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谋篇开局 引领西北
(1956.1—1966.4)
1956年1月,成立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筹备委员会;
1956年5月28日,卫生部批准新院定名为“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56年9月1日医院改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56年9月8日正式开诊。
——这四组时间记录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的谋局开篇,标志着历经抗日战争的战火考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的创业维艰之后,一个新的“一附院”的诞生,标志着西北医疗卫生事业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起点。
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此时,正值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末期,在此国家建设百业待兴之际,党和国家不忘改善民生的大事——构建西北医疗卫生体系,创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并以此为基地,援建青海、宁夏及延安、汉中,以及西安第二医学院等,这对大西北来说的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根据党中央为国民提供基本卫生保障之计划纲要,一附院作为西北的一所重点医院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要求其布局和建筑结构参照苏联模式(卫星综合大楼、对称设计等特色)。1954年,医院工程奠基。1956年1月,成立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筹备委员会,9月1日,随着医学院的更名而改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56年9月8日正式开诊。
一附院在富有创业精神的老一代领导张昌华、谢景奎、张铝重等带领下,从零开始,在一片农田菜地包围中打下地基,克服重重困难,辛勤工作,使新的一附院拔地而起。到1966年,经过10年的艰辛创业,已成为西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大型医院之一。
建院初期,在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由谢景奎院长带领的一支地方病调查队深入黄龙县山区,科学地界定了这一地区危害群众已久的“吐黄水病”为“克山病”;循环系统教研组主任陈向志教授等成功为一例巨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施行了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以此赢得了“全国首届心血管会议”在西安的隆重召开。举办大规模的1200份病历展览;在全院掀起狠抓“三基三严”、大练基本功的业务竞赛活动,促进了医疗技术的稳步提高。到1966年时,医院已按设计要求开足了床位800张,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排头兵。
10年期间,医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五个二十四小时”制,开办护训班,加强医师培养,推进教改工作,多科室协作科研创新,使医院规模逐步扩大,业务快速扩展,迅速跻身于国内一流水平行列。
第一节 沿革与管理
一、筹建新院
(一)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6年1月,接西北医学院1955年12月通知,决定成立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筹备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做医院物资设备、规章制度以及人员配备方面的积极准备,筹划有关医院开诊的各项具体工作。委员会由13人组成,主任委员由西北医学院院长侯宗濂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是当时医学院党委书记魏明中及谢景奎、张秉钧,委员有王锡朋、张昌华、杨非、张同和、强少宇、郭佐国、王秉正、王怀定、雷幼询。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张秉钧任办公室主任。
按照西北医学院12年规划要求,“一附院”应于1956年建成,下半年开诊,设病床800张,1957年将床位开全,并要求于1959年把“一附院”办成一个“本地区医疗技术、医疗作风和医疗制度上最好的教学医院”。
(二)基础设施、物资的准备
1956年1月10日,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做了临时分工并开始接收医学院为医院代购的物资,建立固定资产账,并宣布一切工作制度均按学院规定执行。
同年7月,病房大楼工程基本完工,600张病床所需的被服、医疗器材、药品、大型医疗设备都已基本就绪。全院有诊断用X光机4台,深部治疗用X光机1台,超短波治疗器2个,手术床8台,接产床2台,显微镜36架,电冰箱5个。
(三)机构初建和人员的配备
1956年5月28日,卫生部〔56〕卫教字第588号文关于对西北医学院报告的批复:同意你院将建于西安市南郊之附属医院定名为“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因西北医学院更名为西安医学院,同年9月1日,医院改名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8月16日,西北医学院通知暂调张昌华代理西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医院同时成立了院长办公室,任命田文德为第一附属医院秘书,张振弦为院长办公室文书,柴平为第一附属医院文书。成立了人事科,任命刘其为科长,唐承明为副科长,张学范为办事员。设立了财务科和总务科,任命龙旭升为财务科科长,张贵荣为总务科副科长,杨纯正为伙食科副科长。
8月31日,学院任命晏克娜为第一附属医院护士长,延文惠为外科手术室副护士长,李惠玲为外科副护士长。
9月1日,医院第一次例会召开,各科室汇报了开诊前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医院每周一次例会制度从此建立。当月,医院成立了急诊室,医师由内外科值班医师兼任,内科医师兼看小儿科急诊,外科医师兼看妇产科急诊。9月5日,院领导召开第一次行政会议,决定9月8日正式开诊。9月7日,召开全院职工大会,代院长张昌华做了开诊动员报告,要求全院职工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组织纪律性,保证后勤供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图2-1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门
图2-2 老住院部大楼
图2-3 老住院部大楼西侧
图2-4 老住院部大楼后侧
二、新院开启,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1956年9月8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开诊。1956年8月至1957年4月,张昌华先后任一附院代院长、院长,1957年5月后继任的院长有谢景奎、张铝重;副院长有革平、张秉钧、付永和、王怀定、章尔仓;党委书记有革平、张铝重。各学科陆续建立,科室、教研组配备了相应的主任、护士长。
(一)健全管理机构,加强管理
在医院筹备期间即成立了院长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和总务科。于1956年11月建立了图书情报室,当时仅有一个阅览室,无固定专管人员。到1962年8月,医院又扩大了阅览室,座位增加了一倍,并设了阅报室,基本满足了医务人员的需求。
从9月起,医院开始实行每周一次的院行政查房制度,院长带领中层职能科室的干部检查各部门工作。11月,开始执行陕西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降低各级医疗单位收费标准的规定。
