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坚持本色 曲折前行

(1966.5—1978.10)


1966年5月,“文革”爆发,医院各方面工作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科室设置被打乱,代之以军事化的班、排、连建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响彻医院的每个角落;群众派别组织全面夺权。1968年3月,“军宣队”“革委会”在全院掀起了突击清理“阶级敌人”的高潮,许多领导干部和专家、骨干群众遭到无情打击和迫害,高级知识分子被打成“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劳动或被搁置,有的甚至被批斗、迫害致死,医院的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受到严重冲击。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至“文革”后期,正常工作逐渐恢复,医、教、研各项工作开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在徘徊中缓慢发展。1971年1月,中共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同意成立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宣布“文革”结束。医院恢复和建立了科研领导小组与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初步清理复查和纠正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医院正常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10年“文革”,一附院广大医护人员仍然坚持本色,探索前行,“针刺麻醉”普遍应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成效在全国具有影响力,“三大地方病防治”“援非医疗队”“恢复招生”“开门办学”等成效显著,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

第一节 医院管理

一、“文革”爆发

1966年5月,“文革”爆发,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一个势如暴风骤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随之而来,在全国掀起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高潮,医院同样陷入旋涡。

(一)医教研工作受冲击,群众组织夺权

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中,一附院许多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被打成“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等,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党的组织生活也告停止,骨干、群众、党团员被打成“变色龙”“小爬虫”,各种政治帽子满天飞,正常的规章制度变成“管、卡、压”被废除,医院体制改为连、排、班编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响彻医院的每个角落。

1967年1月,在“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医院群众组织召开了“誓师大会”,会上宣布夺取医院一切领导权。一批基层领导干部被揪斗。1月28日,一附院群众组织成立了“临时生产班子”,负责领导全院日常工作。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一附院群众组织上交了流失于各派别组织中的100支小口径步枪、9箱另1305发小口径步枪子弹等。12月,陕西省支左委员会派军宣队进驻一附院。1968年10月22日,工宣队进驻一附院,队员55名。

(二)革委会成立

1968年3月,在军宣队的主持下,一附院成立了有各派群众组织参加的“大联委”。8月16日,经省革委会批准,一附院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乔国海任主任(1968年8月—1972年12月)。革委会下设办事组、政工组和后勤组。

1968年8月20日,革委会第一次会议决议:成立“群众专政指挥部”,举办“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此后,在全院掀起了突击清理“阶级敌人”的高潮,100余人被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批斗,其中2名干部和1名职工家属被迫害致死。10月25日,革委会召开“清理阶级队伍现场会”,文教卫生系统27个单位代表被邀请参加,会上20余名领导干部和群众被当作“活靶子”受到侮辱和批斗。12月,乔国海代表院党委就“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向全院职工进行检查。

1971年1月,经学院工宣队、军宣队和革委会批准,一附院革委会机构设三组一室,即政工组、医教组、后勤组,革委会办公室。

革命委员会成立初期,要求以“斗私、批修”为纲,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的大批判,认真做好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继续巩固和发展革命的大联合和革命的“三结合”,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拥军爱民”运动,加强军民团结,坚决贯彻执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节约闹革命”的伟大方针。此后,革委会一直是医院的主要领导机构,甚至取代党委和行政领导,对医院事业产生严重的影响,直到“文革”结束。

二、重建党委组织,整章建制

(一)成立“整党领导小组”

1969年9月,驻院工宣队和院革委会领导小组决定成立一附院“整党领导小组”。10月,一附院各党支部先后开始了“整党”工作,共进行了大学习、大批判、党员“斗私批修”、群众评论、恢复组织生活及建立领导班子等6个阶段,历时4个多月。12月,为了向解放军学习,经院整党领导小组决定,将全院各科室均编为连、排、班建制,并于25日宣布了第一连内科连队干部和连队党支部的任命,这是“整党”后恢复的第一个党支部,全院于1970年2月底前共建立了10个连队及连队党支部。

(二)成立党委会

1971年1月,中共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同意成立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委员会由乔国海、李庆友、阎玉明、胡宝元、樊振杰、王怀定、翟文、黄朝卿、崔志英、胡堪锦、鞠秀珍、段雪珍、杨大海等13位同志组成。由乔国海、李庆友、阎玉明、胡宝元、樊振杰、王怀定、胡堪锦7位同志组成常务委员会。乔国海任书记,李庆友任副书记。

1972年12月15日,学院党委通知,冯剑涛任一附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2年12月至1974年1月)。

1974年1月,西安医学院党委通知,王志一任一附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4年1月至1977年3月)。

1975年10月,为贯彻中央有关整顿工作的指示精神,院党委举办了6期党员学习班,有83%的党员参加了学习。

1977年1月20日,经陕西省委组织部研究同意由薛育华任一附院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主持医院工作。免去王志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职务。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1)实施《关于医疗事故检查处理的暂行规定》

1971年9月1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陕革卫发〔1971〕190号)《关于整顿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的通知》指出:医院是防病治病的中心,直接担负着保护广大人民健康,支援工农业生产、支援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医疗作风的好坏,医疗质量的高低,反映着为什么人服务的大问题。各级医院要切实抓好医疗作风的整顿,改革不合理的旧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为工农兵服务的新制度。对过去合理的规章制度,要立即恢复。《陕西省志·卫生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六篇第一章第一节。

1971年9月,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指示,落实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陕革卫发〔1971〕190号)《关于整顿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的通知》,彻底改善服务态度,大力整顿医疗秩序,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树立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使全院医务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人服务这个根本问题,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生了差错事故后,能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减少损失,一附院革委会制定了《关于医疗事故检查处理的暂行规定》。

