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诗词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次韵太守向公[1]登楼眺望二首

茫茫[2]汝水抱城根,野色[3]偷春入烧痕[4]。千点湘妃[5]枝上泪,一声杜宇[6]水边魂。遥怜鸿隙[7]陂穿路,尚想元和贼[8]负恩。粉堞[9]女墙[10]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11]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车辋湖[12]边梅溅泪,壶公祠[13]畔月销魂。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14]多怀将相恩。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15]

【注释】

[1]向公:即向宗回,字子发,时任蔡州知州。

[2]茫茫:《诗人玉屑》作“沄沄”。沄沄,水流汹涌貌。茫茫,广大辽阔貌。

[3]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4]烧痕:野火的痕迹。

[5]湘妃:湘妃竹。

[6]杜宇:杜鹃鸟,相传蜀主望帝(名杜宇)死后化为此鸟,故有此名。

[7]鸿隙:陂名,蓄水工事,建于汉成帝之时,陂中无水,可以行路。

[8]元和贼:指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据蔡州叛乱之事。

[9]粉堞(dié):用白垩涂饰的女墙。

[10]女墙:城墙上凹凸形的小墙。

[11]陶侃梦天门:典出《晋书·陶侃传》:“(侃)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又尝如厕,见一人朱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箭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12]车辋(wǎng)湖:湖名。在蔡州北四十里。

[13]壶公祠:祠名。《后汉书·费长房传》云:“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

[14]庙食:死后立庙,受人祭祀,这里指位于蔡州的唐节度使李愬庙。

[15]“试问”二句: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为赵高诬陷入狱后,对其子长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三族夷灭后,李斯一族葬在上蔡县西南。

【译文】

广大辽阔的汝水环绕着城墙,原野悄悄地将春色染在了原本被野火烧过的地方。成林的竹叶上布满了水珠,忽然一声杜鹃鸟的啼声唤醒了水边的人们。我在这里想起了汉成帝年间所建造的鸿隙陂,也想起了唐代元和年间这里发生过的乱事。当年的城墙都已经不在了,就像陶侃做的关于自己升天的梦一般。

我想凭着炊烟找到城外小村的位置,这时的天色凄清寒冷什么都没能看见。车辋湖边的梅花尚带着水珠,壶公祠旁的月亮更是令人黯然。蔡州在春秋时期便已经是一个古国了,祭祀功臣的祀院仍然传述着忠臣对此地的恩惠。所可惜的是当年李斯在狱中一声长叹之后,便再也见不到当年一起牵着黄犬出东门猎兔的人了。

【赏析】

此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初春,时任蔡州知州的向宗回在不久之前刚荡平了困扰当地已久的匪患,蔡州重新归于平静。这首诗,或许是向宗回带着州内群僚共同登高庆贺时作的。这两首诗中,秦观基本将蔡州当地的历史典故都写进去了,但作为中心史事而贯穿两首诗的,是唐代吴元济据蔡州叛乱的故事。在第一首诗中,谴责反贼吴元济辜负皇恩、兴师作乱,终于只能化归尘土;在第二首诗中,则提到了当年平定吴元济叛乱的李愬,百姓至今仍然感念着他的功劳。不消说,这则故事当然有颂扬向宗回的意思在内,然而,秦观却又以“是非成败转头空”的笔调作为这两首诗的收尾,陶侃的功业不过是场梦,李斯一生的奋斗最终也只不过是“流血的仕途”而已。人在历史面前,竟是如此渺小,一切的努力最终都为历史长河带走,只剩下遗迹供后人凭吊。秦观为什么会在次韵时有这种感慨,由于向宗回的原诗今已不得见,故很难推测其创作动机,但若就文本而论,基本可以说是承继了前述消极情绪。