1957年6月,成立住院部,下设入院处、结账处,同时设立保健科,为本院职工及学生预防保健服务。同年10月,医院又重新设置和调整了院办、总务科、伙食科、住院部负责人,任命杨涵生为总务科科长,潘庚山为伙食科科长,龙旭升为住院部主任,并调保健室医师王治周为检验科负责人。
针对当时计划不周、制度不严、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不高所造成的物资积压、资金紧张的问题,医院党政领导从1957年1月份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增产节约运动。到第三季度为止,已节约14670元,完成年计划节约任务的65%。
为了改善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从1958年1月份开始,在各病区开展了“四轻”(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窗轻、一切动作轻)、“四净”(桌面净、地面净、床铺净、便盆净)活动;在全院医护人员中开展了“十满意”活动,即:入院满意,门诊满意,治疗满意,护理满意,饮食满意,住院满意,出院满意,卫生满意,宣传解释满意,家属满意。1959年11月,全院16个教研组和科室开展了“五比”(比思想觉悟,比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比工作质量,比服务态度,比增产节约)和“六好”(开展批评团结好,互相支援协作好,遵守劳动纪律好,保证物品供应好,工作、生活、卫生好,学习钻研精神好)活动。
1959年3月10日,成立了保卫科,任命马斌云为科长。5月7日,成立了档案资料室,调田文德(兼)、尹贵荣到该室工作。1961年2月,医院调整了管理机构,职能科室有院长办公室、第四医教室、总务科、财务科、住院处、门诊部、营养科、保健室、人事科、保卫科等。药厂改称为制剂室。
1962年9月,医院将医教办公室与院长办公室合并为院长办公室,原医教办公室的全部业务工作归院长办公室管理,重新制定了院长办公室职责范围。调小儿科护士长孙树英任院长办公室护理秘书。重新任命了内、外科等教研组主任及副主任,至此全院的教研组共12个。
1963年4月,为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又将医教办公室独立设置,负责管理教学、医疗、护理、科研和师资培养等工作。同年12月护理部成立,孙树英、莫淑珍管理业务工作,孙树英主要负责;庄清芳、董爱亚管理政治思想工作,由庄清芳主要负责。1964年12月,任命孙树英为护理部副主任,医院重新调整任命了各病区护士长和副护士长。1966年1月,医教办公室与护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莫淑珍负责医疗,孙树英负责护理,岳留群负责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工作。
1963年2月,医院成立了院务委员会,张铝重为主任委员,傅永和、陈希为副主任委员,委员有19名。院务委员会是本院行政工作的集体领导组织,凡本院工作的重大问题,提交院务会讨论并做出决定,由院长负责组织执行。
(二)党组织建设
1956年8月,医院设立了党支部,任命李荣阁为第一附属医院专职干部。1957年9月27日成立了党总支,由革平担任党总支书记,任命何少珍为党总支专职干部。1958年7月17日,召开了医院首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代表18名,大会选举革平为党总支书记。1959年7月12日,医院党委正式成立,革平任党委书记。1963年3月2日,医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51人,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院党委会,张铝重任党委书记。
1957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学院党委的指示,医院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是在院党支部领导下进行的,学院派有工作组。在鸣放期间,广大群众对医院生活福利问题及领导作风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11月,整风运动进入整改阶段,对于群众提出的整改意见,党总支贯彻边整边改的方针,分期分批解决了问题。
1959年6月5日,医院召开共青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首届共青团委员会。1962年12月19日调莫淑珍任一附院团委专职副书记。
1963年3月,医院召开了学习雷锋动员大会,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中,出现了工作不计时间、争抢重活干、把方便让给别人的新气象,病员纷纷写表扬信表扬医护人员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1965年11月起,医院组织学习《王杰日记》,开展了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活动。
图2-5 1957年医院全体团员赴五台山过组织生活(1)
图2-6 1957年医院全体团员赴五台山过组织生活(2)
图2-7 1958年7月院工会组织去华山北峰看日出
第二节 临床与医疗
从建院后到“文革”前,一附院医务人员勇于钻研,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开拓,在医疗、科研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胰腺、胃、十二指肠(三脏器)切除手术,低温麻醉下巨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法鲁四联症手术,鼓室成形术的成功开展,黄龙县克山病的确诊等多个国内领先医疗技术,屡创奇迹,业绩骄人,学科得到较快发展。
一、医护队伍建设
1956年开诊时全院职工208人,其中教授3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25名,护士44名,卫技44人,干部30人,工人56人,其绝大多数来自学院及原附属医院。
1958年2月15日,医院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紧缩机构,下放干部”委员会,先后三批下放职工220名,占全院人数的29%,医院人员由707人减少到503人,床位开放到869张。到1961年4月26日,医院共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主治医师62人,住院医师149人,共218名医师。1962年上半年医院进行了精简职工工作,全院共精简职工149人,其中医师38人,护士46人,卫技11人。1963年11月30日,医院有职工873人,其中各类工、勤人员达202人。到1966年医院职工人数为921人。
二、医疗设备与检查
1956年7月,医院病房大楼工程基本完工时,全院只有诊断用X光机4台,深部治疗用X光机1台,超短波治疗器2个,手术床8台,接产床2台,显微镜36架,电冰箱5个。1957年放射科安装了一台苏联制200kV深部X线治疗机,开展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业务。1960年医院又增加了一台浅层X线治疗机,开展皮肤癌、血管瘤等放射治疗。1963年医院在西安医学院党委书记李广涛直接参与支持下安装了一台国产钴-60远距离治疗机,新建了放射治疗楼,肿瘤放射治疗工作全面开展。1958年,医院将阴道镜用于诊断子宫病变,1964年建立了妇科内分泌实验室。1962年,医院引进了进口心电向量图机。1964年末省卫生厅李经伦厅长安排张铝重院长直接负责,申请经费,扩建放射治疗用房。1965年医院引进的加拿大制造的大型旋转式钴-60治疗机开始安装运行,国内仅数台,西北首台。为了满足需求,1960年在一附院掀起大搞技术革新的浪潮,自给自足,成果显著:检验科制成荧光显微镜一架、定时离心机一台,开展了去氧核糖核酸染色新项目;创伤矫形科制成牵引器、髂骨合拔固定器、股骨固定牵引器。
图2-8 木制输液架