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由工宣队、军宣队、干部、医护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的医疗事故检查处理小组,在党委和革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检查医疗事故,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研究定性提出处理意见,提出防范的措施,从积极预防方面着手,一旦发生差错事故的矛头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医疗事故检查处理小组由阎玉明任组长,樊振杰、黄朝卿任副组长;成员有杨鼎颐、吴霭如、舒昌杰、刘绍诰、邵薇薇、余永敏、赵中媛等。

《关于医疗事故检查处理的暂行规定》要求: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所在连队应立即组织人力争取时间进行积极抢救,及时登记上报,调查清楚事故的经过、原因、抢救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并形成报告,事后连队应组织所在班、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达到教育的目的。讨论后,应由所在班、排填写事故登记表一份,并附有关本次事故的详细报告一份(包括事故经过、原因、造成的损失、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进行了抢救、应吸取的教训以及做了哪些防范措施等)连同当事人的检查材料上交所在连队,由连队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上报革委会医教组。革委会医教组每月应将全院医疗事故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提交医院医疗事故检查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提出事故定性及处理的初步意见,重大责任事故,需给予当事人应有的纪律处分,由医教组会同政工组,整理书面材料上交党委、革委会进行讨论,最后决定。医教组每季度应将全院医疗事故发生简要情况及定性处理情况及时通报全院,以教育全院同志,并从中吸取教训。

为了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各连、排(科、室)应立即恢复死亡病案讨论和术前集体讨论制度,建立健全医护人员职责和主治医生查房等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西一医院革命委员会关于医疗事故检查处理的暂行规定》,1971年9月1日。

(2)制定《各级医生工作守则》和《护理工作制度》

1971年8月,为了整顿医疗秩序,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医院制定了《内科医护人员职责》《外科各级医生工作守则》和《护理工作制度》。

《内科医护人员职责》包括值班医师职责、住院医师职责、主治医师职责等。

《外科各级医生工作守则》规定各级医生除负有医疗责任外,均负有教学工作的责任;实行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三级制,主治医师除自己管一定病员外,在医疗、教学中负有指导作用,对上级医师正确意见必须执行,在医疗事故中主治医生也要负一定责任;各级医生必须坚持查房制度,坚持重大手术的术前讨论和拟订治疗计划,每开展新的重大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先报医教组同意;一线值班医生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病区,值班时间内有其他事情(如急诊、会诊时)应向病区值班护士讲明去向,对于急诊及重危病人,要负责积极抢救,并及时汇报上一级医生。如有急诊手术须由协作病区值班医生代理。二线值班医生应主动巡视病区,了解一般病人情况及掌握重病人情况,如有其他任务应向一线值班医生讲明去向及时间;原则上由三线值班医生负责院外会诊,二线值班医生负责院内急诊会诊,如有特殊需要应由连队统一调整;节假日应做好交接班工作,重病人应有书面交班;为保证劳逸结合,值班医生应安排补休,一般在值班后的一天,但休息日应参加政治学习。对病员的正常治疗,不能因医生补休而延误,医生值班补休时,其所管理的病人由同组医生协助;认真做好病历书写和记录工作,一般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应由主管医生完成病历记载,值班医生应完成急诊入院病历(非急诊病人在值班时间入院者可酌情处理),书写病历要求简明扼要,如实反映情况及重点突出,阳性体征不遗漏;病程日志一般不能拖时间太长,有变化时一定要记录上,对重病人和疑难病例要详细及时做记录。对必需的化验检查要有记录和结果,对手术麻醉所需要之特殊检查应坚持进行。以上工作各病区排长和主治医生要定期检查以便督促。死亡病案讨论应在死亡之后一星期内进行,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殊情况应及时讨论并即时汇报;死亡病案应每月向连队综合报告一次,并将讨论意见一并报告。

《护理工作制度》规定护理工作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突出无产阶级政治,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立足本职。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做到“完全”“彻底”和“两个极端”。另外,还规定了各个班次的工作守则、三查五对制度、出入院病人处理制度、给药制度、护理常规、各种皮试法、手术室护士职责等。

1977年,各病区紧抓晨间护理,特别是加强了对重病人的护理,加强查对制度,减少差错事故。1978年,护理部正式成立,统管全院护理、供应和手术室工作。为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院党委决定,原代理医生工作的一批护士返回护理岗位。同期正式任命正、副护士长,并狠抓护士梯队工作,有计划地整顿护理工作,实行病区管理护士长负责制及三级岗位责任制,基本实现了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化、分工科学化、物品规格化、操作统一化,加强基础护理和重危病人的护理,严格执行三级护理,加强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加强病房巡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其《各班次工作守则》包括:交接财产、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工作、两头班、小夜班、大夜班、总务护士、换药室方面、三查五对制度(三查:查医嘱、查治疗单、查治疗卡;五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时间)、出入院病人处理制度、入院病人之处理、按医嘱办理出院手续、给药制度、停药一周后再用药重新做试验、护理常规、术前护理常规、术后护理常规、重病护理(重病室)等。

(3)恢复例会、行政查房制度和医教研活动

1971年12月,一附院恢复了每周一次例会制度及每月一次学术活动制度。经党委研究决定:每周六下午召开革委会常委扩大会议,每周一早晨召开各连连长例会,从12月11日开始执行。

1972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及群众要求,我院取消连队建制,恢复科室及教研组,并调配了干部。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加强组织管理和相互协作,切实落实各项科研工作计划,7月,医院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及5个科研协作小组。西医附一革发(72)字38号《关于建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及协作组的通知》,1972年7月24日。

