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骨折诊治经验述要
(一)治疗原则
1.内外兼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有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气血经络、营卫血脉、皮肉筋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骨骼是有脏腑化生,赖气血濡养,经络贯能。肢体某处发生骨折,虽然一处有病失其常度,但是可影响到全身。除局部症状外,出现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失调。正所谓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识虚实,以施补泻哉!”当今仍需遵循此观点。就伤科而言,整体观点一直作为一个基本观点贯穿于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预防等全过程的始终。中医传统诊治骨折是在整体观点指导下,以四诊八纲辨证诊治为基础,在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消除骨折后的病理反应,以达到治愈为目的。用药是以“调整气血”占主导地位,特别治“血”,早在《黄帝内经》认为“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后代医家,从“血”着手,提出“内治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注意到内在因素的主导作用。局部与整体密切联系,内治与外治的综合效果,也必须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其共同之处,应取长补短,取得对位优良,愈合快、疗程短、后遗症少、功能恢复好的结果。
2.筋骨并重
外力损伤,轻则伤筋,重则伤骨,“筋束骨,骨张筋”,筋与骨的关系殊为密切。因而在治疗上就要筋骨并重。骨折、脱位的治疗要很好地复位,这是大家都重视的,伤科传统在骨折脱位复位的同时要理筋,就容易被忽略。骨折脱位常合并严重伤筋,伤及筋血影响骨的稳定和恢复,所以,在认识和处理骨折的过程中,强调树立“整体观点”。在治疗骨折时要尽量顾及筋血的损伤,勿用粗暴方法或反复牵拉复位。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手法中也有一条是推拿按摩,顺骨捋筋。早期的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也是治骨同时治筋。
中医学又认为筋骨与肝肾两脏是密切相关的。肝主筋,《黄帝内经》讲:“肝者……其充在筋”,“肝主身之筋膜”,这就说明了肝与筋的关系,又提到“肝藏血”,肝血充盈就能“淫气于筋”,使筋有充分的濡养,筋强才能“束骨而利关节”。肾主骨,“肾者……其充在骨”,“肾生骨髓……在体为骨”,又认为“肾藏精”,所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也就是讲骨的生长、发育乃至损伤以后的修复,要依靠肾脏精气的滋养。从筋骨损伤的治疗来讲,也要注意肝肾两脏的情况。中医伤科分析外伤疾病机制,从现象上看来是受外来暴力所造成,而实际上,不健康的身体虽受轻微之外力,都能引起伤筋伤骨,年老体弱者,肝肾精血较衰,稍受外伤,即易发生骨折,而且骨折后愈合较差,这就是肝肾不足的关系。青年人肝血肾精旺盛,也就不容易外伤筋骨,即使伤了也容易恢复,临床上有些病例不能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肝血肾精盛,筋骨亦劲强有力,肝血肾精衰退时,骨也随之衰退,因此,青年人筋骨受伤,易于恢复和再生,老年人恢复较差。综上所述,临证治疗骨折脱位,只有做到筋骨并重,才能使损伤较完全彻底的康复。
3.动静结合
骨折复位后,必须保持有效的固定,才能保证骨折在正确的对位下愈合,但是过分的强调借助外力固定来修复骨折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因素,也是片面的,因为长期地、广泛地局部外固定,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迟缓的主要原因,“动”与“静”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在保证骨折有效固定的前提下,恰当地进行全身和局部的功能锻炼,对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的修复能力,加速肢体消肿、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桡骨下端骨折,在复位和固定的早期,就应鼓励病人做握拳锻炼,又如肱骨干骨折,在整复和固定后,为防断端分离,要加强上臂肌肉的舒缩和耸肩锻炼,通过有节奏的锻炼,可增加骨折断端的纵向挤压力,加速骨折的愈合。但在骨折早期,增加断端剪力和扭旋力的锻炼是不恰当的,如股骨、胫腓骨骨折患者,过早地下地负重、前臂双骨折的患者,过早地做前臂旋转活动等,均有导致骨折再移位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需十分注重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医生对伤者恰当治疗,患者合理地功能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筋肉、关节骨骼及全身各部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加快骨折的愈合。骨折治疗方案的确定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应中西合参,以病人的实际条件及病情为基础,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这就要求医者将传统医学与西医学有机地结合,学以致用。
(二)手法复位