随着设备的增加,一些检查逐渐开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展了硬质支气管镜检查;1958年,开展右心导管检查;1959年,开展左心导管检查,同年开展了负压吸引快速肝穿刺活检;20世纪50年代末,先后开展了常规肺功能检查,测定肺容量、通气功能、气体分析、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分侧肺功能。1962年开展右心选择造影、动脉切开插管左心造影和左房穿刺左心造影;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腹腔镜检查。
三、学科规划、组建与临床诊疗
医院开诊时设内科一、三病区,外科十、十二病区和急诊室,共开床位202张,医生到二附院上门诊,给患者开住院证,来一附院住院治疗。医院正式开诊一周,共收住院病人28人,当月外科即开展手术。同年,陆续成立了放射科(有3名医师和2名技术人员,1台苏制150mAX线机和1台东德制150mAX线便携式手提机,由钱致中教授负责组建)、检验科(有工作人员15人,设有病房化验室、门诊化验室、生化室、细菌室)、药局(有工作人员15人)和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该教研室包括精神神经科与神经外科,属外科管)。
1957年2月15日,医院门诊正式开诊,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电针科、中医理疗科等4个科室,3月成立了门诊部小手术室和注射室。门诊部工作由护士长韩连德负责。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住院患者的需求,医院决定扩大病区增加病床,到1957年6月,已有4个内科病区,4个外科病区和中医及皮肤花柳科病区,眼科、耳鼻喉科病区及妇产科病区、儿科病区,总病床已达649张。病区各设立病区大组长1人,由医师担任,副大组长1人,由病区护士长担任。日门诊量400人次左右。5月,任命张风琴为药局第一副主任,王玉琦为第二副主任。
同年2月,行食道癌和肺结核手术各1例。3月底,外科戈治理等组成的手术组开展了西北首例胰、胃、十二指肠(三脏器)切除手术,获得成功。5月,首次法鲁四联症手术成功,术后病员情况良好。
1957年,放射科安装了一台苏联制200kV深部X线治疗机,在钱致中教授指导下,医院首次开展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业务,每天治疗20余人次。
1958年,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先后开设了结核病区、传染科、干部病房、口腔科门诊和病理科(属学院病理教研室领导)。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推广简易病房的指示,开设了简易病床100张,收治经济困难的病人,也为远道而来的门诊病人解决了食宿问题。
图2-9 1957年1月在西北地区首先成功开展二尖瓣分离术
10月系统外科为开展心内直视手术(肺动脉瓣切开),除在诊断上与基内、系内、放射科进行合作外,同时做动物实验,准备取得经验后用于临床。
皮肤病学马元起教授在国内首创水泡型皮肤病——皮肤刮片技术。
图2-10 1958年供应室工作人员在科室门前合影
图2-11 1958年药剂科员工合影
图2-12 1958年中药炮制工作照
图2-13 1959年医院药厂人员合影
图2-14 20世纪60年代的老药厂工作照
1958年7月,医院药局制剂室改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药厂”,同时成立了制药厂管理委员会,药厂厂长由革平副院长兼任,副厂长由王玉琦副主任兼任,委员有吴文瑾、马三民、王云启、贾麦盛等。
到1959年年底,医院科室设置已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全院实际开放病床数为1014张(基建编制床位数800张已开满,外加简易病房214张),日门诊量1000人次以上,病床使用率在86%以上。医院的医疗工作由院医疗秘书2人负责,护理工作由科室主任负责。门诊部按系统分别看病,病区建立了主任制,原则上各病区主任由主治医师担任,负责医护工作及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初步显示出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实力。
同年7月,由医院循环系统教研组主任陈向志教授等组成的手术组首次为一位患有巨型心房间隔缺损的病人施行了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为25岁的女教师,术后情况良好。当时只有北京和南京开展了此项手术,一附院名列全国第三,西北第一。此后不久,全国首届心血管会议在西安召开,医院为大会准备了展览,陈向志教授到会介绍了一附院开展心血管病研究的情况。
图2-15 1959年7月首例心脏直视手术现场
图2-16 1959年9月首例心脏直视手术成功医务人员与病人家属合影留念
截至9月,小儿科一年共收治各类小儿肺炎320例,治愈率达到100%。1959年全年新开展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有缩窄性心包炎,法鲁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分离,低温麻醉下直视开心室行巨型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支气管移植吻合手术,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及第四脑室肿瘤切除,脑下垂体腺瘤切除,脊柱结核一次清除病灶及植骨术等。
1960年4月,神经科成功开展了一例帕金森综合征电凝切除,以向“五一”献礼,此疗法比以前的化学疗法优点较多。7月,循环系统经过69次动物实验,后在低温麻醉心内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法鲁四联症治疗、肺动脉狭窄治疗术均获满意效果。肝脏部分切除术成功,为肝癌患者做了肝左叶及肝右半叶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肾部分切除术成功,术后无任何合并症,同时肾盂直接穿刺造影术成功。10月,经手术治疗5例血源性脑脓肿获得成功,患者全部恢复健康,其中脓腔最大者为340ml。施行双侧肺一期同时手术成功,患者为两名双侧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该手术选用了新式切口,手术获得成功。医院成立了重大技术多学科协作组,专为解决疑难病的诊治问题而设。同年,又增加一台浅层X线治疗机,开展对皮肤癌、血管瘤等浅层恶性肿瘤和疾病的放射治疗业务,每日治疗50~60人次。成立放射治疗小组,有放射治疗医师和技术员共4人,归放射科管理。
图2-17 实施首例针麻手术
1958年12月至1961年7月,应用电针麻醉在临床施行大小手术共452例,其中“优”者占40.7%,总有效率达91%。1961年全年进行健康查体900余人次,为1664名妇女普查了闭经病。
1962年上半年,胸外科实施了3例心内直视手术,为一位18岁女性患者应用体外循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该患者是一名医药工作者,术后情况良好,还生了孩子。接着又开展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直视成形手术,当时为国内首创;普外组在低温下为一巨大肝癌患者做了半肝切除术,为一胃癌患者做了全胃切除术,并行空肠双腔代胃,术后情况良好,恢复顺利;泌尿组施行膀胱全切回肠乙状结肠代膀胱术;骨科行髋关节皮肤成形术及低温下半盆切除术,效果尚佳。妇科开展疑难患者手术取得成功,做了一例巨大膀胱瘘手术、先天性无阴道的阴道成形术,原位癌的子宫全切术及女阴白斑的女阴切除术,制定了宫颈癌治疗护理常规。9月对体外循环和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进行了重点试验。
1963年4月,心血管小组首次为一女性患者在体外循环并低温麻醉下做了二尖瓣狭窄直视交界分离术,病人术后情况良好。一附院能做的高难度手术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肝叶切除术、全胃切除肠管代胃术、半盆切除术、纵隔肿瘤摘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腹膜外剖宫产术、颈部廓清术、桥脑结核瘤切除术、鼓室成形术、眼眶内容物摘除术,以及肾部分切除术等。同年,医院安装一台国产钴-60远距离治疗机,新建了放射治疗楼,肿瘤放射治疗工作全面开展。