1975年7月,为了改进领导作风,一附院恢复了行政查房制度。

1977年1月26日,一附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陈开浚兼任,副主任委员由章尔仓、王秉正担任,委员由殷培璞、戈治理、杨鼎颐、钱致中、张哲舫、余永敏、贾敬业、吴文秀、赵中媛、王玉琦担任。

1978年5月20日,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研究了一附院科研工作的三年和八年规划。

1978年,一附院贯彻卫生部制定的中西医结合十年工作规划,党委加强对中西医工作的领导,制订出一附院1980年基本建成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规划。

(4)加强物资、经费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

1976年,一附院做出加强经费管理、节约开支的几项规定,其中有关于输血、药品管理,供应室物品管理,节约水、电、煤的措施,限制财务开支,损坏医疗器材的赔偿制度等。

1977年,首先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坚持各级医生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规范了各项操作规程。1978年8月,医院认真组织学习了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医院工作制度、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试行草案》,并联系实际,开始全面整顿医院工作。

1977年6月,院党委提出对待工作要做到“六个一样”,即:夜班和白班一样;节假日和平时一样;领导不在场和在场一样;没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样;对待工农群众和干部一样;对待生人和熟人一样。

三、揭批“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院党委向全院党员、职工传达了中共中央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的决定。1977年2月1日,院党委决定:成立“揭批‘四人帮’运动办公室”。10日,全院召开了批判“四人帮”大会。全体职工衷心拥护,热烈庆祝这一历史性的胜利。此后,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10号文件,掀起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群众运动。医院开展了清算“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罪行,拨乱反正的工作。初步清理复查和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医院正常工作重新步入正轨,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复苏发展的春天。

1977年11月,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以一个多月时间,组织与会同志学习了中共中央46号文件和省委扩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一附院在“文革”中存在的问题,揭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反革命罪行。

1977年12月,由院党委和省委文教部工作组共同主持召开了“平反大会”。大会宣布,为一附院在“文革”期间遭到诬陷、迫害、蒙受不白之冤的107位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予以平反,恢复名誉。深刻批判“四人帮”一伙的反革命罪行,澄清了被“四人帮”长期搞乱了的理论是非和路线是非,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获得解放,社会主义积极性大为提高,全院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77年医院年终总结》。

四、职工队伍与学科建设

“文革”至1977年间,医院事业曲折前行。1973年度末期,一附院共有职工884人,其中医师176人(占19.91%)、护士202人(占22.25%)、卫技人员72人(占8.14%)、行政管理人员84人(占9.5%)、工勤人员230人(占26%)、卫生员120人(占14.1%)。当年,调27名下放的医务人员回院工作。截至1977年12月,医院有职工1072名。

学科建设上,1969年,经卫生局批准,在门诊开设观察床15张。简易病床由100张增至150张。1971年9月,一附院成立了肿瘤科,新开设十八、十九病区,共设床位65张。成立了烧伤病房,设病床6张。1972年3月20日,根据省卫生局决定,一附院恢复干部病房,床位增至40张。之后,普通床位814张,加上干部病床40张,计有床位854张。到1978年,全院编制床位861张,简易病床120张。属于教学专业设置的教研室有内、外、妇、儿、传染、神经、眼、口腔、耳鼻喉、中医、皮肤、放射、麻醉、激光、病理、同位素、肿瘤、理疗科等共18个。此期间,也成立了少量办事机构和研究机构。1974年4月,保健室改为卫生防疫科,归门诊部领导。1975年11月3日,成立了激光研究室。

五、对外交流活动

1973年4月,朝鲜人民共和国针麻考察团来医院参观了针麻手术,观看了食道肿瘤摘除等4例难度较大的手术。

1974年12月,全年共接待外宾、侨胞、香港同胞等7批109人,重点参观了医院中西医结合及针麻手术。

1975年全年,一附院共接待8批来宾共117人,接待了来自全国各省参观学习的兄弟医院同行9批共285人。

1977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考察团一行11人,来一附院考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情况。1977年,一附院接待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批参观、访问及进行学术交流的外宾、侨胞共456名。随后,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来院参观、访问及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医院也选派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国际会议等。

六、荣誉与表彰

1970年7月19日,一附院召开了第二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代表67名,先进集体19个。

1974年终评选出本年度先进科室4个,先进班组19个,先进工作者110名,优秀学员35名。其中出席学院先进科室及班组11个,先进工作者31名,优秀学员8名。学院党委讨论,同意提升俞哗丽、袁雅范、邵薇薇、段雪清、郎文静、延文惠、刘秀娟、陈积祥、李菊仙、刘秀荣、沈桂卿、高雪珍等12名中技医士为医师。

1976年年终,评选出1976年学院先进单位8个,先进个人40名;本院先进单位20个,先进个人112名。

1978年7月,为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院党委决定,原代理医生工作的一批护士返回护理岗位。

1977年年终,评选出1977年度学院级先进集体11个,先进工作者42名,优秀学员14名;评选出院级先进集体18个,先进工作者151名。

1978年2月24日,一附院妇产科主任王秉正作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

1978年4月,一附院刘绍诰当选为陕西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章尔仓、戈治理为陕西省第四届政协委员。

第二节 临床医疗

一、门诊医疗

1966年,门诊468755人次;住院14845人次;治愈率53.19%;好转率39.03%;诊断符合率94.15%;病床周转率18.5%;病床使用率106.46%;平均住院日18.25;床位数800张。

1967年门诊564014人次;1968年门诊441332人次;1969年门诊561500人次;1970年门诊501231人次;1971年门诊422725人次;1972年门诊433081人次;1973年门诊429531人次;1974年门诊385312人次;1975年门诊408447人次;1976年门诊378332人次;1977年门诊400123人次。