中医传统正骨手法治疗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愈合快、疗效好、费用少等诸多优点,排除开放性骨折有严重合并症、以及感染、肿瘤等有手术治疗指征者,绝大多数骨折可用传统正骨手法治疗。例如:闭合性的四肢长管状骨干骨折如肱骨干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干骨折等;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如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等;锁骨及手足部位小管状骨骨折如跖骨骨折、指掌骨骨折等;部分关节内骨折如股骨髁间骨折、肱骨髁间骨折、踝关节骨折、髌骨骨折等手法运用良好也可达到良好效果;其他如脊柱骨折包括胸腰椎骨折、骶尾椎骨折等亦有许多属于手法复位治疗适应证者。
正骨手法之用于骨折,需掌握好恰当的时机、时间和标准。具体复位手法操作要点要求详见正骨手法章节。对于整复时机,总体上来说越早越好,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肿胀未重、疼痛较轻、肌肉未发生痉挛,是为骨折复位最佳时机,这时及时给予正骨手法,只要施法正确,消除骨折复位径路上的障碍,用较小的力量即可满意复位;骨折后4~6小时血肿尚未凝结,肿胀疼痛仍然较轻,复位也较易;伤后1周左右,出血肿胀均达极限,但血肿尚未机化,犹可运用正骨手法,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骨折周围软组织渐渐机化粘连,难以移动,复位比较困难。所以,骨折的最佳复位时机应掌握在伤后24小时之内,1周以内次之,3周内较差,3周以上为陈旧性骨折,复位难度较大,但并非手法整复之禁区,只要恰当运用手法,陈旧性骨折同样可以不手术而用传统正骨手法达到良好效果。临床曾采用闭合性“折骨矫角法”治疗长管骨陈旧性骨折成角畸形患者13例,其中股骨干中段5例,下段1例,胫腓骨中上段2例,尺桡骨干2例,肱骨干2例,肱骨髁上1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以股骨干中段陈旧性骨折成角畸形为例:在硬膜外麻醉下,以两助手固定患肢的上下关节并略施牵引,术者以一手前臂绕过骨折远端置于患肢前内侧, 另一手按于骨折成角隆起处,在两助手加大对抗牵引力量的同时,术者两手做相反方向同时用力,此时骨折处可听到“嘶嘶”骨痂断裂声,局部随之出现“骨折”,畸形即可明显改善,再给予夹板固定、药物内服外敷后续治疗。经临床观察,折骨矫角术后所需的骨折修复时间,并不比新鲜骨折的时间长。这是因为在折骨矫角过程中,并未完全破坏原生长骨痂,也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造成的骨折端血液供应的损伤。对运用折骨矫角前已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因各种原因造成成角畸形,甚至内固定物断裂的病例,折骨矫角术后外固定的时间应视其具体情况相应延长,直至完全骨性愈合。
(三)固定方法
复位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固定甚为重要。固定是维持骨折对位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骨折在愈合过程中避免再损伤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骨折断端的制动。肢体受伤后引起变位的原因很多,如外力作用的方向、肢体的重力、肌肉的牵拉、体位的变动等。骨折虽经整复后,其中某些移位因素仍然存在,中医小夹板外固定原理能有效对抗这种不利因素,并使其转化为有利因素。其优势有:①既能起良好的固定作用,又要对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极小或无损伤,保持骨折处正常血运。②防止骨折再移位,且能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有害动力对骨折端的影响;使骨折端相对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③对各关节约束少,为早期骨折功能锻炼创造条件。④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临床用夹板师古不泥,中西结合,灵活多样,发展创新。其方式有如下几种:①单纯小夹板固定;②超关节小夹板固定;③小夹板结合外固定架;④小夹板结合持续牵引固定;⑤可加压式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四肢长管骨以及腕掌、指骨折;⑥石膏托结合小夹板固定,适用于前臂或足部骨折等。一般小夹板的长度以不超过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但须接近上、下两个关节,以不妨碍关节活动为度。若为邻近关节骨折,可超过邻近的一个关节,做超关节夹板固定。《正骨心法要旨》所谓“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固定的重点,应在“断端左近”,用三条带缚,以中心一条带为主,缚时要适当压紧,两头可以较松。压紧的目的,使骨位不致移动;较松的道理,在使血气得以流通;尤其在近关节处,更要注意其屈伸活动。
小夹板是中医骨伤科临床常用的外固定器材,具有取材广泛、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可塑性大、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随证运用夹板固定方法灵活多变,师古不泥,能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程度而选择合适的夹板及适当的固定方法。以肱骨干闭合性骨折为例:一般单纯的夹板固定只适用于肱骨干稳定性骨折移位不大的病例,对于移位明显且不稳定的骨折,除了夹板之外,还必须根据X线片所示移位情况恰当地放置压垫。在近些年的治疗过程中发现肱骨干横断及粉碎骨折的瘦弱病例,骨断端易发生分离,而采用“绕肘搭肩”胶布贴敷后再用小夹板外固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断骨分离,并有使断骨二端互相接触的作用,具体方法为:在骨折经手法整复取得良好对位对线后,术者以一手按住患者肩锁部,一手托于尺骨鹰嘴向上做推挤,目的使两断端相互靠拢,然后由助手用宽约8cm的长胶布将上臂自肘至肩作“O”形贴敷,贴敷后的松紧度以能使骨折部向后成角5°为佳,并于骨折向后成角处放置一方形压垫以使断骨在夹板固定过程中逐步恢复其正常轴线。