1964年至1966年,先后设立了同位素专科门诊、放射治疗科、针麻小组,开设了“星期日门诊”,各科室主任均带头参加,仅3个星期日就接诊患者1066人次。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病历的书写,医院于1964年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病历展览,共抽调了内、外、妇产、小儿、传染5个科自1962年至1964年期间的常见疾病病历1200余份正式展出。通过展览,找出了病案书写的问题,对全院医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1965年起,全院开展了“练过硬本领”的大练基本功活动。4月15日医院举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功比赛,参加比赛的共同项目是:病历书写、查体、血尿粪常规化验、输血、输液等。
1964年1月至1965年4月,共开展男子节育手术315例,女子节育手术2730例(其中人工流产1796例,绝育术444例,放节育环490例)。
1964年末扩建放射治疗用房,1965年放射治疗科引进的加拿大制造的大型旋转式钴-60治疗机开始运行,国内仅数台,肿瘤放射治疗科可收治住院病人30人,日治疗病人150人次以上。
1965年4月30日,医院成立了放射治疗科,为西北地区首家设立的肿瘤病房,设住院病床30张,原同位素室的业务划归放射治疗科分管。5月,参观了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改进门诊工作的经验后,门诊部实行了流动挂号、划价,在门诊二楼设收费、取药中心点等方便病人的措施。
四、开展中医特色医疗
根据医学院党委关于进一步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指示精神,1958年9月,医院建立了中医教研组,并在全院医护人员中组织人人学中医、学针灸、学中药的活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1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陆定一同志视察了西安医学院,到一附院参观了中医科病房,对中西医结合工作做了重要指示。11月14日,卫生部崔义田副部长来医院检查工作,参观了外科总论的中西医结合展览和中医科病区。
1959年7月4日,创伤矫形教研组给一位伤后已达43天的陈旧性右髋关节后上脱位患者行手法复位,恢复良好,获得理想复位效果,打破了西医对此病必须手术切开复位的常规。这是学习祖国医学伤科的又一重大成果,当时国内外尚无报道。9月,在大搞医学教育革命中,医院决定周一、周四晚上学习中医。
1960年7月,医院中医药治疗再障3例,1例痊愈,2例病情缓解好转。10月,医院在制剂革新、新产品试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试制成功甘草甜素,编入《中医药物手册》,该制剂据文献记载可代替可的松制剂。
外科急腹症组党正祥等,自1958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腹症,主要采用针刺(体针、水针、耳针)及中药(内服、外用)方法,进行非手术治疗,共治患者1071例,病症有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溃疡穿孔、胆道疾患、急性胰腺炎等。同时,进行了有关中医理论和药物研究,减少胃手术后的“两管一禁”(胃管、输液管、禁食)。在救治的214例粘连性肠梗阻中,非手术率为85.1%,治愈率为73%,病死率由以往的3.09%下降到1.83%。急腹症组还根据祖国医学活血化瘀理论,试用大黄䗪虫丸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可减轻大白鼠实验性肠粘连的形成与发展,且早期用药效果好,对促进大白鼠和犬的肠蠕动有缓和的增强作用。
图2-18 用针灸疗法治愈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在看报纸
医院响应党的号召,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工作中成绩显著,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至1966年发表相关的文章有27篇,著作1部。
五、医疗制度逐步完善
医院经过近两年的运营,1958年3月10日,在各病区推行了医护包干制。包干组对所管病人从治疗、护理到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全面管理。此外,为改进医院作风,在全院实行了“五个二十四小时”制,即“门诊二十四小时开放、住院医师二十四小时负责制、护士二十四小时负责制、二十四小时办理出入院手续、食堂二十四小时开放”。《光明日报》当时曾刊登了这一消息,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9月,医院制订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容病人暂行办法》《公费医疗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结核病房探访及陪伴制度》《外科手术组暂行条例》《输血申请手续》《门诊病历使用规则》等,并在全院执行。1959年4月,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内、院内、院外会诊》等规章制度。
1962年7月,外科教研组坚持晨会制度,术前讨论制度,重大手术、重危病人汇报审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夜班查病历牌等制度。9月,内外科实行总住院医师制度,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了“三基”训练学习。
1963年2月,在学习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分级分工负责制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护士培养考核暂行办法》(修改草案),并在三、四病区进行了试点。1963年4月,医教办公室制订了医生、护士“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试行稿。5月,内科和外科试行24小时住院医师值班制,规定所有住院医师住在离医疗区很近的区域内,24小时内随时接诊和处理所管病人,只有星期天白天可以休息,轮派值班医生。规定每星期五下午为全院人员学术活动时间。6月,医院建立了严格的医疗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必须对病人负责也对医务人员负责,鉴定医疗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发生事故的客观原因,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此外,还制订了《医师查房若干问题的规定》《请假制度》《总值班职责》《医疗常规》《技术操作常规》,统一了诊断名称,严格了出院诊断的填写,建立了定期的临床病案讨论和死亡病案讨论,订立了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
1964年4月,医院逐步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住院医师从周一至周六24小时在病区值班,负责病区医疗工作。这项制度的优点是:第一,培养了青年医师全面负责的精神,只要住院病人有事,无论白天晚上都由该住院医师处理;第二,抓紧了年轻医师所有的在院时间,自我支配安排运用工作时间,给育人育才奠定了基础。年轻医师将教科书及杂志反复阅读,分门别类系统积累巩固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医学发展动态,培养造就了功底扎实的学科人才。这项制度首先在外科试行,接着在内科、儿科、妇产科也相继实行。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后,工作计划性加强了,能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并保证了住院医师的业务学习时间。
第三节 师资与教学
作为教学医院,从建院之日起,就先后成立了内、外、妇、儿等各个教研室。一附院注重教书育人、卫生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培育医学人才,满足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就医需要。