在此时期,门诊总量达到5394383次。

二、开展针刺麻醉

1966年,医院成立了针麻小组,在针刺麻醉下共施行胃次全切、甲状腺瘤切除、巨大卵巢囊肿切除、食道镜检、椎板减压、肺叶切除等13例手术均获成功。

图3-1 一附院普遍开展针刺麻醉手术

1972年7月,成立了针麻协作研究组,贾敬业任组长,殷培璞任副组长。截至1974年12月,外科专业已普遍开展了针麻手术,其中胸外科针麻手术已占93.5%,针麻常温体外循环手术已做18例,普外针麻手术增加到30%,神经科一年来做了70多例针麻手术,并与学院生理教研室协作开展了原理研究工作。妇产科成立了医护结合的针麻小组,从1973年2月至1974年12月19日,自做针麻手术371例。东手术室也自己动手给五官科患者进行针麻。1974年底,全院针麻手术累计达3124例。

1975年8月,西医一院革委会下发《关于把针麻工作搞上去的决定》,要求加强院针麻领导小组的工作,加强各科室(包括医教队、医疗队)针麻小组的工作,继续办好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普及和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理论和技术,成立针麻研究室,由麻醉科、中医科各固定一专人负责。

1975年重新成立新的针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陈开濬(又作“浚”),副组长为陈彭寿、贾敬业、刘绍诰、孙喜才;组员为王秉正、章尔仓、白秦生、陈泽寰、陈积祥、陆慧兰、王慎敏、寇其斌、龙旭升、卢德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龙旭升、卢德生、寇其斌。龙旭昇为办公室负责人。西医附一发(75)5号《关于把针麻工作搞上去的决定》,1975年8月8日。

仅1977年,各科手术共计2613例,其中针麻614例,针麻手术率23.5%(不包括五官科、妇产科自做的针麻手术),一、二级率平均57.44%,胸部以上达80%~90%,在一些手术中已成为常规麻醉。一附院参加了西安市“针麻子宫”会战工作。

三、自力更生,推进中西医结合临床

毛泽东同志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重要指示,号召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学,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用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和提高,通过中西医长期合作,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逐步使祖国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陕西省各地也开展了求方采药、中西医团结合作活动,形成了群众性的西医学习中医新风气。《陕西省志·卫生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二篇第二章第一节。

医院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开展了临床医疗、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1970年5月,医院制定了《关于发扬延安精神,狠抓阶级斗争,迅速掀起增产节约运动的初步安排》,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之后,召开全院群众动员大会。又举办了每期3个月,共计17期的“西医学中医学习班”,全院95%的医护人员参加学习。随之,积极探索中草药治疗,推广中药验方,研究代替抗生素的药品,普及新医疗法;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自1970年来,通过1785例临床研究,总结出一套方法,可实现67.2%的病人不开刀;初步总结了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盆腔炎、脉管炎、慢性肝炎、出血热、再障等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提高了疗效;积极开展中草药应用,中草药进病房,成立中草药小组,负责管理中草药的采、种、制、用等工作,普及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及总结推广工作;举办西医学习中医训练班;实施中草药止血、消炎、止痛、烧伤等方面的研究试验工作。西医一附革字012号《关于发扬延安精神,狠抓阶级斗争,迅速掀起增产节约运动的初步安排》,1970年5月9日。同时,全院开展了自采、自种、自制、自用中草药活动。当年共采中草药2万多斤(10000kg余),自种中草药374种,建立了中草药加工厂,生产制剂134种,并开展新疗法15项。

图3-2 职工自制中草药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医院各个学科普遍开始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类疾病。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治疗肠梗阻已开始应用于临床。1977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考察团一行11人,来一附院考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情况。

此外,各个学科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附院烧伤外科组应用中草药治疗烧伤创面,取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并对自1970年12月到1972年12月两年中共收治的严重烧伤46例临床治疗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三黄地榆油、三黄虎杖液、去腐生新膏、象皮生肌膏等4种中草药制剂临床应用经验及中草药治疗严重烧伤的优点。《陕西新医药》1973年第3期,第3—5页。

一附院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在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自1972年3月至1974年底对12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应用“肠功能恢复汤”治疗,减少“两管一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将120例行胃手术患者应用“肠功能恢复汤”减少“两管一禁”的临床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发表于《西安医学院学报》。《西安医学院学报》1975年第3期,第40—42页。

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还对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的病人,积极采用不同的中西医治疗办法,大大降低了手术率,学习中医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并提出积极预防急性肠梗阻的努力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12例报告》, 《陕西新医药》1973年1—2期合刊,第23—26页。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阑尾炎,一附院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小组,自1970年12月至1974年12月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此,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当是一个新概念:即用近代医学科学检查诊断,与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抗生素、新针疗法、手术等方法有机地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502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75年第3期,第43—48页。

一附院妇产科也积极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并在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急性盆腔炎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此法无须特殊设备,简便易行,可于各种条件下进行,亦适用于农村。妇产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的方法、适应证、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等进行了详细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158例临床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75年第3期,第27—31页。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一附院中医科自1970年至1975年2月,用中草药灌肠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资料较完整的临床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肯定了中医科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草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5例疗效观察》, 《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第12期,第16—17页。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一附院中医教研组对采用了八华穴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0例进行疗效观察,其中显效者4例,好转3例,无效3例。通过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本疗法操作简单,对喘息型效果较好,对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八华穴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十例初步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75年第3期,第22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疾病,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有时因此彻夜难眠,患者非常痛苦,一附院中医科学习了外地兄弟单位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7例,取得较好效果。其中,基本治愈14例(占29.8%),显著好转23例(占48.9%),进步7例(占14.9%),无效3例(占6.4%)。并且,进一步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止痛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及坏死足趾腐骨切除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7例疗效观察》, 《陕西新医药》1974年第2期,第29—31页。

