳腺癌中AR的表达率较低,约占10%~35%。Luo等在中国人群中探究了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对137例TNBC和132例非TNBC患者分析AR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AR在中国TNBC人群中表达率为27.7%,AR在非TNBC人群中表达率为83.3%。He等在287例TNBC中检测AR的表达,结果显示AR在TNBC中表达率为25.8%。以上研究数据显示,在中国人群中,AR在TNBC中的表达率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目前关于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仍不明。一些研究提示AR高表达的TNBC患者其预后较佳,与此同时,另外一些研究提示AR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Rakha等通过对282例TNBC分析AR的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R表达缺失与较高的核等级、疾病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增加相关。Luo等报道,在137例TNBC病例中,AR表达与更高的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较少的淋巴结转移相关。Loibl等通过对111例TNBC样本检测发现AR表达与较长的D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
与这些研究结果相反,一些研究显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R的表达与较差的疾病预后相关。Hu等通过对211例TNBC分析AR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R表达与死亡率增加呈正相关。另一项来自Choi等的研究显示,在492例TNBC中,AR的表达与早期TNBC的不良预后相关。在无淋巴结转移的TNBC患者中,AR阳性与较短的DFS和OS相关,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NBC患者中,AR的预后价值不明。此外,多项研究显示在ER阴性的乳腺癌或三阴性乳腺癌中,AR表达与OS获益不相关。由于各项研究结果高度不一致,几项荟萃分析探讨了AR在TNBC预后中的作用。其中一项荟萃分析通过纳入2 826例TNBC患者,证实AR阳性与较长的DFS相关,但与OS无显著相关。此外,AR阳性的TNBC患者易呈现较低的肿瘤分级,但其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目前这些研究数据均为回顾性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随访时间不一致,研究检测方法不同。这些因素都可导致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因此,标准化以及临床普及AR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更好地明确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

三、三阴性乳腺癌中针对AR的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

AR拮抗剂在ER阴性的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AR拮抗剂主要有比卡鲁胺和恩杂鲁胺。其主要体现在两项临床研究:TBCR C011探究比卡鲁胺在ER阴性A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中的运用;MDV30100-11研究恩杂鲁胺在AR阳性的晚期TNBC中的运用。几项临床研究均表明ER阴性A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能从AR靶向治疗中获益。
比卡鲁胺为一类口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其与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的联合运用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比卡鲁胺可通过与AR结合,抑制雄激素的刺激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在MDA-MB-453细胞中,AR可以通过上调WNT7B从而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体内实验中,DHT可以明显促进MDA-MB-45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AR拮抗剂比卡鲁胺可明显抑制DHT诱导的裸鼠肿瘤的生长。一项Ⅱ期临床研究对424位ER/PR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检测AR的表达,其中12%为AR阳性。该研究对26位AR阳性的ER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比卡鲁胺150mg每天,首要研究终点为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毒性。19%(95%CI 7%~39%)的患者CBR达到6个月,中位PFS为12周(95%CI 11~12)。患者对比卡鲁胺可耐受,无4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上数据提示雄激素可驱动ER阴性乳腺癌的生长,此外,ER阴性A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能从AR靶向治疗中获益。
恩杂鲁胺为二代抗雄激素类药物,作为一种口服强效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功能包括抑制配体与受体结合,AR核移位以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恩杂鲁胺对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高5~8倍。MDV30100-11研究评估恩杂鲁胺在AR阳性晚期TNBC中的运用,该研究对118例AR阳性的晚期TNBC给予恩杂鲁胺治疗,其中43位患者不可评估(29位患者的AR表达<10%;14位患者的AR表达≥10%但未进行反应评估),首要研究终点为16周CBR。在可评估的75位AR阳性晚期TNBC患者中,16周CBR为35%(95%CI 24%~46%),24周CBR为29%(95%CI 20%~41%),其中2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晚期TNBC中雄激素受体阻断的最大前瞻性试验已证明恩杂鲁胺靶向AR阳性的乳腺癌的临床活性。
UCBG 12-1探究醋酸阿比特龙用于AR阳性的晚期TNBC。醋酸阿比特龙为一类选择性,不可逆的强效雄激素合成抑制剂,通过阻断17α-羟化酶(CYP17A1)来达到治疗效果,其多运用于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中。一项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纳入30位可评估的AR阳性的转移性或晚期不可手术的TNBC患者,给予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首要研究终点为6个月CBR,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PFS和安全性。结果显示6个月CBR为20%(95%CI 7.7%~38.6%),其中一位患者完全缓解,五位患者疾病稳定,ORR为6.7%(95%CI 0.8%~22.1%),患者对治疗方案可耐受。

四、三阴性乳腺癌中与AR相关的其他信号通路

目前,多数研究表明AR信号通路与PI3K通路存在相互作用。早在2006年,一项来自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的研究,就提出在ER阴性AR阳性的乳腺癌中,AR阳性与PIK3CA突变相关。在PIK3CA突变的TNBC患者中,其AR表达水平更高。在AR阳性的TNBC细胞系中,PIK3CA的突变频率更高。大量的体内外实验数据表明AR可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关键因子。此外,临床前数据已证明在乳腺癌中,AR可以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关键因子,如p21,CCND1,p53等。更有研究显示,AR阳性的TNBC更趋向为管腔样表达特征,同时有完整的Rb表达。此外,AR的表达水平与Rb呈正相关。管腔样表达特征与完整的Rb表达,均提示具有该类型特征的乳腺癌可能从CDK4/6抑制剂中受益。此外,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多个重要细胞因子,如BRCA1,BRCA2均可参与调控AR相关的信号过程。BRCA1、BRCA2均可与AR的AF-1端结合,从而增加AR的转录激活。AR可通过调控DNA损伤修复的重要因子DNAPKcs,从而调控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

五、基于抗雄药物的联合治疗的研究现状

AR信号通路与PI3K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肿瘤进展。临床前数据表明,在AR阳性的TNBC细胞中,AR拮抗剂联合PI3K抑制剂可达到最大程度的联合致死。目前,关于AR拮抗剂联合PI3K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正逐步开展(附表1)。除PI3K抑制剂以外,研究者也在探究CDK4/6抑制剂联合AR拮抗剂能否用于AR阳性的TNBC。在AR阳性RB正常表达的TNBC细胞中,palbocilib联合恩杂鲁胺可促进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联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上的基础研究均支持对AR阳性的TNBC,给予CDK4/6抑制剂和AR拮抗剂的联合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此外,关于AR靶向治疗联合化疗,AR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实践也正在探究当中,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结果。

六、小结与展望

三阴性乳腺癌是高度异质性的乳腺癌亚型。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三阴性乳腺癌仍是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随着三阴性乳腺癌被进一步分型,由基因分型指导的“个性化”治疗成为TNBC治疗的热门研究方向。针对AR阳性的TNBC的AR靶向治疗已显示出较好的前景。由于AR与众多的信号通路存在相互作用,多数临床前研究支持基于AR拮抗剂的联合治疗可更好地抑制TNBC肿瘤的进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我们期待基于AR拮抗剂的联合治疗为TNBC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请扫描书后二维码)
附表1 三阴性乳腺癌中基于抗雄药物的联合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
CRPC: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MBC:转移性乳腺癌;mTNBC: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sqNSCLC:鳞状非小细胞肺癌;CBR:临床获益率;pCR:病理完全缓解;PFS:无进展生存期;RCB-1:残余肿瘤负荷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