一、建立健全教研组
1956年9月10日,内科成立,分为基础内科和系统内科两个教研组,由谢景奎任内科教研组主任。外科成立,分为基础外科总论教研组及系统外科教研组和一个麻醉组,由张同和教授负责外科工作。9月22日成立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该教研室包括精神神经科与神经外科,属外科管理。
1958年3月20日,医学院任命陈向志为系统外科教研组教授兼教研组主任;任命侯立业为系统外科教研组助教兼住院医师,苗焕为内科基础教研组助教兼住院医师,刘毓华为妇产教研组助教兼住院医师,陈泽寰为总论外科教研组助教兼住院医师。3月27日,学院决定在本院成立第三医教室,主任为谢景奎教授(兼),秘书由刘文善助教兼任,政治辅导员由张文助教兼任,科员是岳留群,职责是领导内基、外总、系内、系外、放射、妇产、儿科、卫生学8个教研组并负责医学院三年级学生工作。同时任命杨鼎颐为系统内科教研组副主任,贾敬业为总论外科教研组副主任,范庚修为妇产教研组副主任,刘文善为系统外科教研组副主任。
1958年5月,成立神经病学教研组,分神内、神外两个专业。8月,内科学教研组成立已一年多,担负了医学院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800人的教学及实习任务;外科学教研组及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神经科、皮肤科及眼科教研组,也都分别完成了上述学生的教学任务。9月25日,根据学院党委关于进一步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指示精神,医院建立了中医教研组。
1959年1月,接医学院通知,将总论外科、系统外科、基础内科、系统内科等教研室合并成按人体生理解剖系统命名的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传染与流行病、创伤与矫形、神经与精神病等教研组,将内外科按照系统合并。任命陈向志为一附院循环系统教研组主任,陈开浚为副主任;任命郭佐国为呼吸系统教研组主任,雷培仁为副主任;任命张同和为消化系统教研组主任,刘绍诰为副主任;任命周宪文为泌尿生殖系统教研组主任,王文楷为副主任;任命戈治理为神经精神系统教研组主任,邓素华为副主任;任命王秉正为妇产教研组主任;任命钱致中为放射线教研组主任;任命殷培璞为创伤矫形科教研组主任;任命靳连仲为眼科教研组主任。医院药局合并入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任命王玉琦为该教研组副主任;调刘辅仁任皮肤病教研组主任;杨曼丽负责理疗科工作;刘韵溪为儿科教研组副主任,内外科按系统合并。8月,任命朱世英为检验科主任,潘凤仪为儿科主任。
1959年9月,设立了第四医教室。1960年11月,医学院任命付永和为一附院副院长兼第四医教室主任,调三病区护士长庄清芳为第四医教室秘书。
1961年12月,按照省委“改而不乱”的教育改革方针,医院又将按人体生理系统分科改回按内、外科分科,任命郭佐国为内科教研组主任,陈开浚为内科基础教研组组长,黄宗心为系统内科教研组组长;外科教研组主任张同和、陈向志,副主任刘绍诰、周宪文、殷培璞;外科总论教研组组长周宪文,副组长殷培璞,系统外科教研组组长刘绍诰。任命王正英、吴文秀为病区护士长,段雪清、王宗华、董爱亚、崔志侠为副护士长。
1962年9月12日,重新任命各教研组主任及副主任,至此全院有教研组共12个。
1963年3月18日,重新任命郭佐国教授为内科教研组主任,陈开浚教授为副主任;任命张同和为外科教研组第一主任,陈向志教授为主任,刘绍诰教授和殷培璞教授为副主任;任命戈治理教授为神经科教研组主任。
4月19日,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了医教办公室。10月4日,根据学院指示,医院组成了以陈向志教授为组长,杨鼎颐、李鸿民、蔡澄等参加的讲学组。
1964年11月,为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成立了动物外科实验室,由外科教研室管理。
二、师资力量的培养
建院初期医院有职工208人,其中教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5人。到1958年底,内基教研组工作人员64人,担负三年级480名医学生及四年级320名医学生的内科学基础、传染病学及整个实习任务,此外还有一部分系统内科的教学实习任务。
1957年到1958年,分别派内科一病区大组长王耐冬医师到上海医学院进修学习,谢景奎赴苏联留学前参加俄语培训。1962年起,医院加强师资培养,重点抓外文学习、学术活动、师资培养计划、师资选拔制度。制订了详细的师资培养计划,各科医师坚持轮转有关科室、派人外出进修重要科目。仅1963年即送出16名医师到北京、上海有关医院进修,同时医院还开办了英文、俄文讲座,参加人数达245人,参加外语脱产学习有9人。医院加强了住院医师“三基”教育训练,对低年资住院医师也进行了轮转补课。
神经与精神病学教研组主任戈治理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1959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财贸战线群英会。1959年青年医师史尔丽作为中国医务界代表出席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访问了莫斯科和维也纳。陈向志教授选为代表参加了196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4年12月,妇产教研组王秉正教授光荣当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并去北京参会。
三、培育人才
1956年9月,医院举办的护训班正式开学,共有学员20名,学期半年,解决了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1959年的教学工作按“分科循环,集中教学”进行,到1961年12月,按照省委“改而不乱”的教育改革方针,医院将按人体生理系统分科改回按内、外科分科。1960年,创伤矫形科不但制成牵引器、髂骨合拔固定器、股骨固定牵引器,还为教学制作了幻灯和全部骨科教学图表。
1962年1月起,西安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的全部工作统归医院领导管理。同年9月,医院开始接收进修生,各科制订了进修生培养计划,内科教研室已接收28名进修生。到1962年9月,已顺利完成了24期学生的生产实习、25期和26期临床部分教学实习、26期基础课教学。此外,医院承担了延安大学医疗系的内科基础、外科总论以及内外科的系统教学;帮助青海医学院进行了放射线学的教学工作。
1963年,根据医学院《关于学习和使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通知》,一附院按照卫生部所制定的教学大纲,统一各部门的课程,并制订出落实措施。同年根据学院指示,组成了以陈向志教授为组长,杨鼎颐、李鸿民、蔡澄等参加的讲学组,从8月26日至9月5日赴宁夏、甘肃兰州进行学术交流7次,做心脏手术5次,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动物实验9次,通过讲学活动,互相交流了经验,密切了与兄弟医院的关系。当时医院担负着三个年级共832名学生的临床课教学和生产实习任务,到年底已完成了25、26、27期的生产实习及临床见习任务和教学任务,进一步稳定了现有教学基地。
1964年1月4日,制订了本年度全院工作计划。在教学方面将进一步贯彻执行高教60条,整顿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克服散乱现象;进一步抓好医师培养和中医工作;继续大抓基本功训练,使“三基三严”训练与日常医疗、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使之经常化。12月,医院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实习质量的具体措施》。
1965年至1966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重点贯彻了毛主席关于教学工作的“七三”指示精神,课程要少而精,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医院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受到广泛好评。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医疗、科研水平相互促进并提高。