一附院内科从1970年11月到1971年11月,对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有效者20例,完全缓解者15例,骨髓增生程度普遍提高1~3级。因此,认为中西医药物治疗“再障”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有效措施。此外,加用脾脏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为解决骨髓增生不良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有效措施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2例疗效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1972年第3期。

1973年,一附院中医科总结各地各单位经过临床应用有效的药方及针灸疗法,统计分析了运用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统计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8%~99%,肯定了中西药治疗冠心病的地位。《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概况》, 《陕西新医药》1973年第4期,第38—41页。

1974年,一附院中医科对于肾盂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研究,探讨了肾盂肾炎的辨证分型、辨证疗法,并综合1965年在重庆召开的慢性肾炎、肾盂肾炎中医研究经验交流会材料,统计病例总数255例,临床治愈率平均72.5%,急性肾盂肾炎的治愈率为75%~80%,慢性肾盂肾炎为55%~75%,远期疗效经随访半年以上获得远期痊愈者占84.3%,复发率为15.7%。用数据肯定了中医药治疗肾盂肾炎的地位,并进一步阐明了中药治疗肾盂肾炎的三大学说:抗菌作用说、提离机体的防御机能说和综合作用说。《中医对肾盂肾炎的研究概况》, 《陕西新医药》1974年第3期。

钩端螺旋体病是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1974年,一附院中医教研组对中医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现况进行调研,总结了不同分型钩端螺旋体病的辨证施治办法,并总结介绍了各地治疗有效的单方、单味药、针灸疗法及预防疗法。《中医对钩端螺旋体病治疗研究概况》, 《陕西新医药》1974年第4期。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受损(主要侵害白质)的急性危重疾病。一附院中医科李常春等通过对在一附院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成功的2例病情危重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经验。《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年3月号。

四、继续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973年4月3日,一附院首次应用针刺麻醉进行了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是自1966年停止此项手术以来重新开展的第一例。心胸外科侯立业医师参与,并在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及手术室通力协作下顺利完成。

在《针刺麻醉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例报告》中,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术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应用针刺麻醉的优越性。针麻对酸碱平衡等影响轻,可能成为维持血流动力学在正常范围内的一个因素,针麻对其他系统和脏器的生理功能扰乱也很少。《针刺麻醉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5例报告》, 《陕西新医药》1973年第5期。

五、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和一例自体肾移植手术

1973年6月,一附院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成功(某患者,男,68岁,右手1至5指被电锯锯伤完全断离,经6小时手术,终于使离体8小时半的断指重新通血),术者为一附院著名骨科专家耿介医师。

1973年,一附院开展人工透析业务,累计病例3500人次,成功抢救了急、慢性肾功衰竭,流行性出血热以及错型输血等重危病人的生命。

1976年,一附院成功完成一例自体肾移植手术。肾动脉狭窄是肾性高血压的较常见病因之一,应用自体肾移植术治疗由肾动脉狭窄等引起的高血压,在国内外已有报道。1976年,医院泌尿外科给一例右肾动脉主干狭窄之高血压患者行自体肾移植手术治疗,其近期效果满意,并将自体肾移植术作为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选择性手术之一加以推广。《自体肾移植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1例》, 《陕西新医药》1976年第4期,第21—22页。

六、激光治疗

1975年,一附院和兄弟单位协作,研制激光器,并在临床上试用,已有氦-氖、氦-镉、二氧化碳激光器。1977年应用激光治疗各种病人1166名,50多个病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例如,用氦镉激光器穴位照射治疗高血压65例,有效率达90%,有一例患者9年未工作,治疗后已正常上班。

为了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1977年8月份开始,经过院内外许多单位的协作,将激光内窥镜荧光显示法应用于癌肿的早期诊断,对胃癌、食管癌、宫颈癌早期诊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七、送医下乡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据此,卫生部党委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1966年1月,一附院驻洛川卫生工作队为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办了三个两年制的学校(卫生员学校,接生员学校,半农半医学校),共招学员469人,教学、实习均由医疗队承担。

1970年6月,为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6·26”指示,一附院自6月份开始,分三批下放到延安、安康、商洛、汉中、渭南等地安家落户的职工达205人。其中正副教授、讲师、主治医师就有23人。部分职工名单如下:延安市医院:李鸿民、李国璋、刘英等;汉中:雷倍仁、唐有德等;商洛:李效先、宋汝哲、孟连芳、金志尧等;渭南:郑书倩夫妇等。

图3-3 送医下乡场景

八、防治地方病

1970年7月,医院响应党中央号召,派出了一支由43名本院职工(年龄30~35岁左右)组成的医疗队,如此规模在当时也是建院以来唯一的一次,岗位涵盖了医、技、护、行政等部门人员,以战备医院的名义,深入到陕北黄陵县,住窑洞,吃杂粮,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调查防治三大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甲状腺病)工作。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心肌变性坏死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地方病之一,因1935年首先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境内发现该病,所以命名为“克山病”。临床上将本病按发病缓急及心脏机能状况分为潜在型、房型和急型三类,主要症状为头痛、气短、心口疼痛、手脚冰凉、腹胀腿肿、呕吐黄水等,死亡和致残率极高,黄陵县属发病重灾区之一。早在“文革”前,医学院地方病教研室与一附院临床科室协作(一附院谢景奎参加),每年都前往发病地区取样研究,寻求有效防治方法,因病因不明,该病不时有大面积流行,严重危害当地群众健康。1970年至1978年,医疗队医务人员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利尿、补充电解质、营养心肌等药物以及补充微量元素、注氧等方式对症治疗,同时协助当地群众改善饮水和环境卫生条件,送医上门,扩大防疫,凭借着一定要消灭地方病的坚定信念,将汗水洒在了黄陵县的山山水水,基本消灭了三大地方病。并且,依据当地行政部门建议,抽调县医院和各乡镇医务人员30余人,举办在职临床培训提高班(有医疗、护理、检验、放射等专业),边工作边学习,一年后初见成效,学员们在各自岗位上成为业务骨干,在当地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战备医疗队当时被认为工作条件艰苦,任务最重,时间最长,成绩最大。