在临床中,骨折经手法整复后,可能仍有部分移位未纠正或发生再移位,再次整复又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及局部软组织创伤,而且再整复时需要调整的程度有时掌握不够精确,需反复整复。基于此,研制了可加压式小夹板。可加压式小夹板通过拧动小螺杆推进加压盘对骨折端进行动力加压,加压程度可根据螺杆拧进的深度来调整,依据骨折残余移位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次或多次加压直至满意为止。移位程度大的一次加压力度大,如果局部皮肤不能耐受,可用渐进式加压法来纠正移位。对体弱多病不能耐受较强的疼痛刺激的患者也可采用渐进式加压来复位。进行这些操作不需反复取下夹板,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减少病人的痛苦,也可使骨折对位好,再移位少。通过加压盘对骨折端进行加压固定,纠正残余移位,防止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四)功能锻炼
在诊治骨折创伤病人过程中,特别强调各期的功能锻炼,并指出其重要意义在于:促进肿胀消退、减少肌肉的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僵硬、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等。通过锻炼,恢复创伤前的功能,既是骨关节损伤治疗的方法,也是治疗的目的。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强健体质,改善全身和局部症状,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加速骨关节损伤的愈合和伤肢功能恢复,矫正残余移位。功能锻炼,应遵循三期分治法,即分早、中、后三期。早期(1~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伤肢肌肉做舒缩活动。锻炼时,保持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基本不动。中期(2周到临床愈合止)原始骨痂形成期,除做肌肉的舒缩锻炼外,逐步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后期:骨痂改造塑形期,逐步恢复各关节功能,伤肢远端做纵轴碰击,使挤压应力刺激远近两骨折端,加速骨痂生长、塑形。
功能锻炼对于小夹板为主治疗肱骨干闭合性骨折来说是很必要的。在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中,进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为肱骨干骨折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样的练习,一般在骨折的妥善处理之后,剧烈疼痛得到减轻,伤后一周左右进行。如果患者能积极配合,且锻炼得法,它不但有助于肌力的恢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起到维持复位后的良好对位和使两骨折断端互相嵌插的作用。进而巩固效果。开始锻炼时,一般每日1~2次,每次可做肌肉收缩10~15次,随着疼痛的减轻可逐步增加锻炼的次数和肌肉收缩的强度。练习前,我们应教会病人进行有节奏的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力收缩动作要正确,切忌左右晃动、内收外展、屈时耸肩,以免在骨折处形成剪力,不利于骨折愈合,最后,强调骨折后的锻炼和活动,一要强调及时,二要注意适当,三要掌握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总结精辟,却表达了伤后功能锻炼的要点。
(五)药物治疗
针对骨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按初、中、后三期分治。
(1)早期:筋损骨折,气滞血瘀。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接骨续筋、手法固定等措施,同时可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内外兼治。这一阶段一般至青紫肿胀基本消退,大约10~14天。从内服药来讲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肢体损伤后,血溢脉外,形成瘀血,治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躯干损伤则往往气血兼顾。二是瘀血易于化热,活血化瘀宜偏于凉血活血。热象明显的尚须加重清热之品。但苦寒不宜太过,也不宜久用。三是结合整体辨证,辨清虚实而分别施以补或泻。四肢损伤早期经验方:荆芥6g 生地12g 当归9g 土鳖虫9g 赤芍9g 忍冬藤12g 泽兰叶9g 留行子9g 炙乳没各3g 青陈皮各5g 桃仁2g 局部青紫严重加蔓荆子9g 紫荆皮9g;如有骨折,加煅自然铜12g 骨碎补9g。
(2)中期:筋骨已开始接续,瘀血散而未尽,气血仍未调和。治疗一方面继续固定,一方面“曲转”,也就是关节适当活动,使气血通畅,用药则以活血舒筋和络为主。参考方:当归9g 丹参9g 防风6g 独活6g 川断12g 狗脊12g 川芎5g 泽兰9g 红花3g 伸筋草12g。
(3)后期:肿胀消退,筋骨接续,但尚未坚固,酸软少力,关节活动也觉牵强。这一时期治疗,应加强活动,使气血通畅,筋骨的力量恢复。内服益气活血、健筋壮骨药,参考方:炙黄芪12g 炒党参9g 焦白术6g 当归6g 独活6g 川断12g 狗脊12g 红花3g 伸筋草12g。局部畏冷,加桂枝3g 白芍6g 温经通络,健壮筋骨。所谓三期,并无绝对界限,初期若有正气亏损之象,不可一味使用破法及攻下之药;后期若邪气未尽,补正时应兼顾祛邪,如此才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三期用药既是原则,又要相互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疗效。后期解除固定后可用中药熏洗来帮助功能恢复,如海桐皮汤、自拟熏洗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