第四节 科研和成果
一、技术创新
1959年12月,在技术革新中,制药厂试制成甘草酸、蛇床子素等药品。检验科试制成荧光显微镜一架和离心机预制器,开展了去氧核糖核酸染色、尿糖定量试验。放射科研制成心室高压注射器和电动搅拌器。创伤矫形科研制成牵引柜、髂骨合拔固定器、股骨固定牵引器等。理疗科开展了直流电雷米封导入等技术活动。
1960年5月4日,医院上报陕西省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重大成果17项,其中包括“鞍上区大肿瘤切除成功”“电动神经传导道”“心室间隔修补术成功”等5项尖端项目。同年,医院放射科研制成功心脏血管造影高压快速注射器,此系国产第一台,为尖端心脏手术提供了良好条件。
1962年,医院开始制订科研工作7年规划,耳鼻喉科进行了“鼓室成形术的皮瓣愈合机制”研究;同时,还开展了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观察等研究,对体外循环和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手术进行了重点实验,传染性肝炎研究取得新成绩。
1963年,医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对一些疾病的鉴别和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如关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和分类意见等。1964年11月,为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成立了动物外科实验室,由外科教研室管理。医院承担的科研项目,原定9个项目(国家题3项)27个分题(国家题7个),已完成12个分题,另2个分题基本完成,8个分题部分完成,5个分题落空。
二、学术活动
1959年7月,一附院为全国首届心血管会议准备了展览,陈向志教授到会介绍了医院开展心血管病研究的情况。9月,一附院护士业务学习委员会成立,举行了首届护士论文报告会,发表论文7篇。医学院在一附院召开了“护理工作跃进比武经验交流现场会”。1960年4月,医学院召开“抢救重危病人经验交流会”,一附院在会上发表论文25篇,影响广泛。
1961年12月,医院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了学术活动小组,一年来采取全院活动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进行了各种学术讨论会93次。全院学术活动每月一次,各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
1963年4月26日,一附院陈向志教授任组长,侯立业任秘书,由西安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四医大一附院)、陕西省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组成了“陕西省心血管病外科协作组”;周宪文副教授担任组长,刘文善讲师担任秘书,由四军大一附院、西安医学院一附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市中心医院组成了“陕西省泌尿外科研究协作组”;殷培璞、王泽民参与,由四医大一附院,西安医学院一、二附院,陕西省医院,陕西省中医研究所,西安市二院等组成了“陕西省创伤外科研究协作组”。全年共组织全院性学术活动6次,各教研组举办的学术活动共102次,参加西安市的学术活动53次,其中一附院主办的9次,参加了腹部外科、泌尿外科、创伤外科、心血管外科等4个全国性学术会议,共带论文11篇。12月,召开了医院首次学术年会,102篇论文在大会和分组会上宣读,参加会议的除本院教师外,还邀请了全省35个兄弟医院代表参加。
三、学术成果
1959年10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医学院编辑出版了《科学研究技术革新辑要》(第一集),刊登医院在临床医学、祖国医学、地方病等方面的论文共99篇。
1962年皮肤科刘辅仁等编写了《皮肤病性病工作手册》。1963年常世安编成《古方今鉴》,突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古方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治疗今病的经验,该书于1983年由陕西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1964年,全年医院医务人员共撰写论文92篇,有5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内、外、口腔、神经、耳鼻喉科各1篇)。
附录A 1956年至1966年发表的部分文章目录
(1)《大蒜浸液对小白鼠实验性白色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2)《对中医治疗发热疾患的初步体会》,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3)《耳针疗法并耳廓压痛点的临床意义》,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4)《介绍一个煎药炉》, 《中国药学杂志》1959年第8期
(5)《开展针刺及电针麻醉的初步经验》,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6)《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年第3期
(7)《中医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的临床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8)《中医治疗钩端螺旋体病94例初步探讨》, 《中医杂志》1965年第8期
(9)《紫斑性色素性苔藓样皮炎一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10)《面粉炒后代替乳糖稀释药物》, 《药学通报》1959年第11期
(11)《“肿半截”及“十枣汤”治疗腹水及水肿两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12)《阴虚发热与阳虚发热治验》, 《江西医药》1965年第5期
(13)《针刺治疗无脉病两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14)《小蘖碱治疗大叶性肺炎一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15)《针刺疗法治愈荨麻疹三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16)《针刺穴封治疗10例偏瘫初步临床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8期
(17)《针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所致视神经萎缩一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18)《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菌痢9例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19)《针灸治疗219例关节痛的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8期
(20)《一次彻底清除两侧胸及胸腰段脊椎结核病灶同时进行椎前植骨术》,《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1)《中药茵陈蒿汤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的初步观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2)《低温麻醉的临床应用——32例实践的经验介绍》,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