图3-4 我院职工参与地方病救治

在此期间的1976年至1978年,医院还组织人员参加了由陕西省卫生厅组建的地方甲状腺病医疗队,奔赴陕西省关中、秦岭、陕南、陕北等地区,被称为当时最大的医疗队,共进行手术3万余例次,基本消灭了显形的甲状腺地方病(地甲病、瘿瓜瓜),后续还在当地开展了首例食管癌、心脏病手术,为当地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医院中医科分别对不同类型克山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总结归纳,阐明了针刺、灸法、拔火罐、放疹等新疗法的适应证,并对不同临床类型的克山病治疗疗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克山病的中医临床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对克山病的治疗研究概况》, 《陕西新医药》1973年第6期。

九、医疗援助苏丹

1971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由陕西省派出的首批援助苏丹医疗队20人奔赴苏丹,开始为期两年4个月的医疗工作,揭开陕西卫生援非序幕。为完成这项艰巨的政治、外交任务,西安医学院精心挑选6人参加首批医疗队,一附院针灸医师陈积祥、检验师蒙秋锁、手术室护士晏克娜参与其中,是为一附院承担援外医疗队任务的开端。

医疗队主要在驻地为当地群众进行疾病诊治和巡回医疗,帮助培养医务人员。

当时的医疗队员普遍感受是:出国方知祖国伟大,离家才知家庭温暖。援苏丹医疗队承担任务延续至今。

1978年4月6日,陕西省召开援外战线首次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赴苏丹医疗队心脏外科小组(主要由一附院人员组成)被评为先进集体并出席了大会。

图3-5 1971年3月16日,陕西省首批赴苏丹医疗队合影

十、其他新技术

内科开展了电起搏、电复律、电除颤等。

外科成功地进行了两例断掌再植和一例自体肾移植(1975年做过1例)。

妇产科开展了雷夫奴尔羊膜外引产及雷夫奴尔羊膜腔注射引产,芫花萜的羊膜腔引产。坚持使用举宫器,扎管技术有所提高,由原来的半个多小时,提高到几分钟。

耳鼻喉科为过去经常放弃治疗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比如:对颈部咽部动脉性蔓状毛细血管瘤进行手术治疗;将耳廓全层切除后,移植于鼻翼,既可整形,又保持美容;恶性肿瘤行颈动脉灌注,提高了疗效;开展了颈动脉造影;较广泛地开展了间接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等手术,等等。

麻醉科开展了中麻在休克病人的应用及“三合一”新的神经阻滞术。

十一、救治唐山大地震伤员

1976年8月4日,为支援唐山地震灾区,一附院召开了“抗震救灾动员大会”,积极做好接收唐山伤病员的准备工作。7日,首批唐山地震灾区伤员90人到达一附院,20分钟后即按伤情分送各个科室。

图3-6 救治唐山大地震伤员(1)

图3-7 救治唐山大地震伤员(2)

图3-8 救治唐山大地震伤员(3)

一附院根据上级分配,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力以赴,累计共接收唐山、丰南地区伤病员600人,其他重病伤员320人,共920人。其中13例完全性截瘫病人,经治疗有12例可持双拐行走。一附院还采用铝制盆箍固定治疗骨盆骨折47例,取得较好疗效。

第三节 恢复教学

一、恢复招生

自1966年7月起,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1年,一附院抽调部分专家下乡到麟游、永寿、宝鸡一带,为三年制大学生编写基础课及临床课教材。

1972年,招收第一批三年制大学生561名,实行推荐入学,称“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至1976年,招收医学专业三年制大学生,均在医院临床实习,毕业人数共1627名。《陕西省志·卫生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五篇第三章第一节。1975年3月,学院75级三年制365名学员进入一附院临床实习,这是“文革”以来进院的第一批学生。

二、进修培训

从1970年至1976年12月,一附院举办的“西医学中医学习班”全部结束,共办班17期,每期3个月,全院医护人员95%参加过学习。

1971年以来,一附院受省、市卫生局委托举办了3个学习班(颅脑外科、新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来自全省的100多名医师参加了学习。

1971年12月,制订《关于进修工作的规定》。要求进修人员到院后,各连队安排到病区(室),由病区排长(或科室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按该单位提出的进修要求,结合各科室具体情况,共同拟订进修计划。各连队负责进修的同志应负责进修人员的业务指导、理论辅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管理及进修人员的鉴定等。

三、开门办学

1969年至1973年,教师、学员多次组成医疗队,分别在城固、绥德等12个县设教学点“开门办学”。1975年,分别在绥德、安康、扶风、大荔建立了教学基地。《陕西省志·卫生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五篇第三章第一节。

1974年3月,为了贯彻执行关于“教育要革命”的精神,一附院先后两批派出5个教育革命小分队,共108人,分赴安康、岐山、扶风、武功、洛川等地农村实行开门办学。1975级学生也随同前往。

1974年9月29日,国务院科教组、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门办学的通知,使之前的“开门办学”形式得以肯定,各地大、中、小学“开门办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四、编写教材

1974年,皮肤科完成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任务,还编写了本科生教材,完成了《皮肤科中西药方治疗手册》一书;内科苗焕编写了《中毒手册》;小儿科编写了《小儿实用液体疗法》;理疗科杨曼丽编写了《临床理疗学》;骨科编写了《骨科常用手术要点》等书。中医科编写的《常见病中医治疗研究概况》一书出版,书中包括43种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编写了《中医方剂手册新编》,该书搜集方剂1047个,分上、下两篇,上篇按辨证施治原则编排,下篇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编排,便于临床应用。

1975年,药剂科完成了《制剂规程手册》《大型输液操作流程》《中草药制剂操作工艺》的初稿;小儿科编写了《小儿疾病治疗常规》;传染科编写了《传染病防治手册》及《肝炎专辑》;皮肤科完成了《皮肤病用药手册》的编纂和校对工作。

1976年,在一附院举办“西医学中医学习班”期间,中医科抽人参加了《陕西医药函授教材》《赤脚医生教材》的编写工作。

五、增设专业,调整学制

1977年,恢复统一招生,增设专业,调整学制,增设高等数学、自然辩证法、医学心理学等12门选修课,实验课改单纯验证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设计课题。对1975级学生强化英语教学,严格了考试制度和学籍管理。《陕西省志·卫生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五篇第三章第一节。医院教学秩序逐渐恢复,主要表现在:

一是恢复了学生管理制度,加强了考勤工作,开始扭转学生随便缺课和开学不到放假早走等无组织无纪律现象。

二是严格了考试制度,在教学计划上安排好考试内容和时间,要求教研组事先发复习纲要,老师进行辅导,考试时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也纠正了歪风邪气。

三是要求教师做到既教书又教人,敢于严格要求学生。如内基教学小组发现学生考试作弊,就立即报告,并重新考试。外总教学小组发现学生对器械不爱惜,纪律松懈,抓住不放,做深入的思想工作,学习纪律有很大改观。

四是师生关系逐渐改善,尊师爱生的风气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节 科学研究

一、科研工作恢复发展

1972年7月,在党委和院“革委会”领导下,决定成立全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全院学术活动领导小组及5个科研协作小组。西医附一革发〔72〕字38号《关于建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及协作组的通知》,1972年7月24日。全院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闫玉明任组长,黄朝卿、田生锡、崔志英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杨鼎颐、殷培璞、余永敏、贾敬业、李义芳、牛恕淼、安怀伦、吴霭如、王玉琪、赵中媛等;全院学术活动领导小组由黄朝卿任组长,余永敏、殷培璞、马志芳任副组长。

此外,成立防治心脏“三病”协作组,由杨鼎颐任组长,苗焕、孙喜才任副组长;针麻研究协作组由贾敬业任组长,殷培璞任副组长;肿瘤研究协作组由安怀伦任组长,吴霭如任副组长;流感、气管炎研究协作组由李义芳任组长,马志芳任副组长;恢复体外循环手术协作组由黄朝卿任组长,侯立业、杨鼎颐、贾敬业任副组长。

197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打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一附院心血管协作组(含胸外科、内科心血管组、麻醉科、放射科等)研究的“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和放射科主任钱致中的“大骨节病X线学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月28日,内科主任杨鼎颐被评为卫生部和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放射科主任钱致中被评为陕西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并作为大骨节病研究室代表,应邀出席了卫生部及陕西省科学大会。1978年5月29日至6月3日,卫生部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由此拉开了医药卫生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

1977年1月26日,医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陈开浚兼任,副主任委员由章尔仓、王秉正担任,委员有殷培璞、戈治理、杨鼎颐、钱致中、张哲舫、余永敏、贾敬业、吴文秀、赵中媛、王玉琦等。根据陕西省卫生局下达的《1977年陕西省医药卫生科研重点项目计划方案》精神,医院共承担15项41个专题的科研任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不少科室和协作组制订了具体执行计划和规划。医院在针麻临床研究,冠心病、高血压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研究,恶性肿瘤,激光临床应用,计划生育等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8年,党委将科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党委书记亲自抓,并由一名常委分管,采取措施,为科研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医院组织大协作,抓紧重点科研项目的完成。1978年5月20日,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研究了医院科研工作的三年和八年规划。心血管专业组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和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组的党正祥、关五娣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获得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及陕西省政府科技大会奖。

二、加强各类疾病和课题研究

(一)冠心病、高血压病、呼吸系统病研究

和兄弟单位协作,进一步肯定了中药痰饮丸治疗慢性气管炎的效果,并初步弄清楚了该药扶正培本的药理作用。总结了野萝卜根治疗慢性气管炎,罗布麻叶、国桐叶、节节草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药理作用。

心肌梗塞的病死率全国规划要求下降到15%以下,一附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1976年病死率下降到9.1%,1977年总结100例,下降到7%,初步摸索出一些诊疗规律。

(二)恶性肿瘤研究

在省卫生局及有关地区党委领导下,一附院组织及参加了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宫颈癌及白血病协作组会议,制订了研究计划和规划。白血病协作组和省市兄弟单位一道,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白血病学习班,在渭南地区大荔县及西安市新城区黄河厂进行了有关白血病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研究工作,为建立省白血病防治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肿瘤文献研究如下:

(1)1974年,一附院肿瘤科对于自1964年2月到1972年9月底本科室收治的共2310例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照射组织量在3000 rad以上者)放射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探讨了不同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变外形及长度、照射剂量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了食管癌放射治疗病人的选择问题,以及放射性脊髓炎问题,为后期食管癌临床治疗提供了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2310例食管单纯治疗分析》, 《肿瘤防治研究》1974年第3期。