(23)《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制度的改革》,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4)《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试用胎盘浸液血琼脂成功》,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5)《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输血操作的重大改革——改装成功封闭式输血器》,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6)《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药厂制成中药黄连软膏效率良好》,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7)《十满意的红旗插遍全院》,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28)《原发性肝癌的X线诊断(52例分析)》, 《西安医学院报》1960年第1期
(29)《医疗工作中的共产主义风格,医护制度中的革命措施——医护包干制》,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30)《治干癣验方》, 《药学通报》1959年第12期
(31)《针灸治疗偏瘫的报告》,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32)《针灸治疗403例临床观察介绍》,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33)《黄连、黄柏及小蘖碱对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作用的观察》,《西安医学院学报》1958年第1期
(34)《我学习祖国医学对经络与眼之关系的几点体会》, 《西安医学院学报》1959年第3期
(35)《胃结核(附六例报告)》, 《天津医药杂志》1961年第5期
(36)《破症活血药的抗癌作用初步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2月号
第五节 服务基层
随着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医院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1956年医院建筑面积为40674.00m2,住房面积为5970.85m2,职工人数为208人;到1966年,建筑面积为53741.00m2,住房面积为11839.81m2,职工人数为921人。
建院初期本院病床有202张,至1966年12月,已有病床800张。1966年,医院住院人数14845人,门诊人次468755人次,病人治愈、好转率92.2%,死亡率3.96%,病床周转率18.5%,病床使用率106.46%。医院规模和业务的高速扩展,使得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为陕西省和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排头兵。
一、经历政治风云
在医院规模扩大、茁壮成长的同时,伴随的是接连而至的政治运动。医院也在政治风浪中接受洗礼、教育和考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政治运动连绵不断,包括“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斗争、“四清”运动(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
1957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学院党委的指示,医院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是在院党支部领导下进行的,学院派有工作组。广大群众对医院生活福利问题及领导作风问题提出了不少意见。11月29日医院行政会议决定,成立医院职工福利委员会,主任委员革平,委员由钱尤、王可信、李星全、张介叶、韩连德、刘其、王克毓、王克民、焦运卿9人组成。
同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医院同全国一样,开始了反右斗争,把4名干部和学生划为右派分子,还有一些同志因有所谓右派言论而错误地受到批判,1979年均予以平反。
1958年,医院进行了干部下放工作,成立了“紧缩机构,下放干部”委员会,根据上级精简机构、下放干部指示,医院先后三批下放职工220名,占全院人数的29%,其中有医师32人,护士33人,卫技人员16人,行政人员14人,护理员73人,工人52人。除少数还乡生产外,90%均下放到黄龙、乾县、汉中等基层医疗单位。医院人员由707人减少到503人。床位开放到869张,开设简易病床100张。日门诊量约600人次,最高为839人次。
到了1960年,根据上级指示,在医院又开展了“三反”运动,贴大字报2500多张,提意见2280多条。
1962年上半年医院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职工精简,全院共精简职工149人,其中:医师38人,护士46人,卫技11人,干部6人,工人38人,保育员10人(编外)。病床由1003张减至800张。
二、开展基层医疗培训与服务
尽管当时风云不断,但广大医务工作者仍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基层、服务大众、服务社会。1957年冬,陕西省卫生厅组织了黄龙山区地方病调查研究队,由一附院谢景奎院长任队长,深入病人家中进行抢救,在村庄驻守进行调查,并解剖尸体数具,在黄龙的马蹄掌和砖庙梁做了300多人的临床普查,查出了潜在型、慢性病人。通过以上工作,得出了陕西黄龙山区的“吐黄水病”即中国东北克山病的结论,正式揭开了本省克山病防治工作的序幕。在他的领导及科研防治群体的积极努力下,使急性克山病死亡率由80%下降至20%。
同年年底,医院召开订立医疗业务挂钩合同会议,医院除完成本身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外,还接受了对西安市与一附院有挂钩关系的27个医疗单位进行技术指导的任务。
1959年9月起,医院参加巡回医疗432人次,同年12月,周至县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医院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组奉命迅速组成防治小组赶赴当地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抢救,35名危重病人除1人死于休克外,其余全部康复。
1960年7月,医院组织的赴陕南救灾医疗队24人,由孟毅(曾用名孟博爱)主任带队,在灾区救灾防病4个多月,圆满完成任务。医院为其召开了欢迎赴陕南救灾医疗队返院座谈会。8月19日,由户县用飞机送来30名硝酸胺中毒患者,医院各科室立即组织了抢救小组,经过3天紧张工作,患者全部脱险。医院与西安市东方红人民公社卫生院签订了业务协作合同。医院谢景奎、陈向志教授当选为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1年6月,陕北志丹县永宁山水库伤寒大流行,医院派宋汝哲、李兆志、张一亥、王乃栋等赴永宁山水库工地防病治病近半年,开展肠切除术30多例。
1964年1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医院业务挂钩问题的通知》精神,一附院与户县人民医院签订了为期两年的业务协议。同年,曹缵荪参加了陕西省卫生厅组织的第一个计划生育手术队,在礼泉县赵镇开展手术,为当地培训了技术人员。泌尿外科周宪文、刘文善根据陕西省卫生厅的安排,制订了输精管结扎术的适应证和手术常规,并改良了传统的输精管结扎法,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效果好,性功能、劳动都不受影响的优点。1965年,省卫生厅安排周宪文到宝鸡、咸阳、礼泉、延安、榆林传授技术,并出席了1965年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图2-19 1965年一附院赴洛川医疗队人员合影