(2)肿瘤科对于1964—1971年本科室收治的160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状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发病年龄以21—40岁发病率最高。病理类型以淋巴肉瘤为多,何杰金病次之,网织细胞肉瘤较少,巨滤泡性淋巴瘤更少。原发肿瘤以表浅淋巴结为主,全组中伴周身症状者占46.3%。治疗方法采用按临床分期及病变部位,分别给予手术(加放疗或化疗),放疗,放疗加化疗以及单纯化疗。其有效率为90%,1年存活率为46.3%,3年存活率为32%,5年存活率为26.4%。何杰金病与淋巴肉瘤疗效相近。影响恶性淋巴瘤预后各种因素分析中,认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周身症状以及首次缓解程度等,均与预后有很大关系。《恶性淋巴瘤160例临床分析》, 《肿瘤防治研究》1976年第2期,第40—43页。

(3)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有明显的增加,且它是阻碍长期缓解、影响存活时间和减少治疗机会的重要因素,所以是当时白血病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国内目前报道尚少,故内科邵文斌医师对其发病率和诊治课题做一综述,总结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及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的发病率和诊治问题》, 《陕西新医药》1975年第6期,第51—56页。

(4)肿瘤科张文禄医师潜心研究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总结了根据不同类型的颈部转移癌寻找原发灶的线索,原发灶隐蔽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法。《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肿瘤防治研究》1975年第4期。

(5)1973年,内科邵文斌医师对当时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展做了综述,详述了机体免疫力和恶性肿瘤的关系、免疫的过程和作用机制、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等问题。同时,提出肿瘤的免疫疗法,目前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很多课题有待研究,临床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但它仍是一条有希望的治疗途径。应该指出,免疫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免疫促进”“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因此,适当地选择病人,具体地配合外科手术、化疗药物、放射治疗,才可以避免顾此失彼。《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陕西新医药》1973年第6期。

(三)佝偻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与推广优选法

儿科、放射科、检验科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有关小儿佝偻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内分泌科和病理科积极协作,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

1975年4月28日至5月,由华罗庚领导的推广优选法小分队来我院介绍经验,全院各科室均成立了“推优”领导小组,到5月下旬已提出优选研究项目1475项,完成初步成果1300项,部分科室还应用了统筹法。

三、科研成果

为了迎接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各教研组汇集28年来的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被省局科筹办初步评定为国家级科研成果的有大骨节病X线分型、针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部级科研成果有10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等12项。

1977年,一附院各教研组共写出各种论文和技术资料117篇,其中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33篇,在内部刊物上发表的42篇,在各种专业会议上发表的42篇。编写了《儿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传染病防治手册》《繁衍方剂手册新编》《皮肤病方剂手册》(一、二院皮肤科、药剂科合编),改编了《皮肤病临床手册》(一、二院皮肤科、北京中医院合编),参加了省赤脚医生及函授学校教材的编写工作。西一医院《1977年医院工作总结》(讨论稿)。

四、计划生育

1975年6月,根据省计划生育办公室下达的任务,一附院开展了男性节育药(棉酚)的临床研究。泌尿外科在完成男性节育药棉酚临床应用研究34例的同时,开展了504输精管粘堵,全年共完成270例,受到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的欢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医院各项工作均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但一附院的绝大部分人,凭着对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执着,不忘初心,不泯良知,做了力所能及的奉献,一附院这艘航船终于迎来万木欣荣。

第五节 重要人物

一、刘绍诰

刘绍诰(1921—2015),一附院普通外科和肝胆外科的创始人与奠基人。194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医学院。1964年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协助陈向志主持教研室工作。1974年担任我国第二批援外(苏丹)医疗队副队长。系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理事,普通外科西北学组组长兼陕西省普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1979—1998)。陕西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创建了一附院的肝胆外科和肝胆研究室。普通外科是西北地区第一批被批准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训科室,他也是第一个被批准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6年)。1960年实施了规范的原发性胆囊癌的手术治疗;1965年施行门静脉高压症的脾切除加近端脾——肾静脉分流术;1981年开展了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手术。2015年8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二、杨鼎颐

杨鼎颐(1923—2014),上海崇明岛人。1949年从西北大学医学院毕业,之后曾赴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学习心内科,回国后立志献身西部建设。先后带领医疗队赴陕北、陕南及新疆等地开展防病治病、指导当地医疗卫生业务等工作。他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医院心血管内科奠基人。从20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从事心血管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会员,陕西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组长,陕西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顾问。他从事心内科工作60余年,对各种心血管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抢救与处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开展了长期系统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卫生贡献奖等。先后发表文章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中华内科学》等专著4部。

三、党正祥

党正祥(1923—2010),山西芮城人。中共党员。1950年考入西北医学院医疗系,1958年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工作,1959年升任主治医师,1982年升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1970年起开设中西医结合病床,创立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室,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以中医中的深针刺技法远近闻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7年,“中西医治疗急腹症”项目曾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世界卫生组织,荷兰皇家医学代表团及中国台湾医疗代表团曾于20世纪70—80年代多次访问他所领导的中西医结合团队,得到高度的赞赏。曾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陕西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陕西分会副理事长、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现代中医杂志》副主编。

四、张哲舫

张哲舫(1929—),浙江嵊县人。毕业于安徽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政协第五、六届陕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65年,支援大西北,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调入医院肿瘤科,后任主任。1984年肿瘤放疗专业获硕士授予权,遂招收肿瘤放疗学首届硕士研究生。1986年9月肿瘤科承办了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其任学会常委。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食管癌放疗加化疗增敏的研究,使食管癌的五年存活率从10%提高到25%,该论文的引用频次达73次;同时发表其他学术论文20余篇,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撰稿人:赵东利 张龙 刘炳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