1965年,贯彻执行毛主席“6·26”对卫生工作的指示,一附院先后派出了洛川卫生工作队、榆林社教医疗队、高陵卫生队、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防病治病,并抽调了26名干部参加了农村“四清”工作组。6月7日,陕西省卫生厅通报表扬一附院积极抢救2月10日冶金建筑学院食物中毒的42名学生和炊事员以及2月12日西北第三建筑公司摔伤的37名工人的事迹。当年医院665名干部,除58人因年老体弱不能参加劳动外,有96.7%的干部都参加了体力劳动,平均每人参加劳动17天,其中437人参加宣教、防病、蹲点和巡回医疗。医院还开展了星期日巡回医疗活动,同志们主动放弃休息,义务为贫下中农服务。
1966年,洛川卫生工作队为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办了3个两年制的学校,包括卫生员学校、接生员学校、半农半医学校,共招学员469人,由教师自己刻蜡版、印讲义、画挂图、制教具供授课时用,教学、实习均由医疗队承担。
图2-20 1965—1966年一附院赴榆林社教医疗队,深入农村为群众送医送药(途经延安留影)
图2-21 1966年赴洛川卫生工作队,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学习
图2-22 李义方教授 1965年参加汉中防治钩体病医疗队合影
图2-23 1965年医院收治西安石油学院大面积烧伤患者8人,全院组织内、外、麻、护理团队,连续抢救奋战3个月
图2-24 1965年10月在延安枣园,省卫生厅工作组合影
图2-25 1965年10月在延安中央礼堂,省卫生厅工作组合影
图2-26 医院支农医疗队为当地群众义诊
图2-27 医院教授下乡为群众授课
图2-28 1966年医院医疗队在洛川县开办了半农半医学习班,图为教授在为学员授课
三、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1959年9月起,全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在院内空地种菜16亩、中草药13亩,收获蔬菜12万余斤(60000kg余)及价值3000多元的生地、红花等。伙食科在开展红旗竞赛活动中,千方百计地增加饭菜花样,被学院授予“优秀红旗奖”。此外还利用节假日为学院学生及外单位职工健康查体7966人次。
图2-29 食堂购买活鸡为病人改善伙食
1961年6月,在党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医院组织了28人的生产队赴南山垦荒,共开荒种地128亩,养羊147只。共生产粮食2446斤(1223kg),蔬菜178800斤(89400kg),肉类2365斤(1182.5kg),牛奶13128斤(6564kg),养鸡鸭226只。医院有10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夏收医疗队。
1963年12月,医院成立评选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领导小组,选出刘绍诰、李金秀同志为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代表。
1964年12月,为了支援灾区,支援国家建设,医院职工共上交口粮4733斤(2366.5kg)。工会及团委根据党委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文艺活动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并举办了文化夜班,加强了职工的文化教育。
第六节 重要人物
从建院初期到“文革”前,医院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高深、医术精湛,在医学界影响卓著的著名医学教育家和医学专家,他们在管理、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为医院逐步培养和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张铝重
张铝重(1923—2007),山西省太谷县人。1961年3月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1963年3月任党委书记。在职期间,重视医院管理工作,提出了“南看湘雅,北看协和”的管理目标。注重医院人才教育培养,倡导实行住院医生24小时负责制,培养青年医师全面负责的精神,为医院培养造就了一批功底扎实的学科带头人。在医疗工作中推行“三基三严”,制订完善一系列制度职责,规范管理医疗护理工作,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从细节管理入手,为医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陈开浚
陈开浚(1921—2010),陕西长安县人。194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医学院。1956年8月开诊前从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来一附院工作,1957年起先后担任循环系教研组副主任、内科教研组副主任、医教组负责人,1973年3月至1984年2月任医院业务副院长。参与循环系教研室低温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参加了宝鸡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黄龙克山病防治医疗研究工作。作为医院血液病学学科带头人,筹建陕西省白血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筹办第一届陕西省血液病学习班,参与筹建激光医学的研究与应用,兼任激光室主任,完成国家科委“六五”攻关课题(“激光安全防护阈值的研究”),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三、戈治理
戈治理(1919—2012),河北东光人。194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医学院。1959年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精神系统教研组主任,1963年任神经科教研组主任。师从于张同和教授,是医院大外科创始人之一,神经、精神学科创建人。与张同和、万福恩共同创建了西安医学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神经外科专科之一。1957年3月成功为一名怀孕5个月的重病妇女实施三脏器(胰、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属西北地区首例。195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财贸战线群英会。
四、李常春
李常春(1909—1983),陕西绥德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先后任绥德医院医务主任、边区干部休养所所长、国医研究会会长、陕甘宁边区中西医研究会常务委员、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总社主任、延安中医诊所所长、陕西省药材公司副经理等职。1958年9月25日一附院成立中医教研室后调任副主任、中医科主任,是医院中医教研室的创始人。他通过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短期班和一年制的长期班,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学科人才,使得医院中医科逐步发展壮大。结合临床研制了红香膏、迎香膏等新药,获得了中医药的研究成果奖,受到了陕西省卫生厅的奖励。
五、贾敬业
贾敬业(1919—2004),山西忻县人。194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8年调任医院麻醉科主任,是一附院麻醉科创始人。他在全国率先主持开展“心胸外科手术的麻醉实践和研究”“缺血性心脏病硬外麻醉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等项目的研究。1959年起先后将低温全身或半身体外循环、针麻常温、吗啡或芬太尼静脉麻醉等方法用于心内直视手术,培养了各级麻醉人才200余名。1973年“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获省部级奖项。
(撰稿人:白丽平 谢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